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对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学生在课外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并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文章在分析当前小学课外阅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探求系统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8-324
一、问题的提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学实践表明,课外阅读对于扩大学生知识面、开拓学生视野、锻炼其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均有显著促进作用。事实上,由于课外阅读是一种较大程度上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综合性语文思维活动,长期有效地坚持不仅对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大有助益,更能显著促进其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亦明确强调,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这实际上是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提出了明确而总体性的要求。
然而综合目前各方面情况来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方面尚存在较大不足。究其原因,表现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就是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不到位,因而易导致课外阅读指导不全面和不深入,往往是教师凭着经验或感觉,低效甚至无效。针对这种情况,旨在通过较为长期的实践探究寻求一套实用性较强的课外阅读指导的有效性策略,从而使一线教师能够在教师实际中有章可循,事半功倍。鉴于课外阅读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语文素质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课外阅读的概念
课外阅读的概念是阅读这一概念的延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其与课内阅读相对,两者不仅在阅读时间和地点上有所不同,阅读内容和方式上亦有较大区别。从宽泛意义上说,人类自从创造了文字,也就产生了阅读活动,但最先把“阅读”定义为科学课题加以研究的则是教育学和心理学家。关于阅读,当前教育学术界比较权威的定义是:“阅读是阅读主体对文字读物的认知、理解、吸收和应用的综合性智能过程,是人们吸收外来信息和从事学习活动的基础途径和重要手段之一。”基于此定义,课外阅读的涵义可以理解为:课外阅读是相对于课堂阅读的,指课堂阅读训练之外的各种独立阅读活动,它是学生在课外学习语文重要途径,是提升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
三、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①引导学生勤学广记,丰富词汇量。众所周知,词汇量是阅读、写作,乃至语文学习的基础,词汇是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而文本段落则是由一个个句子组合而成,如果词汇量不过关,阅读过程中势必会常常遇到阻碍,以至影响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因此,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要求和引导学生多背多记,广泛涉猎,以增广词汇量。为了调动学生这方面的积极性,可以建立课外阅读小组,经常性的开办课堂朗诵比赛、成语故事大赛以及演讲赛等系列趣味活动。课题组成员的实践探究证明,对于小学生而言,将读书及词汇量的积累置于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中进行效果非常显著。
②教授基本阅读方法,促进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西方教育家说过:“不懂得运用正确的方法,即使再博学、再聪明的人也会像瞎子一样在黑暗中摸索。”这句格言突出了正确方法的重要性,也提醒我们在引导学生多读书的同时注重科学读书方法的指导。在实践探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总结了以下集中主要的基本读书方法:一是浏览法,即粗略地读、快速地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泛读;二是跳讀法,指在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籍时进行选择性的阅读,感触较深或对自己有用的部分就精读细读,平淡无味或很容易理解的部分就泛读或直接略过,此方法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提高阅读效率;三是猜读法,即对于拿到手的读物先看其题目、介绍或目录,据此猜想该读物的主题、内容、结构等,并在读时或读后与之前的猜想相印证,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及阅读想象能力;四是前文提到过的精读法,该法与浏览法相对,其目的在于全面、深入、立体的掌握所读文本,并能对其进行合理的评述,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阅读效果。
③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读书,帮住学生提高读书效率。书海浩瀚,广阔无垠,如果漫无目的、毫无计划地去阅读,势必会感到没有着落,陷入无所适从之境,因此,阅读必须要有目的、有计划,以便将宝贵的时间有效利用起来。小学生的阅读应以达到这样的目的为出发点: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发挥自己的特长,有利于弥补自己的弱点,有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还要尽可能贴合其自身兴趣爱好。例如,可以让学生围绕某篇具体的课文阅读一些有关的课外书,这样有既有助于提高学生课内学习的兴趣,充实课内学习的内容,同时开阔其眼界和增加知识。书选好了,再把读书的时间分配好,不仅可以提高读书的效率,也不至于冲击课内的学习。长期坚持下去,学习中的弱点就可以得到弥补,个人的特长就可以得到发展,既促进了课内的学习,又丰富了课外的精神生活。
④适当让学生进行一些阅读理解练习,帮助其掌握必要的阅读技巧。俗话说“梅花香自苦寒来”,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没有大量的练习是不可能,只有在“实战”中,学生才能掌握必要的阅读技巧,逐步提升其阅读能力。尽管对小学生而言,阅读理解练习的量不可能太大,但从课题组成员的实践来看,其效果还是十分显著的。因此,在平时的课外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善于发挥阅读理解练习题及测试题的作用,合理适量地为学生不知阅读理解的任务,以求在这种长期的实战磨砺和总结反思中使学生熟练掌握阅读技巧,提升阅读能力。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读”和“写”从来是分不开的,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练习时,也应注重表达的准确性及书写的规范性。
综上所述,这四点策略都是经过实践验证的有效指导策略,四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当每一点落实到位,形成合力时,所达到的效果是最优的。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拓展和延伸,相对于独立课堂之外。因此在阅读指导的方法方面,应强调学校教师的主导地位,并强调家校联合,甚至发动社会的力量。我们应重新认识课外阅读在语文教育中所处的位置,明确时代赋予它的一些新功能和语感经验,从而不断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沉淀,争当“腹有诗书气自华”新时代好少年。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有效策略探索[A]. 李娜.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 2019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8-324
