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

来源 :教育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e6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生应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对于阅读评价着重强调“要综合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查其阅读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可见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可是从目前现实情况看,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还远远达不到新课标的要要求。
  阅读是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和人生,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形成健全人格,阅读能培养学生开放、多元的文化精神,为他们形成创造性应对社会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阅读能力较差,这主要与他们缺乏阅读的兴趣有关。提高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已刻不容缓。
  
  一、充分利用课文内容教学,提高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教师应充分利用,在关注教科书的同时关注与本学科知识有关的课外知识。教师应依据大纲,根据教材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读书,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1、设置问题,诱导学生。名著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底蕴和精湛卓绝的艺术特色经久不衰,中学课本中涉及一些篇目,教师在学生学完课文后要设置一些问题,诱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使其由学习选段到阅读整部经典名著,例如在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之后,教师可设置以下问题:鲁智深打死镇关西后,成功逃脱了吗?结局如何?这个问题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自觉地去阅读这部长篇小说。2、教活课文,拓展延伸。老师在教学中,通过课堂的精彩品尝,诱发学生的兴趣,采用扩展阅读法,使学生的阅读触角自然向课外延伸,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先安排较多时间和学生一起分析、研讨。过程如下:(1)自读、初步感知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2)查工具书自己答疑,能自己解决的自己解决。(3)分组朗读,模仿朗读带读,从朗读时的语气、声调感受体验到文章的诗情画意、丰富的人文性。(4)合作互助,学生互相解答疑问,教师在一边点拨引导,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研究性地去阅读文章。(5)要求学生在有所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再一次閱读、感知。(6)介绍作者、推荐其他作品。教师在这个时候才向学生介绍作者的有关情况及作者的《背影》、《荷塘月色》等,学生就会有很大的阅读兴趣,自己会找一些相应的书籍来看,因为文质兼美的《春》很容易让学生对朱自清的作品产生阅读兴趣。
  
  二、教师的“导”在尊重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进行
  
  兴趣是学生阅读的内驱力,课外阅读要靠自觉、自学。心理学试验证明:人在有兴趣时会伴随着血液循环的亢奋,使大脑皮层得到充分的营养,并把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各种心理活动都调动起来,呈现出积极活跃的状态,激起饱满的热情,产生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因此必须淡化阅读的目标,要让学生放开思想去自由地阅读,把阅读的自主选择权交给学生,读什么书,怎么读,应由学生自己决定,教师主要在“导”上做文章。一个人的兴趣是与心理需求紧密联系的。现代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对英雄明显充满着极大的敬意,对成功充满着强烈的渴望欲,对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具有强烈的关注意识、参与意识,极想以一个成人的角色走进世界。只有学生潜在的阅读兴趣被激化起来后,他们才会自主踊跃地去阅读。
  
  三、让学生品尝轻松自主阅读的乐趣
  
  教师为学生营造一种自主轻松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品尝到自主阅读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在经过必要的准备后,老师带学生到阅览室去读他们自己喜欢的书,要求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摘抄下来,并想想为什么要摘抄。课后组织学生把摘抄的内容在教室里展览出来,让同学们在课余时间互相欣赏、口头点评、各抒己见,这样他们动口、动手又动脑,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后,原来想读书的学生阅读兴趣更浓,原来被迫读书的学生在这样氛围的感染下也变得积极主动,对阅读产生了兴趣。
  
  四、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阅读的成就感
  
  教师首先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如:精读、略读、速读以及三步、五步阅读法,然后让他们根据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教师定时在课外阅读的内容,感情等方面与学生进行交流切磋,学生的说、读可及时得到老师的帮助、指点,并及时体验发现的快乐,创造的快乐,充分感受到阅读积累对于自身提高的作用。同时,教师对学生的阅读结果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实现多元化、开放性,特别关注学生在某一方面的特别收获,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使认真阅读的学生普遍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他们就会意气风发、兴致勃勃地去进行课外阅读。
  
