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动互联时代的营销要怎么玩?
很多企业看似赶在了潮流上,实际是“新瓶装旧酒”,仍然在用传统理念运营移动互联网营销。以现在大热的微信营销为例,普遍存在三大误区。
误区一:把企业账号做成CCTV
有人说,如果你的微博粉丝超过1000万人,你就成了CCTV。
所以,几乎每个运营企业社会化媒体的人,都是用粉丝数来衡量自己运营业绩的优劣。大家都希望做一个如同CCTV的社会化媒体大号,这必然导致传播结构的大一统,最终一个企业,只有一个社会化媒体的声音。
殊不知,社会化媒体时代,大家的内容需求是分众的。企业微博、微信号天然具有商业化内容的定位,粉丝对这些内容的兴趣是有限的。相对于严肃内容,所在区域或周围圈子的产品、服务及活动、不同消费者与品牌相关的轶事、趣闻等内容更容易吸引用户,而这些内容往往散布在企业员工、经销商、消费者、第三方合作伙伴等企业广泛的商业生态结构的社会化媒体中。
希望有一个大一统的社会化媒体传播结构,做成CCTV,且不谈实现可能性有多大,就传播结构本身而言,它又从去中心的趋势中复辟到中心化的结构趋势了。
既然去中心化的媒体结构更符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趋势,为什么不建立多元的社会化媒体传播结构体系呢?除了企业官方账号以外,企业的经销商、员工、消费者、股民、第三方等都成为你的传播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的结构,才是符合社会化传播规律的结构!
当然,这样的结构,它的监管、引导和激励一定会更复杂,如果没有移动互联网的技术,是难以想象的。
误区二:绞尽脑汁做精品内容
按照把企业账号做成CCTV的传统思维模式,自然会沿用传统的内容生产方式——走精品路线。企业的账号运营人员想破脑袋都在琢磨内容,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但往往都是皓首穷经的投入、掌声寥寥的回报。
显然,单枪匹马的企业社会化媒体运营人员既不是央视内容创作的豪华班底,也不是4A公司的金牌文案,内容质量显然很难称得上“精品”内容。
所以,大多数粉丝都不买账,活跃度有限。反过来,谈及企业微博微信为何运营不好时,企业往往还是归咎于“内容!内容!还是内容!”。
其实,社会化媒体是去中心化,内容完全没有必要精品化。去精品化,输出和社会化媒体定位匹配的内容,就足够了。
以微信为例,个人发在朋友圈的内容,哪怕low到完全是流水账记录,都可能有若干个闺蜜或死党给你点赞,这就是社会化媒体的本质形态——有限的人通过他们感兴趣的有限的内容来交互(当然,如果内容质量更高,交互的人会更多)。
所以,企业社会化媒体运营的内容定位应该是明确定位,针对有限数量的目标人群,努力做匹配自身能力的内容就足矣。
一个生鲜企业,天天在微信上发布他的土鸡如何饲养,牛肉如何可追溯,蔬菜如何有机种植这样的话题,就成功地黏住了一大帮追求品质的吃货粉丝。
所以说社会化媒体结构多元化的搭建及管理问题解决之后,内容其实不是高大上的难事,讲你受众关心的朴素语言,就能够达到润物无声的传播效果。
误区三:移动电商就是微信商城
以中心化为特征的传统营销思维下的移动电商,往往是建立一个微信商城,然后拼命引流。但社会化媒体时代,社会化的商业也该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商业——既然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形成去中心化的网格化交互格局,为什么一定只需要一个移动商城呢?
企业建立了社会化媒体的系统化结构之后,这个体系下的每一个“point”,无论是员工,还是经销商、合作伙伴,甚至是消费者,都可以是一个微商城,销售产生之后,移动互联网的这个体系可以帮助你实现每一个“point”的销售利益的激励,销售产生的信息流、支付流和物流都可以通过完整而成熟的电商体系来管理,这才是符合移动互联网的电商模式。
至此,我们可以明确一个定义,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营销其实是去中心化的营销,而去中心化的主要表现就是网格化,网格化上的每一个节点(point),可能既是你的消费者,又是你的传播者,还可能是你的销售员。传播、购买、体验、口碑、销售在网格中可以融为一体,所以,我们把它叫作网格化营销。
传统的营销传播需要一个place网络,传统的销售陈列也需要一个place网络,并且两个place网络基本毫无关联。
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营销的两个place网络,被一个移动互联时代的point网络所取代,尤其对于已有庞大线下渠道网络的传统厂商来说,利用已有渠道,通过移动互联网快速搭建线上的point网络,实现真正的O2O,这或许才是网格化营销的最大魅力。
以快消品行业为例,在品牌商传统的营销运营模式中,由于品牌商无法直接将货铺到异常复杂的多级市场和管理数量庞大而细小的终端,这些工作只能通过若干个渠道商的力量进行深度分销,所以,建立庞大的渠道商的网络往往是传统营销工作的核心。
而在分众化、去中心化的社会化商业时代,单个品牌商的社会化营销工具显然无法深度渗透更多的目标市场时,我们为什么还在坚守一个品牌商官方的社会化媒体工具上下求索呢?
