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战国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描写邻家之子时写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这个邻家之子究竟有多高、肤色究竟如何、到底有多美,这一切从语言文字上无从得知。汉乐府《陌上桑》中写罗敷的美貌:“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每一位读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审美标准来体会琢磨罗敷的美。那她究竟有多美,肯定是模糊的难以回答。
模糊意识是关于人们认识中对于对象类属和性质的不确定的基本形式和本质特征。世界上许多现象并不是绝对精确的,尤其是语言现象,更具有模糊特性。语言的独特魅力,常常存在于它的模糊性之中。这种模糊主要表现为:语言的多义性。
作者笔下的某个语言片段没有确定的词面意思甚至完全没有词面意思,因此,读者要领略作者传递的意思,就要进行再创造。《祝福》中的鲁四老爷“可恶——然而——”四字几乎就是他出场的全部台词,反映了他的卫道士嘴脸?抑或反映了他的没落,底气不足?还是表现他的麻木不仁,或者对此不屑一顾?对这两句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保持这样一个形象的模糊性,比清晰准确的选择要好得多。
又如《红楼梦》中有不少半截话,就如第三十四回,在宝玉被打后,宝钗来探望他时,“点头叹道:‘早听人家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这急收的半句咽住的话,也是模糊而多义的语言。它表现了宝钗对宝玉多少深深的亲切与关怀之情;又显示出一个大家闺秀特有的软怯娇羞、轻怜痛惜之情,可以说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显而易见,模糊语言的运用,实际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潜台词”,它是“无声胜有声”。
一个高明的作者,总是让自己的形象的语言变成模糊感情的载体,从而使读者回味无穷。孙犁的《荷花淀》中写到水生从县里开会回来告诉水生嫂自己第一个已报名参加了抗日区小队了,水生嫂低着头只说了一句话:“你总是很积极的。”这一句话是羞涩的称赞?是轻微的埋怨?还是内心酸酸的羡慕?总之我们不能定量分析。
正是因为这种语言内涵的多义性,我们在教学中不必刻意去选择某一个或几个答案来判定,不必把完整的画面、深刻的意境肢解得支离破碎。可以保持一个不确定性的完整,让人们去感觉、去意会它的韵味。这样,比划定某一明确的认知要确切可靠得多。
汉语本身内涵丰富,具有不确定性。汉语词汇的伸缩性很大,内涵的自由度很大,既增加了语言的复杂性、难解性,也增加了语言的趣味。如,善、恶、优美、和谐、丑陋、漂亮等词,很难有准确的定义,只能靠读者自己去感悟。
那么,文学的这种模糊性是怎样产生的呢?
首先,情感是文学作品的本质特征之一。人的情感内容是最不确定,最难于捉摸的。任何一部作品都是作者反映客观事物和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评价,其中必然蕴含了主体的情感因素,而情感是心灵中的不确定的模糊的部分,情感的模糊性必然带来写作者思维的模糊性。“只恐双溪舴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如梦令》),愁如何测量?无法测量。李清照试图用“舴蜢舟”装载,生动新鲜,意味深长,令人回味无穷。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的两段:“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这两段描写与独白,作者为了表现什么情感:忧愁?喜悦?愤懑?空虚?怅惘?似乎什么都有,又什么都没有。作者将自己淡淡的感情水乳交融地裹进了“荷塘月色”之中,同时也把自身性格的矛盾模糊交织:“热闹”与“冷静”、“群居”与“独处”,形成意义的不确定性。作者在想什么,不想什么,要做什么,也很模糊,而他夜游荷塘也是因“心里颇不宁静”,那份不宁静的心绪又是因什么而起?所有这一切都是一个“模糊”的谜团。又怎能用某一种或几种情感来说明连作者自己都无法说清的心绪呢?全文中那淡淡朦胧的景物、似明非明的议论、欲露未露的情感原本就是一个完整、朦胧的“模糊性”。若想一一落到实处,就冲淡了作品整体的意境美,也就破坏了作品内涵的情韵。
其次,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往往具有模糊性。作品一旦发表,就不再为作者个人所拥有,而成为许多读者解读的文本。读文学作品,你就像在作品所描绘的生活环境中生活过,在作品主人公所经历的感情历程中生活过。文本中有许多空白,召唤读者去发挥想象力。文本反映的思想内容往往具有多义性,读者会根据自己的人生阅历、知识储备、认知方式去理解和把握,自然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色彩斑斓的审美情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正因为如此,留给我们思考的既有清晰的一面,又有值得我们咀嚼的模糊的一面,而这模糊的空间在思考中愈来愈大,也就更增添了作品的魅力。
如《红楼梦》里林黛玉进贾府时宝玉眼中的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虽然这段文字从肖像、行为到心理都描写了,但也是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林黛玉,不会也不可能有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结论。
