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妈咪不抑郁

来源 :cookie world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37123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柏芝怀孕后性情大变,整日担心自己身材走形老公不再爱自己,甚至挺着八个月的身孕坚持坐飞机去谢霆峰所在剧组探班,好一个任性的孕妇!于是张小姐成了当时各大八卦杂志争先恐后报道的新闻。不过其实说来孕产抑郁的发生并不是少数,如何尽量避免以及如何和产妇一起渡过这种抑郁的日子是每个准备要宝宝的家庭都该关心的话题。
  
  孕期抑郁症
  
  25 岁的LILI 是一家外企的高级白领,性情开朗,和老公刚刚结婚就怀孕了,虽然完全不在计划内,可是小两口还是手忙脚乱却也幸福的准备迎接这个小生命的到来。起初的日子没什么,随着LILI 肚子越来越大,LILI 似乎完全变了一个人,每天疑神疑鬼——因为她听很多要好的姐妹说过,女人怀孕的时候是男人最容易出轨的时候,于是她展开了一系列行动,从闻老公的衣服是否有陌生香水味到不厌其烦的给老公打电话,最后发展到对老公手机上每一个电话刨根问底,在一次又一次LILI 无理取闹的歇斯底里中,老公无可奈何的将她带到了心理医生面前……
  
  罪魁:雌激素大量上升导致情绪失控
  
  这是典型的孕期抑郁症,究竟是什么原因可以让一个乐观开朗的女人变成不可理喻的“精神病”的呢?这是因为女人怀孕期间体内雌激素会大量上升,这种显著变化可以影响大脑中调节情绪的神经传递素的变化。孕妇很可能在怀孕6 ~ 10 周时初次经历这些变化,然后当孕妇的身体开始为分娩作准备时,会再次体验到这些变化。激素的变化将使孕妇比以往更容易感觉焦虑,很多女人会非常担心自己因为体型的变化而得不到丈夫的爱,更有趣的是越漂亮的女人越容易出现这种焦虑。因此,当孕妇开始感觉比以往更易焦虑和抑郁时,应及时和家人沟通,家人也应该多多担待,这些都是怀孕期间的正常反应,避免孕妇为此陷入痛苦和失望的情绪中不能自拔。
  另一些容易导致孕期抑郁症的诱因有:家族或个人的抑郁史。如果孕妇的家族或孕妇本人曾有过抑郁史,那么当她怀孕时,就更容易患上孕期抑郁症;人际关系方面出现问题,这也是妇女在孕期和产后患孕郁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孕妇与配偶关系开始紧张,并且已无法自行解决问题,那么最好立即找有关专家进行咨询。很多人认为只要孩子一出生,夫妻间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事实上孩子的到来,只会增加夫妻关系的压力,只有通过咨询,找出相应的办法,才是解决问题的积极手段。
  
