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源式发展: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索r——基于四川T县的实地调研

来源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wenwu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振兴作为后扶贫时代的乡村发展战略,与脱贫攻坚在主要内容和制度安排上有连贯性、相通性,但两者在任务安排、目标对象和战略部署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对四川T县的调研发现,行政动员的脱贫攻坚已消除绝对贫困,但仍存在部分脱贫户、脱贫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不足、产业发展带贫益贫效应差和不可持续等现实问题,同时扶贫资源分配不均也引发了新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脱贫成果的巩固和提升.物质贫困往往与情境层面的精神贫困具有深刻关联,在乡村振兴实践中,须改变行政主导的外源性扶贫,把贫困治理重点放在内源式发展领域,即在提升脱贫户自我发展能力、培育乡村振兴源动力、重塑城乡关系等方面持续发力.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进入到相对贫困治理阶段,如何为民族地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和养老服务,以避免其因病返贫,是我国健康扶贫下一阶段需应对的重要议题.医养结合将医疗和养老串成一个完整链条,对于实现民族地区老年人对健康资源的可及性、健康机会的公平性和健康能力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是针对老年人健康扶贫的关键举措.然而,在实践中,民族地区面临县级财源配置不均,社会资本缺位、长期护理保险缺失、基层医护人才短缺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拓宽筹资渠道、为社会组织“赋能”、建立长期护理制度、完善人才政策等对策以推动民族地区医养结合
道路是人类社会活动所建构的基础性文化景观,也是人类学进行区域研究的重要视角.道路在被建造的同时,其自身也孕育与联结着新的社会空间,道路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交互性影响.文化线路是历史上由于人类长期的跨区域流动而产生的道路轨迹,对于促进文化圈的延展与族群互动具有历时性的影响.以“路学”为视角对中国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等多条文化线路进行研究后发现,文化线路在空间场域上展现出“连接—中断—连接”的曲折发展过程,其中“连接”是文化线路在时空中延续的常态化表征.文化线路的连接和流动促进了边疆与内地之间的相互依附、多民族之
近年来,随着长距离和高质量交通出行需求的不断增加,高速公路交通量增长迅速,导致高速公路服务水平急剧下降,现有四车道高速公路已不能适应交通量快速增长的需求,高速公路改扩建将是今后我国公路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然而,既有高速公路由于受到地形条件、路基沉降、指标规定变化或要求提高以及经济性等因素的限制,原满足建设期规范要求的部分线形设计指标不易满足改扩建后技术标准的要求,成为改扩建设计的难点问题。因此,开
中国历代王朝统治者在功成治定之后皆重视礼制建设,其原因在于官方礼仪的象征功能所带来的神圣性与权威性无可替代.其中,神圣性来源于传统礼制所蕴含的“天道”与“人道”相贯通的礼仪,以及礼仪展演所营造的神秘而庄严的氛围,权威性则源自统治者所独占的沟通“神人两界”的绝对权力,统治者的文化认同与政治诉求正是通过礼仪文本书写和仪式展演来获得其神圣性与合法性的.乾隆朝统治者在前代礼制建设的基础之上,通过礼书修纂进行礼制变革,向传统礼制中注入了“国语骑射”、满洲礼仪,以及衣冠服饰、满洲族源神话等全新文化元素,进而强化“满洲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的目标,是在以前国家主导的“政权下乡”、社会主导的“村民自治”等治理模式基础上开启的“多元共治”新模式,指明了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方向.田野调查发现,位于边疆民族地区的勐润村通过基层权力组织、农村社会组织和传统文化组织分工协作、合作共享等各种机制,推动了法治共同体、自治共同体和德治共同体建设,实现了边疆民族地区的有效治理.勐润村的实践不仅为边疆民族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提供了“国家在场”“社会共谋”和“文化筑基”等经验,而且为“多元共治论”提供了典型
傅斯年和吴文藻是1939年“中华民族是一个”讨论背后的主角.由于受到吴文藻组织云南省民族学研究会的刺激,傅斯年规劝顾颉刚撰写《中华民族是一个》,费孝通写信反驳顾颉刚,则加深了傅对吴的恶感.尽管费孝通未再应战,吴文藻则从未正面回应,但随着该会活动的开展,傅斯年在私下全面发泄了对吴的不满.因担心日本帝国主义分化中华民族的阴谋进一步得逞,傅斯年不惜在私德上攻击吴文藻,但所列难以取信于人.傅吴纠葛,其实与顾费之争一样,主要源于双方在学科背景、现实关怀及国家建构的路径选择和理论依据等方面的差异.
自发随迁移民是易地扶贫搬迁的一种伴生性、自发性移民现象.对云南省S区的实地调查发现,这种类型的移民主要是在迁出地“推力”和迁入地“拉力”共同作用下形成.这种自发性随迁移民秩序与现行制度秩序产生了严重冲突,不仅使自发随迁移民在政治权利、公共服务分享、社会心理等方面陷入边缘性处境,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对生态环境、土地资源保护、社会管理等制度秩序的挑战.从治理的实际需要来看,应明确问题的性质和政府责任,以针对性政策设计、务实的治理主体间合作促进自发随迁移民秩序统合于制度秩序,保障地方社会的长治久安.
解决相对贫困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乡村振兴中民族地区相对贫困治理呈现返贫风险严峻、相对贫困凸显、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突出等新态势.这就内在要求民族地区贫困治理实施战略转型,即巩固脱贫成效,推进接续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对此,民族地区贫困治理应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的动态监测、动态帮扶和动态评估机制;应由“集中作战”转变为“常态推进”、由“单点突破”转变为“统筹发展”、由“农村扶贫”转变为“城乡并举”,推动减贫工作体系平稳转型;应遵循产业为基、教育为本、治理为要、生态为先,多措并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可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石能源的日益紧缺,各大汽车制造厂商纷纷设定了终止研发传统燃油汽车的时间表,新能源汽车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趋势;与此同时,人工智能、5G技术、自动驾驶等新科技不断加入到汽车的技术变革中,使得汽车的功能有了脱胎换骨的提升;甚至在脱离了燃油发动机的机械色彩后,新能源汽车在色彩的选取思路方面也不同于以往,出现了很多前所未有的色彩方案。这些色彩与传统汽车有着明显的感受区分,有的色彩充满对未来
“空心村”是我国不平衡的城乡二元结构和快速城市化的结果.外出务工者与城市关系的区域差异造就了差异化的“空心村”形态.“空心村”形态的不同直接预示了村庄将来的发展趋势,也是当前乡村振兴采取何种路径的基础.按照外出务工者是否定居城市及村庄未来发展走势,可将“空心村”划分为“将持续存在的空心村”和“作为过渡形态的空心村”两种类型,前者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对象,需要整体性地实施乡村振兴举措,后者则需要在养老和土地综合整治方面进行局部性的重点投入.经验视野中的“空心村”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它不仅是理解乡村社会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