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类号】G632.0
摘 要: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以学定教”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策略,它已经成为课堂教学很重要的一条教学原则。因此,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应该关注教学目标的落实,预设与生成的统一,教师的教后反思等三个方面。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方式。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也常常从两个方面去看:一看教师的教,二看学生的学。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课堂教学评价应强调三个关注。
1.关注教学目标的落实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定和达成,是衡量一节课好坏的主要尺度。制定好教学目标,并不表示有好的教学效果,还必须注重教学目标的真正落实。怎样才能落实教学目标呢?教师要努力做到“四化”:
一是教材目标化。目标是教学的灵魂。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依据课标、教材和学生实际,同时目标要明确具体,具有针对性,体现全面性,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在课标允许的前提下,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可根据学情对教材进行科学整合,合理调整,确定重点难点,设计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教师要致力于面向全体,分层确定,能让素质好的“吃得饱”,让基础差的“吃得了”。让每个学生各有所得,各得其所。
二是目标问题化。问题是思维的开始。英国科学家波普尔指出:“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炼问题给学生,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把学习过程变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新课程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大胆取舍,合理使用。可围绕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设计3—4个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要设计有价值、学生感兴趣或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
三是问题练习化。练习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课堂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课堂练习的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巩固知识,对知识进行迁移应用,进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练习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做到分类要求,自由选择。教師要根据课标和教材的基本要求,针对所设计的几个问题,以“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为原则,布置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加强知识能力训练。练习题的设计要有科学性,分层次布置,不能随便臆造。
四是练习应用化。课堂上的练习,要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为教学目标而服务。练习一般分为形成性、巩固性、分层能力练习三种类型,主要检查学生对概念、定义、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同时根据学生掌握情况,使各类学生通过此练习各有所获。因此练习题的布置要讲究实用,有意义,注意层次性和应用性。练习内容要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重难点,教师要对学生练习情况作出评价,每节课学生及时训练不得少于15分钟。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在教学中要牢牢把握,不要让教学目标在浮华中迷失,游离于课堂之外。不能为活动而活动,为表演而表演,一切活动与问题都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进行。
2.关注预设与生成的统一
课堂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概念。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精心设计的预设也无法预知整个课堂的全部细节。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难免会发生诸多的意外,一旦出现“不速之客”,我们要有心理准备,灵活应对,而不能一味拘泥于課前的教案。有时反而可以巧妙利用意外的“生成”,也许会成为我们课堂的一个预料之外的精彩之举!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黄山小记》这一课时,学生对作者引用旅行家徐霞客的诗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产生了质疑:“为什么黄山不在五岳之列?”这位教师并不作正面解答,在学生争议未果的情况下,留下问题(家庭作业)让学生课后去探究,去查询有关资料,写出研究报告。
可见,在师生互动中往往会生成一些新的问题,这种问题是真实的、结果是未知的,学生有兴趣、想探究,由此可引发新的探究活动。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的展开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的认识得到发展。只要教师恰当地抓住时机和资源,就能够更大程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关注教师的教后反思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认为,课不可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造假的可能性最大。只要是真实的就会有缺憾,有缺憾是真实的一个指标。笔者认为讲得很有道理。因为生活中的“课”本来就有待完善,教案怎么可能没有一点缺憾呢?作为执教者,必须具有对一节课的自我评价的能力,也必须具有对别人评价的判断和吸收能力。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每节课都会有缺憾、有问题。因此每上完一节课,教师都要坐下来冷静地进行反思和总结,从新课导入、课堂氛围、学生思维、教学手段、板书设计等方面做出通盘考虑,三思而行,反思“出彩之举”,反思“败笔之处”,反思“再教设想”,并及时加以记录,使之成为以后教学的借鉴和参考,减少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拓展教学思路,激发教学灵感,使教学日趋成熟,日臻完善。同时对同行的意见和建议,一定要反复斟酌,毕竟“人多智慧广”,如果可能的话,修改后在另一平行班再上,再总结反思。从而实现自我反省、自我校正、自我发展,真正成为一个“实践的反思者,反思的实践者。”
例如化学课堂上有这样一个片段:当老师演示二氧化碳熄灭阶梯蜡烛火焰的实验时,出现了意外情况,她第一次将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倾倒向烧杯里,结果两只蜡烛都没有熄灭,听课的学生群中发出“嗡嗡”声,老师笑着说:“没关系,我们再来一次。”于是她拿起第二瓶二氧化碳又向烧杯中倾倒,这时几十双眼睛都盯着烧杯里的蜡烛,结果更是出人意料,高处的蜡烛先灭了,学生中一片哗然!老师有点不好意思了,她请一名学生上来帮忙又重新点燃了两只蜡烛放入烧杯里的阶梯上,重新演示,低处的蜡烛先于高处的蜡烛熄灭。终于“成功”了!此时从台下传来学生们的一片掌声,老师也如释重负般露出了笑容……同学们的掌声是对老师锲而不舍的精神的赞许,同时也是为终于见到了实验预想效果而感到高兴,但是作为听课者的笔者却有了更多的思考。
每个授课教师都希望实验现象、实验结论都与预期完全一致,但是一旦出现异常,教师必须为过程中所发现的新的或未曾预料到的现象进行解释,否则我们的学生会因而失去了很多了解或理解化学的机会,教师上课心中要永远装着学生,是为学生在上课。
教师不能仅仅把自己定位成“教书匠”,不断反思矫正才能提升。教师应边学边教,边思边写,集“学、教、育、思”于一体,积极撰写教学反思。没有及时的反思,经验可能不再是经验,教训可能还会是教训。有了及时深入的反思,失败的教训也会变成成功的经验。
