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数学创新教育的思考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数学教学中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对初中生数学创新能力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教师教学的功利化、教育观念落后,模式单一及学生个体的对自己缺乏正确认识、有畏难情绪、观念障碍和思维定势造成的。
  【关键词】数学教学 创新
  培养初中生的创新能力是创新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初中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师生教与学中的值得肯定之处和发现的问题。问题主要是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强、学习的主动性不够、思维能力不强、教师教育观念不新和教师的教学方法不丰富。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教师教学的功利化、实用化、简单化和单一化及学生个体的对自己缺乏正确认识、有畏难情绪、观念障碍和思维定势造成的。
  1.功利化
  在“应试教育”的笼罩下,教学的目的成了为让学生取得更高的分数,因为这分数直接关系着教师的教学成绩。主要表现在考什么教什么。一些实践性的活动因与考试没有多大的关系,很多教师几乎不上。目前考核教师的工作成绩虽然不是唯学生分数论,但学生考绩在其中仍然占有很大的比重,实质上是“新瓶装旧酒”。数学讲考试内容时,教师就认认真真的教,不是考试内容时,要么敷衍塞责,要么索性不讲,久而久之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学生也养成了一种习惯,考试分数成了学习数学的动力,不考的知识便觉得无用而不学,哪里还会去探究考题以外的数学问题呢?数学是主课,每周一个班有8节课,占用的时间较多,有时甚至以牺牲其他学科为代价。其中桑代克的“练习率”、“效果效”;斯金纳的“强化说”是这种教学方式的依据,事实证明有一定的片面性,但是多数教师仍然奉行题海战术。特别是临近考试时,学生的作业量特别多。有的学生说,腿都坐麻了,屁股都坐疼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受到很大的损伤,完全是杀鸡取卵。二是在传统教师权威观念的引导下,强制学生学习。表现在学习成绩上,多数教师认为一些学生学习成绩不好的原因是自觉性差,贪玩,需要强迫学习。有些教师在多次辅导无效的情况下,从不耐烦逐渐转向嘲弄、讽刺、挖苦,甚至体罚和变相体罚。这更适得其反,一些学生表现出厌学、逃学、抗学倾向、甚至与老师产生对抗情绪。三是施加精神压力。经常性地开展学习竞赛活动,大小考试一律排名,班级公布,家长签字,人为地制造过度压力。为了提高学习成绩,逼着你做题,无视学生的感受,忽视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教育,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严重违背了“人文社会,和谐发展”的宗旨,把学生当作“备考的机器刀”。高压政策之下,如此简单的教学方式,学生哪还有特立独行的思想和汪洋态肆的创新力呢?
  2.教育观念落后,模式单一
  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不够丰富。“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三个一的教学方式仍然是普遍现象。省时、省力,让学生“小组合作”的探究式发现学习比较少,这样的教学方式,需要设计教学、准备教学、组织教学,通常要花费不少时间和力气,学生探究一节课下来可能也得不出一个明确的结论,势必会影响课时进度。教育不能过于考虑社会本位,而忽视学生本位。比如:学习时间过长,睡眠不足,学生上课打磕睡,教师可能要求学生调整生物钟去适应学校的作息时间。学生学习不好,一个用得最多的理由就是——没用功,接着很可能就会加大练习力度。有教师反思过自己或者学校的问题吗?可以说较普遍,都知道教学方法不完善,需要改进,但都无可奈何,问题有其存在的社会基础,不是一朝一夕能改正的,需要一个长期的磨砺过程,确实难度很大。但是,如果教师都不愿意创新,学生的创新能力又从何而来呢。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教育管理部门不允许学校为学生订教辅资料,但是教师一方面为学生印发大量的试题,另一方面让学生反复地做课本上的所谓的重点题。有的学生说,“代数都记得,我都做厌了”但是还得做,这是任务。同时,教师对学生并不区别对待,一视同仁,做一样的题。为了使每位学生的解答从内容到形式和所谓的“标准答案”一致,教師总是不厌其烦地反复地讲,反复地强调“标准解法”,学生只要等着教师把模模嚼碎、嚼烂喂给学生,根本不需主动去学习。长此以往会养成学生的学习惰性。学生在长期的模式化训练中,思维能力可以得到一定的发展,但是思维能力将停滞在一定水平,不容易提高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质疑感、批判精神等慢慢会被埋没,创新这一绿色能力的发展自然就受到阻碍。
  3.学生个体的原因
  初中生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现状不尽理想,有初中生自身的内部原因。主要表现在对自己缺乏正确认识。不少学生认为数学创新应是数学家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有的认为目前谈数学创新有点为时过早;有的则认为自己数学不行,不是搞数学创新的料;有畏难情绪;有的学生认为数学太抽象、太难懂,学还学不来,还谈什么创新。有的学生则认为数学创新需要付出许多艰辛,怕吃苦,对数学学习上的创新信心不足。不少学生认为只要读好书,考出好成考上好学校就是成功。只注重学习的结果而不注重思维过程的分析,认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对自己考高分没有帮助,浪费时间。思维定势对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存在一定的负面效应。思维定势容易影响人对刺激情境以某种习惯性方式进行反应,它常常表现为思维主体在思维活动中按自己业已形成的某种经验、模式、习惯去思考和解决问题,部分学生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存在过于严谨、尊崇权威的倾向,不敢大胆突破,进行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的自觉性不够。
  
  参考文献
  [1] 黄学波,思维定势负效应成因浅析与教学对策[J]
  [2] 孙继中,对初中数学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J]
  [3] 岳晓东、龚放,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
