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开放性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wx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性极强的课,从而决定了它的教学是不受时间、地点、形式、内容所约束的。它带给我们的必然是一种开放性的教育模式,我们应该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内容,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所以,活动时,除了体现自主性、综合性、过程性、个性化等几个特点外,还必须体现开放性。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谈谈我对《品德与生活》课开放性特征的理解。
  一、教学活动形式的开放性
  《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课程目标主要通过老师指导下的各项活动来实现。可以说,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深切体验,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在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中都强调师生的互动,教师只是孩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是平等中的首席,让孩子在与教师的平等对话中感悟和体验。本课程经常采用的教学形式有: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这些活动形式多样,充满儿童情趣,愉悦儿童身心,放飞儿童情思,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全身心地感受,在自然和谐中潜移默化地提高道德认识。
  二、教学时空的开放性
  “品德与生活”课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可以灵活机动,根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安排必要的课前准备活动或课后延伸活动来配合。这样,就给教师捕捉课题,引导学生开展创造性活动留有空间。同时,一项主题活动的开展,可以有课前准备阶段,也可以有课后延伸活动,这是不受时间限制的。“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生活性决定了我们应该打破学校、教室的框框,到大自然中去欣赏、观察,到工厂、农村去参观访问,到社会上去调查了解。总之,只要是教学活动的需要,哪里都可以成为教学活动的课堂。
  三、人力资源的开放性
  1.校内的人力资源
  例如,在进行一年级第一册第一单元的几个主题活动时,可以针对学生刚从幼儿园来到小学学习,及对学校各方面既新鲜又好奇的特点进行组织。表面上的东西,可以通过参观的形式解决;对于学生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可以让学生大胆地向学校里的任何一个人请教,帮助一年级新生更快地了解学校。
  2.校外的家庭成员
  低年级的品德与生活课里的许多活动都跟家庭有关,可通过学生与家长的共同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从中受到各种教育。
  3.社会及社区人员
  春天,可以到田里,向农民伯伯请教种庄稼和蔬菜为什么要备垄;秋天,请教一下要收获蔬菜及庄稼的哪一部分。另外,银行、邮局、医院、超市、公园等许多公共场所里的管理人员都是可以利用的人力资源。学生通过观察、询问、思考,就会深切地感受到各行各业和自己生活关系的密切。
  四、环境与气氛的开放
  品德与生活课本内容本身就与儿童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他已绚丽多彩的图画、简练的文字、鲜明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因此,教材中的许多内容应由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社区、社会、大自然中去,通过看一看、问一问、听一听、说一说、画一画、演一演等多种形式来完成。
  1.从教室走向校园
  低年级的活动内容很多都涉及到校园里的人和事,景和物。开展活动时,教师应该把学生领出去,到校园各处去转一转。例如,一年级在进行“了解我们学校”这一主题活动时,可带领学生真正参观一下高年级的教室、多媒體教室、语音教室、舞蹈房、大队部、实验室等,还可到操场上看一看、摸一摸、听一听,切身体验,亲身感受。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加各项活动的欲望,急切地想成为一名少先队员,而这种愿望对他们的下一步学习乃至终身学习都有很大的益处。
  2.从校园走向社会和自然
  走向社区。通过访问、调查、参观等形式,了解社区的公共设施及其与自己生活的密切关系,只有明白其功能,才能发自内心地去爱护它、保护它,才能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提出各种建议。
  走向工厂和机关。学校可以在假期组织学生到父母单位上一天班的活动,假期结束后,结合有关教材内容,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并说给小组同学或班级同学听,这样,不仅使学生了解了自己父母单位的工作性质,体验到家长工作的辛苦,还通过多个同学的介绍,了解了更多的单位,热爱父母的情感就会从内心深处流露出来。
  走向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黄金周和寒暑假是学生随父母探亲与旅游的好时机,乘各种交通工具到不同的地方,听一听各地的方言,这些都可以成为“我爱祖国”“祖国真美丽”中的美好话题。
  走向大自然。季节的变化,既有规律,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让学生从身边花草树木的变化、附近庄稼蔬菜的播种与收获、气候的变化、自己和家人衣服的增减等诸多生活中的现象,来充分地说感受、谈体验,这比教师的直接介入效果要好得多。
  五、课程评价的开放
  “品德与生活”课程在评价功能上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评价目的是为了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因此,它关注每个学生的活动过程,重视儿童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和行为表现,重视儿童在活动中付出努力的程度及探索、思考、创意等。或许,在某项活动中,儿童花费了许多的精力,到最后却没有什么结果,但在活动过程中,他却学到了许多相关知识,增长了才干,锻炼了意志,有了深刻的体验,这是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的回报,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本课程的评价采用灵活多样、开放性的评价方法,它多以描述和记录为主,真实、细致地再现学生活动、发展的过程,如观察、访谈、问卷、成长资料袋、儿童作品分析等。另外,评价的主体、评价的角度、评价的尺度也变得多样而灵活。在评价尺度上,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去评价所有儿童,关注每一个儿童在其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给每个孩子成功的喜悦、成长的快乐、探索的自信。
