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探析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jsdsd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在于转变学习观念,提高学习效果。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教学更是一场理念的更新和课堂不断践行和创新的过程,每个教师都要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把新课程理念发挥到极致。
  关键词:学生;新课标;生物教学
  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生物教学体现了大众化教学的思想,让每名学生学有多得、学有所获。为了践行这一理念,新课标下的生物课堂教学应该有根本性的变化,以此体现和落实新课程的大众化教学理念。我从事高中生物教学多年,就践行这一理念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努力探索,总结出了几点经验。
  一、把生物课堂还给学生
  新课程定位的师生关系要求我们教师要把握好主导和主体的关系,切莫颠倒和错位使用。新课程提倡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生生、师生互动来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生物课堂确定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力求通过学生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实现生物课程的文本教学向生本教育的过渡,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真理的拥有者,而是以学习共同体的身份参与学习,主动走进学生的心灵,在尊重、保护、关爱学生的同时,更要激发学生囚禁的情愫和对学生沉睡的潜能,唤醒、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欲望,让学生成为生物课堂上的主角,大显身手。
  二、让生物课堂成为一种活动
  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体现了个性化学习的思想。在当下的生物课堂教学中,我们学习的方式还是比较固化在师讲生听的模式上,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没有被完全打开,获取知识的途径比较单一。在生物教学中,我采用活动的方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在学习“环境保护”时,就可以让学生针对当下的雾霾与环境问题,自己去调查当地环境污染的原因并寻求如何破解。同时,让学生通过调查研究后写出调研报告。在适当的时候,教师可组织全班同学进行交流,并对活动中表现比较好的同学进行表扬,最后在班级里形成一份比较完整的调研报告以书信的形式呈报给有关部门,希望提出的一些合理化建议得到采纳和落实。
  在学习性别决定于伴性遗传时,我组织学生进行调查活动——对常见的遗传病与伴性遗传病作比较研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全班学生都参加了这个调查活动,一半的同学写出了调查报告或者小论文。通过分析发现,学生的小论文触角广泛多样,内容丰富翔实,结论真实可信,是我远远没有想到的。更可喜的是,学生们在完成这项任务的时候,查阅了一些资料,并去医院进行了实地了解,伴性遗传规律的知识不再是生冷的,而是与生活实际有联系的。这样既强化了知识的学习,也让学生真切地明白了学习生物知识的重要性。
  三、自主、合作、探究是生物课堂的主旋律
  自主学习是合作探究的基础,合作探究是自主学习的深化和完善。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把生生、组组间的合作探究学习落实好。首先要求教师要提出有利于学生合作探究的问题,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教师切不可随便找一个问题就来探究,进行探究的问题一定要有价值和思维含量,要有一定的难度。其次是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合作探究,根据了解的情况适当引导点拨,不能袖手旁观。第三教师要组织全班进行展示交流,把各组的学习成果通过交流进行优化。这种学习方式的效果是多层面的:①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学生在生物知识层面有所提高。②让全员参与学习,每个学生都有发展,都有收获。③这种模式下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民主、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④课堂中培养起来的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也是现当今社会优秀人才的一个标志和生存的必备条件。因此,我们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进一步强化,使其成为课堂学习上的主旋律。
  四、因材施教,承认差异
  学生间是有差异的,只有正视存在,才能有效实施生物教学,不然教师就会深陷其中,自求其恼。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教学目标是希望每名学生都是“优秀生”,可现实教学却往往不如教师所愿。有人调查发现:传统生物课堂上成就了10%的优秀生,约40%的学生感到学习困难,而极少数学生则完全放弃了生物。这个调查结果让我们教师无奈,也折射出我们课堂教学中一些弊端和不足,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现实的课堂,只有承认差异、因人而异,让每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才是理想的教学。因此,只有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你的生物教学才会多样,你的课堂才有异彩纷呈,你的学生才会多样化发展。
  五、渗透德育
  生物课堂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如讲生物史,可以培养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讲生物的思想、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巧妙设计,把生物教学中能够渗透德育的因素挖掘出来并无痕渗透,这样不但不会降低学生学习生物的效果,反而会提高学生学习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培养学生爱国的思想情感。
  六、多媒体技术在生物课堂中使用
  多媒体在生物课堂中的广泛使用已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形象、直观、生动、动态的多媒体课件把生物教学中的一些微观物质和学生理解中有较大难度的生物想象变得可观可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对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也有极强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洪祥.新课标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
  析[J].现代阅读,2012(5).
  [2]田升.初探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法[J].读写算,
  2012(14).
  (河北冀州市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叙述了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形成学习动机、创设新旧知识衔接形成新知构建意义、组织协作学习引发主动探索成为学生意义建构的指导者。  关键词 建构主义 教师行为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建构主义有着深刻的思想渊源,最早由瑞士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基于一定情境下,结合原有知识经验,通过社会文化互动而形成的学习者主动对新
<正>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上起基础性作用,必须进行全方位的配套改革,调整消费政策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因为要理顺市场关系,不仅要求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改善政府经济职能、改革价格体制等等,还要增大市场的容量,实现消费—市场—生产之间的良性循环。可以说,这是实现优化配置资源的
大黄茶饮热秘表现为大便干结、排便困难,伴口干口臭、面红心烦。宜通便泻热。可选大黄茶,代茶频饮,每日饮用1次~2次。用料:生大黄4克,白糖适量。做法:生大黄以沸水冲泡5分钟,
研讨会定于2011年11月在南京市召开,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和南京工业大学共同承办。会议主题为:工程材料及其新兴产业应用。会议分议题有:新金属材料;新能源材料;纳米材
寻根课堂是突出以人为本,以问题导学为基本特征,以遵循规律为内在要求,以追寻融合为价值取向的课堂。下面就一堂健美操课案例,谈谈我校的体育寻根课堂。  一、活动目标  (1)学生能了解健美操,掌握健美操基本动作方法。  (2)丰富学生课外生活,发展耐力、灵敏、协调、反应等身体素质和活泼、开朗等心理素质,增进健康美。  (3)在练习中学生能表现出积极主动,能愿意充分展示自我,抒发健康的情感,陶冶情操。 
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动向──’95巴黎“国际马克思大会”综述周穗明,李其庆"国际马克思大会"于1995年9月27日至9月30日在法国巴黎召开。这是一次以"马克思主义一百年──回顾与探索"为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述评朱士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新兴流派之一。总的来说,它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的根源,主张马克思主义(红的)同生态学(绿的)合流,从社会基本制度与生态的矛盾入手探索社会主义转变的现实途径。其最重要的发言人当数...
语文学习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学需要老师运用创造性思维去激活课堂,使语文课有特色,让学生爱上语文课。我们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喜欢这门课了他们才有学好这门课的动力,如何使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呢?这是作为语文老师一直在不断思索的问题。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个精彩的导入,犹如一个兴奋点,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他们求知的欲望,牢牢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因此,导入可以说是语文
结合将高校实验室的前沿科学研究应用到高中生物学修课教学中的实践,综合国外提高生物学先修课教学效果的行之有效的创新实验,介绍了创新生物学先修课实验教学的做法,尤其是
摘 要: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包括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及教师素质诸方面。因此,有必要探究解决策略。  关键词:高中体育;问题;对策  体育在高中课程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高中体育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树立正确的体育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助力学生成才。新课改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