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挂在厅堂或者是贴在廊柱,无论是迎春接福,或者是书法展览。一副好的楹联书法作品总是让人赏心悦目,彰显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其文辞内容更具有勉学励志、修身治世的思想内涵和社会教化意义。
每年春节,不论南方北方,人们大多有在门上贴春联的习俗。虽然现在手写春联越来越少,但是个人觉得还是手写的更有传统文化的味道。春联始于何时,与书法又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楹联书法能够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
亡国之君与第一副春联
春联源于汉代的桃符,与两位守门的神仙有关。相传黄帝手下有两名大将,一名“神荼”,一名“郁垒”,人们相信用他们可以驱鬼辟邪。桃木在古代也被认为有趋吉避凶的作用,所以便用桃木做成各长六寸、宽三寸的两块木板,在上面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或画像,挂在门两侧用来辟邪,这就是“桃符”。后来,桃符的内容发生了变化:一种以神荼、郁垒画像为基础演化成了门神,其形象逐渐为秦叔宝、尉迟恭、钟馗等所代替;另一种以对仗吉语为文字表现形式,发展成春联。春联内容由敬神辟邪向书写生活愿望转化,文辞也朝着文学化方向发展,随着书写形式与书法广泛结合,成为楹联书法艺术的源头。
通常认为,最早的一副春联是五代时期后蜀主孟昶所撰。孟昶颇有文采,每到年末除夕,便命令学士在桃符上题词,挂在他的寝宫门口。964年,他觉得学士辛寅逊所撰不工,便亲自命笔在桃符上题下“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以取吉祥迎春之意,第一副春联由此诞生,书写桃符这种形式也可看作是楹联书法的雏形。孟昶题完此联后,未出正月,后蜀便为宋所灭。巧合的是,他投降的那天恰好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生日,即所谓“长春节”,而赵匡胤派来接管成都府的官员名叫吕余庆。或许是感于天意难违,加上亡国之痛,四十七岁的孟昶虽然在投降后得到了封赏,但七天之后便郁郁而终。他所留下的这副春联却流传千年,成为春节广泛流传的对联佳作。
第二副春联与最早的对联实物
孟昶的春联如昙花一现,在其去世之后百余年,鲜有新的春联产生。虽然宋元时期民间依然有写“春帖子”的习俗,但多是神祇画像和祈福的祝语,也有一部分摘用诗中现成的对偶句题于桃符,自撰春联的比例非常小。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被贬至黄州,一年春节,他为朋友王文甫题写了一副春联“门大要容千驷入,堂深不觉百男欢”,这是继孟昶之后第二副春联,也是北宋唯一一副可信的春联,可惜没有书法作品流传下来。
早期的对联并非主流文体,多以实用应酬为主,因而更少有实物留存下来。1986年8月,在福建省福州市茶园山发现了一座宋代墓葬,墓中出土了几件特殊的随葬品—帛幡,上面写有挽联。据考证,这些帛幡写于南宋端平二年(1235年),墓主人是一位抗击蒙古军的宋军将佐。其中三副挽联内容分别为“铜竹昔时膺凤诏,风云他日趣鳌头”“军民上下咸思德,赏罚分明善用人”“正直忠良摩万姓,宽仁骨鲠劳三军”,对联落款分别有“城南某某拜上字样”。这三副挽联,对仗工稳,平仄协调,说明当时的人已经掌握了对联的创作技巧。挽联用楷书写就,风格古雅,端庄肃穆,虽然不是出自名家之手,但已具有楹联书法的味道。这些帛幡现收藏于福州市博物馆,被视为迄今发现最早的对联实物,对楹联书法研究极具参考价值。
对联天子与楹联书法
宋代之后,一直到明代中期,随着社会发展,对联进一步淡化实用功能,艺术性和欣赏性渐渐加强。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对联发展史上有过特殊贡献,因而被称为“对联天子”。他把桃符定义为“春联”,并大力提倡,亲自推广。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时出现,以为笑乐。”此后春联便由宫廷官府、王公士卿普及到了寻常百姓家,并相沿成习,流传至今。
朱元璋一纸圣旨推动了春联的普及,也留下了不少联坛佳话。他不仅微服出城,与民同乐,还亲自督查对联落实情况,公卿黎庶一视同仁。一次,他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没有张贴春联,一打听,原来这是一家阉猪的,自以为地位卑微,不好意思题写张贴。朱元璋便提笔为其撰写了一副对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联意贴切、词语幽默、对仗工整,后来此联便成为阉猪业的行业联。
