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3月,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电视台《行风52》开播以来,节目广受观众欢迎,舆论监督成效十分明显,同时也对电视媒体反映舆论、引导舆论以及导向把握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两年来的节目实践证明,只有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政风行风节目才能在创新改革中越办越好,才能为促进政风行风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一. 立足节目形式
电视版的行风节目在全自治区尚属首例,我们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和参考,在每期《行风52》节目录制前的一个月,我们就开始通过电视向观众广泛征集问题,并以短片、电话热线、漫画、短信平台等形式将老百姓反映的问题表现出来,采取主持人、嘉宾面对面的交流,解答大家所关心关注的一些问题,从而发挥舆论监督的时效及威力。但是电视节目形式的特点和优势,也使节目导向把握遇到了新的挑战,我们通常会遇到以下问题:
1. 优势不突出。由于大部分观众是通过打电话反映情况及问题,而一些观众往往又是居住在离海拉尔比较远的旗市,到现场采访了解情况不方便,只好做电话录音,这就使一些很生动的画面不能展现出来,降低了电视节目的直观性。
2. 职能难把握。观众打电话反映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有不少是新闻媒体平时很少或没有报道的。我们也不知道究竟该哪个职能部门管,节目嘉宾上线时只能按照自己的职权范围做针对性的解释,而难以准确全面地给予解答。
3. 是非难分清。由于观众反映的一些问题涉及政策范围广、时间跨度大,不同时期的政策调整以及不同部门对政策的不同理解,使一些与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存在不同的解读,因此节目嘉宾难以解答。
上述问题使节目策划人员感觉到驾驭此类节目确有风险。而节目上线嘉宾,则存在着不少抵触情绪,认为上线行风节目是给自己“露丑”,有的部门一把手甚至以种种借口躲避上线义务。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每期节目的开篇都对上线部门做一个简单的亮点介绍,把上线单位一年来的工作成绩做一个回顾。这也充分体现各职能部门不仅接受监督,同时也要为其展示形象的节目宗旨。
二. 提高认识
正确把握政风行风热线的舆论导向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对“正面宣传为主”方针的片面理解,将听众通过热线投诉反映问题与正确把握导向对立起来。因此必须在澄清模糊认识的同时,从根本上明确指导思想。
1. 明确节目导向与新闻的党性原则是一致的。电视台是党委、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新闻的党性原则决定了新闻机构与党和人民政府是保持一致的,除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外,没有其他任何私利。只要我们在发挥舆论引导功能过程中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尊重新闻事实,我们就完全能够在正确把握导向的同时办好行风节目。
2.明确节目定位与舆论监督功能是一致的。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的监督,电视行风节目的直观特征把舆论监督的本质体现得尤其鲜明和充分,它应当成为党和人民政府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党政领导机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展现执政为民形象的新平台。如呼伦贝尔市国税局在首次上线后,在全市增设了多个汽车办税窗口,彻底改变了全市13个旗市区的车辆都在海拉尔办税的历史;呼伦贝尔市环保局上线后,使20多年来一直困扰海拉尔靠山办事处梅园小区居民的污水处理泵污染空气的问题得以解决。
3. 明确节目宗旨与引导舆论的要求是一致的。电视行风节目在反映人民群众心声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只要做到了“我们想说的”与 “群众想说的”相一致,就可以实现“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达到“人民群众满意”和“党和政府满意”的要求。
