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方式,它能让学生们较轻易地融入所学的内容之中。在美国,这个概念于1900年左右在建筑主义的语境中首次使用。建筑主义认为学生能通过实践和亲身体验学到更多东西。比如说,一个人想学习萨克斯,他通过吹奏这件乐器就会比听萨克斯音乐或者阅读相关资料学到更多。教育家杰奎琳•格莱农和马丁•布鲁克斯肯定了允许学生掌控课程和制定教学方案的价值。他们提倡学生提问,然后引导学生自己解答,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这种方式大大强化了学生的好奇天性。
简言之,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就是让教育计划、教学过程和评价都围绕学生的需求和能力展开。教师要适当地给学生对课堂的掌控权,并允许学生自己去探求、体验和发现。同时,学生拥有选择权,可以参与课堂进程的决策。教育研究者芭芭拉•麦克科布和乔•苏•韦斯勒重视以学生为中心的方法,因为当学习科目与学生的兴趣、教育需求和生活相吻合时,学习才最具意义。当学生积极接触知识的创建和理解时也是如此。最终,应该把学生当作学习过程中的共创者,而且关于如何学习这个问题,要把他们看作有想法的个体。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上,学生们参与制定方针,这些方针为教师所用。某些最佳教学方针常常来自于学生,因为学生是接受教育的对象,他们更明白如何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要鼓励他们提出实践的新方法。这可以通过课上或课下的书面反馈进行,或者仅仅在课堂环境内外用对话形式实现。洛莱塔•聂伯教授认为,让学生参与到自身教育中是一种绝佳方法,这对凸显教学科目的实质具有现实意义。学生不再与其所学的音乐以及学习方式分离;取而代之的是,他们与所学内容的每一环节紧密联系。
音乐教育中有很多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学习指导的有效模式。常见的两种模式是“通过演奏进行综合性音乐才能培养”(简称“综合培养”)和“艺术推进”。“综合培养”计划的目标是鼓励学生真正去学习和了解他们在乐队里演奏的音乐,而不是为了演出而学习曲目。通过“综合培养”,课堂转化为一个“纯音乐”的学习环境,毫无疑问,它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进行“综合培养”的教师会以学生为中心进行问题思考:“我想让我的乐队成员学到什么?”“我的乐队能力水平如何?”“这首曲目能否纳入我们音乐会的节目中?”或者“这首曲目能否使我的学生受益?”
一旦曲目选定,教师便进入“分析”这一项。教师在为自己的乐队介绍曲目之前,必须对总谱有最充分的了解。然后,由教师充当讨论发起者,讨论乐曲的曲式、旋律与和声结构、配器或者其他音乐元素,这就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环境下的共同分析。
“综合培养”计划的下一点是“结果”。教师为乐队建立目标。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诸如“在两周内,我们想知道这首曲子里为什么有这么多次转调”等问题,由这些结果进而形成“方针”(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这个方针将推动乐队达到目标。同样,教师在如何能最好地理解所学音乐概念这一问题上应该多听取学生的意见。可以通过书面反馈和简单的提问来实现:“那么,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解决第25小节的那个难点?”
“综合培养”模式的最后一点是“评价”。“综合培养”的评价通过学习进程实现,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评价。学生能以各种方式展现自己的进步和发展——从日志到课题设计,再到评价记录。“综合培养”使学生成为教学的焦点,学生成为自己学习进程的一部分,并且引领学习进程。
另一种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是“艺术推进”。“艺术推进”有两个主要的教学手段。第一是区域计划,即针对知觉、创造力和反应力这三种能力进行分别训练。通过区域工程,教师和学生进行自问:“你的目标在哪里?”“你怎样做到?”以及“你做到了吗?”这些就是全部内容或者说演奏规范,或包含更多学生个性化的东西。通过“艺术推进”,鼓励学生去创造认识上(理解)、艺术上(演奏)和美学上(感觉)的成果。“你怎样做到?”这个问题包含了建立如何进行学习的方针。“艺术推进”中的方针经常通过探索、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来让学生参与到自我定向的学习中去。最后的问题“你做到了吗?”就是对整个教学的评价。评价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的准则进行。让学生参与自身的评价很重要,是“艺术推进”理论的核心。学生参与课题设立,它是基于评估和各种反馈之上的,也包含其他的评估方法。区域计划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思考各种问题并进行解答。
“艺术推进”的第二个教学手段是“代表作选集”。代表作选集是随着学生的发展,选取学生在创作过程各阶段中的作品收集成册。使用过这种方法的一些教育者将其称为“进程选集”,因为其中包含的作品是处于进步中的,而不是某人的佳作集成。不管如何称呼,选集保留了学生最初的手稿、临时草稿、学生们喜欢的其他作品,以及教同伴和自己作出过批评的作品。经过“艺术推进”计划的所有步骤,学生参与他们自身的教育——从目标的确立到对于他们自己作品的不断评估。
还有几种教学方法,这些方法并非直接关系到音乐和那些核心上运用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艺术门类。比如“合作学习”,让学生组成小组,将他们的学习内容扩至最大;鼓励学生“在发现中学习”,当挑战出现时,学生必须为小组以及自己的需求寻找解决办法。
