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说传统儒家为己精神与传统道德本心说

来源 :新生代·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h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为己精神的三种面向
  什么是传统儒家为己精神?传统儒家的为己精神,依“己”的三个维度,可相应地从三个面向分疏之。“己”有“小己”与“大己”之分。所谓“小己”,即是作为孤零零之个体的“己”。“小己”与人、物、天地相对,是社会之一份子,宇宙之一环节。所谓“大己”,即是“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己”。“大己”立足社会、宇宙的全体,执掌人伦、物理的一切面向,致广致大,彻上彻下。根据道德修养与自我存在两层面之区隔,又可分“小己”为道德实体之己与自我本体之己。前者是作为人伦世界之道德实践中的己,后者是作为自我之所是的己。传统儒家为己精神之真义,便在道德实体之己、自我本体之己以及天地万物之己这三个维度中获得具象的显现。
  2、大己意义上的为己精神
  传统儒家为己精神,就天地万物之己言,是一种物我和谐交融的精神。“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 人以天为性命之根源,在天覆地载的涵容下,人得以有机会实现其自身。当人的内在道德性得到全幅朗现,人更可以参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并列为三。此时的天、地、人,因德性气质的周流遍贯,互为相因,和谐交融,是为“浑然与物同体”。
  3、小己意义上的为己精神
  传统儒家为己精神,就道德实体之己言,是一种将内在道德性充以至其极的精神。对于“道德实体之己”,最经典的论述,可见于《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己”先天地、内在地具有道德性。对这样的“己”做一番“为”的工夫,便是以道德实践不断涵养、充实此内在道德性。充实到何等地步才可以呢?《大学》言“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非涵养到极致,而不能止。此内在道德性之极致境界,便是《论语·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所彰显的气象。此时的道德实体之己,因已推扩到极致,充塞宇宙,故在境界上与天地万物之达成统一。
  传统儒家为己精神,就自我本体之己言,是一种主体性的精神。所谓自我本体,即自我之所是。对传统儒家来说,此自我之所是便在于主体性。所谓主体性,即人作为主体,在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自主、能动的特性。《论语·颜渊》:“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仁道能否实现的全幅命运,皆裁决于己。比照基督教哲学,传统儒家为己精神主体性的特质可得到更为清晰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可将传统儒家与基督教哲学做自力哲学与他力哲学的区分。对基督徒来说,至善只存在于彼岸世界中,解脱因“原罪”之设定而根本上取决于神的救赎。对儒家来说,至善先天、内在地为人所有,仁道之光大与否纯由己而定。在某种意义上,传统儒家自力哲学与基督教他力哲学的对列,亦可视为中西哲学主体性精神与客体性精神的碰撞。“中国思想的三大主流,即儒释道三教,都重主体性……西方哲学刚刚相反,不重主体性,而重客体性。”
  故,传统儒家为己精神,在“小己”层面上,彰显出内在道德性充以至其极以及主体性的精神。这两种精神,因道德实体之己与自我本体之己的密切相关,亦有内在的关联。“中国思想的三大主流,即儒释道三教,都重主体性,然而只有儒家思想这主流中的主流,把主体性复加以特殊的规定,而成为‘内在道德性’,即成为道德的主体性。” 主体性是中国主流思想的特质,而内在道德性是对这一特质的特殊规定。儒家之“己”之所以能成其自身,便在于这“己”是具有内在道德性的主体。
  总而言之,传统儒家为己精神,是真实自我之动态、积极的呈现。所谓真实自我,即是具有内在道德性的本体之“己”,所谓动态、积极的呈现,即是以工夫实践将本体之内在道德性发扬到极致的境地。这一境地,便是与天地三、物我交融、各得其乐的境地。
  (二)传统儒家为己精神与宋以来三系说之侧重的关系
  依照麻尧宾先生的划分方法,宋以来的儒家学说,可依照其所宣扬的本体之不同,而分为理本论、物本论与心本论三系。诸家对本体的理解虽迥然有别,然皆不偏不离于道德主体、工夫涵养以及理想境界的主题,故三系可视为为己精神在三种角度上的不同发明。
  1、为己精神的理本论侧重
  宋以来儒家哲学之理本论,以朱子为代表。朱熹体系中,理具有本位地位。“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反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宇宙之统一性在于理,人、物之性皆以理为本体。就朱子理本论而言,为己精神所宣扬的“己”,从理处获得其内在道德性的本体论根据。既以理为本体,“为己”,即真实自我的实现,便要格物致知,照察事物之理,以见本体之明。工夫涵养的最终结果,是物我和谐的境地,“盖理只是一个浑然底,人与天地万物混合无间” 。
  2、为己精神的物本论侧重
  宋以来儒家哲学之物本论,以龙川、水心为代表。二者之立论,皆以物为本体,认为道存在于事物本身。“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皆一而有不同者,物之情也。因其不同而听之,不失其所以一者……” “物之所在,道则在焉。” 就龙川、水心物本论而言,“己”以物为本体根据,“物”“道”合一。既如此,物本论之为己精神的实现便讲求在与物交接的事功中建立道德,最终实现王霸统一,义利统一,内圣与外王统一。
  3、为己精神的心本论侧重
  宋以来儒家哲学之心本论,以象山、阳明为代表。心本论以“心即理”为法印,将宇宙本体从理转向了心:“四端者,即此心也。天之所以与我者,即此心也。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此理。心即理也。” 作为本体的“己”,在心本论看来,其道德性之特质以心为根据。“己”的实现,需要在“心”上下功夫。从照察、涵养本心出发,而有逆觉体证、知性合一等种种具体的工夫路径。心本论的理想目标,是成为王阳明所说的“大人”,即前文提到的能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之人。
  (三)传统儒家为己精神与传统道德本心说
  所谓道德本心,指的是具有道德能力的认知主体,以传统儒家的语言,亦可称之为本心仁体或良知。所谓传统道德本心说,即是以道德心为本位进行立论的儒家学说。在以道德心为本体这个意义上,传统道德本心说与宋以来三系说中的心本论达成了统一。故传统道德本心说亦可被视为阐释儒家为己精神的一种特殊理路。这一理路,以“道德实体之己”为第一性的概念,由此展开它的全幅哲学。要而言之,传统道德本心说把道德建立在心上,于心性之极尽精微处,见义理之广大,最终达到道德心的至善。相对的,理本论把道德建立在理上,在事事物物上见得、体得、穷得此理,最终达到天理、人欲相统一。物本论把道德建立在事功上,义利双行,王霸并用,最终达到内圣与外王的统一。相比于前者,传统道德本心说多被人以“太簡”诟病,因其缺乏道德实践的现实可行性。相比于后者,传统道德本心说则暴露出了它在经世致用上的软弱无力。
