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现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保障矿产资源供应,是保障国家经济资源安全战略的关键,也是地质找矿工作的任务和目标。地质矿产勘察管理工作的主要职责是寻找地质矿产的突破点,做好地质矿产的勘察与管理能够增加我国的矿产储量,当前,地质找矿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迫切需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解决影响地质找矿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形成新思路,提出新举措,加快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努力增强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和服务功能。
[关键词]矿产;勘察管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F4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2-0277-01
引言
目前对于矿产资源的管理主要是对矿产资源的控制部分,对于矿产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一方面是对现有资源的合理把控,另一方面就是对已有资源现状展开评价,通过分析矿产资源的调控方案,评价当前的资源管理方案,对矿产资源的控制条件和控制水平予以概括,保证矿产勘察工作能够在高素质水平上有效的展开。为此,要对找矿的方式予以摸索,并调整隐伏地区的矿产分配情况,通过必要性研究展开深部钻探工作,以保证勘察环节能够高效有序的进行。本文中,笔者对我国的地质矿产勘察管理中的问题展开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未来地质矿产勘察管理工作提供帮助。
1 地质勘察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
矿产品的地质勘察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制定合理的地质勘查工作规划。这主要包括地质工作规划、区域地质调查规划以及专项规划和矿产勘察规划。
②要制定专门的勘察政策。这主要包括促进地质勘察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促进地质勘察单位企业化发展的管理政策、促进矿产勘察工作商业化发展的政策以及保护矿产品开采人合法权利的法律政策。
③要制定统一的地质勘察行业标准。这主要包括地质勘察结果的相关标准、地质勘察使用技术的标准、勘察过程中的费用标准以及技术研究涉及的相关定额。
④对勘查工作细则予以规范。这主要包括统一的质量标准的制定、各阶段勘查工作的规范。
⑤还要对资质管理机制予以建立和完善。相关部门要对进行勘察的单位资质予以审核,分层次分等级的予以管理,对行业的准入制度予以核实。
⑥要对有关的勘察人员展开职业技术培训。重点加强各部门间的技术交流,保证专业培训工作的积极展开,使得勘察人员的整体素质得以提升。
2 矿山地质找矿勘察管理中的问题
2.1 缺乏明确的管理职能
目前在矿产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对地质找矿勘察加强管理是值得重视的关键问题。但是由于国家相关部门对矿山地质找矿勘察管理没有赋予明确的管理职能,再加上有关政府部门也没有对矿山地质找矿勘察管理的相关工作进行规定,因此导致了矿山地质找矿勘察缺乏明确的管理目标以及管理主体,从而对勘察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2 缺乏合理的资金管理
在对矿山地质找矿勘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加上现有资金管理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因而不能很好的满足当前勘察管理工作的需求。而由于矿山地质找矿勘察管理涉及到的资金相对过于分散,因此使得资金管理不能实现有效的统一。另外由于矿山地质找矿勘察管理过程中投入的资金缺乏一定的规范化,且很多投资者过于追求盈利,因此没有仔细的研究和分析投资风险。因此可以看出,矿山地质找矿勘察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资金安排,使得相关工作的有序展开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2.3 缺乏专业的地质勘察专业人才
近些年来,地质类专业毕业的学生极少到地质队工作,35岁以下的专业技术人员微乎其微,以致一些地质勘察工作选个过硬的技术负责都困难。截至2007年的一份调查显示,在未来5年内,地质勘探人才总缺口在7万以上,同时,地质人才呈现六大稀缺态势:人才总量稀缺,一线人才稀缺,青年人才稀缺,高学历人才稀缺,领军人才稀缺。
2.4 管理人员中缺乏专业人才
矿产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矿政管理在各地区都是一项繁重的工作。但是,各省、市、县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矿政管理人员的配备上比较普遍地存在着人员少的现象;而在有限的管理人员中,地质专业技术人员更是严重缺乏,这就使得行业管理从政策、规划、标准的制定到落实监督等方面都显得非常薄弱。
3 加强矿产地质勘察管理工作的措施
3.1 建立和完善地质勘察管理制度
矿产行业要遵守矿产资源方面的法律法规,并且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地质勘察监督和管理机制,为地质工作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地质工作秩序,改善矿产地质勘察工作环境,从而使地质工作质量和效率得到提高。还要对地质勘察的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完善,明确地质勘察单位的管理职责,落实行业准入原则,加强对地质勘察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并且建立起统一的地质勘察统计制度,为矿产地质勘察工作提供有效依据。相关部门要发挥好指导作用,为地质勘察行业提供帮助和建议,并且建立地质勘察行业协会,使其起到监督和调整的作用。还要做好对地质勘察经济发展的指导工作,及时解决地质勘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矿产行业秩序的稳定性和治理结果的有效性。另外,还要建立和完善探矿权年检制度,对不规范行为进行监督和查处,一旦发展在地质勘察过程中出现侵犯矿业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要依法进行处理。