一、问题的提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学实践表明,课外阅读对于扩大学生知识面、开拓学生视野、锻炼其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均有显著促进作用。事实上,由于课外阅读是一种较大程度上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综合性语文思维活动,长期有效地坚持不仅对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大有助益,更能显著促进其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亦明确强调,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这实际上是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提出了明确而总体性的要求。
然而综合目前各方面情况来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方面尚存在较大不足。究其原因,表现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就是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不到位,因而易导致课外阅读指导不全面和不深入,往往是教师凭着经验或感觉,低效甚至无效。针对这种情况,旨在通过较为长期的实践探究寻求一套实用性较强的课外阅读指导的有效性策略,从而使一线教师能够在教师实际中有章可循,事半功倍。鉴于课外阅读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语文素质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课外阅读的概念
课外阅读的概念是阅读这一概念的延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其与课内阅读相对,两者不仅在阅读时间和地点上有所不同,阅读内容和方式上亦有较大区别。从宽泛意义上说,人类自从创造了文字,也就产生了阅读活动,但最先把“阅读”定义为科学课题加以研究的则是教育学和心理学家。关于阅读,当前教育学术界比较权威的定义是:“阅读是阅读主体对文字读物的认知、理解、吸收和应用的综合性智能过程,是人们吸收外来信息和从事学习活动的基础途径和重要手段之一。”基于此定义,课外阅读的涵义可以理解为:课外阅读是相对于课堂阅读的,指课堂阅读训练之外的各种独立阅读活动,它是学生在课外学习语文重要途径,是提升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
三、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①引导学生勤学广记,丰富词汇量。众所周知,词汇量是阅读、写作,乃至语文学习的基础,词汇是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而文本段落则是由一个个句子组合而成,如果词汇量不过关,阅读过程中势必会常常遇到阻碍,以至影响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因此,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要求和引导学生多背多记,广泛涉猎,以增广词汇量。为了调动学生这方面的积极性,可以建立课外阅读小组,经常性的开办课堂朗诵比赛、成语故事大赛以及演讲赛等系列趣味活动。课题组成员的实践探究证明,对于小学生而言,将读书及词汇量的积累置于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中进行效果非常显著。
②教授基本阅读方法,促进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西方教育家说过:“不懂得运用正确的方法,即使再博学、再聪明的人也会像瞎子一样在黑暗中摸索。”这句格言突出了正确方法的重要性,也提醒我们在引导学生多读书的同时注重科学读书方法的指导。在实践探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总结了以下集中主要的基本读书方法:一是浏览法,即粗略地读、快速地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泛读;二是跳讀法,指在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籍时进行选择性的阅读,感触较深或对自己有用的部分就精读细读,平淡无味或很容易理解的部分就泛读或直接略过,此方法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提高阅读效率;三是猜读法,即对于拿到手的读物先看其题目、介绍或目录,据此猜想该读物的主题、内容、结构等,并在读时或读后与之前的猜想相印证,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及阅读想象能力;四是前文提到过的精读法,该法与浏览法相对,其目的在于全面、深入、立体的掌握所读文本,并能对其进行合理的评述,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阅读效果。
③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读书,帮住学生提高读书效率。书海浩瀚,广阔无垠,如果漫无目的、毫无计划地去阅读,势必会感到没有着落,陷入无所适从之境,因此,阅读必须要有目的、有计划,以便将宝贵的时间有效利用起来。小学生的阅读应以达到这样的目的为出发点: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发挥自己的特长,有利于弥补自己的弱点,有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还要尽可能贴合其自身兴趣爱好。例如,可以让学生围绕某篇具体的课文阅读一些有关的课外书,这样有既有助于提高学生课内学习的兴趣,充实课内学习的内容,同时开阔其眼界和增加知识。书选好了,再把读书的时间分配好,不仅可以提高读书的效率,也不至于冲击课内的学习。长期坚持下去,学习中的弱点就可以得到弥补,个人的特长就可以得到发展,既促进了课内的学习,又丰富了课外的精神生活。
④适当让学生进行一些阅读理解练习,帮助其掌握必要的阅读技巧。俗话说“梅花香自苦寒来”,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没有大量的练习是不可能,只有在“实战”中,学生才能掌握必要的阅读技巧,逐步提升其阅读能力。尽管对小学生而言,阅读理解练习的量不可能太大,但从课题组成员的实践来看,其效果还是十分显著的。因此,在平时的课外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善于发挥阅读理解练习题及测试题的作用,合理适量地为学生不知阅读理解的任务,以求在这种长期的实战磨砺和总结反思中使学生熟练掌握阅读技巧,提升阅读能力。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读”和“写”从来是分不开的,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练习时,也应注重表达的准确性及书写的规范性。
综上所述,这四点策略都是经过实践验证的有效指导策略,四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当每一点落实到位,形成合力时,所达到的效果是最优的。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拓展和延伸,相对于独立课堂之外。因此在阅读指导的方法方面,应强调学校教师的主导地位,并强调家校联合,甚至发动社会的力量。我们应重新认识课外阅读在语文教育中所处的位置,明确时代赋予它的一些新功能和语感经验,从而不断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沉淀,争当“腹有诗书气自华”新时代好少年。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有效策略探索[A]. 李娜.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