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电商:用1%撬动99%

来源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LU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授权是假的吧?”
  两年前,北京江锦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CEO陈晓琦拿着江苏洋河酒厂电子商务经销商的官方正式授权,与京东、天猫谈合作时,后者的第一反应便是如此。
  当时,整个电商都还没开始与酒厂有过正式的合作。卖酒水的电商是从传统白酒经销商尤其是团购商手上拿一批货,然后在网上低价卖出。至于酒厂授权给电子商务经销商合作的事,从来没有过——当时连“电子商务经销商”的概念都还没有。
  “酱香看茅台,绵柔数洋河。洋河在对新兴事物的敏感与支持是值得其他很多企业学习的。”陈晓琦感叹道。当时他与洋河酒厂在北京的负责人洽谈,仅仅花了两三周,就得到了从江苏总部发过来的正式授权文件。
  对新兴事物敏感的不止有洋河。其实在线上卖白酒,创新更多的还是一批电商企业。他们有的做垂直B2C,有的只在京东天猫开POP店;有的只做代运营,有的是“电子商务经销商”;他们来自不同的背景:传统经销商、IT企业甚至是投资人。
  尽管他们已经在线上卖白酒已经有几年了,但今年7月茅台酒与某酒类电商战略合作的消息传来,还是让不少人感到震惊。连行业老大都开始试水,其他企业也不得不将电商提上议事日程。
  酒类电商的未来会怎样或许我们尚无法预测,但对于白酒企业,或者是任何一个现在或者不远的将来会触电的行业,他们的模式,他们考虑的因素,都值得我们参考借鉴。
  我们先从某网站开始。这家以白酒为主的酒类B2C电商,实现了别人看来不可思议的高客单价,以及盈利。下一期,会介绍另一些不同模式的酒类电商企业。
  时机成熟了
  我觉得,现在白酒行业的电商还是刚开始,连初级阶段都还没到。谁能活下去,谁能走得更远,都有待观察。但是总体上看,整个大环境已经进入适合白酒行业做电商的阶段。
  以前,上游的酒厂排斥电商,现在已经开始接受电商,并认为这可能是他这几年度过危机或者寻找创新的一个机会。我们只是行业的终端,品牌资源掌握在上游酒厂手里。一旦厂家开始支持做电商,就意味着整个行业从源头开始关注这件事情了,我们可以用的资源才会越来越大。
  其实早在几年前我就开始琢磨想做酒类电商,但一直不敢做,觉得时机未到。但是后来有两个事件让我觉得机会来了。
  一是一号店的成功。这意味着食品快消品可以做电商。我认为食品这个行业可以再细分,白酒行业电商就可以应运而生。
  二是物流。白酒在运输过程中容易破损,而且不方便空运,所以白酒的物流会比其他产品要麻烦一些。不过由于物流行业的整合,行业素质及各方面的标准都得到提高,白酒的物流已经不是难题。更有公司能做到全国代收货款,解决了物流的最后一公里和支付的问题。
  2011年左右,这些条件慢慢就开始形成,所以我也是2011年才开始下决心做酒类电商。
  用1%撬动99%
  以前酒厂不希望在网上卖,即使有卖的,价格也管得很严。因为线上的销量不到总销量的1%,却会影响到99%的传统渠道。不过现在行业困难,厂家也在寻找销量的出口,对线上这块也逐渐放开,甚至默许你卖更低的价格。
  在我看来,现在酒水在互联网上销售比例还是非常小的,并不是拯救白酒行业的稻草。虽然我一家电商看上去能卖很多,可能超过线下上百家名烟名酒店,但我是卖到全国的啊!
  所以,酒厂不应该从电商身上榨取更多的资源,而应给予电商更大的支持,考虑如何用这1%的销量,撬动剩下的99%。怎么样通过线上的运作,玩活传统的盘子,这才是电商该做的事。我们也希望能够为这个行业提供一些新的变革思路,而不是只是卖点货——卖货太容易了。
  都说白酒行业产能过剩,但有多少酒厂能有足够精细的市场分析呢?比如你酒厂想推出一款新品,到底有多少用户会认可?认可你的新品的哪些方面?华东、华南、华北,哪个区域的用户点击率与关注度最高?定价多少更合适?
