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研究在国际上比较成熟而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我国课堂教学的研究热点和研究重点。本文在归纳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可能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关系、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模式、核心素养课堂教学评价、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改革和核心素养学科课堂教学等五个方面,其中,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科课堂教学是主要的研究焦点。同时,现阶段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未来的研究趋势应该主要集中在相互关系的理论研究、课堂教学评价的本土化研究、学科课堂教学的实践化研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 课堂教学 文献分析
【中图分类号】G40;G3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0-0048-03
引言
核心素养能力导向的教学观已成为现代教育观的主要组构成部分,既是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培养的重要举措,也是教育核心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的教学理念,是目前教育改革的新思潮,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我国课程与教育研究的焦点与热点。Pearson & Hiebert指出,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平台,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渠道,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核心素养的培养起着直接作用,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最有效途径,已成为目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1]。本文基于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的已有研究成果,在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主要阐述了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的研究现状,说明了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的研究趋势。
1.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来源包括中文数据库和英文数据库,中文数据库选择“中国知网”,英文数据库选择“SSCI”和“Google Scholar”。“中国知网”方面,选择检索词“核心素养”并含“课堂教学”进行检索,截止到2018年12月1日,共检索到相关期刊文献389篇,除去不符合要求的文献,最终获取有效相关文献274篇。“SSCI”和“Google Scholar”方面,选择选择检索词“core literacy”并含“Classroom Teaching”进行检索,截止到2018年12月1日,共检索到相关期刊文献418篇,除去不符合要求的文献,最终获取有效相关文献326篇。
2.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究数量和研究内容趋势
2.1研究数量分布趋势
国内外关于“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的主要文献数量统计见表1。整体而言,无论是国内研究还是国外研究,研究数量的总数相差不大,在2009-2018年近十年的有效研究文献中,国内研究274篇,国外研究326篇,分别占比45.67%和54.33%。对于国内研究而言,研究数量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且从2015年开始明显增加;对于国外研究而言,研究数量趋势平稳且略有下降,且从2010年开始便明显增加。可见,关于“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主题的研究,国外研究早于国内研究,且目前国外研究相对成熟且稳定,国内研究还处于研究的上升阶段。
2.2研究内容分布趋势
国内外关于“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的主要文献研究内容统计见表2。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的关系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堂教学评价研究、课堂教学方式研究和学科课堂教学研究。在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的关系研究中,整体占比9.5%,比例较小,研究时间较早,目前对该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平稳。在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中,整体占比22.67%,排名第二,研究时间主要从2014年开始,目前对该领域的研究处于稳步上升趋势。在课堂教学评价研究中,整体占比16.33%,相对较多,研究时间主要从2013年开始,目前对该领域的研究相对比较稳定。在课堂教学方式研究中,整体占比13%,相对较少,研究时间主要从2015年开始,目前对该领域的研究处于缓慢上升阶段。在学科课堂教学研究中,整体占比38.5%,排名第一,研究时间主要从2013年开始,目前对该领域的研究处于快步上升趋势。可见,关于“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的内容研究,关系研究最早,课堂教学改革模式研究最晚;目前的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学科课堂教学研究和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方面。
3.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究内容分析
3.1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关系研究