  [4] 阳荣成,创新思维障碍及突破[J]
  [5] 候建军,初中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调查和培养对策研究[D]
  [6] 曾淑英,基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与研究[D]
其他文献
用运动的观点来探究几何图形变化规律的问题称为动态几何问题,此类问题的显著特点是图形中的某个元素(如点、线段、三角形等)或整个图形按照某种规律运动,图形的各个元素在运动变化过程中互相依存、和谐统一,体现了数学中“变”与“不变”、“一般”与“特殊”的辩证思想.其主要类型有:⑴点的运动(单点运动、双点运动);⑵线段(直线)的运动;⑶图形的运动(三角形运动、四边形运动、圆运动等).  我对2008年河北省
【摘 要】通过对影响小学生阅读心理的主客观因素分析,寻求科学有效的策略,在充分相信学生自身的基础上,创设兴趣的情境,借助阅读的技巧,指导和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 阅读能力 培养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素质教育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所接受。在教育实践中如何全面开发受教育者的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仍然需要继续寻找行之有效的途径,或者说,将近年来的素质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
【摘要】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构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探究性教学能很好地熔这三维目标于一炉,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己有的教学资源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开展探究性教学,对提高育人的质量和课堂实效都十分必要。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三维目标 发现教学 问题解决教学 探究实验设计  1 前言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
古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悠远天空中,古诗词宛如璀璨夺目的星辰,洋溢着高尚的情感,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多少年来,古典诗文像甘霖,滋润着人们的心灵;像号角,激励着人们奋斗前行……但是,由于时代的变迁,语言文字的不断发展,再加之诗词格律的束缚,古代诗词与我们的距离愈来愈远了。因此,无论从新课标的要求上,还是从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上,对小学阶段的古诗
浅谈老年钢琴教学  (宝应县实验小学 江苏 宝应 225800)   【摘 要】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学习钢琴。而老年人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区别于儿童,在老年钢琴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这个因素,选择适宜的教材运用的教学方法,逐渐形成一套适合老年钢琴教学的模式。本文就老年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注意和改进的方法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老年 钢琴 钢琴教学  序言  钢琴是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思想性、知识性、时效性很强的学科,如何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把握学科特点,渗透课改理念,提高教学效率,是每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关注和探索的问题。这需要广大《思想品德》课教师汲纳课改理念,创新教学方式,从而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学习变主动学习。教学中教师更要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诗词和谚语穿插到某些课程中,不仅可以科学知识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数学学习步入六年级,不仅新知识的学习难度逐渐加大,而且要求学生对以往学习的知识达到准确、有效地综合应用。学习了《圆》这一单元后,一组新的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题极富挑战性地考验学生对新、旧知识的综合应用水平。题目将以往所学的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这些平面图形与圆形相结合,构成一组组新的有趣的组合图形,计算它的面积。很多孩子看到这样的题,一筹莫展,无法解决。如何利用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摘要:古诗教学应该与时俱进,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学古诗,转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探索诗的意境美;引导学生咬文嚼字,推敲品赏诗的语言美;引導学生驱遣想像,展开积极联想;指导学生反复吟咏,增强感染力度。   关键词:新课程 小学古诗 教学实践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古诗。因古诗的作者距今年代久远,其社会历史背景学生不易理解,故在体会“诗情”方面颇有难度,不少古诗课都上得死气沉沉。从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要写自己要说的话,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作文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里为我们的习作教学推开了一扇明丽的窗户,窗外有无限的自由伸张的空间。生活处处皆学问,生活中处处要表词达意,也处处用到“作文”,因此,习作教学只有不落窠臼、努力拓展空间,扎根生活这一片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