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3点的偷情新事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ew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富士电视台的黄金档剧《昼颜》,全名是《昼颜:工作日下午3点的恋人们》,取自同名法国电影(更为大家熟悉的译名是《白日美人》),凯瑟琳·德纳芙饰演的贵妇午后3点溜出家门去妓院兼职,不为赚钱只为在平淡与平庸中找到刺激。同样“饱暖思淫欲”的主题与社会背景搬到大和民族的荧屏上,就产生了“昼颜妻”这么个社会性话题。日本的主妇比例居全世界前列,主妇的生活方式也算主流,对于她们来说,下午3点是个暧昧的档期,是她们完成家务且尚未准备晚饭的休闲时段,可以打零工、会朋友、学新技能,当然,更适合用来偷情。此剧虽然收视走势不算突出,却引发了一波波的讨论热潮,女性觉醒与教唆女性出轨的观点产生了严重的冲突。
  “这部作品并非在讲一个色情堕落的故事,而是被生活榨干的纱和(剧中女主角之一)受到了一些触动,下决心从一成不变的生活中走出来,去寻找幸福。”扮演纱和的是今年28岁的“国民美少女”上户彩,她以新婚身份参演这部极度美化婚外情的电影,总要为角色找到合理化的动机。事实上,纱和确实无辜如小白兔,在无性婚姻里挣扎,婆婆催逼生孙,丈夫只知道美容和养仓鼠,她的日常生活除了家务,还要打零工贴补家用,劳累与无聊到令人窒息。相比之下,剧中另一位主妇利佳子是吃肉的大灰狼,也更接近“昼颜”原意,她的丈夫是杂志主编,住大宅,开豪车,两个女儿教养良好,本人美艳高挑,兼做一手主厨级好菜,什么都有,除了爱。
  似乎走到主妇这一步,就没人在乎你是不是缺爱,是不是内心孤寂、眼神荒芜,只要料理好丈夫和孩子的日常,家务做到合格,每一天都可以如此复制粘贴。而每个人向平庸生活报仇的方式都不应该一样,主妇的可怜之处在于,她们只能以家庭为圆心、以家事能力为半径,偷情是其中最具性价比的选择。虽然利佳子认为只要一只脚踩入婚外情,就会降低对丈夫的期待,可以愉快地为家人洗内裤。“你们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这大概是现代社会大多数已婚男人对于婚姻的处理方式,把妻子当成电冰箱,只知道开门拿食物,明知坏了也不去修,因此这部画风旖旎、内核崩坏的《昼颜》才能得到这么多女性观众的认可。
  编剧井上由美子,最有名的作品是医疗史诗《白色巨塔》,但那部作品站在山崎丰子原作的巨人肩膀上,编剧个人表达空间十分有限。4年前,井上的另一部编剧作品《同窗会》尝试描绘婚内出轨者的小群像,可以视为跟《昼颜》同一类型,只是意识远没有这么女权和大胆。再往前追溯,主妇出轨的题材更加保守,比如昭和时代最有名的女编剧向田邦子30年前曾写过不少类似短篇,2012年为纪念她而拍摄的《向田邦子的4个短篇》中,就用了这么一个故事——不甘心平淡生活而出轨的主妇,偷情不顺回到家中,发现不怎么下厨的丈夫居然给自己留了一盘卖相欠佳但关心爆棚的炒面,惭愧与感动交加。而30年后,《昼颜》中的主妇利佳子为了会情人4倍速快进完成家务,并自豪地宣称:“自由,可是用我自己的双手解放的唷!”