关于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的关系研究,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學对核心素养培养的作用和核心素养指导课堂教学发展两个方面。Arnold-Garza在教育大背景下研究了课堂教学对核心素养的作用,一方面指出学校教育比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更加全面化、专业化和系统化,能够更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自我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教育方式;另一方面指出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载体,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师生互动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能够全面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主要学习障碍,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对症下药”,改进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最后总结出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方式和重要路径,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学校教育应该通过课堂教学的提高来改进学生的核心素养[2]。董黎明和焦宝聪指出,核心素养是有效实现教育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到综合素质本位的转型路径,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传统的以学科和知识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教育育人的根本要求,课堂教学必须进行实质性的变革,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文章同时指出核心素养为课堂教学的改革提供了重要支持,一是引领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二是确立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内容,三是完善了课堂教学改革的任务,四是说明了课堂教学改革的价值[3]。
综合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的关系研究,主要侧重于两者的相互作用,但在相互作用的分析中,缺乏相应的理论高度,在未来的研究中,重视理论层面的研究。 3.2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关于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课堂教学模式流程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三个方面。Calfee et al从活动理论的高度界定的学生核心素养课堂模式的内涵,文章指出,人类的心理思维均是在实践活动中培养的,学习和活动是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的,以活动为导向的学习是最有效果和价值的学习方式,活动理论是“认识和理解人类学习与实践的有用框架”;所以依据活动理论框架,学生核心素养课堂模式的内涵是:以目标为方向,以学习为方式,以活动为中心,以课堂为中介,把综合素养置于活动情景,将学科知识置于课堂学习的教学模式[4]。周浩认为,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合作能力、创造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并提出了基于学生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第一步,设置任务。教师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将学科知识嵌入教学环节中,提出课堂教学的任务。第二步,制定规则。教师将核心素养的要求具体到行为层面中,提出完成任务的要求。第三步:独立思考。教师为学生创造思考氛围,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第四步,合作探究。教师根据互补性的原则,搭建学习小组共同解决任务。第五步,展示交流。教师结合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实施学生任务展示和交流平台。第六步,总结评价。陈殿兵和杨新晓基于核心素养能力培养要求,遵循“不忘本来、学习外来、面向未来”的研究思路,提出了教学模式改革的路径,指出教学模式改革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改革的目标培养“好奇心、协作心、责任心,学习力、思辨力、发展力”等“三心三力”的现代大学生,改革的方向是改变“教师灌输、学生听讲”的应试教育现象,形成“学生自主学习,师生有效互动”的学习方式。
3.3核心素养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关于核心素养堂课教学评价研究,主要体现在评价内容、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三个方面。评价内容方面,陈佑清和张琼从“大教育”的视角对核心素养课堂教学进行了评价,指出评价要考虑全面性和综合性,从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教师素养等方面进行整体性评价;石世刚从“微视角”开发了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的微评价,指出评价要具体细化,从“课堂氛围、学习响应、互动频率、学习态度”等微元素进行针对性评价。评价主体方面,Newman, Degener & Wu基于核心素养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评价,强调应根据学习者的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主要关注学习的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结果,重点突出学习者的学习能力而不是学习学习成绩;裴昌根和宋乃庆基于核心素养强调评价主体的多样化,既包括教师,也包括学生,还包括其他相关人员,具体的评价有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结果,学校的教学环境等方面。评价方式方面,Galletly基于核心素养指出课堂教学的评价的方式应该从单一的纸笔测试评价转化为标准化测试、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等多元化评价,文章以项目式学习为例,项目式学习是设定实践性的挑战任务,以学生的实践表现为基础,结合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活动履行过程给予综合性的评价,既考虑了任务完成结果,也考虑了实践活动过程。
3.4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关于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三个方面。教学目标方面,Joyce et al基于“三维目标”的理论和实践分析,指出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目标应该从分解割裂到融汇整合,文章认为三维目标强调个体发展的多维能力,在理论层面上反映了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方向,但在实践层面上教师大都只是对单一目标进行训练,在课堂教学中难以在不同维度的目标之间建立联系,三维目标往往呈现分解割裂的状态。因此,文章提出在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课堂教学目标改革的方向是:对三位目标进行全面整合,将碎片化的能力训练目标整合成一个整体。教学内容方面,张天宝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全面运用,信息和数据能够及时被收集,知识的获取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也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教育应该更加关注学习的知识获取渠道、知识整合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核心素养下课堂教学内容不应该是全面综合的结论性知识,而是少数关键作用的重点知识,教学内容需要呈现出“典型取向”,由从全面覆盖向深度理解进行改革。
