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研讨会听课有感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twing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喜欢在悠闲的日子里去爬山,去真正的大自然中呼吸最纯净的空气,喜欢山野间自由生长的高高矮矮的树,喜欢树丛里伸展着不同形状的叶片,抑或是绽开着各种色彩释放着奇异芬芳的野草野花,也喜欢于幽深的山涧里掬一捧清凉的山泉水。那一刻,仿佛整个身心都融进了自然里,自然也渗在空气和溪流里一起融入身体和心灵里。世上还有比这更幸福的事吗?
  语文课堂上,也是可以寻找到这样的幸福的。自然、人间、心灵都是绝美的山涧;挚爱、童真,所有纯净的情感都是清澈的溪流……语文,承载着这世间最美好的一切。学语文,享受这世间最美的一切,不也是很幸福的吗?
  语文课,就应该是让老师和学生一起享受这自然与人文的盛筵的。而要达到这样一境界,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把握这样几点:一是要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由浅入深地去读课文,渐渐地读出韵味,读出深情,读出哲理;二是要真正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的思维跳动起来,让学生心底的情感流淌起来;三是要淋漓尽致地展现老师的学养与智慧,老师的旁征博引,就是不断地在溪流里投一些巨石,让本已曲径通幽的山涧再多加一些山势回环,让溪流与山石撞击出更多更灿烂的水花。去年年底,本人有幸参加了一次教学研讨会,听到的那几节课基本上都能把握以上原则。那几节语文课上,我们畅饮了流淌在山涧里的清澈的溪流,享受了一次自然与人文的大餐。
  一、《社戏》——由点到面,长文短教
  四十五分钟的时间,去学习一篇近五千字的小说,唯一的选择就是要“长文短教”,实现长文短教的关键就是要选准一个切入点,牵一发而动全身。潍坊的杨老师非常准确地由小说的最后一句话“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切入了整堂课的教学。
  “戏”是好戏,那么,就请同学们结合文章的内容(具体的片断)谈一谈戏究竟好在哪里。
  学生分组讨论后,纷纷发言,认为“戏”之“好”,一是“景美”,二是“过程美”,三是“人情美”。在此过程中,则是师生一起赏析“月下行船”和“月夜归航”的美景;赏析看戏前的“波折”,看戏后的“偷豆”;赏析双喜的机灵和善解人意,赏析阿发的纯朴、大方,赏析“八公公”和“六一公公”的热情、善良……
  “景美”、“来回路上的过程美”、“人情美”,可是“戏”呢?真的不怎么美,老师又引导学生去品味迅哥儿与伙伴们所看到的戏:豆浆没有喝成,铁头老生就是不翻跟头,唯有老旦咿咿呀呀地唱个没完没了,先是坐着唱,一会儿又站起来了,以为要走了,可是没想到,一会儿又坐下了……孩子们最终没有老旦更有耐性,只好划着船骂着老旦离开了……
  “戏”的确是不怎么好,可是鲁迅先生在小说的结尾非说是好戏,这就是鲁迅文章之耐人寻味处。戏之“好”,就是因为迅哥儿永远怀恋那一座纯净的乡村、那如仙境一般的月夜、那一群纯真的孩子们和那些朴实而善良的大人们、那一片自由的清新的可以忘却“秩秩斯干幽幽南山”的空气……
  语文课就应该是洋溢着这样一片清新的自由的空气的。
  二、《土地的誓言》——融入土地,咀嚼语言
  威海张老师执教的《土地的誓言》一课,最突出的特点是老师充分地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拉近了学生与那一片沦陷了的在日寇铁蹄下流血哭泣同时又涌动着一股无穷力量的黑土地的距离。
  在课堂刚展开的时候老师播放了东北黑土地的视频,先让那片土地融入学生的心里,在此基础上,师生一起品读文章语言,体会作者对土地 “炽痛地热爱”的情感,感受那一片土地的美、那一片土地的忧伤和仇恨、那一片土地坚强不屈的个性、那一片土地胸膛里奔突涌动着的无穷的力量,还有那一片土地与漂泊在关内的她的儿女们发出的铮铮誓言。
  文章中有这样几句话:“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我便能看见那大地的深层,在翻滚着一种红熟的浆液,这声音便是从那里来的。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老师估计到了学生有可能不理解这几句话,于是在备课时准备了一段“火山喷发”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土地所蕴含着的力量,感受那种力量爆发时的气势,然后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那些语句。
  师生一起由浅入深地理解文章,学生心中的情感也愈来愈强烈,他们朗读课文的感染力也愈来愈强,同时也非常自然地体会出作者语言表达的技巧——拟人,用了许多作者心灵中感觉很美的形容词来描绘那片土地。如果没有对那片土地的热爱与深切的怀恋,是写不出这样的语言的。
  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学,使作家、作品、学生、教师四方面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使语文课成了学生情感体验和升华的乐园。
  三、《心田上的百合花开》——花人合一,感悟花魂
