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我们曾经的七月

来源 :民族文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b2004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七月,是毕业的季节,在那个季节里,似乎总是充满了无尽的伤感……
  也许是好友的阔别,也许是恋人的诀别,总之,在那个季节,总有很多人要去面对未知的人生、选择新的方向,是迷茫,或是彷徨……
  如今,秋风已慢慢吹过脸庞,可七月的事,七月的歌,你可曾还记得……
  
  第一次听小鸣的《七月》,他的声音感染了我,那是一种阔别已久的感觉,简单的吉他,干净的声音,说不上完美,但绝对的让人倾心。
  还记得2002年,中国首部网络音乐剧《爱你是个错误》席卷网络,打动过千万少男少女的心。与此同时,也由此让大家记住了一首歌——《当我再爱你的时候》,这首歌在当时创下了史无前例的千万收听率,小鸣也因此迈出了他成功的第一步。
  三年后,小鸣带着经过悉心创作的新专辑《七月》又站在了我们的面前,让我们又感受到了久别了的校园的味道。
  这张《七月》,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刻下纹身之后
  这首歌在旋律和歌词上,都表现出一种不可阻挡的华丽和大气。小鸣和王未二人在歌曲的走向上做了很多次沟通,决定以爱情刻骨的一面为主题,写出恋爱终结时最大的绝望和痛苦。爱情本身就像一朵花,虽然注定会凋谢,但会在每个真心爱过的人身后刻下终身难忘的伤痕。在庞大的鼓点衬托下,小鸣的演唱有一种一意孤行的悲哀。“感谢爱人为我亲手狠狠地打造致命悬崖”,多少凄绝的回忆。情感的爆发力在歌曲中达到了极致。
  
  七月
  在拿到小鸣哼唱的小样后,小鸣的搭档、词作者王未立即感受到一种扑面而来的夏天气息,并迅速填出以《七月》为题的歌词。小鸣说,在写曲子时,心中洋溢的是一种温暖而惆怅的感觉,如同七月毕业季节的学生、恋人等等,面对着悠长的暑假和未知的人生,心中难免都有忧愁的情绪。在副歌处情感撞击的反复,在歌词上仿若眺望的问句,在演唱上缜密的合音,都呈现出一种汹涌的感人力量。小鸣在录音棚录唱这首歌时,工作人员都情不自禁跟着小鸣合唱,《七月》的魅力可见一斑。
  
  当我再爱你的时候
  随着悠扬钢琴曲慢慢流淌出的旋律,在某个晚上,小鸣就这样创作出了平生第一首歌曲。也因此,小鸣对这首歌有一种无法形容的感情。虽然是搭载着音乐剧《爱你是个错误》而一起大热,但撇去剧情的枝蔓,这简单的曲和词,依然可以让听歌的人溯本循源地找到最初的感动。没有任何花巧的编曲和劲爆的新元素,小鸣用天赋的漂亮人声,给出情感最具说服力的一种演绎方式,让所有在爱情中挣扎和反复的伴侣,都得到发自内心的共鸣。
  
  别人
  和《七月》的夏天感觉相反,《别人》描述的是冬季夜晚的故事。《别人》可以说是在写小鸣的亲身经历:雪花、转身、等待、灯火和别离的人,都是小鸣曾有过的感情之伤。也因此,在《当我再爱你的时候》之后,小鸣再次提笔,为自己的曲子填上了歌词。也许泡上一杯咖啡,在一个清冷的夜,静静聆听这首歌是最合适的。在玻璃窗上呵上一口气,轻轻写上那个人、那个终究会成为“别人”的人的名字,再看着他消失不见。最后,眼泪和微笑都会化成千丝万缕。
  
  没有季节的都会
  没有了爱人,整个城市也没有了季节变幻,只有清冷的温度陪伴。小鸣在A段轻轻叙述冷漠而无关的景色,坐着夜班列车看着风光流过,时间却仿佛停在爱情被绝决地切断的一瞬间。也许相对于爱人的残忍,时间的残忍更令人悲伤,记忆也因而变得令人颤抖。副歌部分小鸣充分地让感情张扬开,一切无奈和难过都尽情地释放出来。在录音棚里,小鸣演唱时好像处于情感失控的边缘,唱功在那时已不再重要,歌曲随着小鸣的感觉游走而绽放,连在一旁监听的吴旭文大师也不禁眼眶潮湿。
  