3.5核心素养学科课堂教学研究
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是使学习者具备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素质,课堂教学中注重案例教学,应注意以下四个因素;第一,“以实导学”,通过情景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第二,“以问促学”,通過问题互动来提高学生的数据挖掘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第三,“以动求真”,通过合作交流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推断能力;第四,“以思善己”,通过自主探究来发展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陈艳君和刘德军通过对英语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从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意识以及思维品质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课堂教学的设计,指出课堂教学设计应该重点考虑以下三个因素:第一,目标是教学设计的灵魂与主线;第二,学情是教学设计的基石与前提;第三,成效是教学设计的目标与宗旨。胡卫平指出,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教学结构主要包括构建核心概念、学习研究方法、了解科学精神、应用方法知识和体验科学精神等,课堂教学中要重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求实科学精神的塑造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钱华指出,核心素养视角下构建化学课堂教学,是“知识本位”转型为“素养为重”的有效举措,首先,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要重视价值观、目标观和过程观的培养;其次,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实践中要突出选择之美、优化之美、和谐之美和适度之美;最后,教师在教学评价环节应综合考虑知识和素质,凸显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社会公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胡玉华指出,当前生物课堂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如过度关注独立化的知识点,缺乏实践体验过程,知识内容设置不合理等。并基于核心素养提出了生物课堂教学的改进建议:以重要概念为基础,构架逻辑清晰的知识内容体系;以实践体验为导向,培养生物学的视野;以学生思维发展为要求,强调学科的 “育人”价值。 综合核心素养学科课堂教学研究,主要侧重于传统学科,对体育、音乐等艺术性学科的研究相对较少,且研究内容不够深入具体。
4.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究方向思考
综上所述,现阶段核心素养视角下课堂教学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关系的研究缺乏理论支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评价研究本土化不够;核心素养学科课堂研究不够深入。因此,未来的研究趋势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4.1深化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的理论研究
理论层面的关系更具有指导意义。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能够相互发生作用,核心素养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更加有效,课堂教学中培养的核心素养更加全面,现实关系和意义比较清晰,但是,为了更好的加以说明和站在更高的角度进行理解,必须加强理论层面的关系研究。主要研究趋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站在“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深入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的关系;二是在分解“核心素养”内涵的基础上,具体细化分析核心素养对课堂教学的理论意义;三是在说明“课堂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分析课堂教学对核心素养的理论意义。
4.2确保核心素养课堂教学评价的本土化发展
教学评价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更注重于“以人为本”和“以能力为核心”,能够充分反映学生的整体情况和综合素养,是比较科学的,但是,不同国家的教育环境存在显著差异,为了更准确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必须重视我国的本土化环境。主要的研究趋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比较分析我国和国际教育环境的差异,根据具体的国家教育目标设计课堂教育评价体系;二是结合我国实际的教育资源,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切合实际的构建课堂教学评价机制;三是根据现有的学校制度,合理的确定评价主体。
4.3提高核心素养学科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
教学实践是检验效果的唯一途径。核心素养下学科课堂教学更加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现实意义,但是,不同学科的内涵性质和教学任务是存在差异的,为了更有效的提高学科能力,必须根据学科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升学科教学效果。主要的研究趋势可以从以下价格方面着手:一是具体区分不同学科的核心素养内涵,厘清不同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针对性分析课堂教学实践;二是归纳总结各学科的任务目标和教学难点,有区别的分析核心素养下的学科课堂教学。三是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区别,分析核心素养下课堂教学的实践环节。
参考文献:
[1]Pearson, P. D., Hiebert, E. H. (Eds.).Based Practices for Teaching Common Core Literacy. Teachers College Press.2015:36-45
[2]Arnold-Garza, S. The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and its use for information literacy instruction.Communications in Information Literacy,2016(1):9.
[3]董黎明,焦寶聪.核心素养视域下创客教育目标与实施路径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18(9):007.
