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的开发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jie186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教学资源,人们往往只想到教学环境、教科书、教具学具、电教媒体等有形资源,而对教学中时时刻刻存在着的学生活动这一鲜活的教学资源有所忽视。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学生多方位发展的过程。其中既有学生动手、动口等外在的活动,又有情感和思维等内在的活动,教师应适时地将其各种活动转化为教学资源,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引导认知差异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认知活动伴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而不断地进行着,由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不同,必然会在不同的认知层面上产生差异。这种差异往往会给教学带来一些困难,但是只要教师巧妙地进行引导,就可以把这种差异转化为促进教学的资源,在这方面有许多可以借鉴的课例。
  在导入阶段,学生的认知差异常常可以用作激发学生求知欲的重要资源。如在讲“求简单平均数”一课时,可以创设种种引发争议的情境,如让学生观察下面两队植树情况,并评议哪队植树效率高?
  甲队——第一天:75棵,第二天:80棵;第三天:82棵,合计237棵。
  乙队——第一天:73棵;第二天:87棵,合计:160棵。
  学生因缺少判断问题的方法导致看法不一,有的学生会认为甲队植树棵数多,所以甲队植树效率高;有的学生则认为乙队虽然植树总数少,但是其平均每天植树的棵数多,所以应当是乙队植树效率高;有时还会出现争执不下的场面。此时教师应当清楚地看出这种认知差异恰好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顺势告诉学生现在就学习解决这类实际数学问题的办法。此时学生的兴趣会油然而生,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从中可见学生的认知差异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二、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
  在好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十分活跃的。每当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时,学生的思维伴随着对知识的不断深入理解,往往会产生教师预料之外的思维火花。教师要恰当地把握时机,以点带面,促使全体学生的思维都活跃起来,使这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这种把学生的思维火花转化为教学资源的过程,往往使学生体验到一次次成功的快乐。
  如在概念教学中,学生的认知随着概念的感知而内化,从而建立起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由不知到知,由不会到会,他们的认知在不断地深化和发展,往往和以前所学的概念产生不同的联系,从而迸发出种种联想。如讲“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节,在学习了苹果的二分之一和长方形的三分之一以后,教师在质疑时,学生会突然发问:“老师,3和2比,是3大;那么和到底谁大?”这个问题在讲“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提出,确实令人感到有些意外。但是细想起来会发现,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不是孤立的,新旧知识时时在发生着联系,这正是学生学习的建构过程,关键是如何对待学生的质疑。当然,可以告诉学生今后再学习这个问题,但更好地办法是立即由衷地表扬这位学生,并把这一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转交给学生去讨论。当时学生的认识只停留在苹果的二分之一和长方形的三分之一等分数的具体意义上,未能理解分数的抽象意义,但后面紧跟着就要学习“分数的大小”,因此理解分数的抽象意义又是不可回避的。所以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理解“整数1”或比较“同一物体”的和。这样做不仅可以进一步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更可贵的是保护了学生善于联想的思维热情,并有效地把学生质疑转化为教学资源。
  在计算教学和应用题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往往更加活跃。会时时迸发出种种求异思维,教师应当把其看作宝贵的教学资源,给予足够的重视。
  三、捕捉情感变化
  情感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同时学生健康情感的发展又是课堂教学的目标。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在认知和情感领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而且还要充分注意到学生情感的发展。
  师生情在課堂教学中是教学的情感基础,有了良好的师生情感,才能有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这是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最重要、最基本的要求。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都应把师生情作为教学的基础和目标。
  在课堂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课堂情感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共同生活和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越来越多。同学之间的情感时时作用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生生关系就显得更为重要了。课堂上要积极引导学生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合作,共同进步这样的情感对于每一个学生的进步,是十分宝贵的资源。经验证明,良好的生生情不但对学生学习知识有利,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了怎样做人。
  总之,类似这些教学中的教学资源,还会伴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不断被开发和利用,并被广大教师认识和掌握。实践将促成更多的学生活动转化为教学资源,并得到充分的利用,形成学生活动与教学资源的良性互动,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学是一种生命的动态过程,是心灵之间的融洽与碰撞,教学艺术是在个教学过程中恰到好处地运用教学方法、技能、技巧。比如在课堂教学导入方面,精彩的导入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可以先声夺人,引人入胜;有趣的数学活动会鼓舞学生深入探索,可以启发思考,曲径通幽;巧妙的学习会巩固学生拓展的能力,可以环环紧扣,逐步深入。  一、精心设计是成功上好一堂课的基础  教学设计,就是教师在备课