  如果在以前,酒厂很难实现这些,但在互联网上却很容易做到。比如,淘宝上就有无数的用户,和最便宜的流量。用户区域的分区、购买的频次,甚至用户的月收入,都能测算出来。
  如果你拿着这些数据资料,再去线下招商会怎么样呢?酒厂就会知道,在哪些区域招商最有效,甚至可以预估到这块区域能卖多少货。当酒厂对消费者都一清二楚的时候,经销商还会没有方向吗?招商还会像现在这么难吗?
  B2C如何一开始就盈利
  我们是传统经销商出身的电商企业,没有外来的投资,所以我们一开始就要盈利。
  大家都知道电商的成本高,物流费用高,推广成本也高。我们要保持盈利,就必须提高客单价,走中高端路线。
  低客单价会把你带入死穴。每张订单的物流成本,全国平均下来差不多是20元。如果你的客单价只有200元,光是物流就占到10%,怎么可能盈利?
  我们的平均客单价在1000元以上——在快销行业里面,这个数字算是“奇葩”了——所以我们的物流成本只占到2%,对我们来说就不是问题。
  与其他酒类电商不同,我们虽然也在平台网站开POP店,但我们的重心在官网,而不是平台。比如我们去年线上1.3亿元的销量额中,60%~70%来自于自己的官方网站,平台POP店的贡献仅占三到四成。对我们来说,平台的POP店只是官网的宣传渠道,官网才是核心。
  在平台,你得遵守平台的游戏规则。但是在自己的网站上,游戏规则就是我自己定的。垂直B2C的确是很难做,但我的想法是一定要做B2C,这样才能有话语权。
  虽然B2C的客户成本会比平台高很多,但是我可以培养自己的客户。比如,虽然我只有几万的客户,但每个客户都是忠诚客户,每年都会在我这里买好几次,而且我的客单价又比较高,所以才能盈利。
  为什么会有忠诚客户,而且每次的订单金额都不小?
  一是服务,二是特色。   在上海市区,当天下午5点之前的订单,第二天中午12点之前就会给你送到。对于新用户或者是VIP客户,从你下单开始,每个环节都会电话和你沟通确认。我们会说:“李先生你的货到了,我给你送过来了,你在不在家?”而不是快递公司那样:“货到了,你过来拿一下。”当然,这样的服务细节还有很多。
  我们官网的特色,你也可以看到。其他的网站是用品类、香型、产区或者品牌来做商品分类,但是消费者未必用这样的分类来看产品。所以我们在一般的商品分类之外,还有专门的“我爱小酒版”、“名家鉴赏”、“名庄酒窖”等频道。可以说,我们的小酒版是国内做得最好的。
  我们的促销也不仅仅是简单的给你优惠多少钱,而是结合白酒的文化,做出让高端消费者真正有感觉的东西。比如我们之前做过的专题有“呼吸之间”、“中国颜色”、“十年”……仅仅从这些名字你就可以了解,为什么我们的客单价会更高。
  价格加文化是我们的路,也许这条路会慢,但是我们有耐心。
  延伸阅读
  干了20年,还不如马云懂白酒?
  文 / 苗 春
  一夜乱梦,疲惫不堪,惊心动魄,醒来深思。
  格局的变化会更快。梦里老国酒茅台和京东签约了100吨,梦之蓝和苏宁签了200吨。 茅台瓶子对我说:你们传统商就会算钱,我给你们几十吨议价货,你们算算账居然说不安全,瞧瞧人家大电商,有的是银子,有的是客户,呵,人家还和我说——我们肯定按照厂方的价格卖!
  梦里的我急啊,扯着嗓子喊:他们的话你也信?他们有几千万客户,只要一条短信,一个特定优惠就可以低价销售,他们来一个客户成本要200块,现在茅台只要便宜一点点就可以带来稳定的销售和大额客单价,这最最划算,你们别上当。
  茅台瓶子对我说:我要先出货啊!否则我的上市报告怎么完成。再说我们看好互联网,你不是鼓励我去做电商吗?
  我急得出汗了:要你做是请你关注,哪有这么放量的?传统的格局怎么办?价格怎么办?长远的品牌定位怎么办?
