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寻求什么样的军事力量?

来源 :军事世界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rix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虽然美国官方以及部分研究机构依旧在每年鼓噪“中国威胁论”。但是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外交流的不断增多以及透明度的不断提高,许多国外学者和机构开始以一种趋于理性的态度来分析中国的军事现代化以及中国未来的国家战略目标。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政治学系教授泰勒·弗拉沃在《华盛顿季刊》上发表了题为《中国寻求什么样的军事力量》一文,便是这种分析的代表。他试图从中国的国情和中国面临的安全环境出发,推测中国军事现代化的目标和由此对周边国家的影响。虽然因为认识和立场所限,文中有大量臆测和武断的成分。并继续渲染中国威胁论,但仍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本刊刊发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观点,亦非证实其内容。仅供广大读者参考。
  在过去十年里,中国一直在为组建一支现代且专业化的部队而努力。虽然没有人知道中国到底在寻求什么样的军事力量,但中国人民解放军现代化动机在外界看来并不明确,这使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的目光,甚至还有人因此对未来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感到焦虑。例如,五角大楼最近公布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未来方针(尤其是在军事力量扩张以及如何运用其军事力量方面)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展望未来,人们可能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评估“中国究竟想要获得什么样的军事力量”。其中最简单也是很多国家不希望看到的情况是:假设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都希望在其国内资源与国外限制允许的范围内,在最大程度上发展军事力量。不过,对未来威胁认知进行的研究为人们提供了另外一种方式,即跟踪中国安全环境的变化,以此确定其军事现代化的核心动力以及其可能的军事结构。
  本文作者声称,他采用了第三种方式,这种方式以中国的军事理论为基础。分析家在研究中国武装部队时,总是在获得相关数据方面面临着许多限制。然而,在过去的十年中,分析家们能够获得的军事理论资料——包括与策略及用来训练解放军军官的行动有关的教科书——变得越来越多。这些资料是解放军军事理论革命的一部分,允许其它国家对中国方针目标及其达成这些目标的军事能力与军事结构进行初步评估。
  这种方法在评估中国正在进行的军事现代化的影响上存在着若干优势。这种方法使分析家能够对解放军军事著作中反映出来的方针目标与其实现这些方针目标所需要的军事手段的一致性进行评估。依靠这种方法,分析家就能够跟踪并描绘解放军现代化的发展。它还能够提供一个基本框架和基础,帮助分析家确定中国军事改革轨道可能发生的变化——无论这种变化是源于其军事目标的变化,还是源于其军事能力及其军队发展与部署方面的变化。
  通过仔细阅读这些军事著作,人们会发现,中国发展军事力量的目标要比许多政策分析家所认为的明确
  

得多。这些消息来源暗示着中国的方针目标与确保这个海上利益不断增长的大陆国家的国防安全及“实现统一台湾地区”的目标是一致的,其方针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保守的,而不是扩张的。中国正在发展与这些目标相一致的内部控制、周边封锁(peripheral denial)、有限的武力投射能力。然而,随着中国军事结构的变化(尤其是海军的变化),其要获得这些能力,就可能会在东亚造成一个新的安全困境,增加地区的不稳定性,破坏中国目前的“放心外交”政策(diplomacy of reassurance)。
  
