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文本,成就精彩数学课堂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bola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内小语界的教育专家一直呼吁语文教师要细读文本,认为文本细读是新课改背景下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事实上,不仅语文教师要细读文本,数学教师也需“细读文本”。一个会细读文本的数学教师,在挖掘教材内涵、设计课堂教学等方面都会有更多独特的见解。
  
  一、细读文本“观察的范围”
  
  (一)初读文本,引发思考
  “观察的范围”是北师大数学教材第十一册第80—81页的内容。初读该文本,发现教材创设了三个情境,即小猴观察到桃子的范围的情境、电灯下影子的情境、汽车由远及近行驶时观察物体范围变化的情境。那么,这三个情境之间是独立存在的还是相互依存的?如果是独立存在的,那其存在的作用是什么?如果是相互依存的,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带着这些问题,我再次细读了文本。
  
  (二)再读文本,有了发现
  再读文本时,我重点阅读了情境图下面的话,有了一些新的启发:
  小猴在树上A处时。看到墙内离墙最近的点为A’。
  (1)请你分别画出小猴爬到B处和C处时,看到墙内离墙最近的点B’和C’。
  (2)小猴爬得越高,看到的桃子越( )。
  琢磨之后,发现编者意图是让学生通过画一画,发现当障碍物高度不变、障碍物与观察点之间的距离不变时,观察点越高,观察的范围就越广,看到的桃子就越多的道理。有了这个发现,我忙接着往下看教材,发现“试一试”中一道练习的编排也相当讲究。
  1.画出夜晚路灯下杆子的影子。
  
  同样高的杆子离路灯越近,它的影子就越_________。
  编者仍希望学生通过画一画发现道理:当观察点高度、障碍物高度都不变时,观察点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会影响观察的范围。这个发现令我惊喜!此时我脑海中马上联想到当观察点高度不变,观察点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也不变,障碍物的高低是不是也能决定观察范围的大小呢?我忙接着往下看,发现如我所料,教材中的第三个情境,也就是汽车由远及近行驶时观察到的范围这个情境的设计正是此意。这些发现让我欣喜若狂,如果没有对教参和教材的细读、思考,是不能发现教材所隐含的如此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
  
  (三)三读文本,有了突破
  前面的这些发现,让我信心倍增。在此基础上,我又进行了思考:如何把这些知识点在课堂前25分钟之内就让学生发现、理解呢?这次,我重点分析了教材的情境图,想到了是不是可以把书上小猴看桃子的情境图以动态的方式呈现,即把观察点的位置进行动态呈现,把障碍物的高、低及障碍物与视点之间距离的远、近也动态出示。这样本来要通过三个情境才能实现的教学内容,可以在一个情境中全部解决,并且不牵强,反而自然、有实效。第一步,先出示小猴、大树、围墙、桃树、桃子,然后出示观察点A,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A’以及视线,接着分别出现观察点B、C以及B’、C’和相应的视线。第二步,出示围墙的高与低的相关情况。第三步,出示观察点与障碍物(围墙)之间的远、近距离以及相关情况。
  就这样,一次次深入研读,一次次深层思考,让我越来越明晰教材中的数学本质内涵,也使我的教学设计有了独特性和实效性。我想,如果没有对文本的三次阅读,肯定不能很好地理解教材内容,把握教材精髓。可见。课前多读、细读文本的重要性。
  
  二、案例片断呈现“观察的范围”
  
  在创设了小猴看桃子的情境图后,师生一起将观察点、视线和观察范围抽象成点、线、区域,然后将小猴看桃子的情况绘制成草图,分析草图中各个部分所表示的意思,接下来开始研究观察的范围和哪些因素有关。
  
  (一)观察点的高低决定观察的范围
  师:如果小猴想看到更多的桃子,它可以怎么办?
  生:可以再往上爬。
  师(点击电脑,出示B点):好,如你所愿,现在小猴爬到了B点、C点,这时候你觉得小猴的视点应落在哪里?可视范围呢?试着把小猴在B点、C点观察的情况画出草图。
  (师生分析,画出草图)
  师:小猴的观察范围与哪些因素有关?
  生1:小猴的观察范围与观察点的高低有关。
  生2:我觉得,这里还有一个前提条件——障碍物的高度不变。
  生3:我还有补充。我认为观察点和障碍物之间的距离也是不变的。
  师:还有其他想法吗?同学们真了不起!在同学们自己的努力下,发现当障碍物——
  生:高度不变时,当障碍物和观察点之间的距离不变时,观察点的高、低可以决定观察的范围,观察点越高,可视范围越大;观察点越低,可视范围就越小。
  
  (二)障碍物的高低、障碍物与观察点之间的远近决定观察的范围
  师:同学们真的太厉害了!现在老师这里有个更具挑战性的问题:除了上述的情况外,观察的范围还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稍作思考)
  生1:哦,我知道了,跟高度有关!
  生2:是的,和障碍物的高度有关,高度越高,观察范围越小;障碍物越低,观察范围越大。
  生3:我还是要补充一个前提条件,即当观察点不变,观察点和障碍物之间的距离不变时,他们讲的话才能成立。
  生4:老师。我还发现,跟观察点和障碍物之间的距离也是有关的。
  (很多学生一起附和:是的!是的!)
  生5:当观察点不变,障碍物高度不变时,观察点和障碍物直接的距离越大,可视范围越小;反之,观察的范围就越大。
  师:不错,不错!那现在,你们想不想把刚才发现的两种情况也画出草图啊!
  生:想!
  ……
  
