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巴彦淖尔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总体思路指导下,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制定了巴彦淖尔市“十三五”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6—2020年),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结合当前巴彦淖尔市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探究巴彦淖尔市县域经济的发展对策,对于提高本市和全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县域经济;对策研究
[DOI]10.13939/j.cnki.zgsc.2017.33.029
1 引 言
在促进新型城镇化与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中,首先要对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与县域经济的发展之间的联系有深刻的理解。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有利于县域相关各行业生产要素能够实现合理配置,形成产业集聚,发挥其主导产业优势,从而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有助于充分吸纳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可以推进产业集聚和人口集中,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从而城乡收入差距逐渐缩小,最终也加快了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县域经济发展的良好与否对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有直接的影响作用,所以,在新型城镇化大背景下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有必要考虑二者的关系。
2 新型城镇化与县域经济的相关概念
2.1 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的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就在学术界得到了广泛使用,研究者们对于什么是县域经济,给出了不同的论述。2004年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发展司阐述了“县域经济”的概念,在县级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各类经济就组成了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不同的是,县域经济将城镇作为中心,以农村经济和农业为主体,是由一、二、三产业各种经济成分构成的复合系统。
2.2 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未来城镇化发展的转型阶段,以传统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为出发点,结合当前的国情,以未来城镇化的时代特征为发展趋势。目前,就新型城镇化的 “新”还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其本质一致,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经济、环境、人口、社会等均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3 巴彦淖尔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巴彦淖尔市(以下简称“巴市”)具有自身的发展优势,资源储量丰富,地理位置优越。近年来,借助产业的转型升级,其整体经济发展实力得到了增强,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活力不断增强,而且巴市将“绿色崛起、赛过江南”作为自己的宏伟目标正在努力实现。但是从总体水平来看,巴市与内蒙古自治区其他盟市相比,其整体经济水平还相对比较低,发展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3.1 产业结构不完善,特色经济的优势不够突显
巴市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中,从当地的资源禀赋出发,以发展特色经济为中心,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并将其贯穿于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中。但是在发挥特色经济的优势的同时,缺乏一个完整的规划,而且相关各部门工作协调不够紧密,导致巴市在发挥农牧业优势时遇到瓶颈,而且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协调性不强。所以,完善三大产业结构的同时发展特色经济是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路径。
3.2 财政持续增收难度加大,资本比较短缺
目前,巴市的财政基础相对比较薄弱,資本比较短缺,县域经济仅靠各级财政扶持来发展。主要原因是:一是企业向银行借贷的资金有限,获得贷款相对困难;二是民间融资方式不够完善,投入建设的资金不足;三是近年来当地出台了一些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但是因受地理位置因素的影响,招商引资效果不明显。
3.3 人力资源整体水平不高,科学技术相对落后
巴市主要以传统的农牧业经济为主体,与沿海地区和周边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相比,该市农牧业劳动生产率较低,人民的收入水平不高。不少高素质人才和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出现外流,这就导致巴市的县域经济建设的人力资源整体水平较低,经营和管理能力较强的企业人才比较短缺,尤其是高级技术人员和科技人才。很多企业对科技成果运用能力不强,最终导致巴市的科技水平比较落后,资源利用的效率低,而且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发展不足。
4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推动巴彦淖尔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4.1 优化产业园区,逐步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县域经济的发展目标是促进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的相协调。在集中集聚原则的指导下,根据城镇布局,对园区与开发区布局进行优化,促进特色和优势产业集群的形成,并打造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积极鼓励农牧民返乡创业,引导各个县域采用“互联网+”等现代商业手段,积极促进代表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的形成,并引导返乡创业人员围绕龙头企业集群创业,共创农牧民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而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4.2 完善金融制度,增加资金供给
完善的目标在于增加资金供给量。一是财政要继续增加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二是完善金融制度,增加信贷资金供给。首要完善的是农村金融制度体系,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实现金融主体多元化,增加金融服务的多样化,并且积极引导民间投资的加入。其次是创新金融产品,继续健全农业信贷优惠机制,如增加对农业贷款的贴息率,依据具体情况在税收上给予一定的减免和优惠。
4.3 加大对职业农牧民的培育,提高农牧民的知识技能水平
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应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提高劳动力的技能。首先,通过多种筹资渠道,增加对职业教育的投入,特别是对职业教育基础设的完善。其次,以服务当地为原则,以当地需求为出发点,对于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要优化调整,积极开设适合的专业,而且在传授适合本地需要的科学技术和技能时要更有层次性、目的性和计划性,从而来提高农牧民素质。这不仅可以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更能促进农牧业效益的提升。
4.4 加大对物流设施的建设,实现交通网的规模化
巴市是连接东北、华北与西部的中心城市,处于呼市—包头—鄂尔多斯金三角及乌海—银川经济区—蒙古国资源富集区所构成的大金三角的交通运输核心部位。如果巴市的交通网能够逐渐形成规模,就会使巴市快速融入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循环圈,有助于其各县域与周边地区实现优势互补并形成产业集聚带,更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也进一步增强巴市的县域经济在西部经济圈中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在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应与城镇化进程保持一致。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也要考虑当前所面临的经济形势,根据自身条件,发挥优势,积极制定并实施多样化的发展模式和有效的措施,采用先进的发展理念和技术,不断创新,促进巴市县域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将县域经济的发展融合到巴市的整体经济发展中。
参考文献:
[1]王振华.城镇化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县域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14.