  正因为有了各种形式的开放,品德与生活课程才有了延伸的空间,也才促使学生智慧地、创意性地去发展。
其他文献
数学实验区别于物理、化学实验,是一种数学逻辑思维的训练。它是通过动手实验、尝试验证、归纳发现来感悟和学习常规的数学基本知识,是一种做中学、玩中学的数学学习方式。  在课堂中,让学生亲手进行数学实验,经历建构知识的过程,能更深刻牢记所学知识;同时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学习,兴趣更浓厚。所以要尽可能多的提供机会让学生动手实验,使学生在动手实验的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思维。  新课
期刊
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蕴含着丰厚的阅读资源,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使学生具有稳固、持久的学习经验,进而把经验学习与创新学习紧密结合,学会多种阅读方法,对学生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在此,尝试对小学生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实施浅谈几点建议。  一、创造民主的学习氛围  阅读教学,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创造一种民主的学习氛围,为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
期刊
潜能,顾名思义是一种隐而未现的,具有特殊性的潜在能力。人类在幼儿时期,就存在着这种潜能。医学研究表明,人类大脑组织的发育成熟,百分之八十在六岁之前就基本定型。我国民间流传着的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和“从小看到大,三岁看到老”的俗语,就是这一现象的最好总结。因而家长和老师要把握好人生的幼儿时期,采取多种形式,运用各种方法去开发幼儿的潜能,为国家培育大批的优秀人才。为此,本文就幼儿潜能与激发这一课题,尝
期刊
随着EEPO有效教育实验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其中小组合作学习已被越来越多地引入课堂,成为一线教师们认识、尝试和关注教改的热点。“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它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进而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优越性  (一)
期刊
小学数学总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在学生学完了小学数学的全部内容之后,进行的一次系统地、全面地回顾与整理、以达到将各部分知识进行有机的整合、构建数学知识的结构体系、形成整体性的数学“认知框架”,进一步完善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而“复习课难上、复习课难教”是广大数学教师的共同心声,也是许多教师经常发出的感叹。因为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
期刊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数学无处不在。”这是华罗庚先生说的。是呀,这无愧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其实生活中,我们处处都在用着数学。例如,当我们跨进商店的那一刻,你有没有注意到数学的应用已经开始了?  “阿姨,我买一瓶饮料,两袋方便面和一块面包。”  “一甁饮料3元,一袋方便面2元,一块面包2元。”  嘿,就这样一道数学题已经出现了——  3+2+2
期刊
20世纪80年代以来,问题解决已成为国际数学教育的一种潮流。由于它的研究与开发不仅关系到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和教学质量问题,而且也与数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材教法、教学模式等各项改革密切相关。随着时代发展与军队建设的要求,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设计、解决数学问题已成为当前数学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数学问题的形成、来源及类型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而问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江泽民总书记这一段精辟的论述,全面阐明了培养创新人才是国家和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也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而一个民族、一个人的创新素质必须从娃娃抓起,基础教育是创新人才成长的摇篮,任何领域的学科必须把创新素质的培养作为教育的灵魂。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
期刊
现代信息技术以开放性、综合性、及时性和高效性等优势进入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使教育的内容、手段和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教育信息化的实现成为各个学校提升教育科研内涵的重要举措。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强调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我认为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把握以下几点。  1.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因为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
期刊
责任感,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每个人在自己所处的地位和所扮演的角色中都承担着不同的责任,都要为自己需要完成的事情负起责任。一个道德情感贫乏、缺乏责任感的人是不会真正关心他人,无法与人真诚地合作,也无法适应未来的社会。责任心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如果没有责任心,没有认真负责的意识,一切都会失去基础和根本,孩子就不能承担起自己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