《晝颜》剧照
其他文献
北野天满宫的庭院,图中铜牛  和高发的花粉症一样,“花見”这个词一入春就开始频繁从人们口中蹦出来。在日语里,“花見”就是“去看花儿吧”。这花,在所有人的潜意识里都指樱花,而梅,作为漫漫花季的序曲,好像只为那部分赏识它的知音而开放。  初春,我满京都城寻找梅的踪迹,渴望当一個知音。  梅的果实在日本生活中无处不见,喧宾夺主的梅子甚至叫人忘了它的前身——梅花。京都赏梅名所不少,搭乘京阪线时,一眼就瞥到
宗舜法师  号无尽灯楼主人,佛教禅宗曹洞宗第49 代传人,中国佛学院教授。  似乎短短几年间,伴着新的传播技术和人们对心灵层面的更多关注,有着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古老佛教在中国焕发了青春般的光彩。  佛教書籍屡屡登上畅销书排行榜。法师们纷纷在网络上用生动的现代语言传法。明星信佛渐成风气。千年古刹中有着现代的数字化生活。人们发现许多法师是国内一流大学毕业的各科博士、硕士……  在与现代社会融合的同时,
歌迷用箱子将自己围起遮挡大风  五一小长假的草莓音乐节上发生了很多事,有的有趣,有的可耻,有的荒唐而无奈,按关注度排列下来依次是:张曼玉两次高潮迭起的献唱、某摇滚乐队成员暴打舞台总监、天气差到提前拉闸清场,至于张蔷、宋冬野、彭坦甚至是黄耀明等真正的主菜反而淹没在口水和笑话中了。  张曼玉首日在上海的演出让人目瞪口呆,她把一首几乎像国歌那么普及的《甜蜜蜜》唱出了“耳目一新”的效果,有人说是死亡金属,
图/本刊记者 姜晓明1931年,年轻时代的吴清源  高速列车从新宿站出发,一小时许,就到了小田原站。跟繁华铺张的东京比起来,20万人口的小田原市就像一个安静的乡镇。距离车站不远的市内一隅,有一座不起眼的老人院,两三层楼高,空间有些逼仄,老人坐在轮椅上来到会客厅时,过道中的桌椅要挪开才能通过。  这是2012年8月的一天,98岁的长者穿着长袖衬衣,身形瘦削,面无表情,乍一看是一个生命力羸弱的长者,但
这是张平宜十几年前初上凉山的旧照,她在书里说:我从台湾来,从来没有想过要“感动中国”。也因为我从台湾来,在大陆偏乡从事麻风村希望工程,不管在台灣或是大陆,我都是“夹缝人”,所以,远离名利,低调行事,是我过去十年来的心情写照。 图/林国彰  人们认识张平宜,是在“2011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上。  那年,一条关于她的微博被疯转达数万次:“她叫张平宜,原台湾《中国时报》资深记者。十多年前辞去高薪,来
12月初,韩红宣布退伍,离开空军政治部文工团,至于去向却一直没有明说,仅仅表示“未来依旧会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新的身份为歌迷呈现更多更好的音乐”。多方猜测中,谜底很快就要揭晓,预定16日举行的发布会上,韩红将带着她的新公司和新身份出现。  即使选择离开,韩红仍在微博上连续用了11个大哭的表情和3个感叹号,迫切表达着“生为空军人,死为空军魂。在心里我永远都是空军人”。这并非全是离别的场面话。
3月29日,一场主题为“阮义忠:失去的与得到的珍物”的讲座在广州方所书店举行。讲座由方所文化与《生活》月刊联合主办,台湾摄影家阮义忠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与见解。以下为演讲摘录。  我是一个拍照完全以黑白为主的摄影家,而且是专门拍台湾民间平凡的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所以很多人就纳闷,阮先生,你认为黑白比彩色的表现力要强么,黑白比彩色还要有力么?我总是很自然地跟他们讲一个故事,因为他们从来没有人看过我的彩色
班章古树茶林,茶农们在清晨伴随着“ 嫩坝山” ( 哈尼语) 上的第一缕阳光,上山采茶,这些古树茶生长在1700米至1900米的布朗山雨林中,最少都有百年以上历史,自古以来,老班章村民沿用传统古法人工养护古茶树,遵循民风手工采摘鲜叶  “妈的,这鬼路,到底什么时候能修好。”  三菱猎豹用15迈的速度,行驶在波浪式的山路上,车主杨文嘴里碎碎地抱怨着,右手则不断地在1档和2档之间来回拨弄。在这种山路上,
改革开放之初,“温州模式”闻名全国,几成民营经济代名词,温州人以精明、会做生意定格在世人的记忆中。近10年来,温州以“炒房团”、“炒煤团”被舆论关注,最近两年,“老板跑路”、“金融风暴”、“房价暴跌”……一次次成为舆论焦点。  盛名,温州当然有它的理由,比如,温州拥有252个异地温州商会,230多个国外侨团,这一点,很少有城市能比肩;奔波在外的温州商人和企业家,大部分过着早年简朴的生活、为财富孜孜
腊月二十四下午,大哥走了,没等到马年春节团圆饭。  3天前,他和大嫂连同5个孩子,包了一辆卡车,载着一车的旧家电物什,从杭州赶了五百多公里的路,回安徽老家过年。因过于劳累,消化道大出血,被转到合肥医院抢救,最终没能再醒来,生命永远定格在45岁。  这个一心想通过奋斗离开偏僻落后的农村、挤入城市、过上风光日子的农家子弟,终于停止了憧憬,停止了挣扎,长眠于地下。虽然他还有太多不甘,还有太多牵挂。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