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作文研究

来源 :教育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8056168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表达思想观点与感受,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载体,而学生厌恶、拒绝作文,被迫拿起笔来又没什么可写,就是写出来的文章,也是空洞无物、缺乏切身感受,这些现象始终是困扰语文教育者的难题。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以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进而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 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为此,我们着手“情境作文”的研究,即从教学实际 需要出发,创设与作文训练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触发学生探究、表达、实践的欲望,进而帮助学生兴趣盎然地、高质量地完成作文训练任务,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学生厌恶、畏惧作文的原因很多,主要有:教师命题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命题不能引发学生的生活体验,命题形式滞板、缺少灵活和新意,作文指导过细而且过于注重表达形式。针对这些具体原因,我们大胆革新,变教师命题为创设形真、情切且灵活多样的情境,同时消减、淡化作文指导,还给学生自由、自主表达的权力。情境作文教学实践中创设情境的模式主要有:
  1.以生活中的人、事(特别是偶发事件)、景(尤其是瞬间即逝的自然现象)、物为情境,指导学生观察、作文。
  如:暴风雨骤来,昏天黑地,于是教师便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观察、感受暴风雨来时的特殊景观;然后组织大家展开讨论,鼓励学生现场作文。在这真实的情境中,学生由观察、感受、想象,到表达、评改,情绪高涨,一气呵成,既得到了练笔的机会,又在练笔过程中提高了认识。
  2.以班级、学校、家庭、社会“热点”内容为情境,激发学生争论、作文。
  如这几年,我县狠抓卫生环境问题,整个新干县、尤其是城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男女老少,街谈巷议、人所共识。于是,教师就组织学生以“我们身边的环境变化”为主题,收集资料,谈变化、思原因、想未来;然后启发学生自拟题目,自主作文、畅所欲言。
  3.创设虚拟情境,指引学生体验、作文。
  在学生平日生活中,不乏鲜活感人的作文材料,再加上少年儿童记忆的火花最容易被点燃,因此作文课上如有类似的事情在眼前展现,就会激起他们对往事的回忆,从而发掘作文题材,顺利完成习作任务。如为了引导学生写好“一件______的事”(難忘的、令人惭愧的等):课上教师先组织学生观看小品“尿床以后”(夜里,“我”尿湿了被褥,早晨起来怕被别人看见,便悄悄将被褥折叠起来。管理宿舍的张老师却不声不响地搬走了“我”的被褥,去擦洗、晾晒)然后启发学生回想自己的亲身经历,选事作文。学生触“景”思己、由事生情,于是高质量地完成了习作,表达了自己对往事的真实感受。
  通过实施情境作文教学研究,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形真情切的情境中学作文,进行作文全程训练,学生对待作文的态度发生了比较明显的转变,习作的质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他们中的大多数,由当初厌写作文、没什么写、不会写、写不好,转变成了积极对待作文,想写、爱写、好写,能写、会写的学生,作文素养(作文知识、作文技能、良好作文习惯等)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为后续学习与自主发展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们从初中升入高中之后,由于课程衔接的不够紧密,高中对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特别是听的难度变化较大,读的要求相对于初中高出很多,以及较高的写的能力要求都使得一些学生不能尽快适应,在一段时间后就成为了“英语学习贫困生”。  【关键词】学习方法 学习习惯 兴趣激发 情感培养     《英语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特点,把外语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等。本文只讨论认知策略、
期刊
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必须从识字、阅读、作文的内部规律求得明确认识,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低年级以集中识字为基础,中年级大量阅读,读写结合,突出训练重点,高年级以综合训练为主。这样做的理论依据如下。    一、正确处理识字、读书、作文的关系    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识了字才能读书和作文,这是由汉字、汉文的特点所决定的。学习汉字必须一个一个地认、读、写、记。汉字数量又较多,常用的有5000多个
期刊
初中数学使用的新《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观点,核心是“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不断的探索研究,我发现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具有以下特点。    一、教材的编排呈现新特点      1、为学生的学习构筑起点   教科書提供了大量数学活动的材料,成为引导学生从事数学学习的出发点,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生应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对于阅读评价着重强调“要综合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查其阅读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可见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可是从目前现实情况看,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还远远达不到新课标的要要求。  阅读是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和人生,丰富情感
期刊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培养多种能力的主渠道。生物界是丰富多彩的,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尤为重要。    一、 有效备课    1.有效备课要求教学目标明晰、具体、精确传统备课中常用了解、掌
期刊
作为一种教育理论,创新教育必须与各门各类学科的教学实践相结合才具有生命力,才能切实地起到培养创新人才的作用。下面,谈谈在语文科的阅读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的一点思考与方法。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地位与现状。    语文学习的重要目的,是使学生学会使用和阅读祖国的语言。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21世纪,是信息量急增的社会,也是阅读的社会,阅读对于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
期刊
作文课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怎样使学生兴趣为文,这是中学语文科写作课一直探讨的重要问题。教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就一定要激发作者的真情,才能让学生写出文、理、情并茂的文章。   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尽可能多的情感教育,就能丰富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其情感的积淀,从而达到积多于内而后能发于外,直至流之于笔端的良好效果。  在作文教学中,常常见到"情感的伪化":一副老气横秋的"庄肃严正",一番虚情假意
期刊
一、运用插图,启发想象    我国著名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拓展儿童的想象。”根据小学语文教材文图并茂的特点,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插图,或启发学生绘声绘色地叙事,或栩栩如生地状景,或神形兼备地写人,或身临其境地谈感受,竭力熔诗、画、情、景、色、声于一炉,使学生的想象欲得以诱发。譬如《我的战友邱少云》这课有幅插图,画的是一团烈火把邱少云整个儿包住了,他像千斤巨石一般,在火堆
期刊
新教材在适应学生差异性方面很有特色:教材正文理论要求有所降低,删去了繁琐的计算题及多步推理的论证题,使每個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达到基本要求;同时拓广了知识面,选入了能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紧密现代生产、生活的足够数量的习题,并分A、B层次编排,使学有余力的学生的数学才能得以充分发展。如何在教学中发挥教材特点,适应学生的差异,使教法改革与教材改革完美统一呢?经过探索,初步形成了“激励式阶梯教
期刊
【摘要】英语教学作为一种语言教学。教师在授课中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还要在创新教学中挖掘新办法。把学生作为创新活动的主体,教师要时刻抓住时机善于引导,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教学内容优化采编。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善于思考,积极参与。在实践中学生不断获取语言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以期达到至高英语的“创新教学”  【关键字】 职高英语英语教学 创新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课堂教学被赋予更新的理念。强调教师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