  五、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变盲目的读为有益的读。
  
  培根在《谈读书》中说过:“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换言之,对于不同的书应采取不同的读法,不可千篇一律要求。对于一般或品位不高的书,可粗读和浏览,对于好的作品应精读,甚至背诵有关内容。
  由于学生年龄特点,对文学作品的甄别能力还不够强。如何引导学生选择阅读读物?在这方面应采取正面引导,不应一味的管制,甚至禁止。关键是引导学生能用正确的心态去阅读。
  此外,教师可关注有关媒体,伺机诱导学生读书,也可有计划地开展课外活动,如组织文学社团活动,知识竞赛等活动,在竞争中激发、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可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条件,因此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应该一起努力提高中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兴趣。
其他文献
【摘要】运用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总趋势。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富有形象性和趣味性,最适合采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意境,让小语课堂“美”、“闪”、“乐”、“动”、“博”起来。  【关键词】创设意境 激情促思 视听并茂 创造力 渲染气氛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富有形象性和趣味性,最适合采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电化教学以它色彩丰富的画面,展现文字蕴含着的意
期刊
【摘要】互联网络以其独有的特性已经延伸与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方面和每一个角落,对我国社会转型期青少年的社会化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下面就浅谈网络技术对我国青少年社会化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对策。  【关键词】网络时代 青少年社会化 影响     网络以其快捷的信息传递方式,无与伦比的信息量,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来临。全新的时代,全新的情境,给青少年的社会
期刊
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也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它贯穿于初中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摸索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从而不断提高科学
期刊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学生以“自主、探究、合作”为主旨,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抛弃老师满堂灌的传统教学形式。这既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内容不仅要改变,适应这一要求,教学形式更应该改变。要通过不同形式多方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成为现在政治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兴趣重要一环。下面就我在政治课上组织“活动”的经验
期刊
“数学课枯燥无味”已不是几个人的偏見,而是多数人的共识。要改变这种乏味,使学生从繁琐的计算、乏味的推导中解脱出来,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讲究教学艺术,不仅是教者本身的教学方式不落窠臼,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鲜活,使枯燥的内容显得生动有趣,而且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产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从教几年,在不断的摸索中,我总结了一些经验,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1、在玩中学  在学习“有理数”一章时,为强
期刊
在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本着“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对学生开展层次教学,通过对学生差异化培养让学生一起进步,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全面进步与发展。  1、在差异化教学方法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差异化教学方法的实质是以新课改提出的因材施教作为基础理论,突破性的把学生进行“分类”,“分类”的真正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开展教学。也就是说,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
期刊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向纵深推进,中考数学试题的题型越来越新,范围越来越广,尤其是考察数学能力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题越来越多,这给教与学都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探索空间,下面,我结合本人近些年来的初三数学总复习实践,粗浅地谈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三数学总复习这一话题。    一、重视学习方法,培养良好习惯     概括起来说,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法有三种,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那么如何在初三数学
期刊
【摘要】学生们从初中升入高中之后,由于课程衔接的不够紧密,高中对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特别是听的难度变化较大,读的要求相对于初中高出很多,以及较高的写的能力要求都使得一些学生不能尽快适应,在一段时间后就成为了“英语学习贫困生”。  【关键词】学习方法 学习习惯 兴趣激发 情感培养     《英语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特点,把外语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等。本文只讨论认知策略、
期刊
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必须从识字、阅读、作文的内部规律求得明确认识,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低年级以集中识字为基础,中年级大量阅读,读写结合,突出训练重点,高年级以综合训练为主。这样做的理论依据如下。    一、正确处理识字、读书、作文的关系    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识了字才能读书和作文,这是由汉字、汉文的特点所决定的。学习汉字必须一个一个地认、读、写、记。汉字数量又较多,常用的有5000多个
期刊
初中数学使用的新《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观点,核心是“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不断的探索研究,我发现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具有以下特点。    一、教材的编排呈现新特点      1、为学生的学习构筑起点   教科書提供了大量数学活动的材料,成为引导学生从事数学学习的出发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