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来源 :现代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FQY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十几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高职院校在促进高等教育发展、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长期以来高职院校以学科为本位的教育观念已逐渐暴露出各种问题,如学生应用能力不强,进入企业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驾驭岗位工作;学生就业优势不足。为解决高职院校办学中的问题,政府提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国内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类型目前主要包括订单式教学、学工交替、“准员工式2 1”、项目驱动式等。其特征与普通高校的校企合作办学既有一定的共性特征,也有自身的个性特征。在此背景下,本文选择以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对象展开研究,并结合作者工作经历,选择以福州职业技术学院为案例,探讨如何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政府;企业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2
  为解决高职院校办学中的问题,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旨在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并提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形成多种类型,在增强高职院校办学优势、解决学生就业难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企业也可以持续稳定地积累后备人才,积蓄人才资本。
  政校企合作机制是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工学结合办学模式成功的重要基础。学院认真分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过程中各主体应承担的职责,积极与政府部门沟通,按照政府指导进行教育教学创新,并与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近几年 来福州市政府高度重视政校企合作办学工作,成立了由政府主导、行业企业参与的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政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无论是学校和政府之间,还是企业和政府之间,学校和企业之间,都形成紧密联系,其政校企合作机制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一、建立健全政校企合作机制
  成立政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以来,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在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下,积极探索政校企合作的有效机制,在政府部门牵头下,建立电子信息与机械、动漫游戏、商贸服务、旅游服务等4个行业政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
  基于行业的政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成立以来,通过政府部门的有效带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态度取得显著变化,这在解决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方面做出榜样。越来越多的企业与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办学,学院依托大型企业集团的支持,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组建双师队伍、建设实训基地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果实。
  基于行业的政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激发了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立政校企合作机制的信心和勇气。近年来学院继续探索政府主导下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2012年5月31日,“福州市青口投资区政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和“福清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政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成立,形成基于产业群的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成立“福州市青口投资区政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和“福清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政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是顺应福州市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对高端技能型才培养的需要,是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开展高职教育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实现政府、高职院校与现代制造业在信息、技术、人才等资源优化和整合的重要平台。通过这一平台的搭建,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政校企合作机制得到进一步巩固,同时也在探索新型合作机制方面迈出了又一创新的步伐。
  二、《物联网网络工作室》新型实训基地建设
  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福州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专业群的实训基地建设尤其具有创新性,学院从专业实际出发,将实训教学与项目研究紧密结合,积极引进企业管理模式,从而使学生在企业氛围下迅速成长,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其创新的建设模式值得高职院校借鉴。