  【参考文献】:
  【1】 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卷26《大学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968页。
  【2】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联经出版社,2003年,4-5页。
  【3】朱熹:《朱子全书》第2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3376页。
  【4】朱熹《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2446页。
  【5】叶适:《叶适集·进卷·诗》。
  【6】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97年,702页。
  【7】陆九渊:《陆九渊集》卷11《与李宰》,中华书局,2008年,149页。
  作者简介:王灿若(1994-),女,汉族,北京人,四川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新儒学。
其他文献
【摘要】:掷标枪是一项技术较为复杂的投掷项目,它的完整技术,是投掷者以一手握持器械,经直线助跑和投掷步后,充分发挥全身力量,以最快的出手速度和最适宜的出手角度,将标枪从体后经肩上向前掷出,并尽可能获得远度的投掷项目。为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快速掌握这一较为复杂的投掷技术,将练习过程分解成三个步骤,采取三步教学法,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掷标枪 完整技术 三步教学法  第一步:枪感—
期刊
【摘要】:生命历程理论最早源于芝加哥学派对移民问题的研究,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被介绍引入中国。该理论在国内外的研究均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仍然留有很大 的研究空间。本文试图运用文献法,对律师职业和律师制度的创建以及发展过程进行探析,从生命历程理论的视角,研究分析社会变迁对某一职业的影响,探究职业的发展演变与社会变迁的关系,以期望得到对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启示。  【关键词】:律师制度 生命历程 社会事件 
期刊
【摘要】:在人类学研究范式从“摇椅上的人类学家”到“田野中的人类学家”的转变中,《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一書具有跨时代的意义,其研究者提出的科学的 田野调查方法和民族志写作方式成为人类学研究的经典范式。基于此,本文对田 野调查和民族志进行了论述,对“田野”追根溯源,并对人类学中的“田野”进 行了探究。结合民族志的概述,讨论田野调查与民族志的关系,分析了民族志在 对田野的塑造过程中,其相辅相成的作用终
期刊
【摘要】:课程游戏化过程就是课程改革的过程,是让幼儿园的课程更加适合幼儿,更生动、有趣、更有意义。幼儿园课程建设实施的基础是班级,课程的研究与实践应该以班级为基点。幼儿园的课程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本文以具体的案例探寻了如何发现幼儿身边的“活教材”以期为班本微课程的开发提供一点借鉴。  【关键词】:班本微课程 实践 课程游戏化  班本微课程是我园践行课程游戏化的一种形式。虞永平教授指出:“课程在生活
期刊
【摘要】: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下,网络直播成为互联网行业中的佼佼者,它的迅速扩张,吸引了多方面的目光。作为社会新风尚的先行者,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到网络直播中,直播行业也成为了就业的新选择。但是稂莠不齐的直播行业也面临着褒贬不一的看法,本文针对网络直播的现状、行业特点等方面阐述其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直播 大学生 就业  从2016年开始,网络直播规模呈爆炸式增长。根据2019年C
期刊
【摘要】:成长着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关键词】:山村 教师 小学 支教  一、乡村支教  去年九月,来自益阳城区学校的熊聪、高婉婷两位老师来到我们学校支教,对我们学校来说,真是雪中送炭,我校是一所乡镇完全小学,全校31个班级,在校学生1700多人,
期刊
【摘要】:当今时代,全球化浪潮不断,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反全球化思想也愈演愈烈。全球化的出现,对人类社会来说是福祉还是祸端,一直争论不休。全球化与反全球化并存,对国家安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无形中改变着整个世界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全球化 反全球化 国家安全 影响  一、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无论人们身处何处,彼此之间的联系和交往都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密切。国际贸易、跨国
期刊
作品簡介:作者对风景、建筑等视觉形象进行抽象的几何分解,化繁为简,用简洁的几何形状来进行绘画表达。简单形状勾画堆叠成了山、树、房、灯等意象,用并不复杂的绘画技巧和轻松明快的绘画风格记录了旅途中的美景,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观察视角和描绘角度。
期刊
【摘要】:幼儿教育先行者陈鹤琴先生曾提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理念,继承与发扬民族文化是做中国人的基本要求。幼儿园迈向现代化幼儿园行列的步伐加快、教学设备、媒体也得到了飞速的更新与换代。在感叹当今孩子童年生活无比先进的同时,不免可以看到,在孩子走进高科技产品的同时,正日渐疏远着那些草根化的、蕴含丰富教育资源、娱乐成分的游戏活动。面对这种现状,有必要重审游戏活动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价值,
期刊
【摘要】:兴趣是影响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能对课外读物产生主动需要。  【关键词】:爱好 指导 阅读 推荐  教师要努力培养和激发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让他们愉快地阅读课外书,快乐地吸取自己想要的各种知识。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课外读物的兴趣,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