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同时也是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如今的英语学习对英语学习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图式理论的理解入手,结合当前中学阅读课程存在的三个问题,提出了如何在教学中应用图式理论的策略,以辅助学生进行阅读。
【关键词】图式理论;中学英语;阅读
【作者简介】孟鑫(1993-),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师范大学202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英语)。
阅读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王蔷也指出,英语阅读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特别是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及学习能力这几个方面有重要作用。因此,阅读是英语学习和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但是对于我国中学生来讲,理解阅读材料仅仅停留在文字的表面,却不能深入文章理解其背后所传递的信息。
一、图式理论及其内涵
图式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其著作《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的,他把图式(schema)看成是“原发想象力”的一种特定形式或规则。图式可以理解为已有的知识或经验,一种动作的结构或者组织。随着认知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图式的概念与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与扩展。1932 年,这一概念由英国心理学家巴特莱特引入心理学研究领域,图式概念得以丰富和发展。巴特莱特认为,图式这一概念指的是知识结构、建筑砌块,之所以构成认知能力是由于内部结构的相互作用形式是以等级长期记忆储存而促成。胡壮麟(2002)把图式看作储存知识的信息包,学习者思维意识的构建离不开图式理论提供的帮助和指导。后期受康德主义的影响,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图式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并且对其有了新的界定,认为图式对输入的新信息具有同化和顺应的功能。
图式理论具有三种类型,分别是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图式理论认为这三种类型将读者头脑中的图式进行了详细的划分,并认为读者头脑中储存的图式越完善,头脑中的图式就越有机会被调用,那么读者的阅读效果也会越好。由此可见,图式理论对研究阅读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语言图式是指词汇、句法和语义等知识。语言知识是英语阅读理解的基础,同时在英语阅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信息的解码是阅读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解码的必备条件就是读者的语言图式,一个读者若没有对应的语言图式,则不能对所输入的语言信息进行正确地解码,更不能依靠文章中的线索对大脑中的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进行激活,因此也不能有效地理解文章。
内容图式是指与文章主题相关的背景知识,内容因素决定了读者能否正确地理解文章。例如我们想要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时,读者仅有语言图式是不够的,还需要具备大量与之相关的背景知识,这类背景知识就是图式理论中的内容图式。如果读者缺少与文章主题相关的内容图式,就不能与文章内容相互作用,从而达不到读者最理想的理解效果。此外,图式理论中的语言图式在理解文章的过程中会存在一些不足,但是内容图式的储备则可以弥补这类不足,帮助读者预测文本信息并对其进行筛选,从而达到理想的阅读状态。
形式图式是更高一层次的图式,指的是文章的结构与体裁。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不同体裁的文章具有不同的结构,例如书信和说明文就具有不同的结构,如果读者可以掌握篇章结构的话,则可以提高阅读理解的效果。这类知识可以帮助读者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文章的逻辑信息,从而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阅读的内容。
图式理论第一个解释阅读过程的理论,图式理论认为阅读的基本过程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就是从语言图式到形式图式或者从形式图式到语言图式。自上而下的观点则认为阅读理解要利用自身已有的图式从文章的上层进行猜测和判断。与之相反,自下而上的观点认为阅读理解应该由下层的字词句再扩大到文章含义。这被认为是一种被动加工的过程。图式理论强调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简单的信息传递和被动的信息接收都不能够完整地定义阅读过程。真正的閱读过程是一个非常活跃的两种加工方式交互的过程。
二、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常见的三个问题
想要提升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首先要了解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会遇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分析。笔者总结出三种常见的阅读理解问题:
1.学生不具备与文章内容相关的图式。阅读文章是学生从未涉及的内容,缺乏相应的背景信息,导致学生无法理解文章的深层意思及内涵。例如,人教版初中英语课本中出现过一篇讲述圣诞节圣歌的文章,文中讲述一个吝啬鬼在圣诞节前后的经历,从而告诫读者要与人为善。在阅读这篇文章时学生应该具备有关圣诞节的背景知识,但由于学生前期缺乏相关的知识和背景知识,学生头脑中没有与文章相匹配的图式,从而导致学生无法理解文章中的讽刺含义,也就无法体会到文章所要揭示的深层含义。
2.学生头脑中具备与文章内容相关的图式,但文章中提供的信息却无法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图式,从而无法达到深层的阅读理解。这类问题体现在学生所读的文章与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图式具有相关性,但是由于文章或者教师的不当引导以及学生对文章类型的判断失误,导致学生不能成功唤起头脑中已有的图式信息,从而也就无法利用这些已有的图式对阅读文章进行解码。例如,人教版初中英语课本九年级全一册中一篇文章讲解了一个著名景点巨石阵。老师在导入时运用了长城作为类比进行导入,告诉学生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年代,建造这类建筑物的过程十分艰难,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此时学生头脑中虽然有关于长城的相关图式,但是并没有通过对长城图式的理解联系到巨石阵,导致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无法真正理解巨石阵的历史意义以及建造的困难程度。这类问题就是读者头脑中虽有与之相关的图式,但缺乏正确的引导,从而出现了无法激活已有图式对新文本信息进行理解的情况。
