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天空不再灰着脸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zm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是一例两个失去父亲女孩的哀伤辅导,主要采用了心灵图卡和游戏疗法,通过多次会谈,对两名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和发展过程进行了剖析,制定辅导目标及方案,主要呈现了两次辅导的主要内容和进展情况,并从儿童个人感受、咨询师评估和他人观察三方面总结了咨询治疗效果。
  〔关键词〕哀伤辅导;心灵图卡; 游戏疗法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32-0053-05
  “我们突然发现,无常才是人生的常态,人生永远不知道自己下一秒将拥有什么,失去什么,只要还活着,就要感恩拥有的一切。”
  ——《象之背》
  一、两个失去父亲的女孩
  纤云(化名),11岁,读小学五年级。父亲在三年前因为打架斗殴刺死一个人,逃逸后被逮捕判死刑。母亲48岁,家庭主妇。纤云有一个哥哥,24岁,在省外打工,常年不回家。
  自纤云的父亲死后,从四年级起,她的班主任老师将她介绍到我这里作心理咨询,每两周一次,持续了半个学期。与此同时,我和纤云的班主任以及她的妈妈保持联系和合作。咨询的重点在于建立良好的关系,以帮助纤云释放悲伤情绪,培养乐观的心态,重新树立自信心。
  纤云在学习中常与同学发生冲突,比较敏感,当发生争吵时,她的愤怒情绪常无法自控,眼睛直直地盯着对方,仿佛想要用犀利的眼神把对方打倒。当课堂上谈及“爸爸”或者“父母”时,班主任老师发现她总是将头埋得很低,想把自己忧伤的眼神藏起来。纤云在咨询过程中也常流露出愤怒的情绪,需要及时引导和提醒她学会控制自己。我告诉她这是正常的,并表示同情。我还尝试使用一些真实事例来支持和帮助解释她的情绪。我对纤云的个别咨询大约持续了两个月,辅导的效果逐渐显现,可是她突然跟母亲说不想继续了。回想上个阶段的咨询情况,我反思自己应该是操之过急了,对她造成了一些压力,即使后来以轻松的方式和她交流,她的阻抗并没有减少。
  艺婷(化名),9岁半,读三年级。在同一起斗殴事件里,艺婷的父亲也参与其中,并且是引起事件的导火索,在纤云父亲被抓判刑后,他在逃逸的途中恼羞成怒又后悔不已,选择了自杀。艺婷的父母亲在事发前两年已经离婚,艺婷一直由爷爷奶奶照顾。由于她的家人觉得艺婷年龄太小,决定向她隐瞒事实的真相,对她说爸爸是交通事故意外死亡的。但是住在同一个村的孩子会奚落艺婷说:“你爸爸是畏罪自杀的!”艺婷又气又哭回家审问奶奶,奶奶没有把真相告诉她。
  从艺婷在学校表现的历史记录上看,她比较孤立,与同伴交往困难,时常感到紧张焦虑,愁眉不展,羞愧和罪疚感好似乌云笼罩着她,她也不懂得怎么表达内心的悲傷。
  当我初步了解艺婷的信息后,建议她的奶奶用孩子能理解能听得懂的话把事实告诉艺婷,有助于艺婷建立起对家人的信任,也能够防止有朝一日她了解真相后一下子难以接受。在单独接触了艺婷后,我尝试与纤云的母亲和艺婷的奶奶商量,将两个孩子约在一起同时进行辅导,一方面有助于减少纤云的阻抗,另一方面,两个孩子同时遭受心理创伤有共同的感受,可以相互支持,建立同伴联盟。
  二、借助心灵图卡打开心扉交流,结成治疗伙伴
  我在对纤云和艺婷做初次访谈时曾用过心灵图卡,效果不错。她们很喜欢想象图卡中的故事,诉说自己的想法,因此我在她们彼此第一次认识的时候,再次借助心灵图卡,让她们互相了解父亲死后心里的想法,给彼此一个支持的力量,结成治疗伙伴。
  初步评估和治疗方案:艺婷一直以来都存在同伴关系不良和自我评价偏低的问题,父亲的死又带给她强烈的孤独感和羞耻感,从而加重了她的社会性问题。纤云容易愤怒,伴有学业不良的情况,父亲的离开让她更加没有安全感,时常感到脆弱和孤独。因此,让纤云和艺婷同时接受治疗,使用同伴技术。
  辅导目标:1.哀悼死去的父亲;2.提高社会性技能和交友技能;3.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用的治疗技术:借助心灵图卡、绘画、游戏让当事人自由地开展对话,并教给问题解决的方法。整个辅导阶段给她们提供了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她们可以尽情地哀悼父亲,表达感受。同时,我也定期跟纤云和艺婷的家人保持联系,引导他们理解孩子表达哀伤的过程。
  咨询片段
  咨询师:孩子们,你们来选选今天喜欢的、有感觉的图卡吧?
