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中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与探究

来源 :中国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l_02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程定位
  从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出发,探究葫芦课程在国家课程中的属性。寻找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内在联系,发现两种课程脉络相连。为国家课程焕发新的育人活力,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尝试学科融合教学,探索出符合校情和学情的校本课程。
  把学生喜欢的葫芦工艺课程建设成完善的校本课程。课程里有生物、美术、劳技、信息和语文等多门学科共同育人,这种方式弥补了单科课程的间隙,重建多学科之间的联系。在葫芦种植课程中渗透生命教育和劳动教育,物理、化学和劳动技术三门学科重技能,整合到各种工艺作品的设计和开发中,结合美术知识美化我们的葫芦工艺作品。多学科之间的关联就是由一粒葫芦种子到一个葫芦工艺作品的产生的过程,多学科的核心素养目标就是通过技能和知识的掌握实现掌握一门技能,且学会美化生活,更换取生活资源,提高幸福生活指数为课程总的价值取向。实现了多学科知识的共同育人的功能与价值。
  二、课程基础与目标
  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要为了本校的发展、基于本校的实际情况,达到学校的整体育人效果。
  上海青浦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拥有丰厚的田园资源,不少学校的校园里就设有精美的菜园。我校有一方空间常年种植葫芦,面对这一取之不尽的生态资源,萌生了葫芦工艺特色课程创建的灵感。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全部为来沪务工者子女,我们的孩子有这样那样的情况。有孩子的艰辛,更有家庭的艰辛,有必要通过校本课程来实现“变苦菜花为宝葫芦”的课程价值取向,让每一个孩子都能适切而充分地发展
  葫芦烙笔画课程结合校园文化进行创作。我校的校训是“知书、达理”,核心是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忠、孝、仁、智、礼、义、信。”于是就开设了相关主题的烙画教学,对“仁、智、礼、义、信”的内涵用烙畫的形式再创作,来助力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字体设计佐以画面,再通过掌握的烙画技法来烙在葫芦上。最后,把学生的优秀作品装裱后展示在学校的走道里和班级里,并颁发由学校开具的展出证和收藏证。校园里的文化墙设计都采用了葫芦烙画工艺,使得校园里充满了传统文化的气息,学生变得很有礼貌了,说话也多了一份儒雅。很多同学的葫芦烙画在展出的同时也起到再次传播校园文化的作用。因此葫芦课程教学中呈现的育人功能,已经成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文化建设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和谐社会的需要。我校的校园文化精神:自信、自律、追求、进步。葫芦烙画课程是催发孩子心灵快乐和引导孩子创新意识的平台,让每一个孩子体验到校园美术活动的美丽是教育智慧与能力的体现。葫芦工艺课程活动已经成为学生校园生活的艺术盛宴。校园走廊、专用教室、成果展示平台以及即将建成的校园“葫芦墙”……处处印刻葫芦文化,体现葫芦包容和创新的精神,葫芦课程实现在学校整体育人的效果。
  三、课程的具体实施
  从原先单一美术学科碎片式研究的突破走向多学科共育并进的综合性大课程,以此课程的实施提升学生品质的发展,提升教师专业发展,从而推动学校发展,成为上海百所强校建立典型的一校一品示范校。
  强校工程的指导意见“优质品牌打造”。通过创建创新实验室、开设丰富的课程、转变教学方式、建设特色课程等措施来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综合素养提升。
  在课程的开发初期,主要以美术学科的技能教学为主,如在葫芦上彩绘、雕刻、烙画等课堂教学,随着教学的深入,发现这样课程受到很大的局限,学生拿着一个葫芦,缺少和葫芦的感情,做不到因形而意,没有和葫芦的对话,创作出来的作品深度不够,对葫芦的文化不够了解。
  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们把校本课程融合成为大单元、大主题式的课程,以综合实践和动态生成为主要教学形式。各学科教师对本学科的课程目标、知识体系、核心素养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共同寻找相同的内容。将这些内容收集起来,除去课程之间重复的部分,生发出学科融合的联系点,优化课程之间的结构,形成学科融合教学的课程体系。
  至此,校本课程主线重新定位:种植葫芦课程中渗透劳动育人、生命教育,建立学生和葫芦之间的情感;在技能学习中多学科融合教学,形成新的作品形式;在葫芦文化学习中结合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挖掘文化的深度内涵。
  为做好学生的培养工作,我们在课程设置时注重各种资源整合、多学科融合、创新发展、构建教师交流应用平台。学科协同发展将葫芦工艺课程的理论与实践、课堂与课外多层面融合,构建全新的学科融合课程体系。
  四、课程价值
  整合出一门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它是国家课程的延伸和拓展,也是校本化实施的典范,又是强校工程和一校一品的名片。
  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多门学科之间融合教学,通过知识互联,提高教师之间的合作、师生之间的合作,使得学生综合能力也得到提升。
  特色课程的开发和建设,老师开发课程的能力、学生的综合素养均得以提高。同时形成自己的课程资料和教学经验集,为一校一品的名片添加厚度。
  (作者单位:上海市佳信学校)
其他文献
