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宋蒙早期关系综述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oa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十三世际初期,蒙古在我国北部地区崛起,给当时社会带来渐趋巨大的影响。蒙古建国二十年后,灭亡了西夏政权,开始了与金朝在外交上和战争上的正面较量。蒙古的崛起以及其对金朝武力进攻的成功,使得宋金关系也产生了变化,逐渐改变了南宋与金朝的对峙局面,并与蒙古联合于1234年灭掉金朝。在宋蒙初次接触到联合灭金的近三十年时间内,南宋与蒙古的关系也逐渐由相互遣使到大规模战争的变化。
  关键词:宋;蒙;宋蒙关系
  一、宋蒙关系
  (1)宋蒙之间遣使关系:对宋蒙早期关系的论述分为三个方面,即遣使、战争、协蒙灭金以缓宋蒙交战之期。首先,成吉思汗遣使赴宋为宋蒙正式往来的开端。包括主卜罕、葛葛不罕的先后两次使宋。“嘉定七年正月九日甲戌夜三鼓,濠州钟离县北岸吴团铺,有三骑渡淮而南水路巡检梁实问所由,三人者出文書一囊、绢画地图一册,云是鞑靼王子成吉思汗遣来纳地请兵。翌日,守臣知之,遣效用统领李兴等以本州不奉朝旨,不敢受,谕遣之。”这是蒙古向南宋的第一次遣使,其主要是向南宋表示“纳地请兵”的意图,但是宋境边臣以“不奉朝旨,不敢受”为由拒绝。宋、金嘉定和议后,宋对边界的管理非常严格,“凡边民之事与金界相涉,不问犯法轻重,皆斩之”。由此可见,蒙古对宋的初次遣使因宋“闭境自守”政策而拒绝。嘉定十年,金廷对南宋发动“七年战争”,导致了宋金关系彻底破裂,也使南宋有了利用蒙古牵制金朝的想法,于是宋蒙开始了频繁的使聘往来。包括苟梦玉两次出使蒙古及赵拱出使河北蒙古军。但是这种频繁的使聘往来在苟梦玉第二次使蒙后,无论是“争夺中原控制权的失败”还是后来的“丁亥之变”亦或是宋金关系的改善,都使南宋对蒙古的不信任感愈加强烈,导致宋蒙关系趋于冷淡。
  (2)宋蒙联合灭金后的遣使活动:宋蒙联合灭金后,对南宋的遣使仍然存在。如嘉熙年间曾派王檝先后五次使宋。其内容应该是责南宋收复三京的败盟举动,而后则是与宋商议“供岁币,划江而治”。在第三次王檝使宋时,宋廷的态度则是拒纳蒙使,不允许其到临安。在第五次使宋时,王檝被“淹留”于京湖沔阳,未能达到宋廷,因而“隐忧致疾”,数年后卒于宋。淳祐元年,蒙使月里麻思同样得到了王檝的待遇,被囚于长沙飞虎寨达三十六年,后中毒而死。《郝经使宋与宋蒙关系》一文中郝经使宋亦被囚禁。“景定元年,忽必烈以郝经为使,出使南宋“告登宝位,布弭兵息民”之意。这次的遣使行动是忽必烈汗主动采取的一次谋和行动,对宋保持友好的态度,但此次郝经使宋并没有取得预计的效果,而是被贾似道怕其乞和阴谋败露而囚禁,“为贾似道拘幽十有六年”。不仅是贾似道个人,就连南宋政府也曾下诏“下诏告谕,誓不与北和”。从这些拒绝、囚禁蒙使的举措来看当时南宋对蒙的政策已经从“和”变为“守”了。
  南宋对蒙古的遣使相对于蒙古对南宋的遣使显得更为被动。如在蒙宋联合灭金之前,邹伸之曾两次出使蒙古。“绍定六年(1233)六月,宋朝京湖制置使参议官邹申之等人随王檝使蒙“审实””。邹申之使蒙的具体内容史料上并无记载。但是根据1234年宋蒙“蔡州之役”联合灭金,可知此次的“审实”是宋审蒙联合灭金之实。“辛酉以宁淮军统制程芾为蒙古国通好使”,争取以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河南归宋问题以挽回其败盟的被动局面。淳祐七年(1247)至淳祐八年间,南宋派遣王元善出使蒙古。通过上述的几次遣使以及后面的贾似道遣使诱降扬大渊可知,南宋的遣使都是处于被动,无可奈何的境地。
  从宋蒙联合灭金后的遣使往来,可以看出在这段时间内的宋蒙关系还保留着表面上通使,用给岁币方式暂时缓和蒙古对南宋的攻击。实则两者都明白蒙宋战争不可避免,只是时间问题。蒙元在于灭亡南宋,统一全国;而南宋在于防范蒙元,保存自己的固有领土。
  二、宋蒙之间的战争关系
