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格·关系·动机·其他

来源 :大学·思政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nhaoyi1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感在小說里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情感有时是小说的表现对象,作为题材出现;有时是笼罩于全篇的氛围,成为作品的基调;有时是贯穿全篇的线索,统摄作品的材料;有时是小说结构的动力,推动着情节的发展。情感也能像雾一样笼罩在小说里,营造小说的氛围和基调。”(参见温儒敏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外国小说欣赏》,第81页)因此,本期我们就重点带领大家学习如何赏析作品中的情感。
  文段一
  门终于关上了。一伙人,都顺门板滑到地上,瘫成一堆稀泥。
  谁也不作声。谁也不想动。直到桌上亮起一盏暗淡的马灯,大家才记起滚进来的那团灰扑扑的东西。
  是个人。马灯就是这人点亮的。穿着毡袍,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蒙语。他知道别人听不懂,所以不多说,便动手解皮口袋。
  西瓜!从皮口袋里滚出来的,竟是大西瓜!绿生生,油津津,像是刚从藤上摘下,有一只还带着一片叶儿呢!
  戈壁滩有好西瓜,西瓜能一直吃到冬天,这不稀罕。稀罕的是现在,当一口水都成了奢侈品的时候,谁还敢想西瓜!
  蒙古族同胞利索地剖开西瓜。红红的汁水,顺着刀把滴滴答答淌,馋人极了!
  应该是平生吃过的最甜最美的西瓜,但谁也说不出味来,谁都不知道,那几块西瓜是怎么落进肚子里去的。
  至于送瓜人是怎么冲破风沙,奇迹般的来到这里,最终也没弄清,因为谁也听不懂蒙语。只好让它成为一个美好的谜,永久地留在记忆中。(节选自赵长天《天嚣》)
  “有一类小说,既不是以阐明思想为目的的,也不是以讲述故事为乐趣的,它们所追求的,是以情动人。从情节设计到人物命运的安排,从人物纠葛到环境布置,所有的一切都围绕着‘感动’做文章。”(参见温儒敏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外国小说欣赏》,第79页)这里节选的文段就是这一类小说,这篇小说也是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的文学类阅读文本。文中所讲述的蒙古族同胞送来西瓜的故事,表达的是边区百姓对科技工作者的一片赤诚之心。为了增强这份“感动”,作者建构了一个特殊的背景,那就是一支小试验队,突遇沙尘暴,因此被困在钢架房里忍受着重度干渴。所在基地想去救援,但迫于天气条件的恶劣而无法实施,就在这个时候蒙古族同胞给被困的科技工作者送去了西瓜——送去了感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天嚣》是主情的,围绕着‘感动’这一情感做文章。
  文段二
  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节选自鲁迅《祝福》)
  在这个文段中,鲁迅将祥林嫂的一生远推到一定的位置,让祥林嫂与文中的“我”保持了一定的距离,以便于“我”对她进行观察,表达“我”的看法,寄寓“我”的情感:“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由此可知,文中“我”的情感显而易见是冷漠的,并且这种情感还笼罩全篇,成为《祝福》整篇作品的基调(冷眼旁观者的情感)。
  如从鲁四老爷的“皱眉”到短工的“始终没有抬头”,从“我”的吞吞吐吐、回避矛盾,到祥林嫂讲阿毛故事时的围观者;从祥林嫂被鲁家弃用,到她乞讨无门,这一系列情节无不淹没在冷漠的情感氛围里。但“冷漠”其实只是一个笼统的概括,事实上,《祝福》中的“冷漠”因人而异,程度有别。鲁四老爷是思想上的冷漠,直至发展为冷酷;“我”也是思想上的冷漠,但不像鲁四老爷那样是因为迷信思想,而是出于自我保护。祥林嫂婆婆的冷漠是利益上的,卫老婆子也是,她们都是根据利益来“安排”或“处置”祥林嫂。短工的冷漠,或许不完全是性格或思想的问题,还有自觉避讳的原因,而那些围观祥林嫂讲阿毛的故事的人,其“冷漠”的情感动机更是复杂多样。
  文段三
  拄着锄把出村的时候又有人问:“六安爷,又去百亩园呀?”
  倒拿着锄头的六安爷平静地笑笑:“是哩。”
  “咳呀,六安爷,后晌天气这么热,眼睛又不方便,快回家歇歇吧六安爷!”
  六安爷还是平静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咳呀,锄了地,受了累,又没有收成,你是图啥呀六安爷?”
