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hsc2Xid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实验能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之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力与能力,提高科学素养。实验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心理特点。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实验教学,杜绝单一的“板画”或“口叙”实验,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这对提高教学效果十分重要。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必备的心理条件,它能充分调动人脑思维系统的活力,使学生乐学、活学、会学。而精心设计的实验就能引起学生注意力,激发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从而顺利完成學习任务。
  (一)以新奇激发兴趣
  新奇的实验现象常出乎意料,能唤起学生的直接兴趣,促使学生深入细致地思考和探索问题,乐学不疲,使探究认识变成学生的心理需求。
  例如:在引入大气压时,我们可以先做这样一个实验,将一杯子灌满水,用一张硬纸片盖在杯口,再按住纸片把水杯倒置过来,这时可以让学生猜想,当老师把按住纸片的手拿掉后,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纸片会掉下来,水会流出来,此时,教师松开手,纸片和水并没有落下,学生肯定惊讶不已。在学生得知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后,教师接着提出:“如果再增加水柱的长度,水会落下吗?”接着让学生挑选事先准备好的长度不同的试管,一米多的玻璃管(直径2.50厘米左右)等器材做实验。实验过程中,学生甚至都站到凳子、桌子上去倒水进玻璃管了。但把玻璃管倒置过来,松开手后,水和纸片就是没有掉下来。学生自然会产生问题:“大气压到底能支持多高的水柱呢 ?”这样,便顺理成章的告诉学生想知道的答案,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大气压强的大小。接下来的教学,学生也都兴趣盎然,热烈地投身到实验探究和学习中。
  (二)以悬念激发兴趣
  “学起于思”,而独立思考能力首先表现在怀疑精神上,具体表现就是提出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以适当的实验巧妙设置悬念,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欲望,鼓励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向更深层次探索。
  例如:“机械能守恒”教学,一教师事先在天花板
  悬挂一金属重物,要求学生做“碰鼻子”实验,没有
  学生敢试,教师亲身实验时,学生全神贯注,很为老
  师担心(如右图)。实验成功,学生满堂喝采,为教师
  的“勇敢”鼓掌,而随之的“解惑”教学也就能紧紧
  吸引学生,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二、有助于创设有效掌握知识的学习环境
  教学中必须重视感性认识,使学生对物理现象等有必要的感性认识,这是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基础。
  (一)有利于物理概念的理解
  概念教学是首要任务,是进一步进行物理规律,物理理论教学的基础,虽然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日益发展,但他们思考问题时,仍需感性材料的支持,因此引入概念时,要尽量设计实验。
  例如:在引入机械做“功”概念时,可挑选一个力气小的女同学推着桌子沿墙边走,一个力气大的男同学把靠墙的桌子使劲往墙里面推(不动),另一女同学提着水桶水平直线走,一大个男同学把课桌举过头顶不动,通过分析说明了做“功”必备的两个条件。
  (二)有利于物理规律的掌握
  为使物理现象和规律在特定的条件下再现,让学生身临其境得到清晰的感性材料,从而有效地掌握物理规律,在教学中尽量设置体验课。
  例如:“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教学中,学生对物距、像距、成像大小等的规律,不仅听得不太懂,时间稍久就会混淆或者忘记。鉴于此,我分两个课时来上这一节课,第一课时,让学生通过凸透镜远近不同地观察书上的字、自己的指纹、同桌的鼻子等,然后观察窗外的景色。学生惊奇地发现凸透镜的不同成像情况,有些学生于是产生疑问:“为什么有时候看到的像大,有时候看到的像小呢?”、“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吗?”、、、、、、于是我让学生在光具座上移动蜡烛、光屏来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同时记下物距、像距、成像大小及如何变化、能否用光屏承接等。然后各实验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讨论,实验,再交流讨论,直至找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第二课,让学生推举有代表性的小组来展示上节课的探究实验及板演出所发现的凸透镜成像规律(不足之处我适当指导)。
  物距(u)、像距(v)、焦距(f):
  1、当u>2f,f  2、当f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能承接)
  3、当u  此外,学生还写出了“蜡烛越靠近焦点,像越大”等多条规律。
  之后,让学生调节教室内的投影仪、照相机直至得到清晰的像,同时,相应调节光具座上蜡烛、光屏的位置,以此来说明照相机、投影仪的镜头其实就是凸透镜,光屏相当于底片或屏幕,蜡烛相当于人或景物,照相机、投影仪相应的应用了凸透镜的哪条成像规律?怎样应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还应用在哪些仪器上、、、、、、
  至此,学生多数能从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等的应用上联想到相关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时间长了也不会忘记。
  三、形成科学方法训练
  实验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训练的有效途径,它能引导学生用科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事物,用实验手段去验证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的规律。
  (一)实验归纳法
  实验者根据研究目的,人为地控制条件,从大量的实验现象中寻找其普遍特征,进而概括出规律。
  例如:研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的实验中,可引导学生运用探索性实验完成学习。
  首先,在空气中用测力 计测出石块的重力G;
  其次,把石块浸没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读出测力计的示数G’;   第三,测出溢出的水的重力G排,通过分析会发现石块所受的浮力F浮=G-G’,即F浮=G排。
  第四,随着石块浸没在水中深度的加深,会发现测力计的示数不变。
  第五,再把石块浸入盐水中,会发现测力计的示数变小。
  第六,再进行诸如物体的质量、密度、体积等实验,经过分析,归纳得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重力、物体的密度、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等无关。
  (二)实验验证法
  教材中有大量很好的检验性实验例证,例如,根据“磁体能使铁块感应磁,静电荷能使导体感应带电”,法拉弟从“电流能产生磁场”预言“磁体能产生电流”,设计并实施各种实验,假设终于被证实。