方向错了,所有看似正确的动作都只能算错。所以,顺应社会化媒体与社会化商业的大势,建立一张基于社会化商业的渠道网络,持续运营、管理和不断调优,才是正道。
韩都衣舍这样区分移动端与PC端
第一,PC端的爆款拿到移动端再引爆一下,效果应该不错吧?
这种情况还真是要具体分析一下,PC端的爆款有它自己的能量,但是在移动端如何继续发挥,就需要细分了。
首先明确的一点是,PC的爆款并不是移动上的爆款。这是不同平台的不同特性所致,唯品会和京东上,即便都是韩都的品牌,爆款可能也是大大不同,何况PC与移动的消费者在使用习惯和年龄上都有很大差异。 移动端的使用习惯是什么呢?需求及时、使用方便,手机是可以随时拿出来用的,所以韩都把运营重点放在活动预热、手机专享和爆款专区。
也就是说,把无线上的各种版块的爆款重新整合到一个目录当中,因为PC端的爆款肯定还是有能量的,虽然不能作为移动爆款,但是要继续集合发挥其能量,通过这个步骤可以更准确、直接地展示给用户,这样做,整体转化率有非常明显的提高。
第二,移动端的视觉效果如何打造呢?要不要做出很文艺,很另类,很个性,才会吸引人?
其实,在无线端的视觉上,韩都尝试了多种思路,包括突出产品的、突出活动展示的、文艺小清新的、简单直接粗暴做打折促销的。这些招数有的成功有的失败。
最终他们的视觉思路定位:细化全盘视觉调性,简单直接的展示活动与产品专区。不需要烦琐的细节描述、不需要让消费者有太多的计算,用“简单、直接、明了”的方式,转化率就会最高,点击率就会最好。
第三,无线端是否受淡季的影响,和PC端是否有差异?
根据数据分析,在传统的淡季期,手机销售额并没有下滑得很厉害。同时,在某些时间段,它的销售是有增长的。
所以,用户在有条件的时候,在假期里更愿意选择通过手机来购物。重点是要找出这个条件是什么,才能做针对性的活动。
比如针对学生市场,在8月份做了一个手机购物的狂欢月的活动,拿出了优惠产品和优化各种端口针对客群做出了消费引导,直接面对学生群体,效果比想象的要好。
第四,无线端是否需要更多的折扣来吸引用户?
其实,在服装行业里面来讲,这个折扣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无线是一个工具,是一个入口,如果没有手机也会通过PC去购买,我们只是更方便地展示给他想要的东西。即使通过折扣得到了流量和用户,也不是优质流量更不是长期用户。
第五,PC端和无线端有非常大的差别?最大的差别在哪里?运营这一块最大的困难在哪里?