  六安爷已经记不清这样的回答重复过多少次了,他还是不紧不慢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节选自李锐《锄》)
  这是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的文学类阅读文本。文段中六安爷所说的“过瘾”实质是某种感情的通俗表达。六安爷热爱土地,热爱劳动,视在田间劳动为人生的最大乐趣。小说一开头就借助人物语言表达了这种强烈的情感,而这情感作为小说结构的动力,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并导引出六安爷后续的一系列行为。但是这篇小说又不是单纯地赞赏这样的一位劳动者,而是将故事放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工业化侵占了田园和土地,六安爷今后就会失去在那片土地上劳动的机会,怅然之情在所难免。
  文段四
  莲到我家当保姆整整二十年了。
  1993年秋天,三十九岁的莲从老家千岛湖来杭州看做木匠的丈夫,想找个地方打工,给留在老家的一双儿女挣学费。那时,我怀孕三个月。先生碰到单位里管开水房的大妈,随口托她帮我们找个保姆。莲就答应来试试。这一试,就是二十年。
  2014年6月,莲查出腰椎旧伤复发,已严重变形。中午的阳光下,我举着X光片看,她在我身后说:“医生说,地基没打好,再不养着,房子要塌掉的。都怪我,太劳心了。”二十年,分明是为我们这三口之家积劳成疾,她却只怪她自己。   往事一幕幕閃回——(节选自苏沧桑《保姆莲姐》)
  这段文字是《保姆莲姐》的开头,用对比手法表达了“我”对“保姆莲姐”的感激之情,并且,这种“感动”成为贯穿全篇的线索。稍有经验的读者都能想到其后的大致内容,那就是讲述一幕幕令人感动的故事,寄寓作者真诚的感激之情。假如有意将这一开头和文段三关联起来,我们会发现作为线索的情感和作为情节发展推动力的情感,在建构作品结构上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文段三和后文构成因果关系,是前因后果;文段四和后文构成的也是因果关系,但开头(二十年,分明是为我们这三口之家积劳成疾)是结果,其后的文字才是原因。
  文段五
  那年,邻省有一个戏班来临城搭台唱戏,其中有一个唱花旦的少年,十四五岁,生得儒雅俊秀,唱腔深情婉转。五爷坐在台下,搭眼一望,侧耳一听就觉得他是一块唱戏的料。自此后,每有少年的戏,五爷一场不落。等那戏班在临城唱到第二十五天的时候,五爷同往常一样前去听戏,却发现台上的少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另一位陌生脸孔。五爷急了,匆忙去后台打探,方知唱戏的少年嗓子出了问题,那会儿正神情落寞地在给班主烧水沏茶呢。看到五爷前来,少年的眼圈儿一下子就红了。
  五爷去找班主,让少年继续出台唱戏。班主面露为难之色:孩子的嗓子坏了,怕是祖师爷没赏他这碗饭吃啊……五爷不知怎么的,就认定这少年日后必成大器。那晚与班主商议不成,五爷竟然做出一个平生以来最疯狂也最大胆的决定。他花了几百两银子将少年从戏班里赎出来,又花几百两银子带着少年去求名师:孩子,只要找对师傅,别看你嗓子坏了,你仍然能成名成角儿。
  五爷的这一举动差点把家里的老爷子气得吐血。
  ……
  五爷病危,想念自己昔日捧红的那些角儿,老生,花旦,小生……
  却无一个前来。除了那个他曾为他赎身的少年——彼时,那少年已是红透大江南北的名伶。
  看到五爷老态龙钟病体恹恹,身边唱机里依然在放着师兄师妹们的唱片,名伶的眼眶儿就湿了:五爷,这些年,为这,可苦了你哇……