3.学生自以为读懂了文章,却误解了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意思。这类问题是指,学生头脑中具备与阅读文章相关的图式,且在引导下正确地激活了相关的图式,但由于学生在对文章进行解码的过程中没有正确地将已有图式与文章很好地融合理解,导致学生错误地理解了文章作者的意图。同时学生有时会将自己头脑中已有的图式理所当然地进行匹配,认为这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但是实际上学生有时候会错误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从而使整篇文章的理解出现偏差。这个问题也是由于在前期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已有图式没有加以分类和巩固所造成的。 这三个常见的问题,导致了学生在阅读理解的时候,无法正确地理解文章意思以及作者意图,并且对英语阅读理解产生了畏难情绪,无法正确解决英语阅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由此可见,图式在阅读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那么想要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借助对图式理论的合理运用,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阅读文本。
三、图式理论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我们将阅读文本的过程分为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针对不同的阅读阶段合理地运用图式理论可以帮助读者正确地理解文章,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阅读前:预测和推理功能。预测和推理是图式中最重要的两个功能,这两个功能为读者理解文章提供了一种积极的准备状态。在阅读前,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发挥图式的预测推理功能。第一,教师可以根据课文所讲的具体内容,准备与课文相关的教具,借此来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图式,例如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资源。通过这些多媒体资源向学生介绍文章的背景知识,导入课文的主题内容,使与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被充分激活,将学生头脑中的背景知识和课文内容相互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讲解前文中提到的有关巨石阵的课文时,我们可以先将巨石阵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并且展示一些同时期的建筑作品,从而激发学生探索巨石阵奥秘的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的标题进行分析,并且引导学生初步推测文章可能要讲的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第三,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明确这篇文章的类型,并且回顾这类文章的结构特点。在学习的过程中传授给学生各类文章的特点,并要求学生对这一类知识建构相关的图式,由此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类型特点和文章结构,在课前让学生猜测文章的类型,深入理解阅读材料所提供的信息。这些阅读前的预测推理活动可以引出学生头脑中与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图式,为接下来的阅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2.閱读中:处理信息功能。阅读中这个阶段所设计的一些活动,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内容图式,让学生真正融入文章之中,不仅仅停留在背景信息和文字的表面。在阅读中,对阅读材料的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是这一阶段图式的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取文章中重要的信息。因此,这一环节教师利用阅读前所激活的图式让学生们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和处理,并检验和校正自己在阅读前的预测。这类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自信。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发挥信息处理功能:第一,教师可以设计“根据上下文猜词义”和“找中心句”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例如,教师可以将文章中的生词提取出来,要求学生来进行猜测,在猜测的过程中进行积极的引导,辅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第二,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对文章的体裁进行分类,并提供不同的图式框架来解释不同的文章体裁。辅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将典型的文章类型框架应用到课堂上,例如记叙文的六要素分别是什么、在本文中是如何体现的、学生们通过对这类文章的理解,可以由点及面地对其他同类型的文章也做到更深入的理解。
3.阅读后:巩固拓展功能。丰富学生的内容图式、巩固学生的语言图式是读后活动的主要目的。通过一系列阅读前和阅读中的活动之后,学生要进行理解记忆,这也是阅读过程一个重要的环节。在这一环节,教师应设计不同类型的读后活动,让学生巩固复习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我们强调既要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输入,同时也要对所学内容进行有效的输出,这个活动可以检验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接受程度。因此,在阅读后教师可通过设计角色扮演、补全对话、社会调查等活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拓展知识,从而达到理想的阅读效果。
四、结语
图式理论在解释阅读过程方面具有先进性,它强调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积极主动作用,以及读者相互作用于阅读材料,同时图式理论对英语阅读教学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图式理论,合理利用图式理论中的三种图式进行阅读教学,这将有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意识,并使其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进而提升阅读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王蔷.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阅读教学[J].英语学习(教师版),2017 (2):19-23.