关于朱元璋对句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他与军师刘伯温对弈时的“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光。雷为战鼓电为旗,风云际会”,为南京莫愁湖胜棋楼题联“世事如棋,一着争来千秋业。柔情似水,几时流尽六朝春”,给戏班写的“日月灯,云霞帐,风雷鼓板,天地间一场大戏。汤武净,文武生,桓文丑末,古今人俱是角色”,为秦淮河题写的“佳水佳山佳风佳月,千秋佳地。痴声痴色痴梦痴情,几辈痴人”,等等。这些都堪称佳联绝对,也成为后人书法创作的绝佳素材。
在朱元璋的推动下,一些文人开始有意识地进行对联创作。有资料可以佐证明代中期楹联书法就已兴盛,如清光绪年间吴隐摹集拓印的《古今楹联汇刻》一书,收录有众多明代书家的楹联书法作品,包括方孝孺、李东阳、杨继盛、吴宽、王守仁、倪元璐、史可法、沈周、祝允明、唐寅、文徵明、王鏊、吴伟业等数十家,但这些作品的实物都没有留存下来。
明代中晚期,随着对联文体的成熟和大型纸张的出现,书法也摆脱了宋元之前的手卷和书札形式,开始像绘画一样成为厅堂陈设的时尚装饰。为适应这种厅堂陈设的审美形态,当时产生了供张挂欣赏的条幅、屏条、中堂、楹联、匾额等新的书法表现形式,书写也不再限于春联,而是融入了日常创作,楹联与书法的结合度进一步提高。明代晚期,严格意义上的楹联书法才得以正式进入厅堂,成为厅堂书室装饰的重要内容,楹联书法开始以一门独立的书法艺术形式焕发光彩。
群星璀璨的清代楹聯书法
清代是我国书法艺术的高峰,楹联书法可谓群星璀璨,涌现出了众多的楹联高手和书法名家,上至帝王官员,下至民间学者,无不以对联为趣,在文人雅士之间以联语互赠唱和蔚然成风。楹联书法已成为一种文人社交手段,不会吟诗答对、写一副对联,甚至都不好意思混迹文人圈子。 清代从康熙到宣统九位帝王都有楹联书法传世,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康熙、雍正和乾隆。例如康熙御书赐予文华殿大学士张玉书的一副对联“君子温其如玉,大雅卓尔不群”,表达了对其赞赏之意,此联用笔肥厚丰满,有苏轼笔意,结字雍容中正,极具帝王气象。与之相比,雍正的书法则呈现出清宛挺秀的面貌,如其御书对联“德惠旁流,畅芳远布。雅度宏绰,广学甄微”,雍容中更多了几分清雅刚健,体现出其励精图治的性格。乾隆则在追随父亲和爷爷的风格基础上,融合“二王”和赵孟頫书风,保留富雅气度,体现探索精神,加上精致的装裱,把皇家贵气发挥到了极致,如其御书对联“共看延喜联双珏,恰称先春贮五辛”。其后,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基本上延续了丰腴笔触,倒是光绪帝书风为之一变,喜欢草书,如其草书联“卷里有詩皆锦绣,人间无价是文章”,虽然笔画绵厚,缺少灵动意趣,但是骨子里浸透着他渴求变化图新的追求。末代皇帝宣统(溥仪)则学欧阳询、虞世南,颇能得其神髓,但是山河倾颓,气势终究不够,笔力靡弱单薄,已经不复祖上风神气度。
在帝王的表率和引领下臣子当然也不例外,官员不只诗文要写得好,对联书法也要工稳,能迎合时尚,这样在“以书取士”的大环境中才不会落伍,其中最为人熟知当属刘墉和纪晓岚。刘墉号称“浓墨宰相”,其书法上追魏晋,浓墨透纸,貌丰骨劲,味厚神藏,超然独出,自成一家。其对联书法字距舒朗,彰显宽博大度之气,内容更透着哲思与智慧,如“学观天人宁有伴,文如风水本无心”“白酒酿来因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纪晓岚比刘墉小五岁,虽然容貌丑陋,却以多才善书闻名。他在山东曲阜参拜孔子墓时曾为孔府大门题写一副对联“与国成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此联对仗工稳,寓意非凡,书写流畅自然,内容与形式达到了高度统一。特别是“富”字头上省去一点,“章”字竖画上下直通,有“富贵无头,文章通天”之说,更显示了其超凡的智慧。有趣的是,清代这两位才子不仅高寿且于同一年去世,他们的妙语佳联也流传至今,同为后人所赞叹。
清之一代善联书者不胜枚举,为官者如曾国藩、左宗棠、翁同龢、铁保,状元如于敏中、刘春霖,书法家如伊秉绶、邓石如、赵之谦、吴昌硕,等等,都有精彩的楹联书法作品传世。楹联书法已不仅是一种书法形式,而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联语哲思,墨写春华,简短的对联包含了人生哲理,承载了生活智慧,也凝聚了他们的文化风骨。