  中国的战略目标
  
  中国为什么要现代化其军事能力?中国现在采用的军事策略确定于1993年。在与前苏联关系正常化和海湾战争证明精确打击弹药的威力后,中国的领导人命令解放军为“打一场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作准备。中国的军事著作认为这些局部战争是突然、强烈且充满破坏性的,因此需要中国发展新的强调联合作战、迅速反应及进攻性打击能力的作战能力。
  中国军事问题专家冯德威(David Finkelstein)曾振振有辞地称“中国缺少与美国国家军事战略(U.s.National Militarystrategy)这种能够简述国家军事策略的文件相似的公开文件”。然而,中国领导人的讲话、官方文件以及解放军的课本中都明确了中国发展军事力量的五个战略目标:政体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海上安全及地区稳定。
  中国应用军事力量的多个目标反映出其面临着多样化的安全挑战。这个国家不仅有着逐渐突出的海上利益,还存在着几个至今尚未解决的领土争端。而且,这些问题不能简单地被分类为防御或进攻。中国保卫其祖国
  

大陆不受攻击的愿望是所有国家都在追求的正当的防御性目标。
  政体安全 中国的首要战略目标便是维持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这是中国武装部队与世界上多数现代化武装部队的主要区别。中国领导人多次强调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强调了国内安全仍然是中国军队的首要任务,因为政治动荡会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巨大的挑战,而经济持续增长又是中国发展的基础。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在其最近的一篇文章中称“武装部队应该为巩固党的统治地位提供重要且强大的保证。”
  领土完整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二个战略目标便是确保中国领土不受外来威胁,这是任何一个国家武装部队的基本任务。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的一项研究称:“保卫一个国家的领土完整,就必须要有一支大规模、强大的武装部队。保卫祖国领土、领空、领海是我们军队义不容辞的责任。”
  尽管自1949年以后,中国领土要比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都安全,但解放军仍然在强调为“应对可能发生在中国边境的、威胁到中国领土完整的冲突”作好准备的重要性。解放军的这种担心来自于保卫世界上最长的陆地边境之一带来的挑战,而且,边境地区苛刻的自然条件与潜在的种族冲突使这种挑战更加复杂。中印之间还存在着重要的边境纠纷。尽管最近几年来两国就解决这一问题所进行的努力有所进步,但中国仍然担心未来边境地区可能爆发冲突,更令其担心的是未来可能爆发的台湾海峡危机期间,其边境可能会有爆发“连锁反应”的危险。因此,解放军2008年训练强调与维持领土完全(尤其是空防、边境防卫与边境控制)保持一致的任务。
  国家统一 中国战略目标中最令人关注的便是其使用武力统一台湾地区的可能性——中国的军事著作将其视为一个有别于维护领土完整的目标。现在,大陆的领导人不仅强调预防台湾地区宣布正式独立,还强调要通过经济干预,为“和平统一”台湾地区创造条件。解放军国防大学学者最近对中国军事战略进行的一项研究称,中国必须“抑制‘台独分子’的行为,维护国家的团结”,“台湾问题是对我国领土主权的最真实、最突出的威胁。”。
  海上安全 中国第四个战略目标是保卫其“海洋权益”,这也吸引了世界人民越来越多目光。现在,中国与其许多邻国之间仍然存在着许多海洋主权争端。尽管现在中国控制着西沙群岛(越南对此也声称拥有主权),但南沙群岛实际上只有一小部分岛礁在中国控制之下,而且中国声称拥有主权的钓鱼岛目前也被 日本占领着。
