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习方法浅析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7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生很惧怕学物理,以至于升到高中后许多学生为了逃避物理而选择了文科。中学开设物理课程,还不到100年时间,是一门从西方引进的学科。其实,只要认识了物理学科的特征,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学好物理这门课,并不难。
  1、要有充分的想象能力
  物理这门课在初二才开设。学惯了语文、外语这些课程的同学,难免习惯于对知识死记硬背。这些方法在物理学习上是行不通的。物理是探究物体某一方面规律的学科,关键在于探究、理解、想象和归纳,死记硬背毫无裨益。例如串、并联电路,这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很多学生不易学懂。我们不妨发挥充分的想象,来使问题简化。
  例题:在如下所示的电路图1中,在以下三种情况下分析电路是什么电路。①只闭合开关S1,②只闭合开关S2,③开关S1、S2、S3都闭合。
  电路中的电流,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就像水流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一样,电流总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导线就像河床一样,电流就在这些“河床”
  上流淌。开关断开,好比“河床”不再存在,电流无法通过。为了便于描述,在图1的相关节点处标上相应的字母,如图2。在①的条件下,充分想象,要有动态的观念,电流像水流一样,从电源的正极出发,沿导线流到了A点。在A处电流将分为两股,一股通过S3到达B处,另一股通过L2到达C处,但是,由于S3是断开的,A、S3、B这段“河床”不存在,所以电流只有A、L2、C这一条流径。电流到C处后,又将分为两股,一股将沿C、S2、B、L1而到达D处,另一股将沿C、L3、S1而到达D处。S2也是断开的,故C、S2、B、L1、D这条路也不通,相当于不存在。电流只有走C、L3、S1、D这条路了。电流到D处后,再通过导线回到电源负极。那么整个电路中的电流流径就是:电源正极—A—L2—C—L3—S1—D—电源负极,只有一条流径。这条流径上,有两个灯泡L2、L3,故L2、L3是串联的。如图3。
  依此可分析在②的条件下,L2、L1是串联的。如图4。
  在③的条件下,S3、S2闭合,A—S3—B—S2—C可看成是一条导线,把L2的两端接了起来,那么L2就被短路,它的中间没有电流通过,A—L2—C这条“河床’’可看着不存在了。电流流到B处后,将分为两股,一股将沿B、L1而到达D处,另一股将沿S2—C—L3—S1而到达D处,这两条流径都畅通。两股电流在D处汇合后,再经导线流回电源负极。在整个电路中,电流的流径是这样的:
  2、利用数学工具进行严密推理
  数学是基础学科,也是工具学科,它的严密的逻辑推理,运用到物理力学的受力分析上,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反证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例题:如图6所示,有A、B两个木块,毫无粘连地叠放在一起。在水平桌面上,用12N的水平拉力,拉着它们水平向右匀速直线运动。试分析图6中A、B所受摩擦力。
  图6中,有些同学认为B能向右运动,肯定受到了一个向右的力。假设这个力存在,那么这个力的施力物体只能是A。题目告知,B的初始状态是水平匀速直线运动,故B在水平方向上要么不受力,要么受平衡力。既然B受到了一个A施加给它的一个水平向右的力,它一定还会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力与上一个力构成一对平衡力。这个水平向左的力的施力物体是谁呢?怎么也找不出。既然这个施力物体找不出,则假设不成立,这个力也就不存在,那么,A给B的向右的力也就不存在。即B此时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一个作匀速运动的物体是可以不受力的作用的。至于B是怎样达到题目告知的初始运动状态的,可能性很多,这里我们不必深究。A在水平方向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它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作用。一个是水平向右的拉力,大小为12N,一个是桌面给它的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12N。
  故图6中,B不受摩擦力,A受到水平向左的12N的滑动摩擦力。
  总之,学习物理,要有灵活的方法,不能胶柱鼓瑟。有时要充分发挥想象力,高度地概括和归纳,有时又要步步为营,缜密推理。只有这样,方能窥探物体内在的奥秘,学好物理。
其他文献
【摘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个高三教师教学活动中的最根本目标,而有效教学是达到这一根本目标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创设有效教学情景。考试固然很重要,但我认为考后的查缺补漏比考试更重要,考试能让老师发现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教学和学习中的问题,检测复习效果,若仅发现问题让问题不了了之,发现了又有什么用呢?  【关键词】教学效率;教学情景;查缺补漏  高三化学复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复习的效
期刊
【摘要】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的视角下讨论了语言的复杂性,从语篇衔接及语法隐喻两方面分析语言结构的复杂性以便学习者能够更好地分析理解语言结构,提高自身语言能力。  【关键词】系统功能语言学;语言复杂性;语篇衔接  一、引言  社会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语言的复杂性与多样性。语言复杂性是学习者语言发展的表征之一,也是语言习得的重要研究领域。语言复杂性不仅仅包括复杂的语言结构,同时也包括因为语境和语言文化
