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做到以生为本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ba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生在小学及初中学习过程中,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情,精心做好教学设计,力争以生为本,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更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逐步提高学习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关键词: 高中语文 以生为本 《捡麦穗》
  在课堂上有两大活动:教和学。教的主体是教师,教师的任务是传授知识;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要将知识纳入知识体系中,而且学的过程是一个自我生成和建构的过程,是任何人都无法代劳的一个过程。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理解和认识是多元的,语文教师虽为教学主体,但不能将知识或者某种结论直接强加给学生,否则学生肯定会失去学习的主体地位,不利于语文素养的提高。如何才能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做到以生为本,同时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呢?笔者结合粤教版必修一《捡麦穗》的课堂教学实践谈谈这方面的一些探索。
  一、教师深入研讨文本,把握可教内容
  语文是一门特殊学科,每个老师对文章都自己的理解,每篇文本可教的内容有很多,但教师不能随性地教学。要做到以生为本,首先必须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而要发挥此作用,教师首先必须深入研讨文本,并把握清楚可教内容,同时结合自己的风格进行教学设计,万万不可只看《教学参考书》,硬搬书中的教学设计。
  例如在设计《捡麦穗》的过程中,教师应在结合散文阅读教学方法和单元目标的前提下,研读分析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教学风格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然后一起交流思路、方法,以引起教学火花的碰撞,设计出更优秀的教学设计。
  二、深入了解学情,力争以生为本
  一些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往往忽视学情,仅以一份教学设计上几个不同层次的班级为准,这样做难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学生经过小学、初中语文课堂的熏陶,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而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必须考虑学生的鉴赏水平,了解学生困惑的内容,了解学生迫于解决的问题,了解学生对于该未学课文的兴趣点等,弄清楚这些内容后再着手设计教案,从学生的角度定目标、重点和难点。
  此外,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还应当考虑学生的性格情况,很多教师设计教学活动时容易忽略学生的性格,导致课堂上师生互动时只有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并没预想中的回应,这除了影响教师的调动能力外,而且不能在设计活动时考虑学生的内外向情况、表达能力等。
  例如笔者在设计《捡麦穗》的引入参与环节时,充分考虑班上女生为主的情况,创设了从女生出嫁要准备嫁妆这样的情境,以迅速进入文章中主人公是如何准备嫁妆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另外,该班学生语文学习水平较高,学习态度认真,能够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任务,对语文学习有一定的热情。女生偏多,比较文静,但乐于在课堂上诵读,且男生也较安静,能自主地读文本,如果老师做一定的引导,他们就可以认真地感受文本。因此,在“探索揭示”环节,笔者设了分角色诵读“我”和“二姨”的对话,以感受“我”的形象;此外,还有分角色诵读“我”、“老汉”,以理解“老汉”的形象,在理解两人形象后,再进行“我与老汉之间是一种怎样的感情”的分小组探讨,这样就实现了以学生为本、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的目标。
  三、巧设教学活动,力求學生发挥主动性
  在高中语文教学设计中,教学活动是重中之重。整个教学流程应当以学生的困惑为主,巧解重难点,以实现目标。而在设置教学活动时不能为了活动而设活动,比如不能滥用小组讨论,要根据教学设计的需要巧设不同形式的活动,更要注重设计的活动是否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是否是学生能接受并乐于主动参与的活动,完成这一活动能否实现教学目标或为实现目标起到作用等,如不考虑以上情况,只是为活动而活动,那么,这样的设计肯定是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的。
  例如笔者在设计《捡麦穗》的过程中,既想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又想他们能顺利地对重难点展开思考和探索,就要先理解文中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感情,怎样才能让学生真切地理解感受当中的微妙情感呢?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这样的学习肯定是不深刻的,因此,务必借助活动,笔者设计了分角色朗读的活动让学生融入作品的角色中去理解。另外,在探索揭示环节,笔者主要设计了两个大问题:“大雁是一个怎样的姑娘”和“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当中融入“烟荷包”和“小火柿子”的深层意义的理解,希望以问题的形式让他们自己研读。在反馈评价环节,考虑到该班学生不善于主动表达,因此设计了填空题检测目标落实情况,“文章以?摇?摇?摇?摇?摇?摇 的情调,写出了人与人之间“?摇?摇?摇?摇?摇?摇 ”?摇?摇?摇?摇?摇?摇的爱(用原句回答),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纯真童年的缅怀,对?摇?摇?摇?摇?摇?摇 的惆怅、怀念与追求”。此外,“反思评价”环节中,主要通过微博形式分享当下社会的真善美,这种形式是学生喜欢的,并且有140个字的限制,更是对文章主体进行的拓展,由当时的真善美联想到当下社会的情况,传播和感受朴素的情感,获得自己的感悟。这样教学活动不仅不是虚设,反而都是适合该班学生参与的活动,学生都乐于在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在以生为本的前提下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完成重难点的突破。
  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应把理论实践运用到课堂中,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力争实现新课标提出的“学会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的目标,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Anita Woolfolk等.教育心理学第十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8.