  如:学完“电磁感应”现象后,一位教师要求学生利用该原理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地磁场的存在,并判明其方向。原理虽然简单,学生也极易设计出各种方案,但由于地磁场很弱,实施起来难见预期的结果。经学生的不断努力探索,模仿集体跳绳的方法,用多匝电线代替绳子,在大操场上让两位东西站立的同学摔动电线 ,终于看到了电流计的摆动。继续实验发现,绳的摆动速度,人的站立方向都会影响感应电流的大小。通过实践,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研究之艰辛,成功之喜悦。
  (三)理想实验法
  理想实验依赖于真实实验,又高于真实实验,它能通过直觉更深刻地反映物理现象的本质,揭示事物间内在联系。
  例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进行如下:
  1、真实实验:让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分别滑向铺有毛巾、棉布、光滑木块的平面上时,观察到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越来越远,可见,初速度相同时,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得越远。
  2、理想实验:如果平面绝对光滑,具有初速度的小车将永远匀速直线运动下去。
  四、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
  实验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向导,通过实验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一)观察能力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就必须进行观察。观察是一种理性知识参与下的知觉,只有结合思维,才能把握现象中的本质特征和必然联系,而且能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发现新的问题,促进进一步的观察和对材料的思维加工,辨别本质现象和非本质现象,去伪存真,得出正确的观察结果。
  例如: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现象时,就明确提出以下观察目标:水开始加热杯底和杯壁上出现许多小气泡,这些小气泡将发生怎样变化?加热的过程中,水的温度将怎样变化?随着温度升高,气泡将怎样变化?水沸腾时温度为多少?将怎样变化?将沸腾的水停止加热,水是否沸腾?经过观察,学生捕捉到所要观察的现象,发现细微的变化和隐蔽的特征,认真、细致、深入的观察能力的重要品质也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二)科学探究能力
  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最高境界应该是自主探究,探究应当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多设计探究课,使学生学会用科学方法去探究自然奥秘。让学生不仅要关心知识本身,更要注重探究的过程,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运用知识获取知识,在探究中体会科学的艰辛与乐趣。这种方法既体现科学的本质,又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欧姆定律”的教学中,进行如下探究:
  首先,演示同一小燈泡在不同条件下發光情况,从电流表可看出电流大小不同,提出:“导体中电流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的实验课题,让学生估计、猜想、假设影响导体中电流大小的各种可能因素,如:“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的电阻、长度、密度、温度、、、、、、
  其次,学生设计实验,画电路图,连接电路,进行实验,逐一研究各个因素对电流的影响,经归纳与综合得出结论。
  (三)实验创新能力
  适当布置实验方面的课内外思考题,尤其是开放性题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讲述《导体和绝缘体》一节时,教材中是用铝蓄电池做电源,用酒精灯加热,这样电压小,加热时间长,效果不是十分明显。如果改用照明电压(220V)做电源,用酒精灯加热,这样改进实验后,明显缩短了加热的时间,而且现象相当明显,收到了较好的课堂效果。在做“碘升华和凝华的实验时,改用一个大试管,装入几粒小的碘块,并用橡皮塞塞紧,手捏住试管口,用打火机加热,同时不停地摇晃试管,直到试管内没有响声,说明碘全部升华,冷却片刻后,在试管壁沾满了紫色的针状碘晶粒。这样改进演示实验,操作方便,同时由于打火机的火焰温度较低,可以有效防止碘熔化,体现了“直接”两个字。加入橡皮塞的目的是防止碘蒸气外逸,影响学生和教师的健康。最后让学生将改进后的实验与教材中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优劣,并诱导学生思考是否还有其他的改进方案。这样的创新演示实验有助于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开拓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提出富有新意、与众不同的实验方案,以此激励学生的创造意识,进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再如,学完伏安法测电阻后,提出:利用一个电表(任选其他实验器材),设计出测量未知电阻阻值的方案。
  第一阶段:收集方案并张贴在教室学习栏上,供大家参与与讨论。
  第二阶段:评选优秀方案。
  第三阶段:学生用优秀方案到实验室参加实验比赛。
  第四阶段:学生对每种方案,做出分析(误差分析,难易分析,适用条件分析等);方案分类;说明实验原理及实验步骤。
  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展开发散思维,进行多方位、多角度观察、思考、探索、想象,从而提出多种设想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收敛思维,确定解决问题方案。
  (四)综合能力
  鼓励学生在课外多观察和做一些小实验,自行解决一些问题,能加深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发挥他们的爱好和特长,使他们学得更好、更活,提高他们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开放性实验,让教师做学生的参谋式实验伙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实验的真正主人,使学生从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例如,在学习了电路的相关知识及家庭电路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家里利用单刀双掷开关设计一个楼梯照明电路,要求在楼上或楼下拨动开关都能改变电灯原来发光或熄灭的状态,而且要符合安全要求。
  ;还可以让学生自行更换保险丝,检查电路故障等;又如:在学习了电能表和电功率的知识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家里利用电能表测量某一个用电器的实际功率;再如,学习光学时,让学生制作“望远镜”“万花筒”,夜晚让学生观察行驶的车灯,一幅幅美丽动态的衍射图样令学生激动不已,极大激发了参与热情。
