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月秋狂草如兰散幽香

来源 :时代名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g5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月秋生于1984年,典型的80后,语言不多,身穿夹克,理一平头,貌如他的书法狂草,如花似兰、静静地散发出幽香;也静静地向人们传递出了书艺生涯的沧桑。
  前几天,也就是这个80后,竟然挤进了个个脸上写满沧桑、鸿儒云集的阵营——云南省文史馆,成为了省文史馆史上最年轻的书画创作员。
  他,在云南文化界溅起了阵阵涟漪……确实是后生可畏啊!他到底咋样?记者为此零距离走访了他。
  书山崎岖任攀援
  1984年,赵月秋生于云南洱源一个普通的白族农民家庭,父母都没上过几年学,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但父母们的忠诚、善良和勤劳与不怨天尤人的品格,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打牢了他学习中国书法的思想根基——必须奋斗,用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上小学时,他就对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到了春节,每当看见家中买来对联,父母贴对联的认真劲头,更是让他产生了对书法作品的羡慕。于是,他不时拿起毛笔,在家中院墙涂涂画画,常常把墙壁弄得面目全非。为此,也没少挨父母的骂,可他反倒觉得乐趣比骂要多得多。
  上中学时,他在老师的指导下,加强了线、点、字的练习力度。他说:“那时,同宿舍住了8名学生,当同学们在玩或是外出时,我就将床上的被褥掀开,以床板作书案,加紧书法练习;没有纸张,我就找来旧报纸或毛边纸代替。最让我难忘的是,当学校的图书室管理员听了我练习书法需要废旧报纸后,立马给了我一大捆,帮我解决了练书法所需纸张的燃眉之急。”他回忆道,这时期他用的是三指执笔法,画一些横线、竖线和直径不等的圆线与点线;同时,也从书上选择一些名言警句加以练习,练得差不多了,还试着参加学校和社会组织的一些书法竞赛活动。
  心有所愿,行而成立。1999年7月,赵月秋荣获全国少年儿童书法竞赛三等奖。他回忆说:“记得,当时正好是暑假,老师陪我去北京领奖。到昆明后我感到一切都很新鲜,尤其是对火车特别好奇,在西二环洱源驻昆办刚住下,我就溜出办事处,往火车站跑,结果火车不仅未看到,还差点误了第二天的飞机。”
  北京领奖回到学校后,他成了洱源的书法明星。书法也得到了老师和一些百姓的认可,以至于中学时期的几个春节,他都在村头摆起桌子,以每付对联二三元不等的价格出售起了春联。他说:“那时候,一天忙乎下来,就是三四十元,除去成本,所剩无几,但心里却是幸福的。”
  2003年,赵月秋考入二炮工程大学,因写得一手漂亮的字,成了系上的固定板报员。差不多每周一期的板报,从文字到图案,他都发挥书法的强项,精心策划、精心撰稿、精心编辑、精心绘画、精心抄写,使板报成为工程大学的一道亮丽风景;并且,还常常在学校组织的板报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他说:“大学4年,我除了上课与板报外;时间基本都用在了书法上,且每月的津贴也基本上是用于买笔、墨、纸、砚,仅写过的废纸摞起来起码足足有三四米高。”令他感动的是,当领导得知他在洗漱间习书的情况后,特将一杂物间整理一番,给他习书之用,让他有了一个学习书法临时的“家”。
  闷棍敲醒梦中人
  “一等奖!”又是“一等奖!”在学校不时组织的板报、书法竞赛中,赵月秋累累获奖,周围一片喝彩声,他的心也暗暗在狂喜。
  “应当将自己的书法向行家展示一下!”一天,他想起了艺术进军校的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草书委员会秘书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刘洪彪先生。
  于是,2006年5月1日,他利用学校放假的机会,精心选出自己的一批“得意之作”,乘坐火车直奔北京,费尽周折找到了刘先生,请先生赏识。
  “你写的这些字,乍一看写很流畅,实质却没有来源和出处,线条浮躁轻飘,字的结体尚不可观,路子不正,算是刚刚入门吧!” 刘先生一点不绕弯,当头给了他一闷棒。
  “当然,你的点画也有难得的灵性、激情、美意和文心。” 刘先生发现语言过重,也没忘给了些许肯定。
  刘洪彪说:“你要想有所改观,就要重新从经典开始,向古人取法!”
