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育研究中的问题意识,是人们在教育研究和实践活动中,以专门的教育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逐步形成的认识教育问题的实质和类型、发现并提出需要研究解决的教育问题的意向和能力。教育问题是指反映到人们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教育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教育问题的类型,一般有常识问题与未决问题、表象问题与实质问题、“大”问题和“小”问题;教育问题的发现,主要有实践归纳、文献综述和理论演绎等基本途径;教育问题的提出,可以有“科学式”、“价值性”、“发散性”和“质疑式”等基本方式。
【关键词】 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问题 问题意识
广义地看来,意识是人在各种活动中养成的把握周围环境或活动对象的基本观念及相应的行为方式的统一体,表现为为人做事的意向、技能和能力。教育研究中的问题意识,是人们在教育研究和实践活动中,以专门的教育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逐步形成的认识教育问题的实质和类型、发现并提出需要研究解决的教育问题的意向和能力。培养和形成教育研究中的问题意识,是目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中大家比较关心的事情,人们普遍存在的相关疑惑有:什么是教育问题?教育问题有哪些类型?怎样发现和挖掘教育问题?怎样规范而准确地提出教育问题?本文拟就这些问题,发表一管之见,以抛砖引玉。
1. 教育问题的涵义
日本学者在反思教育学的理论问题时,对“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的科学”产生了质疑,深入独到地把“教育学称作是以‘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我国的孙喜亭教授也指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可以说是研究以教育事实为基础的教育问题”。这些见解是一种发展,是一种深化,对我们培养和形成教育研究中的问题意识具有启发价值和意义。
我们曾经熟视无睹的是,面对教育现象和规律,教育学研究并不会自然发生。事实明摆着,就像农民耕耘劳作面对泥土,并不会产生“土壤学”研究一样,教师使用教育方案、教学材料和教学手段面对教育现象,也不会自发自觉地进行教育学研究;同样地,就像工人操作机器面对机械规律,却不会自发自觉地进行机械学研究一样;督学到学校视导,面对教育实施规律,也不会自发自觉地进行教育学研究。
教育问题,是指反映到人们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教育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教育问题可以产生于教育实践,也可以产生于教育实践同理论的差异或对立,还可以产生于一种教育理论的内部和两种或多种教育理论之间的差异或对立。从古至今,人们提出的教育问题不可勝数,我们可以用一定的逻辑或从不同的维度对它们进行梳理和概括。从“主体与客体之间,存在三种关系”的维度看,教育问题包括了认识问题、价值问题和操作问题;而从“理论主体与实践主体的分立”维度看,教育问题则分为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2. 教育问题的基本类型
事实上人们根据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的认识和体验,对纷繁复杂和各种各样的教育问题从多种角度和多个层次进行过属性分析和类型归纳。概括起来,可以从“研究价值”、“挖掘深度”和“涵盖广度”等三方面的视角,将教育问题的基本类型概括为“常识问题与未决问题”、“表象问题与实质问题”、“‘大’问题与‘小’问题”。
2.1常识问题和未决问题。根据研究价值的有无,教育问题可以分为常识问题和未决问题。人们在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有一些是前人或他人已经探明和解决了的,而另外一些则是前人或他人没有探明和解决或没有完全探明和解决的。前者不需要进行研究,只要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就能明了,不具有研究价值,这样的问题是常识问题;后者则不仅需要查阅有关文献资料,而且需要进行专门的研究才能探明和解决或完全探明和解决,具有研究价值,这样的问题就是未决问题。
2.2表象问题和实质问题。根据问题探讨的深度不同,教育问题分为表象问题和实质问题。表象是人们对过去事物刺激的记忆所形成的形象,表现的是事物表面特征及其外在关系。表象问题就是人们对教育活动表面特征及其外在关系中存在的矛盾和疑难的反映,是教育中个别的、特殊的和具体的问题。如“经济发达地区城乡结合部小学生厌学状况是怎样的?”“现代城市中学教导主任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城乡小学教师素养有何差异?”“语文课堂教学中小学生注意力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等等。
2.3“大”问题和“小”问题。根据问题涉及的范围宽窄,教育问题又可以分为“大”问题和“小”问题。大问题,也就是包含了中观和微观问题的宏观问题,它是在一定时空里,关涉了教育全部或主要方面的各种因素的矛盾和疑难。如“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状况如何?”“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状况如何?”“为什么素质教育的发展存在如此混乱的状况?”“怎样进行教育评价?”“怎样设计有效的教学?”“教育美学是什么?”“怎样建构教育艺术?”等等。