  中国相关资料还反映出其对中国沿海各富裕的省份面对来自海洋的军事威胁,为发展经济而开采海洋资源的必要性,作为一个贸易大国,其经济对海洋交通线的依赖(这些海洋交通线,尤其是位于中国沿海的交通线,可能在未来冲突中被截断)等问题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例如,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的战略研究指出:中国的大陆架与海上专属经济区权益变得越来越重要,面临着战略资源发展与战略通道的威胁。
  地区稳定 中国的第五个战略目标便是维持一个稳定的外部发展环境,继续发展经济。国防大学的一份研究将这一目标形容为“为国家发展提供必要的和平环境。”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出版的一本书指出:由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严重依靠贸易,所以地区稳定对中国经济发展以及应对美国的敌对姿态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实际上,这一目标与避免或阻止在中国大陆发生武装冲突是联系在一起的,以免它们破坏或终止中国的经济改革。
  
  中国的军事力量与正在形成的力量结构
  
  为了实现其目标,中国准备加强或发展其三种主要军事力量:内部控制、周边地区封锁以及有限地区武力投射能力。它寻求的这些能力反映出中国面临的安全挑战以及其追求的各种战略目标的复杂性。而且,这些能力也不能被简单的归入某一类别,它们既支持进攻性与防御性战役、低强度与高强度军事行动,又支持武装部队在海、陆、空三个作战领域同时作战。
  中国武装部队的力量结构的演变与其实现战略目标所需的能力是一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仍然以地面部队为主,它已经拥有了强大的内部控制与封锁能力。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中国才刚刚开始寻求海上封锁与地区武力投射能力。
  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中国实现其战略目标所需要的首要能力。这种能力是确保政体安全的关键。通过内部控制。中国政府能够防止国内出现任何社会动荡或防止经济增长崩溃——这些情况可能会导致政体不稳或彻底崩溃。此外,2008年3月,西藏的拉萨与其它地区出现了示威与骚乱,未来中国仍可能出现政治动荡。
  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庞大的陆军。维持这种能力需要考虑诸多问题,其中包括人员问题,而人员问题则又与人力密集型军队的财政、组织与后勤负担等问题密切相关。
  在中国武装部队中,包括负责执行内部安全任务的部队。这些部队接受过严格的训练,主要负责抑制可能影响稳定的事件。中国武装部队中有66万兵力负责国家内部安全,分布在全国各地,由国务院与中央军委联合指挥。其它武装部队主要负责保卫边疆地区、检查站,以及诸如矿山、堤坝与森林等地方。
  1982年6月,中国组建了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这一举措反应出其分离内部与外部安全任务的努力。不过,虽然内部安全是中国武装部队的次要任务,但这仍然是其重要任务之一。
  外围地区封锁为了实现其战略目标,中国寻求的第二种能力就是对中国外围地区的封锁能力。美国国防部称,地区封锁能力就是“阻碍敌对方利用封锁区空间或设施的一种能力”。它不同于地区控制或利用一支军队占领特定区域。中国希望通过发展地区封锁能力,在其大陆与领海外围创造一个缓冲区——该缓冲区能够增加其它国家针对中国大陆内部目标实施军事行动时付出的代价。
  地区封锁有助于多个战略目标的实现。首先,在陆地上,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潜在敌人准备在中国边境附近实施军事行动前都必须再三考虑,其次,在海洋上,中国为可能发生台湾冲突做的准备主要集中在阻碍或延迟美国部队进入战场上。海上封锁还能够增强像广东与上海等中国沿海各富裕省市的安全——在与台湾发生的冲突中,这些省市可能成为军事目标。最后,地区封锁还能够增强中国封锁其港口或将其与主要贸易伙伴连接在一起的近海海上航线的能力。