[4]Calfee, R., Wilson, K. M., Flannery, B., & Kapinus, B. A. Formative Assessment for the Common Core Literacy Standards.Teachers College Record,2014,116(11), n11.
【关键词】核心素养 课堂教学 文献分析
【中图分类号】G40;G3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0-0048-03
引言
核心素养能力导向的教学观已成为现代教育观的主要组构成部分,既是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培养的重要举措,也是教育核心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的教学理念,是目前教育改革的新思潮,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我国课程与教育研究的焦点与热点。Pearson & Hiebert指出,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平台,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渠道,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核心素养的培养起着直接作用,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最有效途径,已成为目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1]。本文基于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的已有研究成果,在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主要阐述了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的研究现状,说明了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的研究趋势。
1.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来源包括中文数据库和英文数据库,中文数据库选择“中国知网”,英文数据库选择“SSCI”和“Google Scholar”。“中国知网”方面,选择检索词“核心素养”并含“课堂教学”进行检索,截止到2018年12月1日,共检索到相关期刊文献389篇,除去不符合要求的文献,最终获取有效相关文献274篇。“SSCI”和“Google Scholar”方面,选择选择检索词“core literacy”并含“Classroom Teaching”进行检索,截止到2018年12月1日,共检索到相关期刊文献418篇,除去不符合要求的文献,最终获取有效相关文献326篇。
2.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究数量和研究内容趋势
2.1研究数量分布趋势
国内外关于“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的主要文献数量统计见表1。整体而言,无论是国内研究还是国外研究,研究数量的总数相差不大,在2009-2018年近十年的有效研究文献中,国内研究274篇,国外研究326篇,分别占比45.67%和54.33%。对于国内研究而言,研究数量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且从2015年开始明显增加;对于国外研究而言,研究数量趋势平稳且略有下降,且从2010年开始便明显增加。可见,关于“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主题的研究,国外研究早于国内研究,且目前国外研究相对成熟且稳定,国内研究还处于研究的上升阶段。
2.2研究内容分布趋势
国内外关于“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的主要文献研究内容统计见表2。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的关系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堂教学评价研究、课堂教学方式研究和学科课堂教学研究。在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的关系研究中,整体占比9.5%,比例较小,研究时间较早,目前对该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平稳。在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中,整体占比22.67%,排名第二,研究时间主要从2014年开始,目前对该领域的研究处于稳步上升趋势。在课堂教学评价研究中,整体占比16.33%,相对较多,研究时间主要从2013年开始,目前对该领域的研究相对比较稳定。在课堂教学方式研究中,整体占比13%,相对较少,研究时间主要从2015年开始,目前对该领域的研究处于缓慢上升阶段。在学科课堂教学研究中,整体占比38.5%,排名第一,研究时间主要从2013年开始,目前对该领域的研究处于快步上升趋势。可见,关于“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的内容研究,关系研究最早,课堂教学改革模式研究最晚;目前的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学科课堂教学研究和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方面。
3.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究内容分析
3.1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关系研究
关于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的关系研究,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學对核心素养培养的作用和核心素养指导课堂教学发展两个方面。Arnold-Garza在教育大背景下研究了课堂教学对核心素养的作用,一方面指出学校教育比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更加全面化、专业化和系统化,能够更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自我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教育方式;另一方面指出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载体,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师生互动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能够全面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主要学习障碍,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对症下药”,改进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最后总结出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方式和重要路径,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学校教育应该通过课堂教学的提高来改进学生的核心素养[2]。董黎明和焦宝聪指出,核心素养是有效实现教育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到综合素质本位的转型路径,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传统的以学科和知识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教育育人的根本要求,课堂教学必须进行实质性的变革,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文章同时指出核心素养为课堂教学的改革提供了重要支持,一是引领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二是确立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内容,三是完善了课堂教学改革的任务,四是说明了课堂教学改革的价值[3]。