3.2 制定合理的地质勘察规划
矿产行业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资源的消耗状况、地质工作情况以及找矿潜力等,制定科学的地质勘察规划。在进行规划的编制时,还要做好矿产资源的分析和评价工作,对地区矿产资源的发展潜力进行评估,为矿产资源的勘察和部署提供依据,将地质勘察规划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3.3 建立和完善地质勘察投入运营机制
矿产管理者要重视地质勘察中的运营失衡问题,并且从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特征出发,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地质勘查投入运行机制,实现开采工作与勘察工作的平衡,推动地质工作的进一步发展。还要建立和完善地质勘查工作利益机制,为地质勘查工作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调动地质勘察企业从事矿业开发和地质找矿工作的积极性,重视商业性地质勘察的主体性作用。
3.4 培养专业的技术人员
针对矿山地质找矿勘察管理工作人员,要想增强其专业管理技能和综合素质,就必须对其定期加强专业培训。因此矿产企业需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定期参与专业技术培训,这样才能有效的增强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同时通过专业的技术培训,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还能促使矿山地质找矿勘察管理达到较高的质量和效率,从而确保礦山地质找矿勘查管理的相关工作能够顺利的展开。另外针对行政结果还需建立透明的公开制度,即确保地理环境管理能够具备较高的透明度,同时还能保证管理具有一定的公正性。通过责任监督制度的建立,还可以对地质勘察工作人员职责加以明确,并对勘察的相关管理工作加强监督,这样就能及时的改善和就诊不符合规定的地质勘察行为。也可通过制定合理科学的考核制度,将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充分的激发出来,以便增强地质勘察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结束语
地质矿产勘察工作涉及的方面有很多,经济、地质、技术等多方面,都需要综合的把握,虽然在矿产资源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要认清这些问题,及时的提出解决的办法和应对措施,是可以极大提高地质勘察工作效率,而这对于地质勘察在现实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更加保证地质矿产的勘察,还能促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兆龙.提高地质勘察管理提升地质找矿质量[J].黑龙江科学.2013(11).
[2] 廖建航.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精细化地质勘察管理[J].水运工程.2013(07).
[关键词]矿产;勘察管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F4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2-0277-01
引言
目前对于矿产资源的管理主要是对矿产资源的控制部分,对于矿产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一方面是对现有资源的合理把控,另一方面就是对已有资源现状展开评价,通过分析矿产资源的调控方案,评价当前的资源管理方案,对矿产资源的控制条件和控制水平予以概括,保证矿产勘察工作能够在高素质水平上有效的展开。为此,要对找矿的方式予以摸索,并调整隐伏地区的矿产分配情况,通过必要性研究展开深部钻探工作,以保证勘察环节能够高效有序的进行。本文中,笔者对我国的地质矿产勘察管理中的问题展开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未来地质矿产勘察管理工作提供帮助。
1 地质勘察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
矿产品的地质勘察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制定合理的地质勘查工作规划。这主要包括地质工作规划、区域地质调查规划以及专项规划和矿产勘察规划。
②要制定专门的勘察政策。这主要包括促进地质勘察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促进地质勘察单位企业化发展的管理政策、促进矿产勘察工作商业化发展的政策以及保护矿产品开采人合法权利的法律政策。
③要制定统一的地质勘察行业标准。这主要包括地质勘察结果的相关标准、地质勘察使用技术的标准、勘察过程中的费用标准以及技术研究涉及的相关定额。
④对勘查工作细则予以规范。这主要包括统一的质量标准的制定、各阶段勘查工作的规范。
⑤还要对资质管理机制予以建立和完善。相关部门要对进行勘察的单位资质予以审核,分层次分等级的予以管理,对行业的准入制度予以核实。
⑥要对有关的勘察人员展开职业技术培训。重点加强各部门间的技术交流,保证专业培训工作的积极展开,使得勘察人员的整体素质得以提升。
2 矿山地质找矿勘察管理中的问题
2.1 缺乏明确的管理职能
目前在矿产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对地质找矿勘察加强管理是值得重视的关键问题。但是由于国家相关部门对矿山地质找矿勘察管理没有赋予明确的管理职能,再加上有关政府部门也没有对矿山地质找矿勘察管理的相关工作进行规定,因此导致了矿山地质找矿勘察缺乏明确的管理目标以及管理主体,从而对勘察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2 缺乏合理的资金管理
