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诗书马上,笑驱锋镝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G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宋中期,诗文呈现高度繁荣的景象,受其影响,词创作也出现了一个繁荣的时期。繁荣的标志是以爱国为主要内容的豪放词得到空前的发展,产生了伟大的词人辛弃疾。辛词以豪放而著称,在继承苏轼风格的同时,把“以诗为词”发展到了“以文为诗”,扩大了词的题材,几乎达到无事无意不可以入词的境界,从而形成了辛词独特的艺术风格:豪放而苍凉,雄奇而沉郁。
  
  一、辛词雄奇阔大的意境的主要体现
  
  1.辛词字里行间流露出的英雄本色予人一种雄壮之美。辛稼秆有过着英雄的经历,其词作中多透着一股英雄的本色。“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层楼”,他用几句这种类英雄史诗的句子,便轻松造就了一种雄壮的气势。
  他自己是一个英雄,他也惜英雄,他在一首《南乡子》中发出“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慨,正是这样英雄的气概,给他的作品带来不可羁勒的磅礴气势。
  2.辛词巧妙的取材带人进入神奇之境界。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由作诗转为填词,到了辛弃疾时,则更进一步以词代文,表情达意。一情一景,一人一物,在他笔下,都是信手拈来,便成文章。比如他写给他族弟的一首《永遇乐 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
  这首词自然清新,却又让人油然而生一股敬佩之情,是因为辛氏家族的“烈日秋霜, 忠肝义胆”,也是因为他的高论:“艰辛做就, 悲辛滋味, 总是辛酸辛苦”。他想起他的祖先辛庆忌,“艰辛做就”不世的战功。可是,到了他的子孙,就尝到惨遭杀戮的“悲辛滋味”了,由此又来了一句感叹自己的雄心壮志,却换来“家种树书”,辛酸着呢。也许辛家人的命运总离不开一个“辛”字吧。
  一个“辛”字,便道出了词人的心郁之病,愤愤之情,同时也造出了一种满腔辛辣,以苦取乐的刚正雄情。就一个“辛”字也可做文章,可见辛词词境之随心,而随心所欲之中却又铸造了另一番雄奇。
  
  二、体现辛词雄奇阔大意境的主要艺术手法
  
  1.生动的描绘,夸张的想象。辛稼轩闲居瓢泉时,曾写下《千年调 开山径得石壁, 因名曰苍壁。事出望外,意天之所赐邪,喜而赋》这么一首词:
  这时作者壮志难酬,怀才不遇,心灰意冷。然开山得一石壁,事出望外,以为“天之所赐”,精神为之一振,又看见所得石壁“势欲摩空”、“有心雄泰华”,似乎由此得了天命,豪情又应而生,词也由此而作。一句“左手把青霓, 右手挟明月”,就把读者带入了天马行空,纵横驰骋的神奇壮丽的景象之中。踏进屈原“规划”的天宫,却比屈原幸运,屈原是上下求索,但吃了一个闭门羹;而词人却是“吾使丰隆前导, 叫开阊阖”。作者运用浪漫主义手法,通过古代的神话传说,强烈地表达了自己反对妥协投降、立志收复中原失土的政治理想。它充满瑰丽丰富的想象,大胆惊人的夸张,表现出一种清幽淡远而又生机蓬勃的雄奇意境。
  2.用典的出神入化。辛词善于用典,有人戏称之有“掉书袋”之嫌,然而,其用典大多用得圆熟巧妙,如水中着盐,浑化无迹,从而丰富了词的意蕴,使得这种缺点反而成了辛词语言艺术上的一种特殊成就。
  辛词所用典故中情事都与词人内心的情感和生活经历有关,与当时时代特点有关,作者曾借三国时手持羽扇、头戴纶巾、指挥三军的诸葛亮的潇洒形象(“挥羽扇,整纶巾”《阮郎归 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巧妙地比喻他当年抗由金兵时的潇洒风度,用典不为事所累,且抒情气氛浓郁。给人一种神奇的艺术享受。
  3.鲜活的艺术形象。辛词在艺术上除创造性运用比兴寄托手法外,还有一大突出的特点就是形象的塑造。读来让人进入一种生动鲜活、优美开阔的意境。
   他还把山水草木拟人化造成形象,如他在《满江红·题冷泉亭》中写道:“直节堂堂,看夹道冠缨拱立。”说山路两旁,整齐排列的高大的树木,像戴冠垂缨的官吏,气概堂堂地夹道拱立。写得形容逼肖,而开阖自然。还有他给自己画像的“我志在寥阔,畴昔梦登天。摩挲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水调歌头》)勾画了作者狂放不羁,傲慢不谐,高逸潇洒的形象,使人油然而生的一股豪情。
  
