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研学旅行方式 培养学生全球素养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hao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境外研学课程是培养学生国际视野与提高全球素养的重要手段。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境外研学课程整合了全校丰富的国际教育资源,作为学校整体博雅课程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多层次、多类型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国际理解能力,成为实现学校育人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
  【关键词】国际化;人才培养;研学旅行;全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21)011-091-03
  课程的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加强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要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研学旅行应遵循教育、实践、安全、公益性原则,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落实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一定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把生活情境中发现的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北京市东城区在“十三五”时期以国际理解教育学科渗透及其课程体系构建为抓手,以境外研学实践活动为途径,全方位搭建中小学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构建了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新格局。
  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制定了“创办具有国际视野、高品质、有特色、可持续发展的优质学校”的办学目标,提出了“培养出既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又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与国际胸怀的世界公民;既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又具有国际交往与竞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对外合作办学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国际教育资源,并成为美国冷泉港实验室在北京市的独家合作伙伴,与美国、芬兰、肯尼亚、加拿大等国家的中学结成了友好校,还同俄罗斯、丹麦、英国、日本、印尼等国家的学校建立了校际联系。基于国家和东城区教育对外合作交流以及学生境外研学的相关政策,境外研学旅行课程作为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教育资源的重要载体,在提高学生全球素养和培养国际化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学校实现办学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
  境外研学课程体系
  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在整体课程建设上,以优化课程有效供给为切入点,实现了对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的整合,构建了博雅课程体系。确立“融合、实践、自主”的课程理念,完成从学科本位向课程联动课程群建设的转变,为学生提供适宜、有效的课程资源。博雅课程体系主要包括 “人文与社会”“科学与技术”“生命与健康”三个领域融合课程群、“博雅北京”“博雅中国”“博雅世界”三个系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群、 “学生政协”“学生代表大会”“小讲师”三个主题自主实践课程群。
  境外研学课程体系作为博雅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人文与社会”“科学与技术”“艺术与健康”三领域展开,分为科学、文学、财经、艺术、国际理解五大体系,核心素养所要求的18个维度能力培养几乎都包含其中。通过研学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跨学科知识,提升全球素养,树立民族自豪感和世界公民意识。
  境外研学课程主要内容
  学校于2014年在美国建立了冷泉港实验室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研究所,每年寒暑假都有初高中学生去美国冷泉港實验室进行短期学习,学生回国后还可以继续研究,该课程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学校高一年级学生每年暑假都会赴美国开展两周文学素养研学课程,如表2所示。
  学校高一年级每年秋季会赴芬兰拉塔萨里中学回访开展一周财经素养研学课程,生涯教育贯穿其中,如表3所示。
  学校男生星光合唱团、金帆管乐团、金帆话剧团师生参加国际艺术交流,如表4所示。
  学校初一年级学生参加东城区国际教育交流中心组织的“一带一路”境外研学课程,如表5所示。
  境外研学体系的创新
  我校境外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的创新:一是先进教学工具的使用,如科学素养课程中,学生在美国冷泉港实验室使用的Smart notebook白板、Anastasia学习软件、DNA SUBWAY网站等。二是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如学生在哈佛大学听教授讲解、开展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完成阅读任务、写作工作坊的活动等都是学生自主开展。三是PBL项目制学习方法的使用,如学生在芬兰的商业训练营中,开展基于问题解决的创业公司设计;在国际理解课程中,学生必须完成各类主题的研学手册,并以此开展学习。四是宣传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如在美国的特拉华州文学素养夏令营课程中,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准备课程给美国小学生教授中国文化和语言;艺术社团的学生开展中国文化节目的表演和交流;学生在国外中学进行中国茶艺展示。五是结合学校的课堂教学持续开展,如对学生进行分层指导,让学生对有关课题回国继续进行独立科学研究。六是生涯教育贯穿研学全过程,如在财经素养课程中,学生通过在芬兰进行生涯测试,赴公司开展实践等系列活动,对自己未来要从事的职业有所思考。
  在课程的评价上也有创新做法。一是通过家长、学生、教师,对研学旅行的基本安排、安全保障、课程设置及学生获得等方面进行分析,展开全面的多维度调查,检查教学指标落实的效果,并且及时调整项目。二是对于学生评价,主要采取的是形成性评价为主的方式,以评价促学,通过自评、互评以及汇报的方式,让学习自然而然发生。比如,开展以学生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总结、小组汇报展示、自评表、课题开题等形式的评价。
  境外研学课程体系效果