在对矿山地质找矿勘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加上现有资金管理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因而不能很好的满足当前勘察管理工作的需求。而由于矿山地质找矿勘察管理涉及到的资金相对过于分散,因此使得资金管理不能实现有效的统一。另外由于矿山地质找矿勘察管理过程中投入的资金缺乏一定的规范化,且很多投资者过于追求盈利,因此没有仔细的研究和分析投资风险。因此可以看出,矿山地质找矿勘察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资金安排,使得相关工作的有序展开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2.3 缺乏专业的地质勘察专业人才
近些年来,地质类专业毕业的学生极少到地质队工作,35岁以下的专业技术人员微乎其微,以致一些地质勘察工作选个过硬的技术负责都困难。截至2007年的一份调查显示,在未来5年内,地质勘探人才总缺口在7万以上,同时,地质人才呈现六大稀缺态势:人才总量稀缺,一线人才稀缺,青年人才稀缺,高学历人才稀缺,领军人才稀缺。
2.4 管理人员中缺乏专业人才
矿产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矿政管理在各地区都是一项繁重的工作。但是,各省、市、县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矿政管理人员的配备上比较普遍地存在着人员少的现象;而在有限的管理人员中,地质专业技术人员更是严重缺乏,这就使得行业管理从政策、规划、标准的制定到落实监督等方面都显得非常薄弱。
3 加强矿产地质勘察管理工作的措施
3.1 建立和完善地质勘察管理制度
矿产行业要遵守矿产资源方面的法律法规,并且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地质勘察监督和管理机制,为地质工作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地质工作秩序,改善矿产地质勘察工作环境,从而使地质工作质量和效率得到提高。还要对地质勘察的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完善,明确地质勘察单位的管理职责,落实行业准入原则,加强对地质勘察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并且建立起统一的地质勘察统计制度,为矿产地质勘察工作提供有效依据。相关部门要发挥好指导作用,为地质勘察行业提供帮助和建议,并且建立地质勘察行业协会,使其起到监督和调整的作用。还要做好对地质勘察经济发展的指导工作,及时解决地质勘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矿产行业秩序的稳定性和治理结果的有效性。另外,还要建立和完善探矿权年检制度,对不规范行为进行监督和查处,一旦发展在地质勘察过程中出现侵犯矿业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要依法进行处理。
3.2 制定合理的地质勘察规划
矿产行业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资源的消耗状况、地质工作情况以及找矿潜力等,制定科学的地质勘察规划。在进行规划的编制时,还要做好矿产资源的分析和评价工作,对地区矿产资源的发展潜力进行评估,为矿产资源的勘察和部署提供依据,将地质勘察规划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3.3 建立和完善地质勘察投入运营机制
矿产管理者要重视地质勘察中的运营失衡问题,并且从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特征出发,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地质勘查投入运行机制,实现开采工作与勘察工作的平衡,推动地质工作的进一步发展。还要建立和完善地质勘查工作利益机制,为地质勘查工作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调动地质勘察企业从事矿业开发和地质找矿工作的积极性,重视商业性地质勘察的主体性作用。
3.4 培养专业的技术人员
针对矿山地质找矿勘察管理工作人员,要想增强其专业管理技能和综合素质,就必须对其定期加强专业培训。因此矿产企业需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定期参与专业技术培训,这样才能有效的增强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同时通过专业的技术培训,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还能促使矿山地质找矿勘察管理达到较高的质量和效率,从而确保礦山地质找矿勘查管理的相关工作能够顺利的展开。另外针对行政结果还需建立透明的公开制度,即确保地理环境管理能够具备较高的透明度,同时还能保证管理具有一定的公正性。通过责任监督制度的建立,还可以对地质勘察工作人员职责加以明确,并对勘察的相关管理工作加强监督,这样就能及时的改善和就诊不符合规定的地质勘察行为。也可通过制定合理科学的考核制度,将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充分的激发出来,以便增强地质勘察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结束语
地质矿产勘察工作涉及的方面有很多,经济、地质、技术等多方面,都需要综合的把握,虽然在矿产资源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要认清这些问题,及时的提出解决的办法和应对措施,是可以极大提高地质勘察工作效率,而这对于地质勘察在现实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更加保证地质矿产的勘察,还能促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兆龙.提高地质勘察管理提升地质找矿质量[J].黑龙江科学.2013(11).
[2] 廖建航.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精细化地质勘察管理[J].水运工程.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