[3]乐眉云.我与应用语言学[J].外语研究,1998(4):9-11.
【关键词】图式理论;中学英语;阅读
【作者简介】孟鑫(1993-),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师范大学202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英语)。
阅读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王蔷也指出,英语阅读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特别是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及学习能力这几个方面有重要作用。因此,阅读是英语学习和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但是对于我国中学生来讲,理解阅读材料仅仅停留在文字的表面,却不能深入文章理解其背后所传递的信息。
一、图式理论及其内涵
图式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其著作《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的,他把图式(schema)看成是“原发想象力”的一种特定形式或规则。图式可以理解为已有的知识或经验,一种动作的结构或者组织。随着认知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图式的概念与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与扩展。1932 年,这一概念由英国心理学家巴特莱特引入心理学研究领域,图式概念得以丰富和发展。巴特莱特认为,图式这一概念指的是知识结构、建筑砌块,之所以构成认知能力是由于内部结构的相互作用形式是以等级长期记忆储存而促成。胡壮麟(2002)把图式看作储存知识的信息包,学习者思维意识的构建离不开图式理论提供的帮助和指导。后期受康德主义的影响,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图式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并且对其有了新的界定,认为图式对输入的新信息具有同化和顺应的功能。
图式理论具有三种类型,分别是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图式理论认为这三种类型将读者头脑中的图式进行了详细的划分,并认为读者头脑中储存的图式越完善,头脑中的图式就越有机会被调用,那么读者的阅读效果也会越好。由此可见,图式理论对研究阅读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语言图式是指词汇、句法和语义等知识。语言知识是英语阅读理解的基础,同时在英语阅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信息的解码是阅读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解码的必备条件就是读者的语言图式,一个读者若没有对应的语言图式,则不能对所输入的语言信息进行正确地解码,更不能依靠文章中的线索对大脑中的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进行激活,因此也不能有效地理解文章。
内容图式是指与文章主题相关的背景知识,内容因素决定了读者能否正确地理解文章。例如我们想要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时,读者仅有语言图式是不够的,还需要具备大量与之相关的背景知识,这类背景知识就是图式理论中的内容图式。如果读者缺少与文章主题相关的内容图式,就不能与文章内容相互作用,从而达不到读者最理想的理解效果。此外,图式理论中的语言图式在理解文章的过程中会存在一些不足,但是内容图式的储备则可以弥补这类不足,帮助读者预测文本信息并对其进行筛选,从而达到理想的阅读状态。
形式图式是更高一层次的图式,指的是文章的结构与体裁。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不同体裁的文章具有不同的结构,例如书信和说明文就具有不同的结构,如果读者可以掌握篇章结构的话,则可以提高阅读理解的效果。这类知识可以帮助读者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文章的逻辑信息,从而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阅读的内容。
图式理论第一个解释阅读过程的理论,图式理论认为阅读的基本过程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就是从语言图式到形式图式或者从形式图式到语言图式。自上而下的观点则认为阅读理解要利用自身已有的图式从文章的上层进行猜测和判断。与之相反,自下而上的观点认为阅读理解应该由下层的字词句再扩大到文章含义。这被认为是一种被动加工的过程。图式理论强调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简单的信息传递和被动的信息接收都不能够完整地定义阅读过程。真正的閱读过程是一个非常活跃的两种加工方式交互的过程。
二、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常见的三个问题
想要提升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首先要了解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会遇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分析。笔者总结出三种常见的阅读理解问题:
1.学生不具备与文章内容相关的图式。阅读文章是学生从未涉及的内容,缺乏相应的背景信息,导致学生无法理解文章的深层意思及内涵。例如,人教版初中英语课本中出现过一篇讲述圣诞节圣歌的文章,文中讲述一个吝啬鬼在圣诞节前后的经历,从而告诫读者要与人为善。在阅读这篇文章时学生应该具备有关圣诞节的背景知识,但由于学生前期缺乏相关的知识和背景知识,学生头脑中没有与文章相匹配的图式,从而导致学生无法理解文章中的讽刺含义,也就无法体会到文章所要揭示的深层含义。
2.学生头脑中具备与文章内容相关的图式,但文章中提供的信息却无法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图式,从而无法达到深层的阅读理解。这类问题体现在学生所读的文章与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图式具有相关性,但是由于文章或者教师的不当引导以及学生对文章类型的判断失误,导致学生不能成功唤起头脑中已有的图式信息,从而也就无法利用这些已有的图式对阅读文章进行解码。例如,人教版初中英语课本九年级全一册中一篇文章讲解了一个著名景点巨石阵。老师在导入时运用了长城作为类比进行导入,告诉学生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年代,建造这类建筑物的过程十分艰难,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此时学生头脑中虽然有关于长城的相关图式,但是并没有通过对长城图式的理解联系到巨石阵,导致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无法真正理解巨石阵的历史意义以及建造的困难程度。这类问题就是读者头脑中虽有与之相关的图式,但缺乏正确的引导,从而出现了无法激活已有图式对新文本信息进行理解的情况。
