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做企业像玩“贪吃蛇”,企业越大经营越难。
张瑞敏并不迷信自己过往的成功经验,
而一直试图用新的管理理念来找寻新的前进方向
当62岁的张瑞敏开始谈起Facebook和长尾理论,你可以想见这位中国企业家中的管理教父内心是何等焦虑,他对于新成功的渴望又是多么强烈。
张瑞敏正在努力做一件事——试图为海尔这家年销售额过千亿的家电航母注入新的基因。
这些年,张瑞敏刻意逃避了闪光灯,直到这两年人们才知道他在干什么。他在重塑一个新的海尔,一些做法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绩。
2010年海尔的营业收入增长了9.2%,利润增长了77.7%,利润增幅是收入增幅的8倍。张瑞敏将之归功于:“一部分自主经营体变成利润中心,为了实现更高的利润,不断地创造更多的用户资源。”
谋定而后动
家电行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在张瑞敏看来,比营业收入更重要的是现金流。他说:“海尔营运资金周转天数现在可以达到负10天,中国制造企业中达到负数的还不多,这方面曾经做得最好的是美国的戴尔,它最高的时候可以达到负三十多天,这也是模式创新带来的积极变化。”
张瑞敏发动了海尔的新革命,这似乎可以从他过往的实践中找寻某种线索——他并不迷信自己过往的成功经验,而一直试图用新的管理理念来找寻新的前进方向。
从众所周知的砸冰箱事件开始,张瑞敏就一直在践行“知行合一”的理念。在管理实践中,他开创了海尔特色的管理模式——从“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OEC管理模式,到每个人都面向市场的市场链管理,到“人单合一”的发展模式,再到“卓越运营”的商业模式。
到目前为止,先后有美国的哈佛大学和南加州大学、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法国的欧洲管理学院、日本神户大学等商学院做了16个案例,涉及海尔的企业兼并、财务管理、企业文化等方面,特别是颇具权威的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为海尔做的“市场链”案例已被纳入欧盟案例库。
用一个例子就能充分说明张瑞敏对自己管理思想的自信:红星电器厂原是生产洗衣机的工厂,被海尔兼并时净资产只有一个亿,但亏损为2.5亿,兼并后海尔只派了3个人去,员工还是原来的员工,设备还是原来的设备,兼并当月亏损700万,第二个月减亏,到第五个月即盈利一百余万。后来,这个案例便成了哈佛大学教授研究的对象,即“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案例。
类似的案例有很多,张瑞敏作为中国企业家的领袖人物,其显著特点在于,他在不同阶段均能提出自己的管理理论:“休克鱼疗法”、“斜坡理论”、“五星级服务”……
革自己的命是最难的,在中国当下企业家群体中,大多还都是第一代企业家在唱主角,这些霸气外露的群体大多白手起家,凭借顽强的信念和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取得成功。当他们形成自己的帝国时,很多人已经很难打破既往成功经验,然后进入盛极而衰的历史循环当中。
以儒商为追求目标的张瑞敏深明“一日三省其身”的重要。9年前的一期《财富》杂志给了他很强烈的冲击。那期杂志封面的主题是《企业为什么失败》,文章最后的主旨在于“首席执行官总是为企业失败寻找借口,但是根源就在他们自己所犯下的错误”。
张瑞敏将这期杂志一直摆在办公桌上。他对外界说:“这句话对我的触动非常大。这篇文章又做了详细的分析,犯的是什么错误呢,就是因为你曾经或许是成功的,但是成功的思维定势迷住了你的双眼,对外界的变化不再当一回事,对内部出现的问题,可能就不太注意,而且正如这篇文章所说,企业垮台的时候不会是一点点垮掉,一定是突然的。”
张瑞敏开始学会改变自己的思维与行动方式。在那个时间节点上,互联网经济已经开始逐步深入人心,而以国美苏宁为代表的家电大卖场拼命蚕食上游家电厂商的利润。作为生产厂商,如何摆脱中国制造模式下的低利润率,提高附加值开始日益成为张瑞敏和他的同行们考虑的重点。
对于喜欢“谋定而后动”的张瑞敏来说,他需要找到新的管理武器,要从海尔组织内部闹革命。当他刚刚进入这行时,日本人是他的老师,日式的全面管理理念成为圭臬。继而,美国式的六西格玛理念成为新的管理工具。接下来,他发现他的老师们开始纷纷衰落。GE、飞利浦、三洋等各大国际家电厂商开始纷纷甩卖相关资产,因为找不到可以继续存在下去的理由。
过了知天命之年的张瑞敏从一线的思考上脱身,开始把目光投入到商业模式的思考上。他所推崇的著名管理学者德鲁克说:“商业本质的竞争是商业模式的竞争。”张瑞敏也认为现代企业的竞争是商业模式的竞争,如果寻求不到合适的商业模式,一个企业也可以做大,但很难做强。
他开始去和世界最好的管理学者、企业家交流并走访最成功的企业。发明了六西格玛工具的美国管理学者加里