  ……
  赵月秋回忆说:“当时的我,如同当头被泼了一盆凉水,刺激全身。回到军校后,我认真琢磨,感到这一席话句句是真谛,如醍醐灌顶,让我幡然醒悟——原来我的所谓书法,仅仅只是掌握了点皮毛而已啊!现在想想,以前那些作品,最多也就是为日后的书法创作打下了点美术基础。”
  克己勤勉寻遗珠
  “成功的道路不平坦。假如要真正成为一个有思想、有追求的书法家,就必须迅速从赞扬与陶醉声中走出来,把目光投向更深的层次、更高的境界,不断求索、勇往直前!” 赵月秋清醒了。
  如何从经典开始、向古人取法?他走的还是学书常道:“读、摹、临、背、意、用”。 “读”即读帖,读字的用笔方法、结字的方法、神采和通篇的章法等,读帖时抓住帖的特征、字的形象特点;“摹”即摹帖,就是用透明的白纸蒙在字帖上照着描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描红;“临”即临帖,就是帖放在一边,一边看一边照着帖的写法进行练习;“背”就是背临,能够背着写出字帖上一样漂亮的字;“意”即意临,在能够背临的时候,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用”即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加以应用。
  取法上,他选择古老的章草作为主攻方向,又以浑朴率性的《平复帖》作为风格追求;他写小楷,写小草,学篆书,学行书,以丰富笔法,精致点画;他临“旭素”,作大草,以散怀抒情,明心见性;他选录历代经典文赋,以陶冶文心,儒雅书卷;他采用古香古色的暗淡色纸书写,以渲染和营造久远的历史陈迹观感和视觉想象。
  经过几年的临中悟、悟中临,他终于集众长于己融天机自得、会群妙于一心,写出了书法的新意。2011年,他运用章草笔触书就的《出师表》,洋洋洒洒760个字,前14个自然段,笔划如腾腾细浪,或逶迤,或挚伏;之后几段,字之体势巨变,有的一笔而成、挥洒自如,有的纵横有致、方圆并用,有的极富变化、欢腾似歌……在用墨上,也恰到好处,浓处不觉滞重,淡处颇显轻灵;章法上,字距行距疏朗,布白空灵,形成一种空阔清新的艺术风格。当年,此作成功入选“第五届全军书法展”,并夺得一等奖。   之后的几年,他又先后创作了《兰亭十三跋》《山谷论书》等一批力作。在《兰亭十三跋》中,他认真揣磨元·赵盂頫:“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的哲言,从“形学”入手, 将跋文笔划长、短、粗、细、俯、仰、缩、伸,偏旁宽、窄、高、低、欹、正综合谋划,精心布局,实现了小字大气象、字字形不同,笔划搭配适宜、得体、匀美的初衷;《山谷论书》(局部)则选取了宋·黄庭坚论书的精要,书写上强化纵向的阅读顺序,上下连绵,风轻云淡;同时,又仿佛让你听到一种藏真之飞动的音乐之声。这些作品,都陆续参加了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书法作品展”,还喜获全国奖。
  “我的书法进步,用纸也是关键一环。”赵月秋说:“我喜欢用枸树皮纸,这种纸纸性半生不熟,书写的时候既能很好的保留书写时的笔触,又具备一定的渗化效果,使浓墨在纸上留下墨块,产生涨墨的效果,在表现枯笔与细线条上又能体现其古拙的美感,使人观之深受感染。经我多年实践,枸树皮纸较为适合书写较为古朴、稚拙的书风,如章草、隶书、金文等;视觉上极富高古、苍茫、雄浑之美感。”
  现在,赵月秋的书法艺术已渐渐趋于成熟,但他对自己仍有清醒理智的认识。他说:“我一路颠簸走来,只是偶尔拾得古人几颗遗珠而已。‘路漫漫其修远兮,’我还年轻,我愿用毕生心血浇灌好这片书法的热土!”