  (大约过了八分钟,她们很认真地挑选出了六张图卡摆在桌子上。)
  纤云:(首先拿出一张“冲突”的图卡,见图1,气愤地说)王老师,这张图卡让我想起来,昨天有一个男同学欺负我,发作业本的时候把我的作业本扔到了地上。
  咨询师:看得出来,你很生气。
  艺婷:听起来,那个男同学真讨厌!
  纤云:是啊!
  咨询师:这让你很难受。想要我们帮你想想办法吗?
  纤云:嗯。
  艺婷:你可以要求他帮你捡回来。
  纤云:可是他不肯捡,也不道歉。太气人了!
  咨询师:王老师看到你们一起想办法真的太好了,办法总比困难多。
  艺婷:如果我们解决不了,就向班主任老师求助吧!
  咨询师:这个主意不错。你觉得呢,纤云?
  纤云:可是我当时把他的书本也给扔了……
  咨询师:我能理解,愤怒的时候很容易做出冲动的行为。被他作弄也是很麻烦、很痛苦的事。
  分析:我鼓励她们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强调发展友谊的技能,强化她们积极的社会性行为。我注意到艺婷开始转移话题。
  艺婷:(指着一张“滋养”的图卡,见图2)我想爸爸了,我有点想哭。
  咨询师:你好像真的感到很难过。你想哭吗?
  艺婷:不,我真的很想他。睡觉前特别想,我会在床上偷偷地哭,不让奶奶知道。
  纤云:我也想我的爸爸!有时候,上课的时候我会发呆,想起以前和爸爸在一起的时光。   咨询师:爸爸的死真的会让人很难过,难过的时候想哭是很正常的。当亲爱的人离开时,每个人都会这样。真不容易啊,你们能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真是太好了。
  艺婷:(看着一张“孤独”的图卡,见图3)我不敢相信爸爸已经死了。他为什么这么早就离开我!我真的感到好孤独。
  纤云:(拿着一张“隐藏”的图卡,见图4)我也是,我们同病相怜。太可怜了!王老师,我们是不是真的很可怜!我都想躲起来,感觉自己和其他同学都不一样!可是……我又发现无处可躲,就像这张图片一样,只是遮住了眼睛,自己看不到别人,但别人还是照样看到赤裸裸的自己!
  咨询师:我能理解接受爸爸的死对你们来说有多难!你们很想念爸爸,却又见不到,心里一定很伤心。纤云,你与其他同学并没什么不同,可能因为你心里太过悲伤,还没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爸爸的离开,对吗?
  纤云:嗯。我知道我应该想开点,勇敢接受事实,可是真的很难,有时候大脑根本不受自己控制。不过我看到艺婷也那么伤心,很想安慰她,我想先去帮助她走出伤心!
  艺婷:谢谢你,纤云姐姐!