  在蔡东洲《论宋蒙早期关系》中战争也占了很大的比重,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彭李事件”、蜀口“丁亥之变”、“辛卯之变”。“彭李事件”的发生本是“宋蒙间一场大规模的武装冲突,但并没有给宋蒙关系投下阴影”,究其原因是宋廷始终将忠义军视为“患”。虽然在此论文中,“彭李事件”并没有对宋蒙关系造成影响,但是这次事件也或多或少的使南宋预见了蒙古的实力,使得南宋不得不在宋蒙,宋金的关系上慎重考虑。在之后发生“丁亥之变”“辛卯之变”也证实了蒙古军事实力的强大。相对于“彭李事件”而言,“丁亥之变”“辛卯之变”对宋蒙关系影响则很深远,不仅打破了宋人对蒙古的幻想,而且“以金屏宋”的策略提上日程,使宋廷对蒙的防范进一步加深,宋蒙关系遂更加恶化。虽然蒙古几经周折恢复了中断已久的使聘往来,但是宋对蒙古的态度依旧是存金屏蒙,南宋拒绝蒙假道灭金的这一点即是例证。
  三、宋蒙联合关系
  在拒绝假道失败,蒙古所部击溃了金军主力,窝阔台所部突破了金朝关河防御體系,南宋失去了“以金屏蒙”的客观条件。由此南宋便改变了对蒙、金策略。上文提到邹申之出使蒙古审实联合灭金之事,可以得出南宋与蒙联合灭金的坚定意志。“绍定六年,宋京西兵马鈐辖孟珙奉京湖安抚制置使史嵩之之命入河南攻金,灭武天锡部”“降其众七万人,获甲兵无算”。这是南宋在军事上与蒙联合灭金的实际行动。“十月,史嵩之命孟珙、江海帅师赴蔡州,兵运粮接济蒙古军队”这是南宋在经济上与蒙联合灭金的实际行动。无论是“借师”还是“运粮”都是南宋联合蒙古,以期“从蒙古兵锋以缓宋蒙交战之期”。蔡东洲老师则主要从对宋出军助蒙灭金的“蔡州之役”一战中,显示出宋廷出兵和蒙的目的。也就是说此时的宋蒙关系由于共同利益的驱使,处于统一战线的状态。
  参考文献
  [1](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清武英殿聚珍版从书本。
  [2](元)脱脱:《宋史》,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3]蔡东洲:《论宋蒙早期关系》,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第5期。
  [4](清)陆心源:《宋史翼》,清光绪刻潜園总集本。
  [5]胡昭曦:《宋蒙(元)关系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作者简介
  焦勇(1991.7),男,湖南省岳阳人,南充市顺庆区 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专门史 研究生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运用音乐美学和音乐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把流行音乐放在音乐与人和音乐与社会的关系中、放在不同形式音乐的对比中,以独特的视角对其美学特质及审美意义进行较为系统的论述与分析。在这一论述过程中,涉及到中国流行音乐的音乐主张 、美学品质、艺术特点及其所存在的问题,使人们对中国流行音乐有更为全面、更为本质的认识,以凸显其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促进中国流行音乐及中国音乐的发展。  关键词:流行音乐;美学
期刊
摘 要:歌剧《八月桂花遍地开》是湖北省歌舞剧院精心打造的一部具有浓厚湖北地方特色和现代审美情趣的歌剧新作。它借鉴了西洋歌剧的创作形式,同时又大量汲取鄂东的花鼓戏采茶调等民族民间音乐元素,以区别于西洋歌剧的中国民族歌剧意境受到了业内外的一致赞赏。  关键词:民族歌剧;《八月桂花遍地开》;音乐分析  《八月桂花遍地开》是湖北省歌舞剧院倾力打造的大型原创民族歌剧,由著名作曲家王原平担任作曲,“茅盾文学奖
期刊
摘 要:在随着民族声乐的学习研究工作不断前进,我们可以看出,演唱民族声乐时的独特魅力应该勇于创新,不断博众家之长,超越自我;同时也是形成《报答》这一艺术作品的时代特征。歌唱是声音的一种艺术表达方式,是最能打动人的音乐形式。本文以歌唱的技能技巧和情感表现等方面进一步探讨了如何更好的演唱和表现此作品。  关键词:民族声乐;腔体共鸣;情感体现;咬字吐字  歌唱中的技能技巧包括气息的运用,共鸣腔体,咬字吐
期刊