齐白石说:“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而文学语言的模糊性作为文学作品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模糊是文学作品言约意丰,含滋蓄味,又是读者产生审美愉悦的重要原因。但不等同于思想上的“糊涂”,而是给人一种朦胧美,是语言艺术美的精灵。■
模糊意识是关于人们认识中对于对象类属和性质的不确定的基本形式和本质特征。世界上许多现象并不是绝对精确的,尤其是语言现象,更具有模糊特性。语言的独特魅力,常常存在于它的模糊性之中。这种模糊主要表现为:语言的多义性。
作者笔下的某个语言片段没有确定的词面意思甚至完全没有词面意思,因此,读者要领略作者传递的意思,就要进行再创造。《祝福》中的鲁四老爷“可恶——然而——”四字几乎就是他出场的全部台词,反映了他的卫道士嘴脸?抑或反映了他的没落,底气不足?还是表现他的麻木不仁,或者对此不屑一顾?对这两句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保持这样一个形象的模糊性,比清晰准确的选择要好得多。
又如《红楼梦》中有不少半截话,就如第三十四回,在宝玉被打后,宝钗来探望他时,“点头叹道:‘早听人家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这急收的半句咽住的话,也是模糊而多义的语言。它表现了宝钗对宝玉多少深深的亲切与关怀之情;又显示出一个大家闺秀特有的软怯娇羞、轻怜痛惜之情,可以说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显而易见,模糊语言的运用,实际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潜台词”,它是“无声胜有声”。
一个高明的作者,总是让自己的形象的语言变成模糊感情的载体,从而使读者回味无穷。孙犁的《荷花淀》中写到水生从县里开会回来告诉水生嫂自己第一个已报名参加了抗日区小队了,水生嫂低着头只说了一句话:“你总是很积极的。”这一句话是羞涩的称赞?是轻微的埋怨?还是内心酸酸的羡慕?总之我们不能定量分析。
正是因为这种语言内涵的多义性,我们在教学中不必刻意去选择某一个或几个答案来判定,不必把完整的画面、深刻的意境肢解得支离破碎。可以保持一个不确定性的完整,让人们去感觉、去意会它的韵味。这样,比划定某一明确的认知要确切可靠得多。
汉语本身内涵丰富,具有不确定性。汉语词汇的伸缩性很大,内涵的自由度很大,既增加了语言的复杂性、难解性,也增加了语言的趣味。如,善、恶、优美、和谐、丑陋、漂亮等词,很难有准确的定义,只能靠读者自己去感悟。
那么,文学的这种模糊性是怎样产生的呢?
首先,情感是文学作品的本质特征之一。人的情感内容是最不确定,最难于捉摸的。任何一部作品都是作者反映客观事物和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评价,其中必然蕴含了主体的情感因素,而情感是心灵中的不确定的模糊的部分,情感的模糊性必然带来写作者思维的模糊性。“只恐双溪舴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如梦令》),愁如何测量?无法测量。李清照试图用“舴蜢舟”装载,生动新鲜,意味深长,令人回味无穷。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的两段:“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这两段描写与独白,作者为了表现什么情感:忧愁?喜悦?愤懑?空虚?怅惘?似乎什么都有,又什么都没有。作者将自己淡淡的感情水乳交融地裹进了“荷塘月色”之中,同时也把自身性格的矛盾模糊交织:“热闹”与“冷静”、“群居”与“独处”,形成意义的不确定性。作者在想什么,不想什么,要做什么,也很模糊,而他夜游荷塘也是因“心里颇不宁静”,那份不宁静的心绪又是因什么而起?所有这一切都是一个“模糊”的谜团。又怎能用某一种或几种情感来说明连作者自己都无法说清的心绪呢?全文中那淡淡朦胧的景物、似明非明的议论、欲露未露的情感原本就是一个完整、朦胧的“模糊性”。若想一一落到实处,就冲淡了作品整体的意境美,也就破坏了作品内涵的情韵。
其次,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往往具有模糊性。作品一旦发表,就不再为作者个人所拥有,而成为许多读者解读的文本。读文学作品,你就像在作品所描绘的生活环境中生活过,在作品主人公所经历的感情历程中生活过。文本中有许多空白,召唤读者去发挥想象力。文本反映的思想内容往往具有多义性,读者会根据自己的人生阅历、知识储备、认知方式去理解和把握,自然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色彩斑斓的审美情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正因为如此,留给我们思考的既有清晰的一面,又有值得我们咀嚼的模糊的一面,而这模糊的空间在思考中愈来愈大,也就更增添了作品的魅力。
如《红楼梦》里林黛玉进贾府时宝玉眼中的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虽然这段文字从肖像、行为到心理都描写了,但也是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林黛玉,不会也不可能有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结论。
齐白石说:“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而文学语言的模糊性作为文学作品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模糊是文学作品言约意丰,含滋蓄味,又是读者产生审美愉悦的重要原因。但不等同于思想上的“糊涂”,而是给人一种朦胧美,是语言艺术美的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