3. 发现问题的基本途径
古今中外人们在教育研究实践中开辟了各种各样的发现问题的方式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三条基本途径,它们是实践归纳、文献综述和理论演绎。
3.1实践归纳。实践归纳途径,就是人们在教育实践基础上,通过对感性经验梳理、分析、概括和归纳,从而发现需要研究解决的教育的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这既是广大教育实践工作者发现教育问题的一般途径,也是理论工作者充分利用直接或间接实践经验发现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比如重点学校与一般学校存在多方面的差异,人们通过实践便会发现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不同类型的学校校长在干什么?”“不同类型学校的教师素养存在什么样的差异?”“不同类型学校的学生学习态度存在什么样的差异?”等等。许多教师通过教育实践,提出了一系列的“怎样教”的问题:“怎样有效教授抽象概念?”“怎样有效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怎样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怎样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等等。
3.2文献综述。文献综述途径,就是人们以前人和同行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对某一研究专题的特定时空里的研究文献进行收集整理,进而深入对所涉及的问题及其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鉴别,在学习吸收他人理论成果的同时,发现他人尚未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教育的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文献时空可长可短可大可小,既可以是古今中外的,也可以是当代中国的。比如对古今中外教育文献的简要清理后,就可以发现一直没有解决好的几个基本问题:“教育什么?”“怎样教育?”“教学什么?”“怎样教学?”等等。对我国新时期以来教学动力研究进行文献综述,人们就发现了没有解决好的问题:“教学动力的实质是什么?”“教学动力的机制是什么?”等等。对我国新时期来教育评价进行文献综述,人们就发现了没有解决的新问题:“教育评价价值标准的合理性是什么?”“怎样解决教育评价指标的全面性与操作的简便性之间的矛盾?”等等。
参考文献:
[1] 大河内一男,等.教育学的理论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32.
[2] 孙喜亭,等.简明教育学(修订本)[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2.
[3] 波普尔.真理·合理性·科学知识增长[A].科学知识进化论──波普尔科学哲学选集[C].北京:三联书店,1987:184.
(作者单位:荆州市广播电视大学)
【关键词】 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问题 问题意识
广义地看来,意识是人在各种活动中养成的把握周围环境或活动对象的基本观念及相应的行为方式的统一体,表现为为人做事的意向、技能和能力。教育研究中的问题意识,是人们在教育研究和实践活动中,以专门的教育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逐步形成的认识教育问题的实质和类型、发现并提出需要研究解决的教育问题的意向和能力。培养和形成教育研究中的问题意识,是目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中大家比较关心的事情,人们普遍存在的相关疑惑有:什么是教育问题?教育问题有哪些类型?怎样发现和挖掘教育问题?怎样规范而准确地提出教育问题?本文拟就这些问题,发表一管之见,以抛砖引玉。
1. 教育问题的涵义
日本学者在反思教育学的理论问题时,对“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的科学”产生了质疑,深入独到地把“教育学称作是以‘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我国的孙喜亭教授也指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可以说是研究以教育事实为基础的教育问题”。这些见解是一种发展,是一种深化,对我们培养和形成教育研究中的问题意识具有启发价值和意义。
我们曾经熟视无睹的是,面对教育现象和规律,教育学研究并不会自然发生。事实明摆着,就像农民耕耘劳作面对泥土,并不会产生“土壤学”研究一样,教师使用教育方案、教学材料和教学手段面对教育现象,也不会自发自觉地进行教育学研究;同样地,就像工人操作机器面对机械规律,却不会自发自觉地进行机械学研究一样;督学到学校视导,面对教育实施规律,也不会自发自觉地进行教育学研究。
教育问题,是指反映到人们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教育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教育问题可以产生于教育实践,也可以产生于教育实践同理论的差异或对立,还可以产生于一种教育理论的内部和两种或多种教育理论之间的差异或对立。从古至今,人们提出的教育问题不可勝数,我们可以用一定的逻辑或从不同的维度对它们进行梳理和概括。从“主体与客体之间,存在三种关系”的维度看,教育问题包括了认识问题、价值问题和操作问题;而从“理论主体与实践主体的分立”维度看,教育问题则分为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2. 教育问题的基本类型