3.学生自以为读懂了文章,却误解了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意思。这类问题是指,学生头脑中具备与阅读文章相关的图式,且在引导下正确地激活了相关的图式,但由于学生在对文章进行解码的过程中没有正确地将已有图式与文章很好地融合理解,导致学生错误地理解了文章作者的意图。同时学生有时会将自己头脑中已有的图式理所当然地进行匹配,认为这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但是实际上学生有时候会错误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从而使整篇文章的理解出现偏差。这个问题也是由于在前期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已有图式没有加以分类和巩固所造成的。 这三个常见的问题,导致了学生在阅读理解的时候,无法正确地理解文章意思以及作者意图,并且对英语阅读理解产生了畏难情绪,无法正确解决英语阅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由此可见,图式在阅读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那么想要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借助对图式理论的合理运用,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阅读文本。
三、图式理论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我们将阅读文本的过程分为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针对不同的阅读阶段合理地运用图式理论可以帮助读者正确地理解文章,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阅读前:预测和推理功能。预测和推理是图式中最重要的两个功能,这两个功能为读者理解文章提供了一种积极的准备状态。在阅读前,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发挥图式的预测推理功能。第一,教师可以根据课文所讲的具体内容,准备与课文相关的教具,借此来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图式,例如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资源。通过这些多媒体资源向学生介绍文章的背景知识,导入课文的主题内容,使与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被充分激活,将学生头脑中的背景知识和课文内容相互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讲解前文中提到的有关巨石阵的课文时,我们可以先将巨石阵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并且展示一些同时期的建筑作品,从而激发学生探索巨石阵奥秘的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的标题进行分析,并且引导学生初步推测文章可能要讲的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第三,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明确这篇文章的类型,并且回顾这类文章的结构特点。在学习的过程中传授给学生各类文章的特点,并要求学生对这一类知识建构相关的图式,由此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类型特点和文章结构,在课前让学生猜测文章的类型,深入理解阅读材料所提供的信息。这些阅读前的预测推理活动可以引出学生头脑中与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图式,为接下来的阅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2.閱读中:处理信息功能。阅读中这个阶段所设计的一些活动,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内容图式,让学生真正融入文章之中,不仅仅停留在背景信息和文字的表面。在阅读中,对阅读材料的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是这一阶段图式的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取文章中重要的信息。因此,这一环节教师利用阅读前所激活的图式让学生们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和处理,并检验和校正自己在阅读前的预测。这类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自信。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发挥信息处理功能:第一,教师可以设计“根据上下文猜词义”和“找中心句”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例如,教师可以将文章中的生词提取出来,要求学生来进行猜测,在猜测的过程中进行积极的引导,辅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第二,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对文章的体裁进行分类,并提供不同的图式框架来解释不同的文章体裁。辅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将典型的文章类型框架应用到课堂上,例如记叙文的六要素分别是什么、在本文中是如何体现的、学生们通过对这类文章的理解,可以由点及面地对其他同类型的文章也做到更深入的理解。
3.阅读后:巩固拓展功能。丰富学生的内容图式、巩固学生的语言图式是读后活动的主要目的。通过一系列阅读前和阅读中的活动之后,学生要进行理解记忆,这也是阅读过程一个重要的环节。在这一环节,教师应设计不同类型的读后活动,让学生巩固复习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我们强调既要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输入,同时也要对所学内容进行有效的输出,这个活动可以检验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接受程度。因此,在阅读后教师可通过设计角色扮演、补全对话、社会调查等活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拓展知识,从而达到理想的阅读效果。
四、结语
图式理论在解释阅读过程方面具有先进性,它强调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积极主动作用,以及读者相互作用于阅读材料,同时图式理论对英语阅读教学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图式理论,合理利用图式理论中的三种图式进行阅读教学,这将有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意识,并使其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进而提升阅读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王蔷.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阅读教学[J].英语学习(教师版),2017 (2):19-23.
[3]乐眉云.我与应用语言学[J].外语研究,1998(4):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