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up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英语学习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学习,更是对该语言所蕴含的文化的了解。本文试图从中学英语加强文化意识渗透的必要性,中学英语教学中课堂内外文化意识渗透的方法与策略等方面来阐述。
  关键词:新课改 英语教学 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c)-0134-01
  1 中学英语教学的文化教学背景
  文化教育在社会的历史发展时期作为一个自身行程的一种独特风格和传统,在这个世界上各种语言都显示了当地的文化传统,预言帝额文化现象除了狭义的指社会意识形态也反映了当今的社会历史,人类在自然地理方面具有显著的特征,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Catford指出:“Meaning is a property oa language”。2001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标志着我国外语文化教育不仅仅是一个语言教学目标,更是有关文化意识的教育。文化意识作为重要的组成内容,具备较为详细的描述,其中还特别强调了要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形成健全的人生观”。
  2 中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2.1 原因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人类历史的文化结晶,更是重要的文化载体,承载着文化的方方面面,不论是风俗习惯还是宗教历史,不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社会制度,不论是价值观念还是审美情趣,语言可以成为一种社会文化产品,所以必须将它放在社会文化的角度去阐释,而语言的变化显示着文化的变化,所以文化的发展变迁也影响着预言的发展。两者相互依附,相互作用,密不可分,所以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我们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就也无法真正得掌握语言。”我国著名的翻译学家王佐良先生这样说过。
  2.2 原因二:语言知识本身的特征
  语言由语音、形态、音系、句法语意等多个层面构成,同时也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家乡文化所运用的语言蕴含着的意义有其独特性,在语言层面上,就会有汇、语法、语篇、语用等的文化差异。由于语言文化背景不尽相同,每个学生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必然有所不同,如,若将沐浴的文化知识移接到目标语中,就会造成学习和交际困难,就会出现语言的负迁移现象。
  2.3 凸显课改理念的需要
  中学英语教学可以细分为二级目标,英语教育有它自身学科的特点,从《标准》来看,要具备世界意识,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这是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可以把培养学生对外国文化习俗的兴趣作为英语教学中的一级目标,在兴趣的基础上去乐于了解异国的文化和习俗可以作为二级目标。要想学习好英语必须尊重和了解西方的文化和习俗。不能以中国语言的文化内涵来等同于西方国家的文化。当然,学习英语也不意味着就削弱了本民族文化的理解,相反,对英语文化的了解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认识,从而丰富自身的人文素养,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因此,英语教学的目标设计中要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世界意识出发,注重文化的导入。这是由英语学科的自身特点决定,又是践行课程理念,迎合学科教学发展的需要。
  3 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策略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既是社会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不同的民族在地理风俗、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会产生表达同一理性概念的词汇,在各自的文化背景下会有不同的联想表示含义。这种联想与词义并没有必然联系,或是说者(或作者)、听者(或读者)由于其自身的文化基础,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对一个词会产生不同的感受,不了解其文化內涵的,就不能完全理解这个词所承载的全部语言信息。这样的情况尤其出现在跨文化和中学外语教学中,对词汇联想意义的理解是有助于学生更恰当的了解和掌握所学的语言文化的。从而从真正的意义上达到交际的目的。
  语言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该民族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及宗教风俗习惯等。不了解目标语的文化内涵,外语就不能学到家,有的学生在阅读时难以理解其中的内涵,并不是因为语言的障碍,而是不了解目标语的文化,学习者往往用自身的文化区参悟体会,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介绍相关目标语的文化内涵,让学生领会中西文化的差异。
  3.1 教师要提高文化教学的意识
  教师只有自身重视文化教学的重要性,才能通过教学来影响学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了解和意识到文化与语言的关系,以及文化对于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作用,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文化教学,将文化教学渗透在课堂教学之中,才能充分引导学生学习英语知识,进而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3.2 教师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中学生普遍具有向师性的特点,他们往往视老师为榜样,且模仿能力极强。因此,英语教师只有不断的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英语的良好文化氛围。值得强调的是,作为新时期的英语教师,不能只满足于认识和了解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还要掌握一些英语国家的历史风情、风俗习惯、价值观等文化知识,从而调动教师对文化教学的积极性。
  3.3 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文化学习意识
  中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对很多事物感兴趣,教师除了要发挥他们自身主动认知的能力外,还要综合考虑外界刺激,通过文化渗透让学生在英语课堂学习和语言交际活动中体会到文化是无处不在的。
  4 结论
  中学阶段的英语教育是最为基础的教育,也是最为重要的教育,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关键在于如何在教学中对学生灌输文化思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英语教师要通过大胆地教学尝试,通过交流与合作摸索出一套长期有效的、系统的英语文化教育模式,使文化教育与英语教学融会贯通,特别是要到达通过文化教育提高中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目的,从而加深中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促进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 罗颖德.从课标角度谈中国文化在英语教材中存在的必要性[J].课程改革研究,2005.
其他文献
我是一名乡村教师,现任铺前镇中心校隆丰小学教导主任。1990年我手执教鞭,以“抱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愿望和追求,走上了三尺讲台。开始粉笔生涯从教路。
<正> 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依法治国、以德治企方略的实施,对会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但
我国从1986年提出申请“复关”以来,“复关”和加入WTO的工作已经走过了将近16年的历程,现在加入WTO的谈判已进入最后阶段。 按照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加入WTO对我国迎接世
邓小燕,海南省文昌市铺前镇人。1998年毕业于海南琼海师范学校;2004年取得辽宁教育学院大专学历。1998年至今任教于海南省文昌市铺前镇第三小学。辅导学生在《铺前港的涛声》上
12月14日,2007年海南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迎评促进”工作会议在琼海市召开。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王贤、昌0处长陈东云,省电化教育馆馆长苏文、书记程乙儒、副馆
摘 要: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师与学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关系问题,则一直是教育学一个主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新的教育模式从“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观点,到“双主体论”成为主体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是一种教育认知活动的再次提升。主体认知到主体活动就是教育行为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尊重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真正还课堂于学生.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听说读写的能力,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强力推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为了能真正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今天的课堂,应是焕发生命活力
期刊
汉语拼音是识字、阅读和说普通话的有效工具.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和注意力集中短暂.他们面对枯燥乏味的汉语拼音的学习.很容易感到疲劳。这时.如何激起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呢
<正> 目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正处于与国际统计体系全面接轨之际,又是行政机构改革巩固时期,围绕切实加强基层统计工作,全面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议题,笔者对基层统计人员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