当今,楹联书法依旧是书法创作的重要形式,只不过像古人那样能够自己作联、书写,以通达境界彰显艺术高度的书法家越来越少了。或许,我们应该回头看看古人那些联语,在墨香中找到一丝春天的气息。
每年春节,不论南方北方,人们大多有在门上贴春联的习俗。虽然现在手写春联越来越少,但是个人觉得还是手写的更有传统文化的味道。春联始于何时,与书法又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楹联书法能够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
亡国之君与第一副春联
春联源于汉代的桃符,与两位守门的神仙有关。相传黄帝手下有两名大将,一名“神荼”,一名“郁垒”,人们相信用他们可以驱鬼辟邪。桃木在古代也被认为有趋吉避凶的作用,所以便用桃木做成各长六寸、宽三寸的两块木板,在上面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或画像,挂在门两侧用来辟邪,这就是“桃符”。后来,桃符的内容发生了变化:一种以神荼、郁垒画像为基础演化成了门神,其形象逐渐为秦叔宝、尉迟恭、钟馗等所代替;另一种以对仗吉语为文字表现形式,发展成春联。春联内容由敬神辟邪向书写生活愿望转化,文辞也朝着文学化方向发展,随着书写形式与书法广泛结合,成为楹联书法艺术的源头。
通常认为,最早的一副春联是五代时期后蜀主孟昶所撰。孟昶颇有文采,每到年末除夕,便命令学士在桃符上题词,挂在他的寝宫门口。964年,他觉得学士辛寅逊所撰不工,便亲自命笔在桃符上题下“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以取吉祥迎春之意,第一副春联由此诞生,书写桃符这种形式也可看作是楹联书法的雏形。孟昶题完此联后,未出正月,后蜀便为宋所灭。巧合的是,他投降的那天恰好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生日,即所谓“长春节”,而赵匡胤派来接管成都府的官员名叫吕余庆。或许是感于天意难违,加上亡国之痛,四十七岁的孟昶虽然在投降后得到了封赏,但七天之后便郁郁而终。他所留下的这副春联却流传千年,成为春节广泛流传的对联佳作。
第二副春联与最早的对联实物
孟昶的春联如昙花一现,在其去世之后百余年,鲜有新的春联产生。虽然宋元时期民间依然有写“春帖子”的习俗,但多是神祇画像和祈福的祝语,也有一部分摘用诗中现成的对偶句题于桃符,自撰春联的比例非常小。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被贬至黄州,一年春节,他为朋友王文甫题写了一副春联“门大要容千驷入,堂深不觉百男欢”,这是继孟昶之后第二副春联,也是北宋唯一一副可信的春联,可惜没有书法作品流传下来。
早期的对联并非主流文体,多以实用应酬为主,因而更少有实物留存下来。1986年8月,在福建省福州市茶园山发现了一座宋代墓葬,墓中出土了几件特殊的随葬品—帛幡,上面写有挽联。据考证,这些帛幡写于南宋端平二年(1235年),墓主人是一位抗击蒙古军的宋军将佐。其中三副挽联内容分别为“铜竹昔时膺凤诏,风云他日趣鳌头”“军民上下咸思德,赏罚分明善用人”“正直忠良摩万姓,宽仁骨鲠劳三军”,对联落款分别有“城南某某拜上字样”。这三副挽联,对仗工稳,平仄协调,说明当时的人已经掌握了对联的创作技巧。挽联用楷书写就,风格古雅,端庄肃穆,虽然不是出自名家之手,但已具有楹联书法的味道。这些帛幡现收藏于福州市博物馆,被视为迄今发现最早的对联实物,对楹联书法研究极具参考价值。
对联天子与楹联书法
宋代之后,一直到明代中期,随着社会发展,对联进一步淡化实用功能,艺术性和欣赏性渐渐加强。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对联发展史上有过特殊贡献,因而被称为“对联天子”。他把桃符定义为“春联”,并大力提倡,亲自推广。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时出现,以为笑乐。”此后春联便由宫廷官府、王公士卿普及到了寻常百姓家,并相沿成习,流传至今。
朱元璋一纸圣旨推动了春联的普及,也留下了不少联坛佳话。他不仅微服出城,与民同乐,还亲自督查对联落实情况,公卿黎庶一视同仁。一次,他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没有张贴春联,一打听,原来这是一家阉猪的,自以为地位卑微,不好意思题写张贴。朱元璋便提笔为其撰写了一副对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联意贴切、词语幽默、对仗工整,后来此联便成为阉猪业的行业联。