事实上人们根据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的认识和体验,对纷繁复杂和各种各样的教育问题从多种角度和多个层次进行过属性分析和类型归纳。概括起来,可以从“研究价值”、“挖掘深度”和“涵盖广度”等三方面的视角,将教育问题的基本类型概括为“常识问题与未决问题”、“表象问题与实质问题”、“‘大’问题与‘小’问题”。
2.1常识问题和未决问题。根据研究价值的有无,教育问题可以分为常识问题和未决问题。人们在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有一些是前人或他人已经探明和解决了的,而另外一些则是前人或他人没有探明和解决或没有完全探明和解决的。前者不需要进行研究,只要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就能明了,不具有研究价值,这样的问题是常识问题;后者则不仅需要查阅有关文献资料,而且需要进行专门的研究才能探明和解决或完全探明和解决,具有研究价值,这样的问题就是未决问题。
2.2表象问题和实质问题。根据问题探讨的深度不同,教育问题分为表象问题和实质问题。表象是人们对过去事物刺激的记忆所形成的形象,表现的是事物表面特征及其外在关系。表象问题就是人们对教育活动表面特征及其外在关系中存在的矛盾和疑难的反映,是教育中个别的、特殊的和具体的问题。如“经济发达地区城乡结合部小学生厌学状况是怎样的?”“现代城市中学教导主任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城乡小学教师素养有何差异?”“语文课堂教学中小学生注意力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等等。
2.3“大”问题和“小”问题。根据问题涉及的范围宽窄,教育问题又可以分为“大”问题和“小”问题。大问题,也就是包含了中观和微观问题的宏观问题,它是在一定时空里,关涉了教育全部或主要方面的各种因素的矛盾和疑难。如“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状况如何?”“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状况如何?”“为什么素质教育的发展存在如此混乱的状况?”“怎样进行教育评价?”“怎样设计有效的教学?”“教育美学是什么?”“怎样建构教育艺术?”等等。
3. 发现问题的基本途径
古今中外人们在教育研究实践中开辟了各种各样的发现问题的方式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三条基本途径,它们是实践归纳、文献综述和理论演绎。
3.1实践归纳。实践归纳途径,就是人们在教育实践基础上,通过对感性经验梳理、分析、概括和归纳,从而发现需要研究解决的教育的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这既是广大教育实践工作者发现教育问题的一般途径,也是理论工作者充分利用直接或间接实践经验发现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比如重点学校与一般学校存在多方面的差异,人们通过实践便会发现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不同类型的学校校长在干什么?”“不同类型学校的教师素养存在什么样的差异?”“不同类型学校的学生学习态度存在什么样的差异?”等等。许多教师通过教育实践,提出了一系列的“怎样教”的问题:“怎样有效教授抽象概念?”“怎样有效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怎样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怎样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等等。
3.2文献综述。文献综述途径,就是人们以前人和同行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对某一研究专题的特定时空里的研究文献进行收集整理,进而深入对所涉及的问题及其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鉴别,在学习吸收他人理论成果的同时,发现他人尚未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教育的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文献时空可长可短可大可小,既可以是古今中外的,也可以是当代中国的。比如对古今中外教育文献的简要清理后,就可以发现一直没有解决好的几个基本问题:“教育什么?”“怎样教育?”“教学什么?”“怎样教学?”等等。对我国新时期以来教学动力研究进行文献综述,人们就发现了没有解决好的问题:“教学动力的实质是什么?”“教学动力的机制是什么?”等等。对我国新时期来教育评价进行文献综述,人们就发现了没有解决的新问题:“教育评价价值标准的合理性是什么?”“怎样解决教育评价指标的全面性与操作的简便性之间的矛盾?”等等。
参考文献:
[1] 大河内一男,等.教育学的理论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32.
[2] 孙喜亭,等.简明教育学(修订本)[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2.
[3] 波普尔.真理·合理性·科学知识增长[A].科学知识进化论──波普尔科学哲学选集[C].北京:三联书店,1987:184.
(作者单位:荆州市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