  当济宁的马老师在如花开一样弥散着醉人的芬芳的音乐中声情并茂地背诵完林清玄的散文《心田上的百合花开》,老师已经真正把自己当成了那一株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边上生长着的小小的百合。学生又何尝不是呢?然后师生一起品读语言,咀嚼字词,体会百合稚弱却又倔强、执着的内心世界,体会百合曾经咬着牙忍受过的嘲讽和寂寞,同时也体会百合盛开之后的“那灵性的白和秀挺的风姿”,欣赏那“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更让学生反复品尝是她用“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老师、学生以及这世间所有的生命又何尝不是像这断崖上的百合一样,都正执着地开着属于自己的美丽,不理会嘲讽与寂寞,陶醉在自己“极深沉的欢喜”里。
  也许,老师是要祝愿,所有的生命都要勇敢地绽放,每一个生命都拥有这世上“最美丽的颜色”。总之,这节语文课,“唯美”,如百合花魂。
  四、《大自然的语言》——专题研讨,揣摩语言
  淄博苗老师的课上得非常成熟、潇洒,其成功得益于三点:一是教学设计非常科学,且富有个性;二是学生智慧得以淋漓尽致地开发;三是老师的语言表达幽默,左右逢源。
  这堂课主要有三个环节:一是课文现标题“大自然的语言”与原标题“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的比较;二是“生动语言我品味”;三是“生动语言我来写”。这三个环节,也是老师设计的三个专题,全部都由学生分组研讨,所以学生的智慧能充分地得以开发。而且,老师还这样鼓励学生:一节课,回答一次问题,可以算“良好”,回答问题两次以上,就算是“优秀”,学生当然更要畅所欲言了。
  另外,这一节课上,老师还设计了一些小的专题,如“如何让文章语言做到生动形象”、“怎样把抽象的东西写得生动形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某些物候现象(如燕子低飞、蚂蚁搬家等)” ……这些专题均由学生研讨,学生研讨得出的一些见解有时比老师个人的观点还要独到,有更新的角度,所以让大家得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课文的语言新颖别致,引人入胜,这节课也在让学生积累科学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欣赏积累了生动优美的语言并得到了充足的语言训练。
  教了这么多年语文,听了那么多节语文课,现在想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为了不辜负这最为厚重最为丰富多彩的学科,只有用教师读书、生活的全部经历去备每一节课,倾尽教师全部的情感与智慧去上每一节课,才能让师生一起享受到这自然与人文的盛筵。
  张允宝,山东省章丘市相公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
一转眼.我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已有半年了。今天上午,校办公室里来了一位不同寻常的客人——据我一向的直觉判断。此人是个女的.四十多的年纪,身体很富态,皮肤很白(可
心理描写是小学生在写作中经常会接触到的人物刻画方法,相比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的人物写作手法来说,心理描写更为细腻和深刻,对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速发展的网络社会是柄“双刃剑”,它一方面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开阔视野、培养能力的平台,另一方面也使一些学生道德观念模糊、道德自律能力下降,从而产生种种心理问题和行为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作文教学能够锻炼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使学生掌握表达自我和与他人交流情感的能力,同时写作也是一个自主性和创造性都很
小说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的.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通过小说的教与学,不仅可以学习掌握记叙等各种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建构自己有关小说的知识体系,实现阅读
冬日野景  十一月到元月是  理解自然最好的时候。  枯树叶碰着刚洗  的頭发带着一束电荷湿润。  鸟的气质因为飞而更为  明显几乎成了一条直线。  与我们平时阅读到的并不一致(对照  《鸟类图鉴》无法归类)。  但它坠入矮树丛  还是有声响。  像心脏里嵌入一块脆骨的那种心跳在  平整岩面上的蟒蛇倏然昂身之际。  (选自本刊2019年第四期“首推诗人”栏目)
期刊
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是学生的重要启蒙期,在此期间,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有效的指导,帮助他们学会快速实现阅读的入门,使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和文本研究模式.小学生的知识积
1942年夏,15岁的我,作为西康省立雅安中学高中二年级学生.有幸被学校选送去参加在四川灌县举办的“大中学生夏令营”。我们有的活动安排在青城山麓的“荫棠中学”。那校舍原
当我把9岁的儿子带到美国,送他进那所离公寓不远的美国小学的时候,我就像是把自己最心爱的东西交给了一个我并不信任的人去保管,终日忧心忡忡.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学校啊!rn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