  小野
  《小野》是小鸣对灵歌唱腔的一次探索,但流畅的曲调,却激发了词曲双方更深的灵感,并发展到对人世间貌似热闹、实则孤独的情境进行探讨。究竟什么样才是不寂寞?是不是朋友在一起就不会寂寞?是不是脸上的欢笑就能掩盖了所有的寂寞?小鸣把R&B歌曲最原始的初衷表达了出来:爱情本来就不是惟一的主题,人类在繁华中要认清自己,也许是最困难的事。“小野”是一个代号,读音和字有些出乎意料的距离,暗暗指代了带着欢乐面具、内心背道而驰的人。所以,《小野》并不只是送给一个朋友的歌,它属于全体生命。
  我们该怎么理解这张专辑呢?专辑里刻骨铭心的爱恋,可能只会出现在校园的大树下,红墙边。成人的你,聆听这张专辑,就这样安静地,回到从前吧!
其他文献
恍惚间,手机滑出口袋?熏电池在清脆的响声中脱落。手机的记事本中,记载着一个陌生人的姓名,来自顺德大良镇政府。那一刻,手机屏幕成为冰冷的灰色,那个温馨的姓名,丢了。  时光回转到2003年,前妻罹患恶性淋巴瘤,在病榻上度过了生命的最后时光。每次交纳住院押金,我的心里仿佛刮着冰冷的风。奔波着借钱,拼命地写作以求挣些稿费。投稿时?熏在信封里塞了一封封求援信,请求编辑们照顾我的文章。有好心编辑对我的处境深
期刊
在国内时,了解“外面的世界”并不难,然而,认识的误区只有在国外住久了,慢慢地体会才能逐渐消除。下面十个方面,如果不出国,我是不会知道很清楚的……    一、英语不努力学,是掌握不了的  出国以前我以为到了国外,有了英语环境,自己会不费力地通过语言关。然而,除了小孩子,成年人欲消除语言障碍谈何容易?难怪许多在国外生活了半辈子的老华侨,其英语程度还属初级。    二、从中国出口海外的食品,是给华人吃的
期刊
风雨几载,流年偷换,骀荡的青春已被时光打磨得斑斑驳驳,而与那个人相遇相知的片段,却依然定格在记忆深处,总在一些不经意的时刻被重新记起。    一    木槿长势正好,枝叶在明澈的天空下交错叠沓,被阳光熏烤出淡淡的暖香。小雅拈着一朵绯红的木槿,惬意地走在校园里。她的书包里装着刚刚领到的厦门大学录取通知书。  小雅边走边看着阳光下自己的影子,每一步都应和着幸福的心跳。这时有一个长影子走过来,将她笼罩住
期刊
我在美国留学的时候,邻居有个老太太,每天站在自家的院子里东张西望,行为十分古怪。开始,我以为她有老年痴呆症,每次见到她都和蔼地笑笑。老太太不说也不笑,让人难以琢磨。  一天,来了几个客人,我做了一顿美味的中国菜,酒足饭饱,我收拾垃圾搁到门外,预备方便时,带到垃圾箱去(垃圾箱距家有百十米远)。可是一转身,就见老太太木然地盯着我,谴责的目光让我如芒针在背,脸红耳热起来。我赶忙把垃圾又拎了回去。其实我们
期刊
名家,是指在某种学术或技能方面有特殊贡献的著名人物。老百姓一崇拜专家,二崇拜名人。而名家既是专家,又是名人,这二者一结合,正如核子反应一般,就能释放出巨大的社会能量。精明的商家当然懂得这个道理,名家们又岂能甘心闲置自己的资源?于是,名家们便在各种媒体上,各种鉴定会上,各种展览、演出、开幕式上纷纷亮相:有说吃这个牌子的猪肉最放心的,有说某某减肥药最灵的,有把假画说成真画的,有把粗通文墨的“艺术品”吹
期刊
我害怕狗,特别惧怕乡下的狗。养狗防盗,狗很凶猛;仗主欺人,狗甚放肆。我喜欢在乡下逛,欣赏宁静田园的风景,看看辛勤忙作的农人。于是难免时时要和狗对峙,常常高举木棒或石块,盘马弯弓,与狗较量。见狗便蹲,装作捡石块状,狗见人下蹲就后退。虽然在这场狗进人退,人进狗退的斗争中,胜利者常常是我。但也常常险象环生。  我是在离家十多里外的学校读初中,上学要趟过一条河,翻过一座山。山腰间有条约两尺宽的小道,小道边
期刊
找一个巨冷清的论坛发帖,过了一年再去看,嘿,那帖子还在最上面——根本就没有人发帖嘛!  在坛子里混出好人缘啊,德高望重啊,随便发个帖子就有人跟,而且马屁如潮啊。  精心打造一个千年好帖,所有看过的人都会觉得,自己如果不跟就会良心不安,后半生都活不安稳。  发一个超级犯贱帖,让每个看到的人都忍不住想拍一砖,而且拍了一砖还不解气,想拍第二砖。  发一个争议帖,能把全论坛的人都吸引过来,大家互相争啊争,
期刊
大三上学期进入第三个月,宿舍里开始一片叫苦连天:“钱!”“钱!”“钱!”兄弟几个使出十八般武艺,为了几十元钱四处奔波,求朋友告老乡,软硬兼施、威逼利诱,总之你得给钱,没有五十借五块我也感激不尽。我的借钱工作进行了一周,历经四个系的五栋宿舍楼,自知脸皮“加速度”疯长。好在本来就头大脖子粗,也不在乎多长两斤脸皮了,省得下个月万一真没钱填肚子,老妈回家见了又得心疼地从早唠叨到晚。深夜,舍友鼾然入睡。我躺
期刊
张辽:当幼儿园阿姨,不,应该是阿舅。逍遥津一战,吓得几十万小儿不敢啼哭,“张辽止啼”的名声比幼师毕业证好使得多。  张飞:去当银行保安。试想一下,半夜三更,月黑风高,鸦雀无声,如有小偷正在撬保险柜,突然一声雷霆巨喊会是什么样子?而且据评书介绍,这位老兄睡觉不闭眼睛,小偷见了谁会不害怕?  曹操:去美容院当美容师。先是割发代首,然后蒙着脸就把吕布这个近视眼蒙了,后又割须弃袍,一流整容技术!  刘备:
期刊
(一)   小艾和大麦住到一起之后,小艾才发现大麦其实并不爱她,或者说,她也不像当初那么爱大麦——反正就是不爱。这是个相当严重的本质问题。  那天晚上,小艾对大麦说:“我的前男友下周要来,他想见见我。”  大麦正在电脑前玩游戏,心不在焉地回了句:“噢!”  小艾说:“我说话你听到了么?”  “噢!”  小艾火冒三丈:“你不玩游戏会死啊?”   “噢……不要紧。”  小艾气坏了,随手抓起一个枕头丢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