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bo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育是从审美角度,对自然、社会、艺术的审美视察,在审美实践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陶冶情操,美化心灵,丰富精神生活,从而使学生能够遵循美的原则,创造美的事物。美育对人的世界观、认识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蔡元培先生认为美育是人格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它可以健全人的品格,丰富人的情感,提高人的品位,培养人高尚的情操。
  以语文教学为例,语文教材的内涵十分丰富,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融为一炉,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美好风貌事实展现在语文教材的美妙文字之中,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既要能够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基础的语文能力,又要能够广泛引导学生去感受、鉴赏、理解美的文章,了解美的自然、美的社会、美的人生,从而在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美的品位,而使学生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修养,具有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育在语文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通过在语文教育中進行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来净化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正确地鉴赏美,掌握创造美的方法,养成爱美之心,从而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是语文教育对素质教育一种贡献。
  美育的首要任务,在于能够引导人们在审美实践中形成和提高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兴趣与爱好,培养起正确的审美观。学会在生活中发现自然之美、人性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只有能够感受到美的人,才能享受到美带给他的愉悦,他的人生就会充满乐趣,生命因此而富有意义。
  中学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表现出是美与基础知识的完美结合,因此,对每一篇课文语文教师都有必要把蕴含其中的美的内容展现出来,与学生共同鉴赏分享。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自然美教育
  自然美,是指各种自然事物呈现的美,包括日月星云、山水花鸟、草木鱼虫等等。自然美作为经验现象,是人们经常能够欣赏和感受的。自然美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经过人们加工改造的对象,如农田耕地、园林建筑等;另一种是没有经过改造的自然现象,如星空、大海、山川等。
  自然美的审美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欣赏祖国大自然的美,可以激发人们热爱祖国的情感。
  第二,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够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第三,自然美能够陶冶人的性情,培养人的高尚情操。
  第四,对自然美的欣赏,还能够开阔人的视野,增长人的知识。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自然美的材料。如课文《国宝——大熊猫》和《苏州园林》,既有美丽的苏州园林这样的人工景观,又有大熊猫这样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都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加深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社会美教育
  社会美即人类社会生活的美。社会美首先体现于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历史过程中,同时也体现在人类社会实践的成果中。包括行为美、语言美、心灵美等。它来源于人的社会实践,因此人的美在社会美中占有中心地位。初中生正处于思想成长和发展的阶段,人生观、审美观逐渐形成,因此,对其进行社会美的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审美观。
  初中语文教材中社会美的材料事例众多。历史上为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的伟大人物身上体现出了非常优秀的人格魅力,他们的行为不断激发后人的瞻仰和崇敬之情,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如岳飞的精忠报国,居里夫人的无私奉献,鲁迅的自尊自强等等都能给学生一种精神的洗礼,使学生在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取舍上得到了精神参照。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艺术美教育
  艺术美是指各种艺术作品所显现的美。艺术美作为美的一种形态,它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人们只有通过对艺术形象的欣赏,才能够感受到艺术作品之美。艺术形象是根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创造出来的具体生动图画,它是丰富多彩的。不能把艺术形象,仅仅理解为人物形象,那些动人的景色、欢乐或哀痛的思绪,一幅幅的生活图画、一种气氛、一种情趣等,他们都是艺术形象。
  如裴多芬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在这里根本就没有人和物的。但当读者读到这些火热诗句的时候,心中就可以浮现出一个为自由而献身的崇高形象。再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表现出压抑、痛苦、忧郁、希望、挣扎、激奋、斗争、挫折,表现出不屈不挠的意志和最后的欢乐,这些思想感情所构成的音乐形象,就是艺术形象。艺术是美的,但需要会欣赏。
  初中语文教材中用来进行艺术美教育的资源不胜枚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广泛利用艺术品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
  1.利用艺术品挂图丰富语文教学内容。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是关于艺术作品的课文,如罗丹的雕塑,苏州园林建筑等等具像化的事物和场景,都可以插图的形式表现出来。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对这些图画发表看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用自己的语言将图画的内容描绘出来。
  2.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排演话剧,感受戏剧艺术的魅力。初中语文教材中入选了一些中外经典的戏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课本的台词转变为舞台艺术让学生进行表演。
  实践证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美育,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让学生体验美好的事物,,既可以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又可以净化心灵,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丰富学生的文化修养。
  
  (作者简介:任波(1963-),男,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初中分校语文教师,中学一级教师。)
其他文献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习方法。”陶先生的话道出了教师的重要任务,那就是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之学习的目的。这和古人所说的“授人以渔”是相通的。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显得特别重要。那么什么是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的原则、形式、方法又是什么?  一、启发式教学的原则与形式  启发性教学原则也叫学生自觉性积极性原则,它是教师在
围绕怎样让语文课堂“动”起来,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是丰富课堂形式,让学生快乐地“动”起来。二是创设开放型课堂,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动”起来。三是驾驭课堂流程,让学生自主地“动”起来。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一切教育的影响必须通过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语文是基础学科,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的工具性、人文性的特点都需要呈现一种动态效应。让学生“动”起来的语文课堂,才具有灵
素质教育明确指出:“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然而,目前农村思想品德课堂中,我们不难发现仍然存在着的诸多弊端:重书本轻实践,重灌输轻启发,重识记轻思考……教学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基础,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上,显得生硬,难以真正内化。由于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影响
所谓美术教学中的鼓励教学法,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鼓励下,清醒自觉地掌握自身的发展过程,提高美术实践能力、美术素养和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实现高效的自我发展和人格完善。  记得曾有一位教育学家说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对于教师来说,最有意义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这话表明:喜欢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在不断鼓励学生,则是最强大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的学生,他们学习兴趣较浓,数学素质也会得到很快的发展。由此可见,数学的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应该培养孩子的各方面素质,其中学习兴趣的培养尤为
在上期里我们谈到,亚健康状态是中老年人长寿的绊脚石.那么怎样才能克服这种亚健康状态呢?一个良好而规律的生活习惯是必不可少的.
开国领袖毛泽东说过:“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应该把爱国主义教育做为历史教学中的主导,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了解自己国家发展的历史,增强学生的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情绪的力量往往构成教学过程中最微妙最有意义的因素。” “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数学课上,运算原理和运算符号的长期使用使得语言变得枯燥乏味。为调动学生的情绪,使数学课堂丰满起来,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我尝试采用了数学课的课前热身活动。  数学课“热身活动”的
中国戏曲的特性是歌,舞,诗,剧四位为一体,并以此法则形成剧本,表演,导演,音乐,舞美一整套完美而统一的表现手法(程式).戏曲的舞台调度,具有表现生活具体、形象的功能.古今中
孩子们手中的纸灯,亮了一夜繁星。  ——题记  灯红酒绿的街,多多少少也挂卖着一些灯笼,我才觉悟是中秋要来了。  我想着那就买个灯笼吧,而大多灯笼都是电子的、塑料制的,響起来噼里啪啦的,烂漫着七彩的光。许是光彩迷了我的眼睛,再也找不着幼时那种纸糊的灯笼,需自个儿备根烛儿置在里头的铁座上,点亮后,烛光透着薄薄的纸朦胧地晕出柔光来,像极了故乡黄昏的光。莫名的失落涌上心头,偌大繁华的城市,竟承载不了一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