  咨询师:听了你们的话,我很感动。你们相互理解、支持、安慰,一定能够走出悲伤。我会一直在你们身旁。
  分析:我对她们的悲伤情绪作合理化解释,并支持他们对内心的痛苦作真实表达。她们沉浸在哀痛中,有很强的情绪体验:痛苦、失望、孤独。艺婷处在哀伤的第一阶段,不相信爸爸死了,拒绝接受这个现实。这时,纤云主动表示想帮助艺婷,让她们彼此的关系更近了一步,成了相互支持的好伙伴。
  三、采用游戏疗法鼓励自由表达,努力化解悲伤
  游戏是儿童自我表达最自然的方式。为避免纤云和艺婷觉得我在用“谈话”的方式逼她们说,我建议她们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玩游戏,促使她们在游戏过程中用自己的语言交流,象征性地而不是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样她们会更加放松。
  纤云和艺婷同时进行游戏治疗共8次,每两周一次,每一次的游戏体验总能有不同的收获。最开始的过程也是最艰难的,纤云曾想象自己跟随父亲一同死去,我担心她真的会去尝试。所以,我对任何显示有这种可能性的言语都立即进行充分的评估。最后,纤云的言行让我放心多了,因为我知道她不会付诸行动。
  在第5次咨询时,我给她们看了一部动画短片——《象之背》。这部仅有七分钟的短片讲述了一段大象父亲与家人之间感人至深的温馨故事。她们在看的时候就忍不住流下了眼泪,看完分享了自己的感受,诉说自己看到象爸爸就想到自己的爸爸,回忆与爸爸一起玩耍嬉闹的场景。随后,我问她们令她们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什么时,艺婷眼睛突然放光说“大象爸爸变成了一朵云,一直守护着他的象之家,這让我感觉爸爸就在身边,很温暖。”
  游戏治疗片段
  咨询师:让你们扮演死后复活的角色怎么样?
  艺婷:好啊,好啊!
  纤云:我来扮演爸爸,你来扮演孩子。怎么样?
  艺婷:嗯,(兴奋)爸爸!(扑向纤云,拥抱)
  纤云:爸爸带你去买巧克力吃,你最喜欢吃了!
  分析:对艺婷来说,好像真的见到了自己的爸爸。
  艺婷:爸爸,我好想吃,可是又想到妈妈不让我吃甜的。
  纤云:没事,就给你买一块。(拉着艺婷的手)(饼干代替巧克力)
  艺婷:太好了!(又紧紧抱住纤云)
  纤云:我还要带你去公园放风筝,带你去游乐园坐过山车,带你去海洋世界看美丽的鱼……
  艺婷:好幸福啊!
  纤云:(突然)孩子,我中枪了,我流血了!
  艺婷:我们赶快去医院!快!走!走!
  纤云:(倒在地上)你要好好活着!
  艺婷:(哭泣,大声喊)我不要你死,我要爸爸!我要爸爸!
  纤云:爸爸去到另一个世界了。
  艺婷:这么快!不行!重新来过!
  咨询师:结束了吗?
  艺婷:(生气)没有!
  纤云:结果就是这样。
  艺婷:真无聊。
  分析:艺婷在表达愤怒,她表现出强烈的悲伤。她想阻止父亲的死去,我应该去了解她这种愤怒而又无能为力的感受。
  纤云:我不是故意的。那你来扮演爸爸,我来扮演孩子,怎么样?
  艺婷:好的。
  咨询师:你们刚才的表演很有感染力,感情、动作表达充分,让人很感动。纤云建议交换角色扮演,这真是个不错的主意。
  艺婷:我们来表演天堂里的世界吧!
  纤云:天堂里是怎样的,你知道?(疑惑)
  咨询师:下面我们听艺婷指挥,她当导演,我们一起配合。
  艺婷:我是爸爸,带你们来参观我的另一个家。
  纤云:这里好美啊,还以为是灰着脸的天堂呢!
  艺婷:你今天想做什么?我都可以带你一起去做。
  纤云:(想了想)我想一直待在这里,跟爸爸一起,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可以。
  咨询师:你们好!我沿着神奇之梯上来了。我很想念你们,没有你们,我好难受。
  艺婷:欢迎你的到来。(鼓掌)
  分析:让她们轮流当小导演,孩子能感受到公平。适时参与表演,将艺婷的真实生活融入到表演中。
  纤云:你在人间的生活不好吗?
  咨询师:没有。很好。可是我很想你们,有你们和没有你们完全是不一样的。
  艺婷:那你也可以留在这里啊,不要回去了。
  咨询师:天堂是个好地方,可是想起人间的好朋友,我又很想和他们一起玩,一起做游戏,一起游泳……
  纤云:你过得真开心,真羡慕你!