  三、案例反思
  
  “观察的范围”是北师大版教材一个新增的内容,值得参考的资料甚少,我在各这节课时绞尽了脑汁。课本向我们呈现的内容非常简单,寥寥数语。初次看教材没什么收获,但是一遍一遍细细去读。却发现教材隐含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如小猴看桃子的情境发现观察点的高低决定观察范围的大小、夜晚路灯下杆子的影子说明了观察点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影响观察的范围等。
  上述案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仅仅在一个情境中就轻松地发现了决定观察范围的所有因素。要是课前没有对文本进行细读,执教者是不可能深层次地解读教材、把握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可能把教材读通透,更不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大气、饱满,富有数学味和灵活性。
  教学中,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很高,能很自然地把眼睛、视线和观察范围抽象成点、线与区域。通过空间想象、动手操作,不仅使学生轻松地发现观察的范围与观察点、障碍物之间的密切关系,还提高了学生的抽象能力。通过练习,学生能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教学效果非常好。同年级其他几个班只是根据教材上的三个情境图进行简单教学,没有深层次地挖掘教材的本质,上述这样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些班级中不曾出现,学生都觉得这节课有些枯燥乏味。我想,这就是因为教师细读文本后对教材有更深的认识,才有了更适合学生实际的、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
  所以说,数学教师也需要细读文本。细读文本,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最直接、最重要、最核心的工作。因为只有带着思考去细读文本,才可能发现教材所隐含的信息,才能挖掘数学本质,才能最大限度地用好教材,才能真正提高教师解读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的介入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降低了他们获取抽象数学知识的难度。但媒体演示最终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罢了,终究代替不了学生必不可少的操作。最近,笔者聆听了本校某教师执教“圆柱的体积”一课,感触颇深,现将教学过程概述如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吗?  生:长方体的体积=长×宽×
在一次校本教研活动中,我执教人教版第十册“分数与除法”一课。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突破教学重点,教材通过分蛋糕、分饼两道例题,让学生经历分的过程,从而揭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我初次看这节课的内容,感觉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归纳等活动,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并不困难,这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应该非常理想。  初次教学:课堂陷入僵局  按照自己的教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变活跃、热闹了,学生用智慧演绎着一个又一个精彩与感动,课堂因此成为师生、生生间智慧碰撞与心灵交融的舞台。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时常遭遇一些“不和谐”的提问,对此,教师该如何介入和应对?  声音一:“我已经会了!”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出示“8×44 8×56”后提问:“观察这道题,相同的因数是什么?”“有没有另外的算法?”“可以怎样计算简便,简便在哪里?”
课改以来,很多教师都喜欢上公开课,并努力在公开课教学中展现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思想……但我发现,个别教师为了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在公开课教学中作“秀”,导致教学效果下降,公开课实效性不容乐观。那么,怎样上公开课才能既“秀外”又“慧中”呢?我通过近几年自己上公开课的经历和听课的感受,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尝试。  一、教学起点既要课前预设,更应适时调整  案例(一):“时、分的认识”  教师出示钟面模
很多人都认为小学语文课、英语课上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小学数学课则是无关紧要的。其实,这正是数学课的“软肋”。正是缺少了这些训练,使得我们的数学课,尤其是“家常”的数学课总给人以抽象甚至呆板的感觉。因此,在数学课上加强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对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是最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数学学习中的“读”   1.读教材  教材是学生学习数
数学课堂中,一般都是教师引领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很少考虑情趣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影响,导致学生不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当然也就显现不出生动活泼的局面,更别提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了。我认为,数学教学中不考虑学生的情趣,既不利于学生可持续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也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下面,结合自己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一课,谈一些关于学生情趣形成的问题。  如这样一道题: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
一、初步感知规律    听写:圆、三角形、圆、三角形、圆、三角形。  师:这里有几个圆、几个三角形?圆与三角形的个数怎么样?接下去会画吗?(学生接着画)  师:怎么不画了?能画完吗?怎么办?  生:用“……”表示。  师:谁来解释一下“……”的意思?  生1:“……”表示有很多很多,画不完。  师:圆有多少个?三角形有多少个?  生:圆有无数个,三角形有无数个。  师:圆和三角形哪个多?  生:一
本学期每周三下午我们教师都聚在一起共议下一星期所讲授内容的重难点,以及本周教学中的相关热点问题。每次的活动大家可以说是“思的深入、辩得精彩、研的扎实”,在这样的教研氛围中“争吵”是在所难免,而正是这样的争吵引发了我更多的思考。  争吵一:“在家庭教育中把孩子推上讲台”——教师烦吗?  教完连乘连除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后围绕如何让学生的应用思路更清晰的问题,教研组内8位数学教师都结合自己的做法献计献策。
在本次课程改革中,新教材的编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教师如何理解教材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是不是把教材里的所有内容都在教学中展现出来,就是一堂有效的课呢?下面,结合自己上的一堂公开课,再谈一谈对“有效教学”的一些新的想法。  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课间都要喝牛奶,工人师傅现在已经把牛奶搬来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其中有什么数学问题。  师(课件呈现5箱牛奶):从图中你得到什么数学信息呢?  生1:我看到
课堂练习中学生产生学习问题后,为什么往往会得不到及时补救,一错再错呢?现代教学思想认为,学生练习中的错误不可能单纯依靠正面的示范或运用“刺激——反应”的行为主义教学方式如稳扎稳打地反复练习得以纠正,而必须经历自我否定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做好练习后错题的分析,给学生观念冲突的机会。  一、在认知冲突中矫正意识  【案例1】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有一填空题:32.6÷2.3=( )……( ),练习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