综合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的关系研究,主要侧重于两者的相互作用,但在相互作用的分析中,缺乏相应的理论高度,在未来的研究中,重视理论层面的研究。 3.2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关于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课堂教学模式流程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三个方面。Calfee et al从活动理论的高度界定的学生核心素养课堂模式的内涵,文章指出,人类的心理思维均是在实践活动中培养的,学习和活动是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的,以活动为导向的学习是最有效果和价值的学习方式,活动理论是“认识和理解人类学习与实践的有用框架”;所以依据活动理论框架,学生核心素养课堂模式的内涵是:以目标为方向,以学习为方式,以活动为中心,以课堂为中介,把综合素养置于活动情景,将学科知识置于课堂学习的教学模式[4]。周浩认为,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合作能力、创造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并提出了基于学生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第一步,设置任务。教师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将学科知识嵌入教学环节中,提出课堂教学的任务。第二步,制定规则。教师将核心素养的要求具体到行为层面中,提出完成任务的要求。第三步:独立思考。教师为学生创造思考氛围,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第四步,合作探究。教师根据互补性的原则,搭建学习小组共同解决任务。第五步,展示交流。教师结合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实施学生任务展示和交流平台。第六步,总结评价。陈殿兵和杨新晓基于核心素养能力培养要求,遵循“不忘本来、学习外来、面向未来”的研究思路,提出了教学模式改革的路径,指出教学模式改革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改革的目标培养“好奇心、协作心、责任心,学习力、思辨力、发展力”等“三心三力”的现代大学生,改革的方向是改变“教师灌输、学生听讲”的应试教育现象,形成“学生自主学习,师生有效互动”的学习方式。
3.3核心素养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关于核心素养堂课教学评价研究,主要体现在评价内容、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三个方面。评价内容方面,陈佑清和张琼从“大教育”的视角对核心素养课堂教学进行了评价,指出评价要考虑全面性和综合性,从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教师素养等方面进行整体性评价;石世刚从“微视角”开发了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的微评价,指出评价要具体细化,从“课堂氛围、学习响应、互动频率、学习态度”等微元素进行针对性评价。评价主体方面,Newman, Degener & Wu基于核心素养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评价,强调应根据学习者的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主要关注学习的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结果,重点突出学习者的学习能力而不是学习学习成绩;裴昌根和宋乃庆基于核心素养强调评价主体的多样化,既包括教师,也包括学生,还包括其他相关人员,具体的评价有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结果,学校的教学环境等方面。评价方式方面,Galletly基于核心素养指出课堂教学的评价的方式应该从单一的纸笔测试评价转化为标准化测试、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等多元化评价,文章以项目式学习为例,项目式学习是设定实践性的挑战任务,以学生的实践表现为基础,结合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活动履行过程给予综合性的评价,既考虑了任务完成结果,也考虑了实践活动过程。
3.4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关于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三个方面。教学目标方面,Joyce et al基于“三维目标”的理论和实践分析,指出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目标应该从分解割裂到融汇整合,文章认为三维目标强调个体发展的多维能力,在理论层面上反映了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方向,但在实践层面上教师大都只是对单一目标进行训练,在课堂教学中难以在不同维度的目标之间建立联系,三维目标往往呈现分解割裂的状态。因此,文章提出在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课堂教学目标改革的方向是:对三位目标进行全面整合,将碎片化的能力训练目标整合成一个整体。教学内容方面,张天宝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全面运用,信息和数据能够及时被收集,知识的获取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也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教育应该更加关注学习的知识获取渠道、知识整合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核心素养下课堂教学内容不应该是全面综合的结论性知识,而是少数关键作用的重点知识,教学内容需要呈现出“典型取向”,由从全面覆盖向深度理解进行改革。
3.5核心素养学科课堂教学研究