摘 要: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以学定教”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策略,它已经成为课堂教学很重要的一条教学原则。因此,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应该关注教学目标的落实,预设与生成的统一,教师的教后反思等三个方面。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方式。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也常常从两个方面去看:一看教师的教,二看学生的学。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课堂教学评价应强调三个关注。
1.关注教学目标的落实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定和达成,是衡量一节课好坏的主要尺度。制定好教学目标,并不表示有好的教学效果,还必须注重教学目标的真正落实。怎样才能落实教学目标呢?教师要努力做到“四化”:
一是教材目标化。目标是教学的灵魂。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依据课标、教材和学生实际,同时目标要明确具体,具有针对性,体现全面性,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在课标允许的前提下,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可根据学情对教材进行科学整合,合理调整,确定重点难点,设计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教师要致力于面向全体,分层确定,能让素质好的“吃得饱”,让基础差的“吃得了”。让每个学生各有所得,各得其所。
二是目标问题化。问题是思维的开始。英国科学家波普尔指出:“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炼问题给学生,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把学习过程变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新课程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大胆取舍,合理使用。可围绕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设计3—4个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要设计有价值、学生感兴趣或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
三是问题练习化。练习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课堂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课堂练习的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巩固知识,对知识进行迁移应用,进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练习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做到分类要求,自由选择。教師要根据课标和教材的基本要求,针对所设计的几个问题,以“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为原则,布置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加强知识能力训练。练习题的设计要有科学性,分层次布置,不能随便臆造。
四是练习应用化。课堂上的练习,要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为教学目标而服务。练习一般分为形成性、巩固性、分层能力练习三种类型,主要检查学生对概念、定义、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同时根据学生掌握情况,使各类学生通过此练习各有所获。因此练习题的布置要讲究实用,有意义,注意层次性和应用性。练习内容要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重难点,教师要对学生练习情况作出评价,每节课学生及时训练不得少于15分钟。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在教学中要牢牢把握,不要让教学目标在浮华中迷失,游离于课堂之外。不能为活动而活动,为表演而表演,一切活动与问题都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进行。
2.关注预设与生成的统一
课堂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概念。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精心设计的预设也无法预知整个课堂的全部细节。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难免会发生诸多的意外,一旦出现“不速之客”,我们要有心理准备,灵活应对,而不能一味拘泥于課前的教案。有时反而可以巧妙利用意外的“生成”,也许会成为我们课堂的一个预料之外的精彩之举!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黄山小记》这一课时,学生对作者引用旅行家徐霞客的诗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产生了质疑:“为什么黄山不在五岳之列?”这位教师并不作正面解答,在学生争议未果的情况下,留下问题(家庭作业)让学生课后去探究,去查询有关资料,写出研究报告。
可见,在师生互动中往往会生成一些新的问题,这种问题是真实的、结果是未知的,学生有兴趣、想探究,由此可引发新的探究活动。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的展开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的认识得到发展。只要教师恰当地抓住时机和资源,就能够更大程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关注教师的教后反思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认为,课不可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造假的可能性最大。只要是真实的就会有缺憾,有缺憾是真实的一个指标。笔者认为讲得很有道理。因为生活中的“课”本来就有待完善,教案怎么可能没有一点缺憾呢?作为执教者,必须具有对一节课的自我评价的能力,也必须具有对别人评价的判断和吸收能力。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每节课都会有缺憾、有问题。因此每上完一节课,教师都要坐下来冷静地进行反思和总结,从新课导入、课堂氛围、学生思维、教学手段、板书设计等方面做出通盘考虑,三思而行,反思“出彩之举”,反思“败笔之处”,反思“再教设想”,并及时加以记录,使之成为以后教学的借鉴和参考,减少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拓展教学思路,激发教学灵感,使教学日趋成熟,日臻完善。同时对同行的意见和建议,一定要反复斟酌,毕竟“人多智慧广”,如果可能的话,修改后在另一平行班再上,再总结反思。从而实现自我反省、自我校正、自我发展,真正成为一个“实践的反思者,反思的实践者。”
例如化学课堂上有这样一个片段:当老师演示二氧化碳熄灭阶梯蜡烛火焰的实验时,出现了意外情况,她第一次将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倾倒向烧杯里,结果两只蜡烛都没有熄灭,听课的学生群中发出“嗡嗡”声,老师笑着说:“没关系,我们再来一次。”于是她拿起第二瓶二氧化碳又向烧杯中倾倒,这时几十双眼睛都盯着烧杯里的蜡烛,结果更是出人意料,高处的蜡烛先灭了,学生中一片哗然!老师有点不好意思了,她请一名学生上来帮忙又重新点燃了两只蜡烛放入烧杯里的阶梯上,重新演示,低处的蜡烛先于高处的蜡烛熄灭。终于“成功”了!此时从台下传来学生们的一片掌声,老师也如释重负般露出了笑容……同学们的掌声是对老师锲而不舍的精神的赞许,同时也是为终于见到了实验预想效果而感到高兴,但是作为听课者的笔者却有了更多的思考。
每个授课教师都希望实验现象、实验结论都与预期完全一致,但是一旦出现异常,教师必须为过程中所发现的新的或未曾预料到的现象进行解释,否则我们的学生会因而失去了很多了解或理解化学的机会,教师上课心中要永远装着学生,是为学生在上课。
教师不能仅仅把自己定位成“教书匠”,不断反思矫正才能提升。教师应边学边教,边思边写,集“学、教、育、思”于一体,积极撰写教学反思。没有及时的反思,经验可能不再是经验,教训可能还会是教训。有了及时深入的反思,失败的教训也会变成成功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