  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境外研学课程体系对于促进教学和学生全面成长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对于教师,能将国外先进教学理念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也有教师自主开发项目和选修课将国外所学的教学方式运用于实践;有教师将冷泉港项目管理工作和年级管理与留校生选拔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对于学生,他们的人际交往、国际理解、跨文化意识、思辨表达、科学研究等与核心素养有关的能力普遍得到了提高。学生对外传递的中华文化获得了好评,起到了民间教育外交的作用。有的学生回到学校对研学课题持续开展研究,甚至在全国大赛中获奖;有的学生将境外研学课程和生涯意识结合,更科学地规划自己的人生和未来专业选择。
  境外研学课程也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通过各类平台给更多学校提供借鉴。北京市一六六中学被邀请担任东城区境外研学课程评委,并在清华大学国际论坛发言;芬兰项目被邀请到北京市教育学院国际论坛分享,同时获得了芬兰驻华大使馆的支持;文学和艺术项目在美国特拉华州和华盛顿州均产生了影响力。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的学生通过境外研学成为了宣传中华传统文化的小使者。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天天智慧课堂”实践共同体以“名校牵头、名师引领、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特色鲜明”为基本理念,是全面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助推教师专业成长、造就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四跨四环”的全域混合教研模型为指导,开展“天天智慧课堂”实践共同体的实施路径和推进策略的探讨,对柯桥“天天智慧课堂”活动的实践成效进行分析,以期对区域混合教研的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实践共同体;区域混合
期刊
【摘 要】高中信息技術新教材已经将Python作为必修内容,初中和小学也将Python加入到教学之中,各种相关培训也已经在全国各地全面展开。但是,很多教师面对新教材的每一课具体怎么教、怎么测仍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因此,构建一个基于信息技术的在线学习共同体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以2021年暑假在徐州进行的编程培训为例,从平台组建、资源准备、交流互动、评价反馈几个方面介绍构建“在线”共同体的方法和优势,以
期刊
【摘 要】人工智能时代,新型智能识别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可以辅助教师完成智能测评和个性化学习,构建新型教育模式。这些技术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能改变学生的学习体验,有效推进课堂任务和活动顺利完成。本文从课前引入、课中精准反馈和课后分层评价三个环节详细阐述了智能识别技术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同时,基于课堂实践,对智能识别技术的使用提出几点思考,供读者借鉴。  【关键词】人工智能;教育;智能识别技术 
期刊
北京市东城区位于首都功能核心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尊师重教传统悠久,基础教育资源优势突出,有众多知名的中小学和百年老校,是北京市教育强区。东城区教育信息化走在北京市前列,在建设过程中强调区域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注重运用前沿理念,促进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探索了信息技术在“双减”、教学模式改革、教育治理、智慧校园建设等工作中运用的新场景新模式。为学习东城区教育信息化的新经验,结合对《北京市“十四
期刊
【摘 要】本文聚焦小学机器人课堂,重点关注如何在课堂上渗透计算思维。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提出适用于小学阶段培养的计算思维概念及要素界定;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分析小学机器人课堂教学案例,得出培養学生计算思维的教学策略。在此基础上,对在小学机器人课堂上培养学生计算思维,提出了“提问引导”“换位思考”等具体教学方法的建议。  【关键词】计算思维;机器人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
期刊
学生评价是教育评价中的关键环节,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教育合力的大事。但是传统的学生评价模式,评价主体基本是由教师一方包揽,学生、家长等其他评价主体处于缺位或被动状态;同时以纸质输出为主要形式的传统评价模式,因缺乏评价的多元性、及时性、互动性、检索性等,不能很好地满足新时代学校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教育的诉求。坚持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创新学生评价方式和家校合作方式,实现多维度监测和个性化指导[1
期刊
技术赋能学校现代化办学越来越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体系重构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教育信息化深度融合取向下弘扬立德树人主旋律、服务人本个性发展时代诉求的主渠道。“双减”政策的实施更进一步凸显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主阵地的基本定位,因此,学校教育信息化深化发展任务具有时代必然性、师生发展紧迫性。我们的思考是,“互联网+ ”、大数据、人工智能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如何更深层次改变学校教育方式?如何更深层次改变
期刊
【摘 要】批判性评估信息能力是终身学习的重要品质之一。在数字化学习时代,学生具有批判性评估信息能力是自主学习的基本条件,是信息素养的必备要求,更是当代青年人更好适应未来发展的必备能力。本文主要阐述当代小学生应具有的批判性评估信息能力,通过问卷调查法,从问卷中发现、分析问题,并提出小学生批判性评估信息能力提升策略。  【关键词】批判性评估信息能力;终身学习;必备品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
期刊
教育塑造每一个人,关乎每个家庭,影响整个民族的未来发展。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每一位家长,每一位教师,每一位校长追求的教育理想、秉持的人才观、实施的教学策略,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基。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2021年8月14日,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北京市
期刊
【摘 要】基于UbD理论的单元教学逆向设计,通过确立多元评估证据,学、评、教三位一体,支撑单元目标的有效达成;用真实的表现型任务,促进“理解”的深度发生;课堂上的即时评估,促进思维反刍、迁移;分层作业设计,满足了不同学生的自我评估需求。学生在问题中成长,通过解释、阐明、洞察等多角度的习得,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最终获得“带得走”的能力。  【关键词】理解;多元评估证据;表现型任务  【中图分类号】G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