最大的差别就是年龄的差别。移动端下单的客户,年龄大都在18到25岁,这对他们未来的行为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运营方面,大家都很苦恼,目前没有一个比较好的入口,无线端的推广价位非常高。怎么办?那就不去做无线端的推广,而是用它来承接你的老客,PC是不会被淘汰掉的,即使被淘汰也是很多年以后的事情。我们每天要接触PC端,PC的视觉体验要比无线好,你可以通过PC去引流然后转化成你的无线用户。
而不是相反,总是让移动端给你的PC引流,老客户之所以愿意在移动端下单,第一是对你有了信任;第二是他对产品也比较了解了,不需要看完30米的详情页才对产品有所了解,所以更愿意在移动端下单。
如果你把移动端当作新客的引流地方,推广成本太高,不一定划算。
(本文为韩都衣舍移动端负责人的分享)
很多企业看似赶在了潮流上,实际是“新瓶装旧酒”,仍然在用传统理念运营移动互联网营销。以现在大热的微信营销为例,普遍存在三大误区。
误区一:把企业账号做成CCTV
有人说,如果你的微博粉丝超过1000万人,你就成了CCTV。
所以,几乎每个运营企业社会化媒体的人,都是用粉丝数来衡量自己运营业绩的优劣。大家都希望做一个如同CCTV的社会化媒体大号,这必然导致传播结构的大一统,最终一个企业,只有一个社会化媒体的声音。
殊不知,社会化媒体时代,大家的内容需求是分众的。企业微博、微信号天然具有商业化内容的定位,粉丝对这些内容的兴趣是有限的。相对于严肃内容,所在区域或周围圈子的产品、服务及活动、不同消费者与品牌相关的轶事、趣闻等内容更容易吸引用户,而这些内容往往散布在企业员工、经销商、消费者、第三方合作伙伴等企业广泛的商业生态结构的社会化媒体中。
希望有一个大一统的社会化媒体传播结构,做成CCTV,且不谈实现可能性有多大,就传播结构本身而言,它又从去中心的趋势中复辟到中心化的结构趋势了。
既然去中心化的媒体结构更符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趋势,为什么不建立多元的社会化媒体传播结构体系呢?除了企业官方账号以外,企业的经销商、员工、消费者、股民、第三方等都成为你的传播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的结构,才是符合社会化传播规律的结构!
当然,这样的结构,它的监管、引导和激励一定会更复杂,如果没有移动互联网的技术,是难以想象的。
误区二:绞尽脑汁做精品内容
按照把企业账号做成CCTV的传统思维模式,自然会沿用传统的内容生产方式——走精品路线。企业的账号运营人员想破脑袋都在琢磨内容,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但往往都是皓首穷经的投入、掌声寥寥的回报。
显然,单枪匹马的企业社会化媒体运营人员既不是央视内容创作的豪华班底,也不是4A公司的金牌文案,内容质量显然很难称得上“精品”内容。
所以,大多数粉丝都不买账,活跃度有限。反过来,谈及企业微博微信为何运营不好时,企业往往还是归咎于“内容!内容!还是内容!”。
其实,社会化媒体是去中心化,内容完全没有必要精品化。去精品化,输出和社会化媒体定位匹配的内容,就足够了。
以微信为例,个人发在朋友圈的内容,哪怕low到完全是流水账记录,都可能有若干个闺蜜或死党给你点赞,这就是社会化媒体的本质形态——有限的人通过他们感兴趣的有限的内容来交互(当然,如果内容质量更高,交互的人会更多)。
所以,企业社会化媒体运营的内容定位应该是明确定位,针对有限数量的目标人群,努力做匹配自身能力的内容就足矣。
一个生鲜企业,天天在微信上发布他的土鸡如何饲养,牛肉如何可追溯,蔬菜如何有机种植这样的话题,就成功地黏住了一大帮追求品质的吃货粉丝。
所以说社会化媒体结构多元化的搭建及管理问题解决之后,内容其实不是高大上的难事,讲你受众关心的朴素语言,就能够达到润物无声的传播效果。
误区三:移动电商就是微信商城
以中心化为特征的传统营销思维下的移动电商,往往是建立一个微信商城,然后拼命引流。但社会化媒体时代,社会化的商业也该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商业——既然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形成去中心化的网格化交互格局,为什么一定只需要一个移动商城呢?
企业建立了社会化媒体的系统化结构之后,这个体系下的每一个“point”,无论是员工,还是经销商、合作伙伴,甚至是消费者,都可以是一个微商城,销售产生之后,移动互联网的这个体系可以帮助你实现每一个“point”的销售利益的激励,销售产生的信息流、支付流和物流都可以通过完整而成熟的电商体系来管理,这才是符合移动互联网的电商模式。
至此,我们可以明确一个定义,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营销其实是去中心化的营销,而去中心化的主要表现就是网格化,网格化上的每一个节点(point),可能既是你的消费者,又是你的传播者,还可能是你的销售员。传播、购买、体验、口碑、销售在网格中可以融为一体,所以,我们把它叫作网格化营销。
传统的营销传播需要一个place网络,传统的销售陈列也需要一个place网络,并且两个place网络基本毫无关联。
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营销的两个place网络,被一个移动互联时代的point网络所取代,尤其对于已有庞大线下渠道网络的传统厂商来说,利用已有渠道,通过移动互联网快速搭建线上的point网络,实现真正的O2O,这或许才是网格化营销的最大魅力。
以快消品行业为例,在品牌商传统的营销运营模式中,由于品牌商无法直接将货铺到异常复杂的多级市场和管理数量庞大而细小的终端,这些工作只能通过若干个渠道商的力量进行深度分销,所以,建立庞大的渠道商的网络往往是传统营销工作的核心。
而在分众化、去中心化的社会化商业时代,单个品牌商的社会化营销工具显然无法深度渗透更多的目标市场时,我们为什么还在坚守一个品牌商官方的社会化媒体工具上下求索呢?