关于朱元璋对句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他与军师刘伯温对弈时的“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光。雷为战鼓电为旗,风云际会”,为南京莫愁湖胜棋楼题联“世事如棋,一着争来千秋业。柔情似水,几时流尽六朝春”,给戏班写的“日月灯,云霞帐,风雷鼓板,天地间一场大戏。汤武净,文武生,桓文丑末,古今人俱是角色”,为秦淮河题写的“佳水佳山佳风佳月,千秋佳地。痴声痴色痴梦痴情,几辈痴人”,等等。这些都堪称佳联绝对,也成为后人书法创作的绝佳素材。
在朱元璋的推动下,一些文人开始有意识地进行对联创作。有资料可以佐证明代中期楹联书法就已兴盛,如清光绪年间吴隐摹集拓印的《古今楹联汇刻》一书,收录有众多明代书家的楹联书法作品,包括方孝孺、李东阳、杨继盛、吴宽、王守仁、倪元璐、史可法、沈周、祝允明、唐寅、文徵明、王鏊、吴伟业等数十家,但这些作品的实物都没有留存下来。
明代中晚期,随着对联文体的成熟和大型纸张的出现,书法也摆脱了宋元之前的手卷和书札形式,开始像绘画一样成为厅堂陈设的时尚装饰。为适应这种厅堂陈设的审美形态,当时产生了供张挂欣赏的条幅、屏条、中堂、楹联、匾额等新的书法表现形式,书写也不再限于春联,而是融入了日常创作,楹联与书法的结合度进一步提高。明代晚期,严格意义上的楹联书法才得以正式进入厅堂,成为厅堂书室装饰的重要内容,楹联书法开始以一门独立的书法艺术形式焕发光彩。
群星璀璨的清代楹聯书法
清代是我国书法艺术的高峰,楹联书法可谓群星璀璨,涌现出了众多的楹联高手和书法名家,上至帝王官员,下至民间学者,无不以对联为趣,在文人雅士之间以联语互赠唱和蔚然成风。楹联书法已成为一种文人社交手段,不会吟诗答对、写一副对联,甚至都不好意思混迹文人圈子。 清代从康熙到宣统九位帝王都有楹联书法传世,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康熙、雍正和乾隆。例如康熙御书赐予文华殿大学士张玉书的一副对联“君子温其如玉,大雅卓尔不群”,表达了对其赞赏之意,此联用笔肥厚丰满,有苏轼笔意,结字雍容中正,极具帝王气象。与之相比,雍正的书法则呈现出清宛挺秀的面貌,如其御书对联“德惠旁流,畅芳远布。雅度宏绰,广学甄微”,雍容中更多了几分清雅刚健,体现出其励精图治的性格。乾隆则在追随父亲和爷爷的风格基础上,融合“二王”和赵孟頫书风,保留富雅气度,体现探索精神,加上精致的装裱,把皇家贵气发挥到了极致,如其御书对联“共看延喜联双珏,恰称先春贮五辛”。其后,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基本上延续了丰腴笔触,倒是光绪帝书风为之一变,喜欢草书,如其草书联“卷里有詩皆锦绣,人间无价是文章”,虽然笔画绵厚,缺少灵动意趣,但是骨子里浸透着他渴求变化图新的追求。末代皇帝宣统(溥仪)则学欧阳询、虞世南,颇能得其神髓,但是山河倾颓,气势终究不够,笔力靡弱单薄,已经不复祖上风神气度。
在帝王的表率和引领下臣子当然也不例外,官员不只诗文要写得好,对联书法也要工稳,能迎合时尚,这样在“以书取士”的大环境中才不会落伍,其中最为人熟知当属刘墉和纪晓岚。刘墉号称“浓墨宰相”,其书法上追魏晋,浓墨透纸,貌丰骨劲,味厚神藏,超然独出,自成一家。其对联书法字距舒朗,彰显宽博大度之气,内容更透着哲思与智慧,如“学观天人宁有伴,文如风水本无心”“白酒酿来因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纪晓岚比刘墉小五岁,虽然容貌丑陋,却以多才善书闻名。他在山东曲阜参拜孔子墓时曾为孔府大门题写一副对联“与国成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此联对仗工稳,寓意非凡,书写流畅自然,内容与形式达到了高度统一。特别是“富”字头上省去一点,“章”字竖画上下直通,有“富贵无头,文章通天”之说,更显示了其超凡的智慧。有趣的是,清代这两位才子不仅高寿且于同一年去世,他们的妙语佳联也流传至今,同为后人所赞叹。
清之一代善联书者不胜枚举,为官者如曾国藩、左宗棠、翁同龢、铁保,状元如于敏中、刘春霖,书法家如伊秉绶、邓石如、赵之谦、吴昌硕,等等,都有精彩的楹联书法作品传世。楹联书法已不仅是一种书法形式,而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联语哲思,墨写春华,简短的对联包含了人生哲理,承载了生活智慧,也凝聚了他们的文化风骨。
当今,楹联书法依旧是书法创作的重要形式,只不过像古人那样能够自己作联、书写,以通达境界彰显艺术高度的书法家越来越少了。或许,我们应该回头看看古人那些联语,在墨香中找到一丝春天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