青浦区朱家角小学始建于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坐落于江南古镇朱家角镇城隍庙旁。学校占地面积7817平方米,学校传承与发展了百年老校的文化,将“课植”“勤朴”作为学校文化的核心,以“勤于教書,朴以育人;勤于学习,朴以做事”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近年来,朱家角小学成为了一所在区域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农村学校。  学校聚焦课堂启动新教师计划:以“研究学生”为项目引领,以课例研究为载体,通过“主题研修”
【摘 要】在对昆山市社区、学校成人教育资源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社区、学校成人教育资源整合的对策建议:加强社区成人教育资源建设力度,并向学校开放;根据社会需求,学校丰富成人学历教育类型与层次;学校富余成人教育资源向社区成人教育开放;建立成人教育资源网络共享平台,并向所有市民免费开放;理顺社区教育领导体系,加强成人教育资源宏观调控。  【关键词】苏南地区;成人教育资源;现状调查;整合研究  
一个班级肯定既有好学生,也有差生。做为班级管理的成员——班主任,千万不能因为差生学习不好或表现不好而放弃对他们的培养与转化。这些后进生真的是无药可救吗?或许班主任的冷眼相看,成了把他们推向更为错误方向的动力。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我教过的学生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并不是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对于教育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
【摘 要】为进一步深化社区教育内涵,提高社区教育质量,充分整合利用各类资源,常州开放大学组织建设“一校一品”社区教育项目。文章以常州建设分院创建社区品牌课程教育项目为例,阐述了“PDCA”循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实践应用,使课程实施在有效控制管理过程中,不断提高社区教育质量。  【关键词】“PDCA”理论;社区教育;实践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G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
【摘要】能力本位教育是当前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的趋势和热点,具有突出职业能力、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协同合作等优势,这与当前我国深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熟练掌握专业技术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目标高度契合。为此,在我国加快推进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与深化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通过对以能力本位为特点的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优势进行思考和借鉴,可以对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有所裨益。  【关键词】能力本位
青岛市城阳第一高级中学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构建和谐教育。一所学校要实现和谐发展、持续发展,就必须充分体现人本立校,做到尊重人、凝聚人、依靠人、发展人、构建和谐教育、让学校成为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家园,精神的乐园。  一、以教师为本,打造高素质的教师团队  为提升教师们的思想文化品位和业务水平,学校发挥“中国教育学会实验学校”的优势,邀请全国师德标兵张桂梅、山东省原山东教育报社总编陶继新等到校作报告
圈内有一种人是“戏红人不红”,他也不是刻意保持低调,也不会假清高地称“我为艺术而活”,对名气嗤之以鼻,有机会的话他也想受更多观众认可,只是他不想为了这一点而违心地活着,或者说有人天生就是明星,而有人只想做演员,辛柏青就是属于演员堆儿的。最近《老马家的幸福往事》热播,让辛柏青开始受到媒体关注,在剧中他与林永健扮演父子,他笑称给林永健当“儿子”一点也不别扭,虽然相差只有三岁,但是自己看上去年轻多了。老
【摘要】有关样例效应国内外研究人员都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旨在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样例教学法在基础学科教学中已有了一定的应用,但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学中似乎找不到踪影。通过对样例效应、样例教学法的研究综述,探讨其在高职经济类、文科类课程教改中的应用,以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为例,阐述样例效应在教材建设、教学教法及技能培养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样例效应;样例教学;教改;应用  【
受自主学习概念的启发,许多学科采用了从大班授课到小组教学的不同教学方式,例如辅导课、研讨会和小组讨论等。积极互动的小组学习可以改进学生的思维方式,学生的学习态度,彻底改变解决问题的心态。Seminar是小组教学(T-L)会议,参与者在教师或者专家的指导下进行讨论。教师、学生、准备、内容、小组互动、课程连贯性和设备是研讨会学习的关键因素。准备研讨会的参与者最终培养了诸如识别可呈现的信息,从信息源中检
送往迎来是常事,生老病死是人生的主题,这些事件必有亲故参与。来客意味着重大事件的发生,提示变化,象征莫测的命运。理解《红楼梦》,从来客的角度来解读,会有一些新的感悟。  一、黛玉出场,唤醒小说结构  林黛玉进贾府这一回是小说背景的铺设,搭建了贾府主要人物关系的框架。从另一个层面来说,林黛玉的登场则是唤醒了小说的内在结构。  “唤醒”只有林黛玉能够完成。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只需设想:如果这一回来客是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