张瑞敏并不迷信自己过往的成功经验,
而一直试图用新的管理理念来找寻新的前进方向
当62岁的张瑞敏开始谈起Facebook和长尾理论,你可以想见这位中国企业家中的管理教父内心是何等焦虑,他对于新成功的渴望又是多么强烈。
张瑞敏正在努力做一件事——试图为海尔这家年销售额过千亿的家电航母注入新的基因。
这些年,张瑞敏刻意逃避了闪光灯,直到这两年人们才知道他在干什么。他在重塑一个新的海尔,一些做法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绩。
2010年海尔的营业收入增长了9.2%,利润增长了77.7%,利润增幅是收入增幅的8倍。张瑞敏将之归功于:“一部分自主经营体变成利润中心,为了实现更高的利润,不断地创造更多的用户资源。”
谋定而后动
家电行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在张瑞敏看来,比营业收入更重要的是现金流。他说:“海尔营运资金周转天数现在可以达到负10天,中国制造企业中达到负数的还不多,这方面曾经做得最好的是美国的戴尔,它最高的时候可以达到负三十多天,这也是模式创新带来的积极变化。”
张瑞敏发动了海尔的新革命,这似乎可以从他过往的实践中找寻某种线索——他并不迷信自己过往的成功经验,而一直试图用新的管理理念来找寻新的前进方向。
从众所周知的砸冰箱事件开始,张瑞敏就一直在践行“知行合一”的理念。在管理实践中,他开创了海尔特色的管理模式——从“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OEC管理模式,到每个人都面向市场的市场链管理,到“人单合一”的发展模式,再到“卓越运营”的商业模式。
到目前为止,先后有美国的哈佛大学和南加州大学、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法国的欧洲管理学院、日本神户大学等商学院做了16个案例,涉及海尔的企业兼并、财务管理、企业文化等方面,特别是颇具权威的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为海尔做的“市场链”案例已被纳入欧盟案例库。
用一个例子就能充分说明张瑞敏对自己管理思想的自信:红星电器厂原是生产洗衣机的工厂,被海尔兼并时净资产只有一个亿,但亏损为2.5亿,兼并后海尔只派了3个人去,员工还是原来的员工,设备还是原来的设备,兼并当月亏损700万,第二个月减亏,到第五个月即盈利一百余万。后来,这个案例便成了哈佛大学教授研究的对象,即“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案例。
类似的案例有很多,张瑞敏作为中国企业家的领袖人物,其显著特点在于,他在不同阶段均能提出自己的管理理论:“休克鱼疗法”、“斜坡理论”、“五星级服务”……
革自己的命是最难的,在中国当下企业家群体中,大多还都是第一代企业家在唱主角,这些霸气外露的群体大多白手起家,凭借顽强的信念和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取得成功。当他们形成自己的帝国时,很多人已经很难打破既往成功经验,然后进入盛极而衰的历史循环当中。
以儒商为追求目标的张瑞敏深明“一日三省其身”的重要。9年前的一期《财富》杂志给了他很强烈的冲击。那期杂志封面的主题是《企业为什么失败》,文章最后的主旨在于“首席执行官总是为企业失败寻找借口,但是根源就在他们自己所犯下的错误”。
张瑞敏将这期杂志一直摆在办公桌上。他对外界说:“这句话对我的触动非常大。这篇文章又做了详细的分析,犯的是什么错误呢,就是因为你曾经或许是成功的,但是成功的思维定势迷住了你的双眼,对外界的变化不再当一回事,对内部出现的问题,可能就不太注意,而且正如这篇文章所说,企业垮台的时候不会是一点点垮掉,一定是突然的。”
张瑞敏开始学会改变自己的思维与行动方式。在那个时间节点上,互联网经济已经开始逐步深入人心,而以国美苏宁为代表的家电大卖场拼命蚕食上游家电厂商的利润。作为生产厂商,如何摆脱中国制造模式下的低利润率,提高附加值开始日益成为张瑞敏和他的同行们考虑的重点。
对于喜欢“谋定而后动”的张瑞敏来说,他需要找到新的管理武器,要从海尔组织内部闹革命。当他刚刚进入这行时,日本人是他的老师,日式的全面管理理念成为圭臬。继而,美国式的六西格玛理念成为新的管理工具。接下来,他发现他的老师们开始纷纷衰落。GE、飞利浦、三洋等各大国际家电厂商开始纷纷甩卖相关资产,因为找不到可以继续存在下去的理由。
过了知天命之年的张瑞敏从一线的思考上脱身,开始把目光投入到商业模式的思考上。他所推崇的著名管理学者德鲁克说:“商业本质的竞争是商业模式的竞争。”张瑞敏也认为现代企业的竞争是商业模式的竞争,如果寻求不到合适的商业模式,一个企业也可以做大,但很难做强。
他开始去和世界最好的管理学者、企业家交流并走访最成功的企业。发明了六西格玛工具的美国管理学者加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