  相关链接
  赵月秋,男,1984年生,白族,云南洱源人。现为第二炮兵某部文化站副站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第二炮兵美术书法研究院艺委会委员、云南省文史馆书画创作员、云南印社社员、云南艺术学院书法专业外聘教授、明社首届国展书法创作冲刺班助教。
  主要艺术成果:
  2011年,参加第五届全军书法展,获一等奖;
  2011年,参加第四届“永乐宫”书画艺术节,获百佳奖;
  2011年,参加第三届中国西部书法篆刻作品展;
  2011年,参加第三届“齐白石”奖全国书法作品展;
  2011年,参加首届全国职工书法作品展;
  2012年,参加“百里杜鹃”全国书法作品展,获全国奖;
  2012年,参加“瘗鹤铭”全国书法作品展,获提名奖;
  2013年,参加“农行杯”首届全国电视书法大赛,获三等奖;
  2013年,参加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全军书法展,获三等奖;
  2013年,参加全国首届小品书法展;
  2013年,参加王安石奖全国书法作品展;
  2013年,参加第二届“平复帖杯”全国书法作品展;
  2013年,参加首届“钟繇奖”全国书法作品展;
  2013年,参加首届“西狭颂”全国书法作品展;
  2013年,参加首届“廉江红橙奖”全国书法作品展;
  2013年,参加第三届草书作品展;
  2014年,参加第四届中国西部书法篆刻作品展;
  2014年,参加丝绸之路杯全国书法作品展;
  2014年,参加“朝圣敦煌”全国书法作品展。
其他文献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民族延续的血脉。云南25个少数民族的文化多姿多彩,是云南民族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的资源库,它蕴藏着难以估量的文化资本。经过多年的发展,云南民族的文化建设不仅丰富了各民族人民的精神生活,增强了各民族群众的文化自信心与自豪感,提升了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自觉性,使各族人民保护、学习、传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行为意识蔚然成风;同时,还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学习,初步形成了费
期刊
入刊理由: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雕刻不需要独创,但一定要有生命。” 云南民间手工艺术传承人、艺术家扎姆·军以粗犷抽象的线条铸就一张张形态各异的面孔,展示了云南独特的艺术魅力,让欣赏到其作品的人,不仅看到了作品本身,还能切实感受到其中所传达出来的原始力量和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2015年6月6日下午三点,在一阵激烈的鼓点声中,“扎姆·军自我复制之面具油画作品展”在云南省民族博物馆拉开帷幕。参观
期刊
2015年6月9日14:00,《风光》杂志迎来了一批尊贵的客人——民族工作、民族研究、民族理论、民族关系、民族艺术研究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为“创建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言献策。  “2015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明确指出要把‘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作为云南发展的三大目标之一,把‘着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五项重点工作之一。今天,《风光》杂志请各位专家学者拨冗参加
期刊
刚跨入2015年的元月,就得知金华居然出传记了,内心里着实为他捏了一把汗:这小弟,敢如此犯忌,不到半百就出版传记了,性子够急,胆子够大,步子够快!言下之意,还是一个词:担心。按照常规常理,不到七八十岁的年纪,谁也不会轻易出版传记等带有自传性质的文字,这是约定俗成的一种社会惯例,谁也不敢轻易触犯此类禁忌。然而,在我们云南作家群里,“跳”出了蔡金华来,他破了一回“前不见先例”的先例,至少我是被吓了一跳
期刊
入刊理由  乡愁是一杯浓浓的酒,乡愁是一轮圆圆的月,乡愁是故乡那条永远流淌的小溪,乡愁是那根在灵魂深处流动的血管……记住美丽的乡愁,筑梦云南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当成为云南在经济新常态下实现由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推手。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已初具规模,发展态势多样。全国已建成4万多个旅游景区、景点,一半以上分布在广袤的农村地区;每年接待游客超过5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2000亿元;“十
期刊
摘 要 2001年11月5日,中国成为WTO的正式成员国,标志着中国经济融入整个世界经济的进程加快,也预示着WTO的各项规则将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各个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2006年底,我国银行业又将全面对外开放,届时中国银行业将面临与外国金融机构的更激烈竞争。无论从WTO对整个金融体系所造成的冲击,还是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的重要内容,推进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性显然毋庸置疑
期刊
入刊理由  人人都渴望成功,然而,成功永远只属于少数人,就是那些身上拥有成功者特质的人——这些人身上除了具备对人生、事业有着足够的热忱、自信、勇气、担当外,还有着不同于一般人的认真劲儿。这股认真劲儿,令他们克服了别人望而怯步的困难和挑战,使得自己抵达梦想的彼岸,成为令人仰视的强者。因此说,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企业,除了要具备成功的潜质外,最重要的是认真。认真是成功的基石,也是人们走向成功的桥梁——
期刊
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玉溪大发展,大跨越的伟大征程正在徐徐展开。玉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特别是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云南省加快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建设的战略布局之中,玉溪的区位和作用更加的凸显。当其时,230多万玉溪人民正在中共玉溪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用智慧和汗水奋力书写着中国梦的玉溪篇章。玉溪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领域发生着突飞猛进的变化。新常态孕育着新机遇,这将强力助推玉溪
期刊
春节之后,中国好多企业就面临着一个很窘迫的问题:许多有经验的员工辞职了,查缺补漏成了救火行为,招聘和想方设法地觅人以充实空缺的岗位成了企业的重头工作。说到员工的辞职原因,我想员工的幸福指数是极大因素,成了一个关键。反观这个问题,就可以发现,当前的中国市场,已经彻底从过去的全面短缺经济走到了全面过剩经济的时代,发展方式也从过去的传统制造业和传统商业迅速向互联网、大数据时代转变。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也在
期刊
入刊理由:2015年2月10日,云南省工商联在昆明市西山区云安会都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了盛大的新年联谊会。活动现场隆重而喜庆,高朋满座,嘉宾云集,大家都怀着激动而喜悦的心情,共同见证了云南省工商联今日的风彩,也共同回忆云南省工商联走过的60多年光辉历程。云南省工商联成立于1954年1月14,如今已走过了60多个春秋,在这60多年里,它充分发挥自己的纽带作用,在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