  不苦,不苦,苦因是迷,乐因是悟,五爷好的就是这一口儿哇……
  五爷长叹一声,欣然闭目……(节选自梅寒《戏痴》)
  从文段和小说标题《戏痴》可见,五爷对戏的痴迷之情既是这篇小说的表现对象,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更是孕育情节并推动情节发展的元素。因而,情感在《戏痴》中的作用具有综合色彩。学生时代,我们多被要求写记叙文,但总是写不长,而那些很会写作文的同学却能把作文写得很长。我们不得其解,老师也没有给我们道出其中的秘密。后来,自己当老师了,就研究长文章,发现文长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将情感视为表现对象,从而孕育新的情节,这样文章就能写得繁复,篇幅自然就会长起来。
  文段六
  “不要再拖延时间!就在这儿枪毙那无赖,还把他押到哪儿去?”人群嚷道。
  被俘的人阴沉着脸,只把头昂得更高。他憎恨群众似乎超过群众对他的憎恨。
  “打死,立刻打死!”妇女们尖叫道。
  但领头的人决定把他押到广场上去,在那里解决他。离广场已经不远,在一片肃静中,从人群后面传来一个孩子的哭叫声。
  “爸爸!爸爸!”一个六岁的男孩边哭边叫,推开人群往俘虏那边挤去,“爸爸!他们要把你怎么样?等一等,等一等,把我也带去,带去!……”
  孩子旁边的人群停止了叫喊,他们仿佛受到强大的冲击,人群分开来,让孩子往父亲那边去。
  “瞧这孩子多可爱啊!”一个女人说。
  “你要找谁呀?”另一个女人向男孩俯下身去,问。
  “我要爸爸!放我到爸爸那儿去!”男孩尖声回答。
  (节选自列夫·托尔斯泰《孩子的力量》,有删减)
  这里的片段处在作品的中间位置。小说前面讲到群众抓住了一名俘虏,异口同声地要求处死他。孩子的出现改变了他们关注的对象,人们的感情也由愤怒转向了对孩子的爱怜。情感是表现对象,也是情节孕育发展的动力,更是情节发生突转的原因。小说结尾,愤怒的人群放弃了对所谓叛徒的惩罚,换句话说,人们宽容了一个孩子的父亲。小说中人们从起初的愤怒仇恨,到最后的宽恕谅解,前后情感态度的反差也突出了文章的主题:放弃残酷仇恨,回归友善纯真。
  文段七
  “有一天我独个儿上了老丈人家的门儿喽!”
  “好大胆子!”有位先生插嘴。
  “你以为我上门找打架哪,我是报告秀鸾入院待产的消息去了。大胖儿子生下了,算是又见了一代,可是我们的情形并未见好转,老丈人在他女儿面前连半个字都没问过我。”
  “迭格老泰山凶得来!”
  “硬是要不得!”
  “有一天,”这段回忆大概很有趣,彭先生自己也未语先笑了,“秀鸾匆匆忙忙回来了,慌慌张张地说:‘爸爸病了!’‘什么病呀?’‘肠子!肠子要剪断!快走。’唉!我那铁石心肠的老丈人呀!也有一天要柔肠寸断了!”
  大家听到这里哄然大笑。林太太说:“彭先生,你解恨了,是不是?”
  “不敢!”彭先生虽然这么说,可是仍然可以看出他的轻松。“秀鸾说爸爸需要输血,但秀鸾是A型,小舅子是B型,丈母娘是AB型……”
  “他们都不能给病人输血,买血要五百块钱100毫升,共需300毫升一千五,秀鸾母女在着急。我对秀鸾说:‘这样说来,爸爸是O血型的喽?’秀鸾点点头。我说:‘你何必着急呢!现成的大血人在这儿哪!我也是O型的呀!’
  “第二天,我那干巴巴的老丈人,一把拉住我的手,‘你金家伙!你金家伙,’……”
  “你金家伙?是日本话,还是骂人的话?”
  “‘你金家伙’,台湾话‘你真正好’也!我们爷儿俩的手紧紧地握着,两股热流交会,一切嫌隙都被血般的事实给溶化了!”彭先生说到这里,向张医师挤了一下眼,微笑着,“所以,我要奉劝诸位,血型不可不验,它实在有意想不到的妙用!”