  知己知彼,打败抑郁很简单
  
  作为即将荣升妈妈一职的你来说,你只能无条件的拥有平稳、乐观、温和的心境,只有这样,才能使胎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这些道理说来挺简单,可是毕竟那么多现实的问题困扰着每个准妈妈——妊娠反应的不适,对分娩的恐惧以及工作中的矛盾等等因素,往往会使你忧虑不安,甚至变得爱发脾气,易于冲动。显然,这对于自己和孩子甚至家人是十分不利的,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麻辣妈咪,你绝对不能让不良情绪牵着你走,了解了抑郁的本质,我们完全可以打一场漂亮的仗!以下战术我们要熟记于心,不同敌情我们不同应对。
  自我告诫大法:在整个孕期生活中,一定要经常这样告诉自己不要生气,不要着急,虽说第一次当母亲,可是宝宝毕竟随时看着自己呢,要有个好的形象才是!
   情绪转移大法:其实张柏芝要是能拿出当初在《喜剧之王》里“眼睛不好看看鼻子,鼻子不好看看耳朵……”那种转移大法,可能就不会在怀孕期间情绪波动的那么厉害了。我们的转移大法精髓和张小姐的那个版本其实是一样的——消除烦恼的最好办法就是离开那种使你不愉快的情境,能让自己开心的事多着呢,听听音乐、看看画册、出去郊游等等等等,总有“ 一款”能让你快乐起来!
  疯狂释放大法:这款情绪调剂方法那是相当的有效,自己的烦恼拿出来和朋友说说,得到一些良好的建议,即便根本没有建议,只要说说心情一样可以舒畅很多。抑郁到不想说话?没问题,建一个没人知道的博客空间,想写什么就写些什么吧!
   优雅社交大法:谁说孕妇只能躲在家里呢?即使不怀孕,长期的闭门索居也会使你郁郁寡欢,因此,你应广交朋友,将自己置身于乐观向上的人群中,充分享受友情的欢乐,从而使你的情绪得到积极的感染,从中得到满足和快慰。并且和朋友在一起,谁能不照顾您这位“孕妇大人”呢,享受被照顾的感觉,其实也挺不错的!
   良好兴趣大法:每天抽出30 分钟的时间到住家附近草木茂盛的宁静小路上散散步、做做体操,甚至可以练练瑜珈、游游泳,孕妈咪的生活一样可以过的多彩多姿,这么多快乐的事情每天等着你,你心情肯定会变得非常舒畅,尤其是自然环境更能帮助你消除紧张情绪,使你深受感染而自得其乐。
   魔镜美女大法:做妈咪也要做一个最漂亮的妈咪!拿着你的镜子问问:“我是不是最漂亮的妈咪?”镜子不说话?接下来你不用砸掉镜子,还是来点实际的行动吧!并不是所有舒服的衣服穿起来都会给人感觉邋邋遢遢,选几件漂亮的孕妇装换着穿,经常变一下发型,买一些漂亮的头饰,做漂亮的孕妈咪是你的义务。
  亲子女红大法:如果有一件事可以完全的占据你的心思,那么你还会胡思乱想吗?想着未来的小宝宝,亲手给他缝制几床小被子,做几个小手套,或者用心思给他绣个小肚兜,当然也可以给自己设计制作几款特别的孕妇装,既提早为宝宝准备了见面礼又显出自己是如何的心灵手巧,在得到众多赞美之词的时候,估计你也很难去“ 抑”什么“ 郁”了。
  总的说来,您首先要稳定情绪,尽量保持良好的环境。同时,你还应注意,不要过多地食用肉、鱼、巧克力、甜食等。因为,过量地食用这些食物可使您体液酸性化,血中儿茶酚胺水平增高,从而出现烦躁不安,爱发脾气,容易伤感等消极情绪。
  
  产后抑郁症
  
  MAY 可以说是一个幸运的孕妇,怀孕期间没有发生过孕吐,足月顺产。可是在生完孩子以后,她却忽然变了一个人,拒绝给孩子哺乳,甚至一度要求家人将孩子抱的越远越好,非常抗拒这个孩子。MAY 自己也很痛苦,她对心理医生说自己就是特别绝望,想自杀,更可怕的是她不断的涌现出一些想伤害孩子的想法。
  显然MAY 陷入了产后抑郁症,相对孕期抑郁,产后抑郁的发病率非常之高。有调查显示,我国有% 50 到% 75 的初产妇会在生产后的4 到10天内变得极度焦虑、不安,但是随着宝宝的到来很快会变好,可是剩下一小部分的产妇就会很严重,乃至产生绝望、轻生甚至作出伤害宝宝的过激行为,最严重的可发展成为“产后精神病”。
  
  元凶:还是激素惹的祸
  
  对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到目前为止尚不知其真正的原因,一般理解还是激素惹的祸。大致分为以下几种原因。
  1、妊娠后期,孕妈咪体内雌激素黄体酮,皮质激素、甲状腺素也不同程度增高,这时有时候会导致孕妈咪产生焦虑,合理渡过之后孕妈咪往往还会产生幸福愉悦的感觉,但是孩子出生后,这些激素迅速下降,造成体内内分泌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抑郁症状。
  
  2、研究表明,疾病导致的极度紧张也会诱发抑郁症。早产、产褥期的疾病或合并症给妈咪带来极大压力,容易诱发产后抑郁。她们一方面 担心早产宝贝今后的健康问题,另一方面自己心理上也没有完全做好做妈咪的准备。
  
  3、剖腹产的孕妇不但要照料婴儿,还要照料自己的伤口,很容易造成身体疲惫,导致情绪很差。
   4、很多妈咪无论白天晚上都是自己带孩子,容易产生委屈、烦躁、易怒的情绪,甚至在繁忙的夜晚和寂寞的清晨,产生对丈夫和无辜宝贝的怨恨。
  5、作为都市白领女性,怀孕生产会占用很长时间,这就影响了自己原本比较好的收入、职位,由于照料宝宝就失去了很多社会活动,觉得自己的社会价值严重打折,最重要的是生完孩子,社会竞争依然激烈,自己却要为孩子所牵拌,所以严重焦虑。目前这种原因造成的产后抑郁越来越多。
  