  中国在其大陆周边实施封锁的能力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进步。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中国首次向世界证明了它的这种能力——当时,有人担心中国可能卷入越南战争,以确保美国地面军事行动不越过17度线。中国大陆封锁能力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其拥有较大的战略纵深、边境地区人口稀少。这一地理优势使中国能够通过纵深防御(defense-in-depth)来应对任何攻击。中国的战略纵深极大的增加了通过攻击中国大陆来压制中国的成本。解放军拥有兵力高达160万的地面部队,这又对其地理优势进行了补充。而且,中国的地面部队还在继续现代化,增加其机动性。总起来看,任何想要从陆地上攻击中国的国家。就算是它能够突破中国的边境防线,它也需要付出昂贵的代价。
  中国武装部队投入到这一领域中的士兵人数反映出大陆封锁对中国军事规划者的持久重要性。约有22.45万解放军与武警部队被赋予保卫中国陆地边境并维持入境港及其周围地区安全的使命。在战争时期,这些部队还会阻击任何攻击中国边境的敌人的第一道防线。另外,解放军近半主力步兵与装甲部队已部署在与它国接壤的省市,肩负着击退任何针对中国领土的攻击或阻止敌人在中国边境附近部署大量军事力量的重任。这一力量结构(由驻边境地区的轻步兵部队与用内部地区机动部队组成)维持着强大的地区封锁能力。
  然而,中国的大陆封锁随着与其边境的距离的增加而不断变弱。与此同时,中国的领土还越来越易于受到远程精确的打击的威胁。所以,中国开始努力将其大陆封锁能力的范围扩展到其边境以外。中国可能利用两种主要高级战术多用途战机——俄罗斯的苏-27战机或中国在2006年投入量产的歼-10战机——以及短程弹道导弹与攻陆巡航导弹来摧毁位于中国境外的目标。同样的,为了防御远程打击,中国—直都在通过采购像俄制S-300PMU这样的先进地对空导弹系统,来增强其防空网络。
  与之形成对照的是,虽然中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就开始始寻求海上封锁能力,但其直到最近才获得了有限的海上封锁力量。正像2006年中国国防白皮书所指出的那样,中国正在设法“逐渐增大近海防御战略纵深”。在短期以至中期内,这一努力将继续以封锁台湾地区周围水域为重点。
  中国正逐渐壮大的海上封锁力量结构主要建立在若干个组成部分上。首先,中国海军一直在稳步对其潜艇部队的进行现代化,目前其潜艇力量可能是世界上第一流的海上封锁平台。其次,便是先进的水面战舰,尤其是包括海洋-Ⅱ与泸州级导弹驱逐舰在内的国产防空导弹驱逐舰。这些水面战舰配备着覆盖范围有限的防空系统,能够保护潜艇不受小型特遣部队或小型舰队攻击。第三个组成部分便是包括其最近刚刚从俄罗斯采购的日炙反舰导弹在内的各种反舰导弹。这些导弹能够从潜艇、水面战舰及飞机上发射。中国还正在从事利用铁路机动弹道导弹攻击离岸水面战舰(尤其是航母)的研究。最后一个组成部分是反卫星系统。
  有限地区武力投射能力 有限地区武力投射能力是中国寻求的第三种能力。武力投射是指将 军队部署并维持在国境之外的能力(尤其是实施进攻性作战行动)。然而,中国寻求的这种能力仅限于在特定持续时间内向特定地区(而不是沿中国海岸或所有存在争端的地区)投射武力。
  地区武力投射能力有助于其若干战略目标的实现。这种能力是实现国家统一所必须的能力,因为任何以阻止或预防台湾正式宣布独立为目标的强制性活动,都几乎必然需要对台湾采取进攻性行动。地区武力投射能力还在维持地区稳定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使中国能够向国外部署军事力量,阻止武装冲突扩散或将冲突消灭在初始阶段。武力投射还使中国能够通过在东亚地区人道主义救援、维持稳定局势行动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来维持地区稳定。
  中国在获得远程部署并维持军队的能力方面几乎没有取得什么进展。在过去几年里,中国在地区灾难救援活动中无足轻重的作用便证明了其武力投射能力的有限。例如,2004年12月东南亚海啸之后,中国缺少迅速向灾区提供援助的能力。
  中国采购了一些支持有限武力投射能力的平台。尽管解放军拥有几支远征部队(由几支空降与两栖攻击师以及海军陆战旅组成),但其缺少迅速或远程部署这些部队的工具。2005年,中国向俄罗斯订购-了伊尔76运输机,但外界猜测这笔交易可能已经流产。即便中国最终能够获得这些飞机,中国拥有的战略运输能力也很有限。