  1.成立《物联网网络工作室》
  《物联网网络工作室》项目是计算机网络专业群(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网络系统管理专业、物联网专业、网络通信专业、网络安全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的关键,是一种创新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对增强学生课外实践动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是培养优秀标杆式学生的基地。
  《物联网网络工作室》由计算机系教师、实验员、骨干学生及金科公司优秀工程师共同组成。工作室高效整合学院资源和社会资源,积极引进企业管理模式,使学生在企业的氛围下,不断探索、不断演进、不断完善。依托强大的校企合作资源平台,以企业的标准来训练学生,使学生在职业技能大赛的氛围下不断成长,以行业的巅峰为终极目标。《物联网网络工作室》一方面作为省赛国赛人才培养的基地,通过参与竞赛,以比赛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优秀的标杆式的学生作为榜样;另一方面作为师、生、企连接的桥梁,承接企业项目,开展师生课外实践活动,通过真实项目带动网络专业群的产学研发展。
  2.建设举措
  《物联网网络工作室》作为新型的实训基地,其建設举措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校企合作,邀请企业优秀工程师加入团队,以外带内,促进专业技能提高。学院选拔计算机系卓越的学生群体加入工作室,引进卓越的企业管理团队标准,由企业高级团队主管进行指导,以企业卓越管理理念为模板,始终以学生为核心,校企融合,走出一条具有自主特色品牌的准职业人模式。
  第二,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培养企业所需人才。学院在原有的教学资源的基础上,进行资源二次综合利用,合理统筹现有的金科实训基地及物联网网络实训基地,利用教学空闲时间,组织优秀学生参与项目实战,掌握企业高端技能。一方面,学院积极引进企业的卓越训练方案,结合学生特点,优化改进并培养优秀学生。另一方面,学院引入合作企业,以学生为中心,企业进行未来人才战略投资,培养定向高端技能型人才,实现学生在校通过加入物联网网络工作室,在校企双方师资指导下,充分利用现有软硬件资源,通过项目实战,培养高端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目标。学生毕业进入企业工作,为企业带来高质量高素质人才,最终形成校企学生多赢的局面。   第三,建立阶梯式的学生竞赛团队,将竞赛训练贯穿到日常的学习活动中,为省赛和国赛打下坚实的基础。学院以大赛为方向,通过建立阶梯式的学生竞赛团队,平时将竞赛训练贯穿至日常的学习和项目中,大赛前夕进行高强度集训,做到平时常备战,赛时不紧张,以竞赛来促进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积极性;以标杆式的优秀竞赛选手来带动广大学生,引导学生积极进取的学习风气;以老生带新生的方式,来传承优秀的竞赛精神及互帮互助的工作室文化。
  第四,引入外单位网络工程项目,师生共建网络工程项目组。学院通过引入或参与校外的网络工程项目,由指导老师带队,学生共同参与到实际的网络工程项目。在项目实战中真正培养职业技能,锻炼职业能力和素养。
  第五,与专业课程结合,让学生学以致用。学院通过《物联网网络工作室》项目的开展,学生在网络工程项目及物联网产学研项目中得到锻炼,将《路由技术》、《网络交换与无线》、《物联网应用》等专业核心课程中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通过参加省和国家的技能竞赛,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
  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由于政府、高职院校、企业都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参与主体,政府部门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增强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信心,增强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在对高职院校的激励方面,政府应鼓励高职院校积极开拓校企合作渠道,创新合作构想,对探索成功路径的学院给予一定资金支持。在对企业的激励方面,可允许参与企业对其所用经费实行税前列支,所提取的职工教育统筹费用按一定比例返还等。在此基础上,政府可通过职称评定作为杠杆调节手段,激励高职院校和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高职院校参与职称评定时,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应予以优先考虑,教师在专业技术领域的成果应与学术论文同等对待,同时还可以考虑将教师参与企业实习作为职称评定的必要条件。企业工作人员申报职称时,也应对参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员予以优先考虑。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成功经验说明,高职院校和企业找到明确的利益结合点,形成利益共同体,很多现存的问题都可以得到有效解决,如高职院校办学方式落后、企业缺乏利益驱动等,而且双方就学生权益维护等容易引发矛盾争议的问题也容易达成共识。因此,高职院校和企业明确双方的利益契合点,共同营造办学特色,用创新的思维设计教学课程、组建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对高职院校来说,企业参与实训教学,对学生接触岗位实际、增加就业优势具有重要意义,是高职办学优势的体现;对企业来说,双方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共建实训基地,共建双师队伍,可以形成企业的又一培训基地,供企业不断积蓄人才力量。因此,高职院校和企业今后应实现更紧密的合作。
  1.高职院校应改进现有的教学方式。
  高职院校首先应从自身做起,转变观念,改进传统教学方式,聘请高素质的专业教师,充实现有的师资队伍。对于教材落后的问题,高职院校可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通过学习企业发展成果,将实践内容和理论知识相结合,编写校本教材,形成教学特色,并改进课程设置,使专业理论教学更贴近企业生产管理的实际。
  第一,高职院校应树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的新理念。高职院校应立足长远发展,理解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重要性,以及对高职院校、企业乃至社会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要认真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反思当前教学的现状,教学管理人员要反思现有的管理方法,从而认识到改革与发展的迫切性,认识到自身办学优势不足的现实问题。