  对症下药:我是最快乐的好妈咪
  养精蓄锐:产后要充分睡眠和休息,过度困乏直接影响新妈咪的情绪。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打扰,特别是亲朋好友的探视,这个时候的你要“争分夺秒”的睡觉以应对小宝宝不定时的各种需要。
  积极运动:产后多做运动,特别是在心情不好时。最好选择自己能够尽情投入的享受运动,这样有助于释放不良情绪,让自己的精神振奋起来,并且你很有可能“一不小心”又重新恢复了魔鬼身材。
  进入状态:新妈咪要运用母亲角色,关心、爱护、触摸小宝贝,经常与他们情感交流,积极采取母乳喂养,看着你的小宝宝贪婪的吃你的奶水,他只有依靠你才能活下去,你是多么强大有力的母亲!
  丈夫上阵:这个时候的妻子非常需要丈夫,丈夫们尽量避免出门,积极主动给小宝贝洗澡、换尿布,并承担其他家务。小宝贝夜里经常会哭闹,丈夫应该与母子同住一起,帮助照料,避免新妈咪产生委屈情绪。当妻子出现情绪沮丧时,丈夫多给予同情、支持、爱护和谅解,避免争吵。同时积极分担家务,多帮助照顾婴儿。在饮食及哺乳方面,多多征求妻子的意见。
  外出散步:如果身体没有不舒服,天气较好时可带小宝贝外出散步,呼吸新鲜空气,让心情开朗起来。最好能与好友们在一起,安全度过心理危机。
  合理释放:情绪沮丧时,可借助一些方式排遣,如和丈夫一起出去吃晚餐或看电影,和好朋友一起吃饭、聊天;不要勉强自己做不愿做的事;心情不好时,强迫自己想一些高兴的事情;不要对自己要求过高,降低期望值;把自己的担心说出来,让别人帮助化解;与其他新妈咪在一起,聊聊带孩子的感受;装扮一下自己,让自己美丽些;去做形体锻炼,及早复原曼妙身材;经常放松自己,如睡上一小会儿或读书、洗澡、听音乐、看影碟或精美杂志。
  求助医生:沮丧情绪持续存在或加重时,尽快寻求专业人士帮助,进行药物和心理方面的治疗和疏导,控制抑郁情绪发展。只要接受适当帮助,便会重拾育婴乐趣,抑郁不过是一场噩梦而已。
  丈夫的爱和理解是最好的必备武器:丈夫一定要体谅妻子,相比妻子十月怀胎的艰辛,说点甜言蜜语真的不算累,对于老婆来说,在任何时候甜言蜜语都是杀手锏。
其他文献
对于儿子石头的到来,妻子李燃说,幸福来得如此突然;  丈夫郭涛说,儿子给全家带来了好运气。    爸爸  郭涛演员曾出演电影《永失我爱》、《疯狂的石头》以及话剧《等待戈多》等  妈妈  李燃全职妈妈曾从事建筑设计工作  宝宝  郭子瑞小名石头6个月爸爸妈妈心中永远的主角    “老夫少妻,我们可是引领了时尚风潮的。”  “外界总是爱强调我们之间15岁的年龄差距,其实这算什么?大家还都是同龄人嘛。”
期刊
当唐朝、黑豹、眼镜蛇、崔健和张楚等摇滚人,将“Rock”风带入中国,中国的摇滚还是一片待开发的“处女地”。台上的冲动和自我的表现,让很多人将摇滚歌手与“愤青”划为同类词。  万众瞩目时,他们愤世嫉俗,通过“吵闹”的音乐宣泄自己的不满,用音乐向观众表达自己最直接的感情。而私下里,他们也有着铁骨柔情的一面:与儿子做游戏,变得有耐心,看见女儿掉泪会难过。他们的心中所想所愿与其他父亲无别——希望孩子健康快
期刊
对于新妈妈来说,娇弱的宝宝身上的任何一个细节都让人充满好奇,尤其在护理脐带这根胎儿的生命线时,一边是轻手轻脚、一边又是诚惶诚恐,生怕自己的细微差错给宝宝带来“大麻烦”,其实大可不必!    脐带是胎儿的生命线,是胎儿连接母体( 胎盘) 的通道,是胎儿从母亲那里获取营养和排泄废物的必经之道;新生儿离开母体,脐带的历史使命即告完成,脐带即刻被结扎剪断,留下脐带的残端。正常情况下,脐带在出生后24 至4
期刊