三. 迎难而上,努力办好政风行风节目
要提高舆论引导水平,保证导向不出偏差,节目的策划编播人员与上线嘉宾必须密切配合,着重在以下几个关键环节上下工夫:
1. 认真核查事实。节目编导要与上线的各个部门紧密配合,按照“事事有答复,件件有回音”的要求,认真调查核实观众所反映的问题,并尽早将核查结果通过反馈环节公布播出。
2. 阐明政策法规。相当多的观众反映的问题都是关系自身权益的政策法规问题。对此,节目策划人员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各个行业的嘉宾认真做好节目准备工作,特别是对有关政策、法规、条例进行正确阐释的准备,使节目能令人信服地解答观众提出的各类问题。在节目中,不少观众由于文化、职业、地域及个性等方面的差异,对涉及到某些利益或权益方面的政策法规不了解或一知半解,一旦得到政策法规的正确解读,他们的怨气也会消除而心平气和。
3. 分清是非曲直。“用事实说话”和“用政策服人”。可以使节目的舆论引导功能得以强化。以事实和政策法规为依据来晓以利害,不仅有助于节目所反映问题的正确解决,而且以此树立起媒体自身的权威形象。两年来,就观众投(下转56页)(上接55页)诉的热点难点问题,尤其是对那些“党和政府明令禁止”、“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问题,都能在搞清事实、阐明政策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其造成的后果及危害,使广大观众在许多如非法建筑物、破坏生态环境、中小学教育乱收费等一系列问题被查处的报道中受到教育启发,法制观念和道德规范意识得以增强。
4. 表达真情实感。行风节目在公布事实、阐明政策、分清是非的过程中,首先要有平等的角色定位,节目编播人员及嘉宾对任何一位观众都要平等相待,切忌居高临下夸夸其谈,对观众反映的问题不因个人好恶而取舍。其次要真诚的沟通,对观众反映的问题做到耐心听取、迅速受理、认真核实、及时反馈。真正体现“倾听呼声、接受监督,展示形象,促进建设”的栏目宗旨。
《行风52》节目开播近两年来,为政府与百姓的沟通架起了一座桥梁和纽带,不仅解决了人民生活中的一些难事,而且通过这座桥,政府多了一个洞察民情,知晓民意的渠道,各职能部门也多了一个接受群众监督,展示部门形象的窗口。如今节目已播出近百期,不仅为百姓解决了一些问题,提高了相关职能部门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兑现了一些行风承诺,同时也赢得了百姓的赞誉和好评。
(作者单位:呼伦贝尔电视台)
责任编辑:邰山虎
一. 立足节目形式
电视版的行风节目在全自治区尚属首例,我们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和参考,在每期《行风52》节目录制前的一个月,我们就开始通过电视向观众广泛征集问题,并以短片、电话热线、漫画、短信平台等形式将老百姓反映的问题表现出来,采取主持人、嘉宾面对面的交流,解答大家所关心关注的一些问题,从而发挥舆论监督的时效及威力。但是电视节目形式的特点和优势,也使节目导向把握遇到了新的挑战,我们通常会遇到以下问题:
1. 优势不突出。由于大部分观众是通过打电话反映情况及问题,而一些观众往往又是居住在离海拉尔比较远的旗市,到现场采访了解情况不方便,只好做电话录音,这就使一些很生动的画面不能展现出来,降低了电视节目的直观性。
2. 职能难把握。观众打电话反映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有不少是新闻媒体平时很少或没有报道的。我们也不知道究竟该哪个职能部门管,节目嘉宾上线时只能按照自己的职权范围做针对性的解释,而难以准确全面地给予解答。
3. 是非难分清。由于观众反映的一些问题涉及政策范围广、时间跨度大,不同时期的政策调整以及不同部门对政策的不同理解,使一些与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存在不同的解读,因此节目嘉宾难以解答。
上述问题使节目策划人员感觉到驾驭此类节目确有风险。而节目上线嘉宾,则存在着不少抵触情绪,认为上线行风节目是给自己“露丑”,有的部门一把手甚至以种种借口躲避上线义务。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每期节目的开篇都对上线部门做一个简单的亮点介绍,把上线单位一年来的工作成绩做一个回顾。这也充分体现各职能部门不仅接受监督,同时也要为其展示形象的节目宗旨。
二. 提高认识