  目前,我们使用的物理教材中,实验教学几乎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物理实验作为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活动,它使学生处于教学的主要地位。物理实验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而且通过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的发展,通过实验探究,有助于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因此,物理实验在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奋斗在教学一线的同行们应加强实验意识,形成一致的行动,克服一切困难,努力提高实验的艺术性。让我们大家都来用新思想,新器材,新技术改进实验,让物理实验充分发挥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在当前深化教育改革、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倡实践、探究、合作、反思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注重知识与经验的整合,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独特价值。  关键词:核心素养 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 课程设计与实施  引言: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深知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期刊
赏识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思想理念,源于父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成功率百分之百的教育现象,是这个教育过程中的“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无限热爱”等奥秘的归纳与总结。它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和生命力的教育,不是好的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孩子变得越来越好。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不持久、即爱说又爱动、独立  性和自觉性比较差,他们最显著的特点是对老师的无条件的信任。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抓住孩子的
期刊
摘要: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理教学中占据着核心地位。教师明确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同时,提出了实验教学四忌,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建议。  关键词:实验;教学;作用  在刚接触物理这门学科时,记得经常以老师为中心,老师最关心的是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与技能,能不能考个好成绩,能不能完成毕业和升学指标。所以,在过去的物理教学中,不少老师谈化了实验教学,甚至连演示实验都不做,取而
期刊
【摘要】教学效果是所有教学的最终目的,幼儿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如何让幼儿在得到更多快乐的同时,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因此,提高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效果,必须从提高幼儿的课堂注意力开始。教师应从切实改进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游戏的趣味性,把握教学时机,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家校联动入手,促进幼儿注意力的提高。  【关键词】 课堂注意力 有效策略 研究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
期刊
(摘 要) :阅读是搜索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它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语文学习离不开读。而小学阅读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读是实践,又是训练;既有感悟,又有熏陶;既有理解,又有体验,好书不读不知其妙,读是学习语文的根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主旋律。我认为新世纪阅读教学应该以读为本,以悟为主,以练为基,实施“读、悟、
期刊
随着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年头的增加,我越来越感到小学数学建模思想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什么这样说,我有三点感悟:。  其一,、数学是社会生活和实践活动的产物,来源于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伴随时代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数学理论、方法的不断扩充,数学已经成为当代高科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也已经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应用数学去解决各类实际问题最高
期刊
一、前言  (一)活动课程的产生与演进  活动课程的产生于19世纪末美国实的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學家杜威创立的芝加哥实验学校。该校强调儿童对“直接经验”的获取,其教育内容与儿童的社会生活经验和活动密切相连。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杜威的活动课程也暴露出了完全否定学科课程,对儿童放任自流,导致学生学习质量下降的弱点。然而当教育重新回到教材、教师、课堂三中心的轨道上后,教育质
期刊
近日,我有幸听了一堂高三化学复习课。本人认为此堂课有很多的优秀之处值得我学习。  此堂课由文来中学(高中部)高三化学老师施力争老师进行教授。 学生都是高三年级化学选修得学生。此堂课是一节高三复习课,在此之前学生已对电解池等进行了复习,此堂课的作用是巩固曾经复习过得知识。此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巩固知识,并对已复习过得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查漏补缺。此堂课施老师从硝酸和铜的反应为背景,由一个情景故事入
期刊
摘要:农村小学开设英语课程,一下就让农村与世界接轨了,与城市教育均衡了,是一件了不起的事。然而,农村小学英语课程教学与课程开设的愿景是有相当大的距离的。农村小学英语师资的严重匮乏、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性、教材内容的编排与选择的可再斟酌上、目标的趋向性上及至上而下的关注度等是制约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提升关键因素。而解决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提升,就得从以上几个方面着手,寻找一条适合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之路。  关
期刊
一、 基于项目的学习的理念内涵  (一) 内涵  基于项目的学习[1] (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 就是学习过程围绕某个具体的学习项目 ,充分选择和利用最优化的学习资源, 在实践体验、内化吸收、 探索创新中获得较为完整和具体的知识,形成专门的技能和得到充分发展的学习。 “项目(Project)”一词指的是事物按性质分成的门类。 项目中包含一系列更为具体的带有共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