摘 要:《永远的花样年华》选自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是当代中国民族歌剧的最新之作,并具有浓郁的戏剧色彩。本文通过对作品的创作背景,每个唱段的风格特点,人物角色的情感把握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地分析,并对歌曲演唱的呼吸技巧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希望能帮助自己及大家更好地诊释及演绎这首作品。  关键词:《永远的花样年华》;歌剧情感表达技巧  歌剧《永远的花样年华》是根据著名作家李英儒先生小说《野火春风斗古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对表演艺术中“手、眼、身、法、步”和声乐演唱的“二度创作”理论知识的掌握,最终将实际应用于民族歌剧《绣红旗》。  关键词:《绣红旗》;品词读谱;表演设计;表演要点  歌剧《江姐》写了革命者与国民党之间的斗争,表现了先烈们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视死如归、坚贞不屈的精神。剧中以江姐为线索,塑造了一个无畏、嫉恶如仇、鼓舞人心的中国知识女性形象。她从容不迫、外柔内刚的个性,不屈不饶的抗争精
期刊
摘 要:在《平凡的世界》中最为典型女性形象的角色即以田晓霞为代表的现代知识女性、以田润叶为代表的现代与传统之间的女性与以贺秀莲为代表的传统女性。路遥对她们的生活状态抱着犹疑的态度,既不肯定,也不在小说中给她们出路。即使她们在平凡的世界中一直奋斗着、坚持着,最终没能摆脱她们的悲剧命运。通过书写女性命运的悲剧也表现了路遥的女性观。  关键词:路遥;平凡的世界;女性;悲剧命运:女性观  《平凡的世界》是
期刊
摘 要:作为世界绘画史上最古老、最重要的一种形式,插画艺术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所以,充分认识到插画艺术的地位,加强对插画艺术的关注力度,积极改革和创新插画艺术,逐渐得到社会的重视。论文介绍了插画的主要形式,指出当前插画艺术的继承和创新途径,希望能够促进插画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插花艺术;形式;继承;创新  插画又名插图,我国古代的书籍一般都是图文结合的形式,而且书中、文章中必然会
期刊
摘 要:小福子是杂院里二强的女儿。小福子这一形象是作者用笔较多、性格较为复杂丰满的一个女性形象,她善良又可怜。本文主要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深入剖析《骆驼祥子》中“小福子”的形象,并揭示小福子形象中体现出的男权压迫。  关键词:《骆驼祥子》;小福子;形象;女性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是老舍早期创作中最优秀的作品。小说之所以能揭示重大的社会主题,产生如此之大的轰动效应,不仅是因为《骆驼祥子》中刻画了
期刊
摘 要:《型世言》中的循吏缺少了一些理想化的色彩,增加了一些脚踏实地的作风,是体现作者参政意识的典型形象;是对吏员作用的全面反映,披露了吏员在封建吏治中的复杂影响,它是开拓话本题材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陆人龙;《型世言》;晚明吏治  对封建官吏的描写是晚明话本小说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代表作“三言”“二拍”在这方面的成就更是人所共知。从《型世言》某些篇目和有关言论来看,作者对当时吏治的腐败是非
期刊
摘 要:“陌生化”理论最早由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强调文学创作旨在颠覆读者的惯性思维。诗歌是艺术之艺术,海子、北岛等诗人通过语言的难化,结构的跌宕、变形,意象的营造等方式,阐释了“陌生化”对诗歌审美的重要意义以及带给读者的独特审美感受。  关键词:诗歌;陌生化;审美体验  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一文中指出:“艺术的目的是让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对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