正确把握政风行风热线的舆论导向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对“正面宣传为主”方针的片面理解,将听众通过热线投诉反映问题与正确把握导向对立起来。因此必须在澄清模糊认识的同时,从根本上明确指导思想。
1. 明确节目导向与新闻的党性原则是一致的。电视台是党委、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新闻的党性原则决定了新闻机构与党和人民政府是保持一致的,除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外,没有其他任何私利。只要我们在发挥舆论引导功能过程中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尊重新闻事实,我们就完全能够在正确把握导向的同时办好行风节目。
2.明确节目定位与舆论监督功能是一致的。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的监督,电视行风节目的直观特征把舆论监督的本质体现得尤其鲜明和充分,它应当成为党和人民政府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党政领导机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展现执政为民形象的新平台。如呼伦贝尔市国税局在首次上线后,在全市增设了多个汽车办税窗口,彻底改变了全市13个旗市区的车辆都在海拉尔办税的历史;呼伦贝尔市环保局上线后,使20多年来一直困扰海拉尔靠山办事处梅园小区居民的污水处理泵污染空气的问题得以解决。
3. 明确节目宗旨与引导舆论的要求是一致的。电视行风节目在反映人民群众心声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只要做到了“我们想说的”与 “群众想说的”相一致,就可以实现“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达到“人民群众满意”和“党和政府满意”的要求。
三. 迎难而上,努力办好政风行风节目
要提高舆论引导水平,保证导向不出偏差,节目的策划编播人员与上线嘉宾必须密切配合,着重在以下几个关键环节上下工夫:
1. 认真核查事实。节目编导要与上线的各个部门紧密配合,按照“事事有答复,件件有回音”的要求,认真调查核实观众所反映的问题,并尽早将核查结果通过反馈环节公布播出。
2. 阐明政策法规。相当多的观众反映的问题都是关系自身权益的政策法规问题。对此,节目策划人员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各个行业的嘉宾认真做好节目准备工作,特别是对有关政策、法规、条例进行正确阐释的准备,使节目能令人信服地解答观众提出的各类问题。在节目中,不少观众由于文化、职业、地域及个性等方面的差异,对涉及到某些利益或权益方面的政策法规不了解或一知半解,一旦得到政策法规的正确解读,他们的怨气也会消除而心平气和。
3. 分清是非曲直。“用事实说话”和“用政策服人”。可以使节目的舆论引导功能得以强化。以事实和政策法规为依据来晓以利害,不仅有助于节目所反映问题的正确解决,而且以此树立起媒体自身的权威形象。两年来,就观众投(下转56页)(上接55页)诉的热点难点问题,尤其是对那些“党和政府明令禁止”、“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问题,都能在搞清事实、阐明政策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其造成的后果及危害,使广大观众在许多如非法建筑物、破坏生态环境、中小学教育乱收费等一系列问题被查处的报道中受到教育启发,法制观念和道德规范意识得以增强。
4. 表达真情实感。行风节目在公布事实、阐明政策、分清是非的过程中,首先要有平等的角色定位,节目编播人员及嘉宾对任何一位观众都要平等相待,切忌居高临下夸夸其谈,对观众反映的问题不因个人好恶而取舍。其次要真诚的沟通,对观众反映的问题做到耐心听取、迅速受理、认真核实、及时反馈。真正体现“倾听呼声、接受监督,展示形象,促进建设”的栏目宗旨。
《行风52》节目开播近两年来,为政府与百姓的沟通架起了一座桥梁和纽带,不仅解决了人民生活中的一些难事,而且通过这座桥,政府多了一个洞察民情,知晓民意的渠道,各职能部门也多了一个接受群众监督,展示部门形象的窗口。如今节目已播出近百期,不仅为百姓解决了一些问题,提高了相关职能部门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兑现了一些行风承诺,同时也赢得了百姓的赞誉和好评。
(作者单位:呼伦贝尔电视台)
责任编辑:邰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