  同样的,尽管解放军拥有了用来穿越台湾海峡,实施两栖登陆作战的大型登陆舰,但其在台湾海峡上的海上战略运输能力也同样是有限的。最近。中国列装了两艘船坞登陆舰(LPD)。虽然中国有可能在未来几年里建造并列装更多艘船坞登陆舰,但其能够执行运输的部队与装备总数仍然是有限的。
  中国的远程空、海行动的力量结构与其有限的武力投射能力也是一致的。在过去十年里,中国空军现代化的侧重点是战斗机而不是远程轰炸机。尽管中国的一些国产战机可以采用空中加油技术,但其至今都没有投资买进一架大型加油机——它能够赋予解放军空军实施远程打击或在中国境外地区持续进行作战巡逻的能力。
  同样地,中国也只拥有有限的为船舶远程巡逻补充燃料的能力。中国已经拥有了几艘为船只补充燃料的补给船,其最近还列装了两艘能够携带燃料、水、弹药与其他补给品的大型、多品种舰队综合补给船。然而,由于中国在海外没有海军基地,所以未来其远程海上巡逻的频率,将受限于未来其拥有的大型舰队综合补给船的数量。
  东亚的未来稳定 中国军事现代化的目标要比以前更加明确。总而言之,中国力量结构在过去几年里发生的变化与其政体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海上安全以及地区稳定是一致的。中国不谋求广泛的扩张主义目标,也没有在军事领域进行与其战略目标不相符的重大投入。
  当然,随着时间的流逝,中国的战略目标会对新能力的需要而发生变化。有一种可能是,中国领导人可能会强调保护其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而不仅仅是亚洲地区)的经济利益的重要性。目前,中国是否会谋求远程武力投射力量仍不得而知。然而,其力量结构的变化与政府国防支出的大幅度增长会为人们提供有关这种变化的指示器。相关指示器可能包括中国用于维持远洋巡逻的攻击潜艇的大量增加;空基海洋监视系统的发展、对加油机与运输机的投入,以及新型轰炸机的发展。多用途航母是另外一个中国谋求远程武力投射能力的指示器,但仅建造一艘航母可能只是在追求航母传达的地位,而不是航母本身带来的能力。
  中国是否或想要谋求远程武力投射能办仍然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现在,中国战略目标、军事能力以及武力结构是相对保守的。然而,考虑到中国的军事雄心与未来的安全困境,如果其在谋求军事能力的过程中不增加透明度、建立信任并减少误解的话,就会增加地区的紧张与不稳定局势。
  
  新的安全困境?
  
  通过安全困境的透镜来看,中国的军事现代化虽然追求的是保守、不扩张的目标,但这仍有可能会增加东亚地区的不稳定。按照这一理论,这一困境之所以存在主要是因为一个国家增加其自身安全的努力往往会降低其他国家的安全程度。从因国际体系混乱而引发不确定性这个方面考虑,即使一个国家出于防御的目的来增强其军事力量,其他国家也可能会将这种行为看作是一种攻击,威胁并导致出现安全竞争。当一个国家大幅度增加其国防开支并采购兵力投射力量(这正是中国目前军事现代化工作的两个特征)时,紧张程度螺旋上升的机会就会更大。
  从美国及中国军队内,发现与安全困境的存在相一致的不信任及猜疑的迹象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例如,美国于2006年公布的《四年一度防务评审》就曾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不断增长的军事力量、东亚地区威胁的规模以及中国的大陆纵深(通常被看作是一种防御优势)“为能够跨越远距离开展持久行动的军队提供了进入禁区的保障”,并且能够弥补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所缺少的进攻力量。在2008年3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五角大楼的一名官员简明地陈述了有关这种安全困境的逻辑:“我们缺乏对中国这一战略意图的理解,并由此引发了不确定,因此我们不得不提前做好准备,避免中国的局势会朝着‘目前中国人说不会出现的情况’发展。”
  相比之下,中国则将其自身的军事态势看作是防御性且不具备威胁的。与此同时,许多军事学者都在怀疑美国对中国的意图。中国方面的一些记录也反映这些怀疑:中国有关军事行动的文章着重强调击败强劲对手的方式,其对占据优势的美国军队尤为关注。