方向错了,所有看似正确的动作都只能算错。所以,顺应社会化媒体与社会化商业的大势,建立一张基于社会化商业的渠道网络,持续运营、管理和不断调优,才是正道。
韩都衣舍这样区分移动端与PC端
第一,PC端的爆款拿到移动端再引爆一下,效果应该不错吧?
这种情况还真是要具体分析一下,PC端的爆款有它自己的能量,但是在移动端如何继续发挥,就需要细分了。
首先明确的一点是,PC的爆款并不是移动上的爆款。这是不同平台的不同特性所致,唯品会和京东上,即便都是韩都的品牌,爆款可能也是大大不同,何况PC与移动的消费者在使用习惯和年龄上都有很大差异。 移动端的使用习惯是什么呢?需求及时、使用方便,手机是可以随时拿出来用的,所以韩都把运营重点放在活动预热、手机专享和爆款专区。
也就是说,把无线上的各种版块的爆款重新整合到一个目录当中,因为PC端的爆款肯定还是有能量的,虽然不能作为移动爆款,但是要继续集合发挥其能量,通过这个步骤可以更准确、直接地展示给用户,这样做,整体转化率有非常明显的提高。
第二,移动端的视觉效果如何打造呢?要不要做出很文艺,很另类,很个性,才会吸引人?
其实,在无线端的视觉上,韩都尝试了多种思路,包括突出产品的、突出活动展示的、文艺小清新的、简单直接粗暴做打折促销的。这些招数有的成功有的失败。
最终他们的视觉思路定位:细化全盘视觉调性,简单直接的展示活动与产品专区。不需要烦琐的细节描述、不需要让消费者有太多的计算,用“简单、直接、明了”的方式,转化率就会最高,点击率就会最好。
第三,无线端是否受淡季的影响,和PC端是否有差异?
根据数据分析,在传统的淡季期,手机销售额并没有下滑得很厉害。同时,在某些时间段,它的销售是有增长的。
所以,用户在有条件的时候,在假期里更愿意选择通过手机来购物。重点是要找出这个条件是什么,才能做针对性的活动。
比如针对学生市场,在8月份做了一个手机购物的狂欢月的活动,拿出了优惠产品和优化各种端口针对客群做出了消费引导,直接面对学生群体,效果比想象的要好。
第四,无线端是否需要更多的折扣来吸引用户?
其实,在服装行业里面来讲,这个折扣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无线是一个工具,是一个入口,如果没有手机也会通过PC去购买,我们只是更方便地展示给他想要的东西。即使通过折扣得到了流量和用户,也不是优质流量更不是长期用户。
第五,PC端和无线端有非常大的差别?最大的差别在哪里?运营这一块最大的困难在哪里?
最大的差别就是年龄的差别。移动端下单的客户,年龄大都在18到25岁,这对他们未来的行为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运营方面,大家都很苦恼,目前没有一个比较好的入口,无线端的推广价位非常高。怎么办?那就不去做无线端的推广,而是用它来承接你的老客,PC是不会被淘汰掉的,即使被淘汰也是很多年以后的事情。我们每天要接触PC端,PC的视觉体验要比无线好,你可以通过PC去引流然后转化成你的无线用户。
而不是相反,总是让移动端给你的PC引流,老客户之所以愿意在移动端下单,第一是对你有了信任;第二是他对产品也比较了解了,不需要看完30米的详情页才对产品有所了解,所以更愿意在移动端下单。
如果你把移动端当作新客的引流地方,推广成本太高,不一定划算。
(本文为韩都衣舍移动端负责人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