  (节选自林海音《血的故事》,有删改)
  彭先生和秀鸾的爱情和婚姻长时间得不到老丈人的认可。直到老丈人身体出现问题,彭先生挺身而出,解除了他的生命之忧,老丈人的情感态度才发生了转变,用台湾方言赞赏彭先生“你金家伙!你金家伙”。情感是表现对象,而对象的变化依靠的是情感的力量,这里可谓以情动情的典型。
  课外阅读推荐:
  请同学们阅读下列作品,思考情感在小说中的作用。
  ①莫泊桑《小步舞》
  ②林斤澜《表妹》
  ③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七回
  ④毛小懋《写日记的男孩》
  ⑤耿龙祥《明镜台》
  ⑥叶仲健《怀念张美丽》
其他文献
她是一个成绩平平的姑娘,但并不是说她不努力、不上进。天知道,她真的已经尽力了,也许在老师和家长看来,这种尽力还不够,但她能做到的就是这个程度。她也想像电影里演的、小说里写的那样通过努力来完成人生的“逆袭”,但她真的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总是会半途而废。  这个姑娘来找我的时候,我正在看一本名为《家庭的觉醒》的书。这本书着重讲述父母应如何打造一个充满生机与幸福感的家庭。书里说:“当我们永远只用‘好’与‘坏
期刊
一、展现旧传统的崩溃  《子夜》开篇就通过吴老太爷及其家人进城在衣食住行、习俗风尚方面所受的刺激,多角度地展现了在现代生活与文化观念的冲击下,传统的伦理思想与行为准则的崩溃。  吴老太爷及其儿子阿萱、女儿蕙芳长期住在乡下,是传统、守旧群体的代表,特别是吴老太爷,“虔奉《太上感应篇》,二十余年如一日”,传统是他唯一的精神需求。同时,他把阿萱和蕙芳放在自己身边作为“金童玉女”,试图让他们成为传统的后继
期刊
第一章 上海滩声名赫赫的工业大亨吴荪甫,和二姐吴芙芳、二姐夫杜竹斋一起迎接由乡下来上海避难的父亲吴老太爷。没想到,吴老太爷到了吴公馆不久,就突发脑充血去世。  第二章 在给吴老太爷办丧事时,吴荪甫得知他在家乡双桥镇的当铺、钱庄、米厂等资产由于时局不稳即将不保,而上海的工人因为听说吴荪甫要削减工钱,也开始关车怠工。这时,公债场上的魔王赵伯韬和信托公司的理事长尚仲礼商议合伙做“多头”,在股票交易中贱买
期刊
人们喜欢读小说,除了故事本身所具有的吸引读者阅读的魅力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在于:小说看似在讲别人的故事,却总能让读者发现作者可能未必想到的内容,甚至读出另一个“我”来;读者看似只是作为旁观者阅读小说,实际上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了创作。小说作者似乎通过作品在“教育”读者,同时读者也通过阅读在进行着“自我教育”。  普通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六单元是文学作品阅读与思辨性阅读两个学习任务群的
期刊
期刊
《子夜》是茅盾创作的一部约30万字的长篇小说,他于1931年10月开始创作,至1932年12月5日完稿,全书共十九章。《子夜》一经发表便在文坛上引起了激烈的反响,是茅盾所有作品中讨论声音最多的。至今时隔90多年,仍有许多人怀着浓厚的兴趣去阅读它。  这部作品以20世纪30年代的旧上海为背景,讲述了民族资本家吴荪甫,在社会动荡和帝国主义资本的重压下崛起、挣扎和覆灭的悲壮故事。作为一部具有史诗性质的小
期刊
阅读提示  为了平息罢工潮,吴荪甫起用了颇有心计的青年职工屠维岳处理此事。屠维岳收买了领头罢工的女工姚金凤,本应顺利瓦解工潮组织,不料女工薛宝珠将收买的事捅了出去,罢工潮复起。以下文本讲述的便是屠维岳将计就计,巧设反间计,使吴荪甫假令开除姚金凤、提拔薛宝珠,来迷惑工人群众的视线,最终平息罢工的故事。  选段精批  钟上已经是十一点半了,预料中的屠维岳的告捷电话竟没来。吴荪甫不得不把赵伯韬和公债搁在
期刊
李安全  中学研究员(正高级),重庆外国语学校教科处、课程中心主任,重庆市中语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重庆市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在《课程教材教法》《语文建设》《中学语文教学》等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智慧语文》《语文教学的智慧境界》《怎样读经典》等。  一 阅读策略  杜子美有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破”是什么意思呢?似乎很少有人细想。其实,“读破”之“破”就
期刊
关于甲骨文的发现,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甲骨文由清朝的官员王懿荣发现。据说在1899年,王懿荣患了疟疾,到北京菜市口达仁堂中药店抓药。回到家后,他发现其中一味叫“龙骨”的药上刻有整齐规律的简单线条。精通金石学的王懿荣推测这可能是古文字,于是将达仁堂的“龙骨”全部买回来。后来,他又收购了古董商范寿轩、赵执斋的甲骨,甲骨文從此被发现。  第二种说法,甲骨文是由金石学家王襄、书法家孟广慧发现的。据
期刊
前年去成都旅游,我和大多数游客一样,照着网上的旅行攻略一路打卡:春熙路、宽窄巷子、杜甫草堂、武侯祠、锦里、人民公园……其中,人民公园在当时被我当作最无聊的一站。按照攻略,到人民公园理应是去喝茶,体验成都人的慢生活。可惜我既不爱好喝茶,又惦记着赶场下个景点,匆匆掠了几眼便离开了。直到读了历史学者王笛的著作《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下文简称《茶馆》①),才明白公园里、凉棚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