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是使学习者具备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素质,课堂教学中注重案例教学,应注意以下四个因素;第一,“以实导学”,通过情景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第二,“以问促学”,通過问题互动来提高学生的数据挖掘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第三,“以动求真”,通过合作交流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推断能力;第四,“以思善己”,通过自主探究来发展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陈艳君和刘德军通过对英语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从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意识以及思维品质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课堂教学的设计,指出课堂教学设计应该重点考虑以下三个因素:第一,目标是教学设计的灵魂与主线;第二,学情是教学设计的基石与前提;第三,成效是教学设计的目标与宗旨。胡卫平指出,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教学结构主要包括构建核心概念、学习研究方法、了解科学精神、应用方法知识和体验科学精神等,课堂教学中要重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求实科学精神的塑造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钱华指出,核心素养视角下构建化学课堂教学,是“知识本位”转型为“素养为重”的有效举措,首先,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要重视价值观、目标观和过程观的培养;其次,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实践中要突出选择之美、优化之美、和谐之美和适度之美;最后,教师在教学评价环节应综合考虑知识和素质,凸显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社会公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胡玉华指出,当前生物课堂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如过度关注独立化的知识点,缺乏实践体验过程,知识内容设置不合理等。并基于核心素养提出了生物课堂教学的改进建议:以重要概念为基础,构架逻辑清晰的知识内容体系;以实践体验为导向,培养生物学的视野;以学生思维发展为要求,强调学科的 “育人”价值。 综合核心素养学科课堂教学研究,主要侧重于传统学科,对体育、音乐等艺术性学科的研究相对较少,且研究内容不够深入具体。
4.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究方向思考
综上所述,现阶段核心素养视角下课堂教学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关系的研究缺乏理论支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评价研究本土化不够;核心素养学科课堂研究不够深入。因此,未来的研究趋势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4.1深化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的理论研究
理论层面的关系更具有指导意义。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能够相互发生作用,核心素养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更加有效,课堂教学中培养的核心素养更加全面,现实关系和意义比较清晰,但是,为了更好的加以说明和站在更高的角度进行理解,必须加强理论层面的关系研究。主要研究趋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站在“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深入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的关系;二是在分解“核心素养”内涵的基础上,具体细化分析核心素养对课堂教学的理论意义;三是在说明“课堂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分析课堂教学对核心素养的理论意义。
4.2确保核心素养课堂教学评价的本土化发展
教学评价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更注重于“以人为本”和“以能力为核心”,能够充分反映学生的整体情况和综合素养,是比较科学的,但是,不同国家的教育环境存在显著差异,为了更准确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必须重视我国的本土化环境。主要的研究趋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比较分析我国和国际教育环境的差异,根据具体的国家教育目标设计课堂教育评价体系;二是结合我国实际的教育资源,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切合实际的构建课堂教学评价机制;三是根据现有的学校制度,合理的确定评价主体。
4.3提高核心素养学科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
教学实践是检验效果的唯一途径。核心素养下学科课堂教学更加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现实意义,但是,不同学科的内涵性质和教学任务是存在差异的,为了更有效的提高学科能力,必须根据学科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升学科教学效果。主要的研究趋势可以从以下价格方面着手:一是具体区分不同学科的核心素养内涵,厘清不同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针对性分析课堂教学实践;二是归纳总结各学科的任务目标和教学难点,有区别的分析核心素养下的学科课堂教学。三是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区别,分析核心素养下课堂教学的实践环节。
参考文献:
[1]Pearson, P. D., Hiebert, E. H. (Eds.).Based Practices for Teaching Common Core Literacy. Teachers College Press.2015:36-45
[2]Arnold-Garza, S. The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and its use for information literacy instruction.Communications in Information Literacy,2016(1):9.
[3]董黎明,焦寶聪.核心素养视域下创客教育目标与实施路径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18(9):007.
[4]Calfee, R., Wilson, K. M., Flannery, B., & Kapinus, B. A. Formative Assessment for the Common Core Literacy Standards.Teachers College Record,2014,116(11), n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