期刊
一、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应具有的特点  1.开放性  作业设计的开放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布置作业的内容开放,学生有权自主选择;完成作业的形式开放,跳出原有的那种白纸黑字的书面作业模式;作业结果的开放,答案不再是单一的、刻板的;评价作业的方法开放,实行多样化评价。  2.创新性  面向未来的语文教学应当从守成型向创新型转化,体现在语文作业设计上,即要求更多地注重培养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在运用中强化创新
期刊
在中国画教学中,学习墨色浓淡的调配、用笔用墨的方法、色彩的配置、水彩画干湿的衔接等都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亲自挥笔做具体详细的示范指导。只有学生看到作画的全过程,才能领会要领,特别是对学生即时提出的问题,教师应当场示范。在现实教学中,很多教师很少使用范画,仅靠一支粉笔、一本书贯穿课堂,“空对空”地对学生说教,原本情趣盎然、艺术感染力很强的内容被讲得很枯燥。由于长期没有范画的启示,学生绘画的技能得不到提高
期刊
摘 要:在小學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非常重要。素质教育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灵活的思维素质,这就要求对学生加强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思维能力的提高也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因素之一,帮助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分析、判断面临的问题至关重要。其重点应当是正确判断,准确推理。  关键词:教学;思维能力;培养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目标之一。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对
期刊
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信息技术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巨大挑战,它把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紧密地融为一体,促使教师对教学构想产生新的创意,促使教学过程发生根本的变化,促使学生改变传统的被动学习方式,形成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方式的新组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英语教学是一大发展趋势。在英语教学中,有些教学环节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形象生动的情境  学习英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借助感官材料、强化语言表达、注重基础知识、结合学科特点、关注社会热点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其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学习成绩,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关键词:培养;思维;持续;发展  如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学科交叉联系密切。为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的人才,教育就必须要求每个学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沟通,探究出一条综合渠道,让学科之间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了小学生违反体育课堂纪律的主要表现,从学生因素、教师因素和环境因素探讨了小学生违反体育课堂纪律的原因,提出了小学体育教学中维持良好课堂纪律的对策。  关键词:体育教学;课堂纪律;对策  课堂纪律是指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为保证课堂目标的实现而制定的要求学生共同遵守的课堂行为规范。良好的课堂纪律是顺利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保证。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各种违纪行为,使得教学不能
期刊
科学课程标准要求,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但探究活动不能只以教材或教师需要而进行,更要以学生需要为支点,在教学活动中加入关于思考的任务,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  一、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  科学课程必须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他们提供能直接参与各种科学探究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
期刊
摘 要:与德语、法语等其他小语种相比较,我国高校把日语作为第二外语(简称二外)的现象更为普遍。日语已经成为各高校学生学习二外的首选语言。本文结合二外日语教学实践,就二外日语课堂教学中听说能力的培养进行重点阐述。  关键词:日语;课堂教学;听说能力  一、二外日语课堂教学中听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组在2008年的《大学日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出,“大学日语……包
期刊
摘 要:评价在教学中能起到及时调节学生学习的作用。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谈谈形成性评价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形成性评价;评价方法  评价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进行的一种重要活动,它通常用来评定学生在学习诸方面的价值大小和水平高低。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进行的形成性评价,则可起到及时调节学生学习的作用。笔者在教学中,经常使用以下评价策略。  一、鼓励表扬性评价  要学习知识,首先需要学生有求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