  我回头一看,茅台微微的拉着苏宁的手,柔柔的挽着京东的胳膊,盈盈的留下欢笑满地。还有几个新的朋友紧张的跟着,有的叫南浦,有的叫捷强。
  他们渐行渐远,我无奈回首而去。
  再回头,看见一个新的茅台瓶上印上了一只黑猫。
  翻了个身,黑猫看着我,一个爪子正在擦左边那只长着新浪微博的眼珠。
  “小黑,”我问,“你为什么要换眼珠,是不是为了看得更远,看得更多?”
  “喵~”小黑打了个哈欠,“哪有,我只是装了片彩色无光的隐形眼镜片而已。”
  “那你为什么要花6亿美金,买这么个玻璃片?”我强打着精神问道,“难道仅仅为了网上的客户?”
  “现在你还看得到大宝和小护士吗?”小猫咪乐呵呵地看着我。
  “哦,你就是想灭了它!”
  “呵呵,那也不全是,那个新浪的眼珠,每天有3500万人次,一次1块钱,一年要多少钱?打个3折,我也划算啊?”
  我迷糊地看着这只猫,它脱下了隐形眼镜,原来它的眼珠全是$。
  “噢对了小黑,我看见茅台的瓶上印了你,你们不是只玩平台吗?怎么要做定制了?”
  “你傻啊!风清扬和袁大头、季宗师啥关系?这么好的资源,风哥会不用?风哥说了,未来,要以我的logo,进入更多产业链,未来你会看见有黑猫的葡萄,黑猫的樱桃,黑猫的茅台,黑猫的五粮液,黑猫的卫生巾,黑猫小核桃,坐着黑猫的菜鸟物流进入人们的家庭,还刷我们黑猫的支付宝。前端我们已经很牛×了,现在风清扬说:黑猫要进入产业链,获取更大的收益,反正钱多得是。最近我们正在长白山买水厂呢!”
  我使劲甩了甩头,满屋子的黑猫,满屏幕的黑猫。是啊,这个猫已经把流量做到了极致,支付流量的费用比黄色网站还低,插件满天飞,我不得不选他啊……
  “喂,小猫,那我们怎么办?”
  “喵~洗洗睡呗!”
  一回神,小猫没了,十字路口,一个五粮液的瓶子正在问路,而他的身边多了两个孩子:一个叫头曲,一个叫特曲。
  元神提醒我,做梦做到黑猫不怎么吉利,我立马起来,可昏昏沉沉,壮怀激烈的写下:酒的出路在哪里?
  做了20年酒不知消费者长何样?新的资本冲击和盈利评估模式下,传统业态能守多久?老的品牌会自残吗?
  再也睡不着了,爬起来,写下:酒的出路在哪里?做了20年酒不知消费者长何样?新的资本冲击和盈利评估模式下,传统业态能守多久?老的品牌会自残吗?
  停下笔,发现冷汗透身。
其他文献
森马收购GXG事件已硝烟落定,此时冷静思考它们的结合才有可能。  当时围绕收购事件的喧嚣舆论中,有三个有意思的看法:  ——有人“突然发现”GXG是一个本土品牌,就说它是一个假洋品牌。  ——微博上很多人说这是一个经典的逆袭案例:一个丝品牌收购了一个高富帅品牌。  ——财经媒体忽然总结出一个观点:线下品牌正在慢慢地吞掉网上“淘品牌”,前者代表森马,后者代表GXG。  很可惜,这三个看法都是错的。 
期刊
移动互联时代的营销要怎么玩?  很多企业看似赶在了潮流上,实际是“新瓶装旧酒”,仍然在用传统理念运营移动互联网营销。以现在大热的微信营销为例,普遍存在三大误区。  误区一:把企业账号做成CCTV  有人说,如果你的微博粉丝超过1000万人,你就成了CCTV。  所以,几乎每个运营企业社会化媒体的人,都是用粉丝数来衡量自己运营业绩的优劣。大家都希望做一个如同CCTV的社会化媒体大号,这必然导致传播结
期刊
十年,能成就什么?一棵树从幼苗到亭亭如盖,一个企业从创立到发展成熟,一个人经历种种跌宕起伏。十年,能做的事情很多,能做成的事情很少。  十年前,《销售与市场》渠道版创刊。其时,我们是以平和的心态来对待这样一本新刊的诞生。在我们看来,一本刊物的成熟靠的不仅仅是一时的热血沸腾,而是靠十年如一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去雕刻。这,是激情的另外一种表现。  十年过去了,我们有幸恰逢中国渠道超常规发展的十年,市场
期刊