[2]雅茹.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分析[J].知识经济,2017(9).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县域经济;对策研究
[DOI]10.13939/j.cnki.zgsc.2017.33.029
1 引 言
在促进新型城镇化与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中,首先要对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与县域经济的发展之间的联系有深刻的理解。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有利于县域相关各行业生产要素能够实现合理配置,形成产业集聚,发挥其主导产业优势,从而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有助于充分吸纳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可以推进产业集聚和人口集中,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从而城乡收入差距逐渐缩小,最终也加快了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县域经济发展的良好与否对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有直接的影响作用,所以,在新型城镇化大背景下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有必要考虑二者的关系。
2 新型城镇化与县域经济的相关概念
2.1 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的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就在学术界得到了广泛使用,研究者们对于什么是县域经济,给出了不同的论述。2004年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发展司阐述了“县域经济”的概念,在县级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各类经济就组成了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不同的是,县域经济将城镇作为中心,以农村经济和农业为主体,是由一、二、三产业各种经济成分构成的复合系统。
2.2 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未来城镇化发展的转型阶段,以传统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为出发点,结合当前的国情,以未来城镇化的时代特征为发展趋势。目前,就新型城镇化的 “新”还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其本质一致,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经济、环境、人口、社会等均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3 巴彦淖尔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巴彦淖尔市(以下简称“巴市”)具有自身的发展优势,资源储量丰富,地理位置优越。近年来,借助产业的转型升级,其整体经济发展实力得到了增强,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活力不断增强,而且巴市将“绿色崛起、赛过江南”作为自己的宏伟目标正在努力实现。但是从总体水平来看,巴市与内蒙古自治区其他盟市相比,其整体经济水平还相对比较低,发展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3.1 产业结构不完善,特色经济的优势不够突显
巴市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中,从当地的资源禀赋出发,以发展特色经济为中心,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并将其贯穿于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中。但是在发挥特色经济的优势的同时,缺乏一个完整的规划,而且相关各部门工作协调不够紧密,导致巴市在发挥农牧业优势时遇到瓶颈,而且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协调性不强。所以,完善三大产业结构的同时发展特色经济是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路径。
3.2 财政持续增收难度加大,资本比较短缺
目前,巴市的财政基础相对比较薄弱,資本比较短缺,县域经济仅靠各级财政扶持来发展。主要原因是:一是企业向银行借贷的资金有限,获得贷款相对困难;二是民间融资方式不够完善,投入建设的资金不足;三是近年来当地出台了一些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但是因受地理位置因素的影响,招商引资效果不明显。
3.3 人力资源整体水平不高,科学技术相对落后
巴市主要以传统的农牧业经济为主体,与沿海地区和周边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相比,该市农牧业劳动生产率较低,人民的收入水平不高。不少高素质人才和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出现外流,这就导致巴市的县域经济建设的人力资源整体水平较低,经营和管理能力较强的企业人才比较短缺,尤其是高级技术人员和科技人才。很多企业对科技成果运用能力不强,最终导致巴市的科技水平比较落后,资源利用的效率低,而且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发展不足。
4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推动巴彦淖尔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4.1 优化产业园区,逐步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县域经济的发展目标是促进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的相协调。在集中集聚原则的指导下,根据城镇布局,对园区与开发区布局进行优化,促进特色和优势产业集群的形成,并打造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积极鼓励农牧民返乡创业,引导各个县域采用“互联网+”等现代商业手段,积极促进代表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的形成,并引导返乡创业人员围绕龙头企业集群创业,共创农牧民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而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4.2 完善金融制度,增加资金供给
完善的目标在于增加资金供给量。一是财政要继续增加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二是完善金融制度,增加信贷资金供给。首要完善的是农村金融制度体系,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实现金融主体多元化,增加金融服务的多样化,并且积极引导民间投资的加入。其次是创新金融产品,继续健全农业信贷优惠机制,如增加对农业贷款的贴息率,依据具体情况在税收上给予一定的减免和优惠。
4.3 加大对职业农牧民的培育,提高农牧民的知识技能水平
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应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提高劳动力的技能。首先,通过多种筹资渠道,增加对职业教育的投入,特别是对职业教育基础设的完善。其次,以服务当地为原则,以当地需求为出发点,对于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要优化调整,积极开设适合的专业,而且在传授适合本地需要的科学技术和技能时要更有层次性、目的性和计划性,从而来提高农牧民素质。这不仅可以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更能促进农牧业效益的提升。
4.4 加大对物流设施的建设,实现交通网的规模化
巴市是连接东北、华北与西部的中心城市,处于呼市—包头—鄂尔多斯金三角及乌海—银川经济区—蒙古国资源富集区所构成的大金三角的交通运输核心部位。如果巴市的交通网能够逐渐形成规模,就会使巴市快速融入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循环圈,有助于其各县域与周边地区实现优势互补并形成产业集聚带,更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也进一步增强巴市的县域经济在西部经济圈中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在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应与城镇化进程保持一致。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也要考虑当前所面临的经济形势,根据自身条件,发挥优势,积极制定并实施多样化的发展模式和有效的措施,采用先进的发展理念和技术,不断创新,促进巴市县域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将县域经济的发展融合到巴市的整体经济发展中。
参考文献:
[1]王振华.城镇化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县域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14.
[2]雅茹.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分析[J].知识经济,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