其他文献
摘 要: 2016年福建高考采用全国卷I,全国卷与福建卷相比,有很多区别。分析全国卷I的特点,对于备考2017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作者通过对全国卷I的试题结构、题型、题材、设问进行分析,为高三复习提供可操作性的具体方法指导。  关键词: 2016年高考 全国卷I 试卷分析  目前,全国高考改革正在深入进行,全国多个省份开始采用新课标文综卷I(以下简称全国卷I)。福建省也不例外,紧跟改革的步伐,开始采
摘 要: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目前发现很多的学生在学习上缺乏问题意识,没有养成提出问题的好习惯。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英语提问教学方法,使学生轻松地学好英语,成为广大英语教师的共同课题。对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提问技巧存在问题进行归因分析,并进一步探索教师在提问中应采取的策略和技巧,以期找到优化英语课堂提问行为的有效途径,切实增强初中英语教师的课堂提问效果。  关键词:
摘 要: 为实现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盐城工学院倡导基于能力测评的课程考试改革。重视考试改革,积极发挥考试促教促学作用;基于能力测评,考试内容强调时代性和拓展性,考试形式突出实践性和过程性;严格过程管理,努力提高考试信度与效度,考试改革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能力测评 课程考试改革 考试内容 考试结果  一、问题的提出  高校考试工作是教育教学过
摘 要: 童话故事通过丰富的想象、夸张和象征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编童话故事更能反映儿童的心理特点,教会孩子编写童话故事不仅能提高写作能力,更能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同时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故事,释放情绪,放飞心情,展现个性风采,增强自信心;另外还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孩子的心理。在自己编写的童话故事下把内心世界也展现出来,让家长和老师了解,便于早发现问题,早沟通调整。所以童话故事的编写
摘 要: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从学生成长、发展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现状、问题和需要出发,打破传统固定的学科框架体系,使学生主体性越发凸显出来。学生的预习、展示、反馈活动需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并对教材内容取舍,有的放矢地完成教学活动,避免完全以教材为核心而忽视实际教学情况。  关键词: 教材 课标 方法 途径 整合  2011年6月12日,江苏省
摘 要: 从幼儿数学教育改革角度来讲,生活化与数学化是改革的两个重要维度,需要通过合适的“度”保持二者的平衡。如果把握不好这个“度”,容易导致幼儿数学教育过程中,生活化盖过数学化,或者数学化盖过生活化,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将阐述幼儿数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分析幼儿数学教育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两方面问题,提出具体改革策略。  关键词: 幼儿 数学教育 生活化 数学化  近年来,我国幼儿教育逐渐对教
摘 要: 本文主要阐述新课程标准及高考考纲对学生掌握语法的要求,并结合近三年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英语语法填空的题型、考查方式和考点分析,探索语法填空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旨在探索教师如何在语法填空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和运用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题能力。  关键词: 语法填空 考点分析 备考策略  语法填空又称为开放式语篇填空,这一题型的测试是根据德国心理学的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和英语语言学家布朗的语
世界是无穷尽的,生命是无穷尽的,艺术的境界也是无穷尽的。作为盛唐诗坛可以与李白相比肩的一派大师,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开拓和丰富了传统诗歌,同时给我们展现了一个魅力无穷的艺术境界。苏东坡评论王维的《蓝田烟雨图》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句话切中了王维诗歌的特点,正是其诗歌独特意境美之所在。  奠定王维在唐诗史上大师地位是他的山水田园诗。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是多种高水平的盛世文化
摘 要: 抛物线的定义是讨论研究抛物线相关问题的基础.用抛物线的定义解题不但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定义的理解,而且可以收到以点带面、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高考数学 抛物线定义 教学应用  一、问题的引出  点评:将焦点弦分成两段,利用定义将焦点弦长用两端点横坐标表示,结合抛物线方程,利用韦达定理是常见的基本技能.  四、结语  对于抛物线的定义,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等于其到准线的距离,这是求
摘 要: 本文展示了一个自制的实验教学仪器“多功能水箱”,它可以有效演示光的全反射、特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和虹吸等实验现象,达到了一个教具,多功能展示的效果,可以有效拓展学生思维,强化实验教学效果。  关键词: 全反射 多功能 水箱  在现实生活中,光的全反射现象及其原理已被广泛应用,如光导纤维内窥镜、光纤传感器及光纤通信等。光纤是一种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由两层折射率不同的材料组成,一般内芯玻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