去年服务于王府井百货集团的电商项目,研讨最多的,就是如何在B2C平台上呈现服饰搭配的效果,以刺激顾客整套购买服饰。  奥美互动为我们做了长达三个月的市场调研发现,消费者对于服饰搭配有着强烈的需求。但是在实体百货商场里,搭配仅限同一品牌内,无法在多品牌中实现。因为中国的百货商场属于“租赁模式”,每个品牌在商场中租赁“店铺”进行经营,独立结算,顾客不可能在未结账前自行搭配。  而B2C平台显然没有这个
期刊
传承与荣耀  无论是“老四大名酒”“老八大名酒”,还是“老十七大名酒”,都是历史上五次全国评酒会中精心筛选出来的,这种荣誉是不可复制的。  1963年10月,在第二届全国评酒会上(由于前一次评酒会未在全国系统选拔,业内普遍认为1963年评酒会才是真正的第一次全国评酒会),竹叶青酒成为果露酒中第一款也是唯一一款具有保健功能的名酒。  在接下来的第三、第四届名酒评选中,竹叶青酒继续荣膺“全国名酒”桂冠
期刊
原来员工能为业绩下滑找到很多“理由”,  或许这些理由都有道理。但当他们拿下一次第一之后,再谈这些“理由”,就成为借口。  孙正义面对“无力回天”的局面  2006年,当孙正义领导下的软银宣布,斥巨资并购沃达丰日本公司的时候,一股唱衰的声音席卷日本。当时,沃达丰日本是日本位居NTT DoCoMo和KDDI之后的第三大运营商。这艘被喻为“快要沉没的船只”,其产品并不符合日本市场的口味。沃达丰日本网络
期刊
2013年7月3日、4日,“蜕变2013”中国经销商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在青岛花园大酒店隆重举行。本论坛由《销售与市场》、“中国传媒大学商务品牌战略研究所”主办,智诚灵动营销策划机构承办,智诚灵动战略合作伙伴——新界泵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太阳雨太阳能集团有限公司协办。  此次论坛集结众多国内在市场营销的一线专家、学者,围绕“蜕变2013”这一主题,集中探讨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经销商如何进行转型升级
期刊
从7月到9月,销售与市场杂志社将向整个中国营销界、传播界和企业界征集“疯狂开拓者”——2013年中国金鼎人物。我们将在9月10日向全世界公布结果。  我们深知,在残酷的市场上,一线人员的斗志是怎样一点一点被消磨掉的。中国企业需要一种劲头、一种精神,更何况如今经济放缓的市场环境。但在一些领域,主动创新、极致开拓让位于被动前行,惰性蔓延、疲态毕露替代了锐意进取,品牌尚未成熟就将老去,我们将面临“垮掉的
期刊
白酒品牌一直是“端着”的,处处去体现尊贵、历史、稀有、责任、情怀等这些“高大”的特征。但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这样正儿八经地“端着”,尤其是年轻人。  年销售额只有5000万元左右的品牌,在产值超过4000亿元的白酒行业,掀不起什么浪花。更别说这个品牌诞生只有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在以炫耀历史为荣的白酒行业,没把自己的品牌追溯到几百上千年以前,你都不好意思抬头见人。  然而,2012年3月21日才正式发布
期刊
老王的市场被拆分  每个经销商的愿望都是“销量更大,赚钱更多”,但大多数经销商却注定实现不了这个愿望。  经销商老王,进入行业已经二十多年,曾是当地渠道商群体中“教父”级人物。在素以“贫瘠”著称的北方某市场,他每年的销售额均能维持在1个亿左右,和当地另外两个经销商,上演着当地食品界的“三国演义”,大凡是个品牌,都基本是被这三家掐着。  起初,老王是“三国演义”里的“曹魏”角色,是最强的那一极:手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