  在东亚的海事方面。这种安全困境可能会变得最为剧烈,因为在那里中国海军的现代化使其自1949年以来便具备了向距其海岸线更远距离的地方投射军队的能力。它也给予了中国向已由他国海军操控的海域投射本国军队的能力。对于美国而言,中国处于发展中的海上封锁能力可能就是对其海洋控制权的一种挑战。尽管中国近年来只进行了几次潜艇巡逻(多数是在其沿海地区),但是这一数字却在2007年增加到了7次。当与先进反舰导弹的发展相结合时,中国海军的现代化或许会对美国产生刺激,导致其往该地区增派更多的部队。
  对于东亚地区的其他国家来说,中国海军的现代化也很有可能被看作是一种威胁。随着中国先进水面战舰及潜艇的陆续入役,未来,其在沿海地区进行巡逻的频率便会增加,在因岛屿控制及海上权利而引发争夺的中国南海海域也会如此。即使中国不通过外交渠道对外声明,其不断增加的军事存在可能会被看作具有刺激性的。结果,日本可能会加大在其海军力量上的投资力度,增加在有争议海域的军事存在,其他国家则可能寻求增加其同美国之间的安全联系,进一步增加这一地区的安全竞争。
  如果这些安全困境的推动力得到增强,那么它们可能对东亚地区的稳定产生 深远的影响。冷战结束后,美国曾通过促进军事存在、抑制该地区国家间(尤其是中国同日本)的潜在敌意增强了东亚地区的稳定性。然而,未来,美国维持其海军力量的努力则可能会背道而驰——如果其增强与中国之间的安全竞争,那么美国就会逐渐破坏这一地区的稳定。此外,在涉及中国的其他地区的冲突中,美国将会很难只作为一个局外裁决者。逐渐增加的安全竞争也有可能会毁灭中国重要的放心战略。该地区的多数国家可能会发现,中国呈两位数继续增长国防开支以及兵力投射平台的发展,逐渐与其所表明的“和平发展”的目标渐行渐远,并由此增加这些国家对中国长期意图的怀疑。
  不过,局势紧张程度的上升却不是不可避免的。尽管过去10年内中国国防开支的绝对水平得到了增加,但却很少有人注意到以下几点。第一,中国的国防开支在过去15年中在全面开支中所占的比率一直维持在8%左右。中国并没有将国防开支列于诸如教育或福利等其他政府优先项目之上;第二,中国真正能花费在海上封锁及兵力投射力量上的资源非常限制。即使采用来自五角大楼的最高估计,中国2007年的全部国防开支(1390亿美元)也比美国海军的预算(1470亿美元)还要少;第三,美国在东亚海域的存在依旧很强势。目前,美国在太平洋周围部署了29艘核潜艇,占美军核潜艇总数的一半以上。
  为缓和潜在的严重危机,中美双方都应该采取明确的行动。中国应该继续其增加军队透明度的工作(该项工作始于其于1998年出版的国防白皮书),尤其是在国防开支及军事理论方面。中国已经意识到了增强透明度为其所带来的好处。
  中国海军一位军官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指出:“开放的程度越深,就会得到更多信任”。美国与中国应该继续努力深化其军事联系,特别是要增加两国高级军官之间的交流——不仅要增加两国军方参谋长之间的交流,还要增加所有太平洋地区司令员之间的交流。五角大楼可能效仿美国国务院与财政部的作法,在中美军事领域建立正式的“高层对话”。中美军事领域建立正式的“高层对活”。中美应该增加两国在利益重叠领域的联合军事演习,这可能将会成为继北太平洋地区海岸警备机构论坛模式之后的又一种减少两国间不信任的途径一一该论坛成员国已经举行了一系列联合演习,而且中国与美国都是该论坛的成员国。
其他文献
海军陆战队过去广受重视,是因为一度被看成台军“反攻大陆”的一面旗帜,但在近年台军战略守势调整的大背景下,这支台北卫戍“御林军”却主要承担着“反斩首”等“低强度”任务,部队的相对实力与士气已到了历史最低谷。    南京-台北:“御林军”兴衰录    2009年4月29日,刚刚被记过改调台湾海军司令部委员听候调查的前海军陆战队中将指挥官徐尚文,在左营海军军区旁的住处割腕自残,后被家人发现,送左营总医院
期刊
2009年5月25日大约上午9时50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在咸镜北道吉州郡的地下设施内进行了第二次地下核试验,试爆地点位于金策市东北75公里,距离2006年朝鲜核试地点北方数公里。据韩国估计此次爆炸当量达到1000至20000吨TNT炸药。与此同时,美国方面发表评论称美国军方对朝鲜成为核国家早有准备。  从1954年朝鲜人民军成立“核武器防卫部门”到2006年正式拥有核武器,经历了国家独立、朝