  艺婷:你也可以死掉,和我们待在一起……
  咨询师:我是很想念你们,可是我也想家里人,还有其他小伙伴……我很高兴,看到你们在这里很幸福,我想我可以回家了……   艺婷:我会想你的。
  纤云:真舍不得……
  分析:纤云和艺婷开始接受活下去的选择。我适时指出天堂固然美好,但是人间更有意义,帮助她们在生死之间作出活下去的选择。
  四、咨询结束了,我们的天空不再灰着脸……
  整个辅导过程在于鼓励纤云和艺婷慢慢释放她们的情绪,并引导她们逐渐接受失去父亲这个现实。我本着对两个孩子自身价值无条件认可的信念,本着认真倾听的态度,为她们营造了一个安全自由的环境。这也是帮助此类儿童的关键。通过心灵图卡和游戏疗法,两个孩子已经能够表达一系列的情绪了。父亲的死对于孩子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在这个过程中,我能够认同她们内心的痛苦,肯定她们的感受和焦虑是正常的。
  在此次辅导治疗中,我采用了结伴同时咨询的方式,有助于提供一种友谊联盟,既能增强她们的自我价值感,又能提高她们的社会性技能。在这种模式下,纤云和艺婷共同面对苦恼,分享经验,有时候纤云也能够带领着艺婷去解决一些困难,彼此有了支持的力量,也不再感到孤独了。艺婷的一句话至今还深深印在我的心中,“爸爸不管以什么样的方式离开了我们,我们都要鼓起勇气,微笑面对,抬头看看蓝色的天空,我们的爸爸就像‘象爸爸’一样,一直在守护着我们。我们要一起健康快乐地长大。”
  与此同时,我还分别咨询了两个孩子的监护人,因为他们对这个年龄的孩子能否克服心理创伤起着关键的作用。但是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实施家庭治疗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所以,我会介绍其家人到相关的心理健康机构去寻求帮助和治疗。
  五、个案辅导反思
  以往的研究资料表明,父亲、母亲或者是兄弟姐妹的死,可能会导致儿童在成年后出現情绪障碍。因为遭遇这种变故的孩子会被强烈的情绪所控制,诸如愤怒、难过、害怕、愧疚等,以及感到受欺骗和被遗弃。而他们往往又以一种间接的、伪装的行为方式发泄这些情绪,例如情绪失控、攻击、叛逆或者是退缩性行为。所以,没有处理好的内心悲痛会潜在地影响儿童情绪和智力的发展。
  本案例的两个孩子虽然在理智上对死亡有了比较成熟的认识,已经明白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终结,但是在心理上还在不断同“生命有尽头”这样的观念作斗争,还不能完全接受这个现实。儿童因失去亲人所经历的哀伤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典型反应是抗拒、愤怒、拒绝相信,不肯与死者分离,可能会连续几年保持这种状态;第二个阶段是强烈的情绪体验阶段,孩子表现出强烈的分离焦虑,感到痛苦、无助、失望,甚至是崩溃;第三个阶段是适应阶段,孩子的心情会逐渐放松,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对自己的将来充满希望。本案例的两个女孩都还处于哀伤的第一阶段,纤云对父亲的死感到愤怒,艺婷还不愿相信父亲真的死了。但是,我相信孩子有能力表达与处理哀伤和悲痛,当然也需要家长的照顾和保护,需要大人作榜样。
  本案例,我尝试借助心灵图卡打开两个孩子的心扉,让她们彼此建立起友谊,相互支持,相互帮助,一起解决问题。同时,采用游戏疗法,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她们的兴趣,在她们自编自导的戏中扮演角色,在不知不觉中释放了内心紧张焦虑的情绪,达到了宣泄的目的,也能够增强她们的自信心。此外,我除了作一名观众和观察者,还适时积极参与其中,引导孩子能够顺利表达她们对死去的父亲的悼念。总的来说,我把两个命运相似的孩子安排在一起进行辅导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不仅提供了一个相互支持的安全氛围,又可以充分开展多种形式的游戏,这种自发的谈话赢得了孩子的治疗兴趣和真心实意的配合。
  要想把孩子从丧失亲人的心理阴霾中解救出来,就必须从孩子的发展阶段出发,去了解亲人的死对她们意味着什么,理解她们的特殊性。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云健小学,台州,318000)
  编辑/卫 虹 终校/肖亦华
其他文献
作为中国思想史家,沟口雄三已经为中国学人所了解。但是他的思想史研究所具有的哲学内涵,对我们而言却有些陌生。这种思想史家的哲学理解,只有在一个动态的历史脉络中才能呈现,因此,它排斥所有的静态逻辑推论,它一定要求哲学观念在时代精神风土中鲜活地流转和变动。思想史家的哲学思考,给我们提供了迥异于哲学家论述的问题群,并为这些问题群注入了鲜活的历史生命。中国哲学的思想史解读,或曰历史脉络中的哲学思考,是沟口留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写字和写字能力的培养,是第一学段语文教育的一个重点。第一学段的写字要求,突出一个“好”字。要求学生一出手就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同时要求写字姿势“正确”。怎样才能做到“好”呢? 下面就谈几点关于写字教学方面的体会:    一、 比较观察,示范演示,体会书写美     小学生写字往往眼高手低,原因在于,相对某一个人来说,其观察审美能力比较强,但实际动手书写的能力还