期刊
概率论,是一门最具应用性的基础数学。无时无刻不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之中。那么怎样把概率论教学生活化呢?本文将做一些肤浅的分析。  1 数学与生活的辩证关系  1.1 在概率论课堂教学中让数学问题生活化  生活中处处有概率,概率离不开现实生活,二者如影相随。在现实生活中,各种图表、数据充斥着我们的生活,需要我们去分析判断然后做出合理的决策。某些经济效益的问题,也需要我们去计算预测,比如:买彩票,抽奖等活
期刊
【摘要】实验探究互动启发式教学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策略之一,也是化学教学中最有效的教学策略之一,本文中笔者通过金属与酸和水反应的教学设计,介绍实验探究互动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实验探究;互动;教学策略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出自人教版《化学1(必修)》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本课安排在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之后,且是课标要求掌握的重要内容,
期刊
【摘要】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小学大班额教学已然成为一个普遍问题。班额过大,不仅增加教师的管理难度,而且学生的上课纪律、听课效果以及在课堂上锻炼和展示的机会都得不到保障。那么,在数学课堂中实施必要的同步分层教学,把班上学生分成实力相当的小组,组内学生分层,由高层学生管理底层学生,组与组之间开展竞争,老师在教学中分配给不同层次学生不同任务,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以期达到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
期刊
【摘要】学生在处理波动图象和振动图象结合的题目时常会被波的传播方向、质点的振动方向、不同时刻质点所处位置等诸多因素搞的异常困惑,但若找到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结合题目的突破点,用“三何法”,即依据“何时,何地,何向”来确定具体的解题思路和过程,这类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关键词】波动图象;振动图象;三何法  学生在处理波动图象和振动图象结合的题目时常会因为波的传播方向、质点的振动方向、不同时刻质点所处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知识量呈爆炸式的速度增加。传统的、主要靠老师讲、学生听的班级授课模式,限制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和发展空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创造型人才的成长。在分析基于项目的合作学习模式基本要素的基础上,本研究把基于项目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以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以探讨其与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以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项目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
期刊
【摘要】自然角中具有生命力的活动材料、儿童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教育活动,其所蕴含的教育内涵同生命教育理念存在内在的联系。基于生命教育理念,教育者应充分关注幼儿的现有状态,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动植物所蕴含的生命,通过自然角为儿童创设有准备的环境,帮助儿童在体验和探究中自主建构经验,在生命教育理念下重拾幼儿在自然角中的主体地位,从而使自然角活动真正得以长期的延续从而焕发新生。  【关键词】生命教育理念;幼
期刊
【摘要】基于任务驱动的小组合作学习已经被证明为非常有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式,但如何保证其有效性却一直是许多信息技术教师苦苦思考的问题。在任务设计的时候,注意让任务具备合作性、情景性、趣味性和竞争性,在实施阶段讲究科学合理的分组、加强小组学习技能的指导、重视小组汇报和采取多维的评价方式,必将使课堂教学实现高效化。  【关键词】信息技术;任务驱动;小组合作;有效  一、问题的提出  计算机课的内容大
期刊
【摘要】解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改善教学效果、便于学生学习、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认真抓好解题教学这一主要环节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从思想上认识解题教学的重要性;认真分析、理解问题本身;多角度寻找解题思路;言简意赅表达解题过程;复习巩固、归纳总结”是搞好解题教学不可或缺的几个方面,也是值得广大数学教师高度关注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数学教学;解题教学;方法;技巧;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