期刊
为了法国在全球海洋中的永久存在,其海军一直致力于满足最高标准的海空作战要求。为此,法国海军确定了2015年力量规模,包括80艘舰艇,130架战机和5支突击队,在保证这个规模基础上,法国海军将优先实现武器装备的现代化。    护卫舰成为主力    发展驱逐舰、护卫舰和攻击型核潜艇是法国打造2015海军的核心内容。在今后6年中,法国海军将更新其大部分驱逐舰和护卫舰。2005年11月,国防部长米谢尔·马
期刊
说起美日鱼雷战,就得先从双方使用的鱼雷谈起,美军在战争中使用的是Mk10、Mk13、Mk14、Mk18等型鱼雷,以其中的Mk14型最为广泛,其质量在战争前期差得实在无话可说,舰载机使用的鱼雷和潜艇使用的一样存在严重的引信问题,经常命中不起爆。最极端的例子发生在1943年,一艘潜艇攻击日本油轮发射13枚鱼雷无一爆炸,愤怒的艇长将剩下的一条鱼雷带回去检查,发现用鱼雷射击海边的山崖同样不爆炸。这才最终确
期刊
地中海“涨潮”    与当前大多数西欧国家军费预算缩减形成鲜明对比,西班牙近年来国防开支不断增长。其2006年的国防预算比2005年增长6.1%,2007年更达80.5亿欧元(约合108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8.6%,是近20年增幅最大的一次。为继续推动军队现代化建设。西班牙政府最初提出2008年的国防预算为81.4亿欧元,随后又把这一数字增加5.9%,达到86.2亿欧元。  由于西班牙位于欧
期刊
1948年11月12日,日本东京。这一天,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正式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犯下滔天罪行的日本25名甲级战犯(另3名甲级战犯在审理过程中已死去,故未最后判决)进行最后判决。(火田)俊六是这25名甲级战犯中唯一一位挂着日本帝国陆军元帅军衔的高级将领。他坐在被告席的第一排,他的左边是土肥原贤二,右边是广田弘毅。此时他的脸上早已没有骄横之气,只是一脸的苦涩和难堪。  (火田)俊六认为自己是必死无疑的
期刊
他们都有着同样的故事,故事里都有着清贫而宁静的田园生活,也都有着他们永远不明就里的天降灾祸。他们在大屠杀中幸存下来,但他们的余生都被噩梦缠绕,在那个共同的噩梦里都有着丑陋的日本兵;晾衣杆一般长的三八大盖;雪亮的东洋刀;还有至亲骨肉的鲜血甚至内脏。这是生命中不可承受的回忆,他们不愿拥有,却又不能不一次又一次的回忆,因为他们是近代史上最灭绝人性的战争暴行的见证人。是谁让他们得到了这样的回忆?    莫
期刊
1940年爆发的不列颠之战是世界上第一场完全在空中实施的战役行动,它毫无疑问也是有史以来最重要的战役之一。1940年,希特勒的军队已经征服了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挪威、丹麦和法国。欧洲唯一仍在与纳粹德国继续对抗的国家只有英国。经历了敦刻尔克大撤退后,英国陆军把几乎所有的装甲车辆和重型装备都留在了欧洲大陆。他们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重新武装起来,保卫本土。丘吉尔当时就说:“魏刚将军所称的法国之战已经结
期刊
让部队更加多姿多彩    在总政治部主办的第五届全军摄影艺术展开幕式上,“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届摄影艺术奖”同时揭晓。经过由总政治部有关部门和《解放军报》社领导,以及军内外著名摄影家组成的全军摄影艺术奖评审委员会认真阅评,从全军选送的2376幅(组)作品中,投票评选出30幅(组)获奖作品,搞文字出身的北京军区司令部专职新闻工作者张坤平大校拍摄的作品《车辚辚,羊咩咩》,荣获了这一全军最高层次摄影奖项,
期刊
大地在隆隆的铁流声中震动,天空在呼啸的炮声中颤抖。隆冬的一天清晨,在黎明薄雾的掩映下’一条铁甲“长龙”正风驰电掣地闯进海拔5000多米的巍巍喀喇昆仑,首次在寂静的“生命禁区”拉开了成建制,全员、全要素远程机动装备技术保障综合演练的帷幕。      这一天的9时30分。该机械化步兵师组成梯队,穿过昆仑峡谷,沿着新藏公路急驰,突然接到先遣分队报告:“前方遭‘敌’空袭,道路已被毁坏,前进受堵。”部队长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