一 比较历史政治经济社会学的新经典  遍览世界上通行的各种社会政治经济理论, 除了无政府主义,大多都主张政府应该有所作为, 只不过其倡导的政府作为,在边界和方式上都有 所不同。政治哲学中的自由至上主义(libertarianism) 主张最小国家,这同经济学中古典自由主义传统(主要为奥地利学派以及一部分芝加哥学派学者所倡导) 是交相呼应的。在经济学中,淡水学派与咸水学 派的争论绵延八十年了,在可见
〔关键词〕高中生;体相烦恼;积极应对  【设计理念】  高中阶段是个体生物性和社会性的发展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自尊心,渴望自我肯定,对“自我”及其特性表现出巨大的兴趣,其中外在形象在他们的自我意识中占重要地位。一份针对我校高一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90%以上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体相烦恼。本活动聚焦学生的体相烦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及面对体相烦恼,愉悦地接纳自我形象,增强自我肯定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初中思想政治课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其教材内容还是较抽象乏味的。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不能让学生及时体验到学习后的用处,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而且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学习的动机、目的不明确,使得学习兴趣不浓,造成教学效果低下的现象,也难以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智育和德育双重功能,这是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那么,如何才能吸引学生,使他们乐学政治
〔关键词〕辅导个案;危机事件;认知疗法  一、基本情况  2012年3月的一天晚上,我下班后正在家吃晚饭,突然收到了这样一条短信:“我心里压抑了好多事。爸妈从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吵架,一直到现在我读中专了他们还在吵。我在上海读书难得回家一次,他们还照样吵。另外,朋友的背叛在我心中有着很大的影响,我心里好烦好烦……”  这是一条学生的心理求助短信。我收到短信以后,知道她心里一定很焦虑,要不然她也不会晚
与众不同的“太子女”  在内地,人们称有钱人的孩子为“富二代”;在香港,人们称富豪的女儿为“太子女”。她们从小在蜜罐里长大,可以说要什么有什么。但伍淑清却是个与众不同的“太子女”,而这要归功于她的父亲伍沾德。  伍沾德是一位白手起家的富豪。上世纪50年代,他和哥哥伍舜德身无分文,从小餐馆的打工仔干起,经过几十年的打拼,最终成为拥有百亿资产的美心集团的老总。  白手起家的人在教育子女方面一般会走两种
古语云 “读书须识字,一字值千金 ”,任何人都不难明白其中的道理。不过读书识字,一何难言。对于治史者来说,不仅要识得一些相关的外  国文字,更紧要的是还须识一些古代文字 —譬如篆字,即使读晚近书,讨论近现代史事。  冀朝鼎先生的工作可以做一个很好的例子。他的《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一书,因为提出 “基本经济区 ”概念,并做了论证,久已成为中国史领域的经典。这本长期受到国内外学界关注、八十余年来一
〔摘要〕小琪(化名)是某著名私立学校的初中生,因学校适应不良而休学在家。咨询师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其认识自己,找到问题根源,并促使其与父母沟通协商,达成一致行动,让其树立信心,重新回到学校。  〔关键词〕初中生;适应困难;个案辅导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09-0060-03一、个案背景  小琪是同事朋友的女儿,是我市某一著名私立中学(
《拉赫尔·范哈根:一个犹太妇女的生活》(Rahel Varnhage: the Life of a Jewish Woman, 后简称为《拉赫尔》)是阿伦特取得哲学博士学位后完成的第一部著作,也是她写作周期最长的一部。但相比于阿伦特其他著作,它并不广为人知。她会花如此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为一个一百多年前的犹太妇女作传,这本身就有些令人费解;此外,相较于她的其他作品,《拉赫爾》一书的笔调隐晦,贝德福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