  第二,高职院校应改革课程设置,积极创建校本教材。院系教师可在参与企业学习的过程中及时收集信息,与企业进行持续、深入的沟通,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然后尽快完善现有的课程设置,并不断倾听企业对于课程改革方案的反馈意见,如融合企业生产经营的生将技术经验和抽象理论相结合,给予学生深刻的启迪,营造专业特色。
  第三,打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高职院校应看到自身师资力量的薄弱问题,制定教师培养计划,鼓励教师进修,提升专业技能。高职院校不仅要重视教师在专业学历方面的进修,还要注重教师在专业技术领域的发展和研发能力的提高。为此,学院可以制定中长期人才培养计划,使教师在专业领域能够实现良好的深造,同时在观念上能够将自我发展视为一种必要的责任和义务。对于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技术过硬、科研成果显著的教师,学院应给予相应的奖励。
  2.企业应积极投身职业教育的改革浪潮。
  企业要把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融入企业价值链中,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主动承担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应用性人才的任务。为此,企业可与高职院校、行业专家、内部工作人员一同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委员会,专门从行业前景入手,分析未来几年专业人才的需求、人才技能增长方向,进而大胆尝试探索特色办学,如双方共同开发新的校本教材,创新教学方法,设计系统的顶岗实习内容,从而在行业内走在领先地位,避免专业办学缺乏特色的问题。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尤为突出的就是实训基地的建设,而且学生理论学习的最终归宿仍是进入实践岗位。所以高职院校和企业应联手打造新型实训基地,不仅要保障学生基本技术技能具备锻炼的空间,更重要的是将实训和现实工作有机结合,将工作项目融入实训之中。校企互为对方进行人才培训,加强工作人员和学生的沟通交流。
  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保障应侧重办学质量保障、学生权益保障、学生满意度保障。高职院校虽然与企业合作办学,并且企业承担着实践教学的主要任务,但高职院校毕竟是办学的主体,其校园环境、教学设施、教學师资、管理制度等都是高职教育教学实施的基础,企业本身有其生产开发的任务,在为学生提供实践环境和实训指导以外,高职院校应努力保障办学的质量,积极与企业研究办学方案、营造专业特色、建设实训基地,以确保学生在学期间接受良好的教育。对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中的保障工作,企业应注重转变观念,立足长期人才资本积累的角度,将工学结合办学中涉及的保障工作一一细化,并落实到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明确人力资源部门在此方面应承担的职责,出台明确的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成军.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判断、困境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2(02).
  [2]李晓峰,李祥英.广东高职校企合作联盟式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21).
  项目基金:“福州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2013一般项目”
其他文献
2003年3月13日,WHO发布了关于病因不明的高传染性、严重非典型性肺炎爆发的全球警报并建立了全球监测.2月下旬,美国CDC将该病命名为重症急性呼吸系综合征(SARS),并提出了临床
作为产业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跨界”是近年的热点词汇之一.原意为不同行业间的合作,时尚界称之为混搭,文艺界定义为多渠道推广.延伸到营销界,跨界营销就是指依据不同产
摘要:在改革深化的进程中,我国企业彰显了无限的活力与生机。而企业党建和文化建设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二者的相互配合,才能对企业的整体发展,发挥积极地推动作用。国有企业应以新思想,对企业文化建设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在企业建设中,全面应用和深入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深入探讨了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以期构建良好的企業文化,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党建;关
泸天化集团公司是一个拥有40多年历史的国有老企业.近年来,公司站在改革和发展的高度,积极实施人才资源战略,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推动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有力地促进
客运专线路基施工后沉降要求严格,地基处理是湿陷性黄土路基施工的基础和关键性环节,本文作者结合某客运专线湿陷性黄土路基地基处理施工实例,阐述了预钻孔柱锤;中扩桩+CFG桩复合
期刊
As an extension of the neoclassical urban systems theory (Henderson,1974),we develop a general theory of regional (inter-city) price dispersion which also expla
期刊
2002年末,中国广东省报告出现有不明原因且危及生命的严重呼吸道疾病,紧接着,在越南、加拿大、香港也报告有严重发热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传播至家庭成员及卫生工作者.
【摘 要】随着市场细分的不断开拓,基于普洱茶“基因”的产品层出不穷,继而打开了醇香千年的普洱新篇章,但其衍生品也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在“变”与“不变”的道理之中,普洱茶衍生品所带来的是一种变化,普洱茶做“根”,衍生品做“叶”,只有抓住衍生的独特营销卖点,做好产品创新与品牌创新,更积极拥抱变化,从变化中察觉未来的走向,才能迎接更多彩的茶品未来。  【关键词】普洱茶;衍生品;基因  前言  在普洱茶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