  三、辛词雄奇阔大意境的形成
  
  辛弃疾有词人的气质,也有军人的豪情。他一生积极进取,以身许国,志若金石,但终因“生不逢时”不能了却身战沙场的心愿,只能拿起毫笔,权当刀剑,泪洒宣纸。他,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于历史的长河中。可以说,战斗的经历蕴育了辛词的雄奇。
  他对朝廷的忠心没有得到认可,在那苟安的南宋政府面前,“万字平戎策”的治国平天下的高论,却换得“东家种树书”。从作者生平的文韬武略英雄事迹来看,就不止一个“悲”字了,加上一个“壮”字也无可厚非了。彭孙遹曾评辛词说:“激昂排宕,不可一世。”所以,既便悲壮,也是一种豪情的悲壮。
  可以说,政治的压抑,让他反射出婉约的豪情。■
  
  参考文献:
  1.金元浦主编.中国文学阅读与欣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关立勋主编.宋词精品.北京燕山出版社.
其他文献
战国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描写邻家之子时写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这个邻家之子究竟有多高、肤色究竟如何、到底有多美,这一切从语言文字上无从得知。汉乐府《陌上桑》中写罗敷的美貌:“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每一位读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审美标准来体会琢磨罗敷的美。那她究竟有多美,肯定是
期刊
摘 要:阅读是一个人终身的大事。阅读教学是高考复习重点,散文阅读是高考中的高频点,在当前语文教学中要作为语文教学的突破口。教以方法、启发思维、寻找程式、获取感悟、传播快乐、愉悦人生。探究阅读方法,研讨阅读理论,提出个中思考。  关键词:三步阅读 划关键句 形成思路 传播快乐     阅读理解题是高考一大难点,更是一大重点,尤其是散文阅读,具有广泛的审美教育功能。散文阅读往往与学生的认识水平、生活阅
期刊
我们都知道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人物是小说的核心,情节是小说的骨架,环境是小说的依托。可怎么让小学生明白小说三要素的特点呢?在高中小说教学目标中提到:“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身临其境地去感受,重视对作品整体形象和情感基调的整体感知和直觉把握。”我想,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小学。下面就以林莘老师所上《凡卡》一课为例谈谈小说的教学。    一、抓住描写,分析人物    师:我们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是
期刊
一、挖掘课文的时代价值,激发阅读兴趣    课本枯燥,内容陈旧,学生没有兴趣,老师没有动力。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联系生活的切入点。只有把握这些切入点,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意蕴,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点燃他们的激情。  如,在教学《包身工》一文时,我看到网络上登载的报道:山西16岁的张徐波被非法骗到山西永济一砖场打工导致双脚脱落,温总理曾亲自对此案作过批示。我就告诉学生这种当代奴工,也不只存
期刊
口语交际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交往、信息传递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明显了。它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本专题通过演讲、问答、辩论这三种形式引导我们学习如何提高口语技巧。    一、切合情境,了解对象    演讲是在特定情境之下,因某种需要而向公众发表自己的意见,或阐说某一事理的社会活动。演讲时必须清楚演讲的情境、了解听众的身份和立场,这样才能运用恰当的语气,进行合乎实际的演讲。  如:马丁
期刊
笔者有幸参加了在连云港举办的第三届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语文教育研讨会,聆听了几位专家型的特级教师的语文课和专业讲座。北京教育学院苏立康教授所谈的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陷入了深深地思考。下面我想结合所听过的几节课着重谈谈对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科学有效    “课是点燃求知欲和道德信念火把的第一颗火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一言概括了课堂教学的重要
期刊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就表明“美育不仅成为当今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大有成为整个教育的基础和整个教育的突破口”,贯彻审美教育势在必行。语文要用美来吸引学生,现行的教材可以说是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绝大部分都与美有关。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使学生在
期刊
摘 要:对《祝福》进行叙述学解读,就会发现《祝福》实际上写了两个故事——祥林嫂的人生悲剧与“我”的心路历程,“我”是反思祥林嫂悲剧的媒介。作品既反映了祥林嫂所代表的国人生存现状,又折射出“我”的生存困惑和精神的漂泊、人格的分裂。从叙述文本的深层结构分析可看出,正是两种角色的融合,使文章的主题有了质的升华。  关键词:“我” 叙述结构 深刻意蕴    长期以来,我们对鲁迅小说《祝福》分析时,习惯于将
期刊
《左传》所记外交辞令精彩纷呈,典雅从容,在彬彬有礼的外表下包藏着锋芒,尤以“烛之武退秦师”一节最为突出。烛之武仅凭寥寥一百二十五个字的说辞,就轻而易举地瓦解了秦晋联盟,挽救了几乎必亡无疑的郑国。这完全得归功于烛之武那高超精妙的说话艺术。探究其说话技巧,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欲扬先抑,以退为进     面对秦晋联军的来势汹汹,烛之武知道这绝不是因为“无礼于晋,且贰于楚”这样的陈年旧事,于是没有
期刊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文中通过作者小时候“在那座小悬崖上的一次惊心动魄的遇险、脱险经历”,总结出一个很深刻的人生经验——“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作者这种宝贵的人生经验的取得,正是由于“我”的父亲教子有方。按照教学参考上的说法是:“他(指父亲)眼看孩子困在悬崖石架上下不来,明知一不小心就会摔死,可是他并不上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