安吉丽娜. 朱丽曾经坦言自己“嗜鱼如命”,并且作为几个孩子的母亲,她同样鼓励孩子多吃鱼,甚至能说起自己研究的很多“鱼肉营养餐”。确实,鱼肉作为低脂肪、高蛋白的肉类富含大量维生素、蛋白、尼克酸等,对于婴幼儿的成长更是有着非常好的帮助。    鱼肉PK 禽畜肉    早就有民谚形象有趣地分析过肉类的营养:“四条腿的不如两条腿的,两条腿的不如没腿的”,这里四条腿就代表了牛、猪、羊等肉类,两条腿的就是禽类
期刊
三岁之前的宝宝,为什么有时那么活泼可爱,有时却突然任性哭闹起来呢?在他们脆弱敏感的“情绪魔方”背后,其实是可以找到解读的答案的。    0 一1 岁:不要让我感到害怕    在妈妈温暖的肚子里生活了10 个月忽然来到外面世界,新鲜的空气、温暖的阳光,这都让我很喜欢。可是毕竟我还太小了,比如我的眼睛吧,你们能看见我的眼睛忽闪忽闪的眨一定觉得我眼神儿不错吧?你还真错了,我只能看见离我很近的东西,稍微远
期刊
阵阵清凉的微风吹过,  一点一点地带走浓艳的色彩。  在不经意间,  世界仿如卸下浓妆的少女,  褪去了喧闹的浓艳,  便呈现出更耐人寻味的淡雅。  秋天来了~~~      绣花连衣裙Jacadi 1210元      左  条纹针织外套BENETTON 495元  心心白T恤Marco Mari 285元  格子中裤Marco Mari 325元  右  灰色外套folli follie 35
期刊
幼儿园是孩子开始集体生活的第一步,从熟悉的父母到陌生的老师身边,从“独立王国”来到众多的小朋友中间,很多宝宝变得很胆怯,害怕面对严肃的阿姨、跟小朋友们在一起明显不合群,让家长急在心头,其实大可不必。    “胆小鬼”症状一:害怕老师    家长陈述:“上了一段时间的幼儿园,我发现孩子还是很不喜欢上幼儿园,怕老师、不愿意跟老师接触,按理说,刚入幼儿园,一切对孩子来说都是陌生的,这时怕老师还情有可原,
期刊
宝宝一岁了,生的健康漂亮,抱出去人见人爱,可是有时小宝宝却忽然翻脸,不是咬人就是打人,让妈妈很是苦恼:宝宝怎么成了爱欺负人的小魔王呢?    虽然是小小的婴儿,他们做任何事也是有原因的,不可能无缘无故的随便“动粗”,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乖巧的宝宝性情大变了呢?    他正在学会自卫    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对一岁的孩子来说是件很困难的事。也正是因为他不会说话,无法和别人建立有效的沟通,所以选择
期刊
新妈妈对于小宝宝的一举一动都牵挂在心间,不经意的一声咳嗽、一声喘息都让人担心不已,更别说是婴幼儿相当容易感染上的猩红热了。听到这个词,经验尚浅的新妈妈真要吸一口冷气了,其实大可不必,只要掌握有关猩红热的基本常识,一切都可以迎刃而解的。    对于十岁以下小儿来说,猩红热是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在三岁左右也是一个高发期。它是由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父母们应严密观察,注意并
期刊
想让孩子接受最优质的教育?在他3岁以前,妈妈们不必过度寻找什么灵丹妙药,也不用游离在各种育儿理论“肯定与否定”之间。其实真正科学的方法就是:陪伴在孩子身边和他一起玩游戏。    让孩子在和妈妈的互动游戏中成长,这是现代科学育儿理念当中强调的健康和谐的亲子关系。这种关系将直接影响孩子大脑细胞的发育以及语言智能动作行为习惯的培养。当代脑科学、医学、儿童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等众多的学科一致认为3 岁以前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