为什么要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有什么益处?其益处就在于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学生能成为自给自足的创新思想者,并了解和重视所学科目。作为音乐教育者,我们的目标不是教出专业乐手或学者,而是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的热爱,以及让学生受用一生的质疑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协助学生的教练或策划者,永远不直接给出答案。
人们必须在能教会他人的情况下才会学得最好。虽然学生现在能教的就是他们自己和同伴,但此情况同理,我要求学生负责本声部每个成员的学习。例如,在我的七年级乐队里,我将学生分为对打击乐器感到自信和不自信的两部分。我们开始学习打击乐技巧时,能力强的学生要跟能力较弱的学生组成小组,并作为“学员教师”来帮助他们学习曲目。这个过程中佳绩迭出。首先,在那段时间里,对打击乐不自信的学生有了私人家教来帮助他们;这也让擅长打击乐的学生不仅有机会展示他们的学识,而且与同学合作有助于他们的提高;同时这也有助于他们发展打击乐声部的团队意识,使学生们发现自己的潜力并与他人共同提高声部整体的协调性。
简言之,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就是让教育计划、教学过程和评价都围绕学生的需求和能力展开。教师要适当地给学生对课堂的掌控权,并允许学生自己去探求、体验和发现。同时,学生拥有选择权,可以参与课堂进程的决策。教育研究者芭芭拉•麦克科布和乔•苏•韦斯勒重视以学生为中心的方法,因为当学习科目与学生的兴趣、教育需求和生活相吻合时,学习才最具意义。当学生积极接触知识的创建和理解时也是如此。最终,应该把学生当作学习过程中的共创者,而且关于如何学习这个问题,要把他们看作有想法的个体。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上,学生们参与制定方针,这些方针为教师所用。某些最佳教学方针常常来自于学生,因为学生是接受教育的对象,他们更明白如何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要鼓励他们提出实践的新方法。这可以通过课上或课下的书面反馈进行,或者仅仅在课堂环境内外用对话形式实现。洛莱塔•聂伯教授认为,让学生参与到自身教育中是一种绝佳方法,这对凸显教学科目的实质具有现实意义。学生不再与其所学的音乐以及学习方式分离;取而代之的是,他们与所学内容的每一环节紧密联系。
音乐教育中有很多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学习指导的有效模式。常见的两种模式是“通过演奏进行综合性音乐才能培养”(简称“综合培养”)和“艺术推进”。“综合培养”计划的目标是鼓励学生真正去学习和了解他们在乐队里演奏的音乐,而不是为了演出而学习曲目。通过“综合培养”,课堂转化为一个“纯音乐”的学习环境,毫无疑问,它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进行“综合培养”的教师会以学生为中心进行问题思考:“我想让我的乐队成员学到什么?”“我的乐队能力水平如何?”“这首曲目能否纳入我们音乐会的节目中?”或者“这首曲目能否使我的学生受益?”
一旦曲目选定,教师便进入“分析”这一项。教师在为自己的乐队介绍曲目之前,必须对总谱有最充分的了解。然后,由教师充当讨论发起者,讨论乐曲的曲式、旋律与和声结构、配器或者其他音乐元素,这就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环境下的共同分析。
“综合培养”计划的下一点是“结果”。教师为乐队建立目标。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诸如“在两周内,我们想知道这首曲子里为什么有这么多次转调”等问题,由这些结果进而形成“方针”(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这个方针将推动乐队达到目标。同样,教师在如何能最好地理解所学音乐概念这一问题上应该多听取学生的意见。可以通过书面反馈和简单的提问来实现:“那么,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解决第25小节的那个难点?”
“综合培养”模式的最后一点是“评价”。“综合培养”的评价通过学习进程实现,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评价。学生能以各种方式展现自己的进步和发展——从日志到课题设计,再到评价记录。“综合培养”使学生成为教学的焦点,学生成为自己学习进程的一部分,并且引领学习进程。
另一种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是“艺术推进”。“艺术推进”有两个主要的教学手段。第一是区域计划,即针对知觉、创造力和反应力这三种能力进行分别训练。通过区域工程,教师和学生进行自问:“你的目标在哪里?”“你怎样做到?”以及“你做到了吗?”这些就是全部内容或者说演奏规范,或包含更多学生个性化的东西。通过“艺术推进”,鼓励学生去创造认识上(理解)、艺术上(演奏)和美学上(感觉)的成果。“你怎样做到?”这个问题包含了建立如何进行学习的方针。“艺术推进”中的方针经常通过探索、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来让学生参与到自我定向的学习中去。最后的问题“你做到了吗?”就是对整个教学的评价。评价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的准则进行。让学生参与自身的评价很重要,是“艺术推进”理论的核心。学生参与课题设立,它是基于评估和各种反馈之上的,也包含其他的评估方法。区域计划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思考各种问题并进行解答。
“艺术推进”的第二个教学手段是“代表作选集”。代表作选集是随着学生的发展,选取学生在创作过程各阶段中的作品收集成册。使用过这种方法的一些教育者将其称为“进程选集”,因为其中包含的作品是处于进步中的,而不是某人的佳作集成。不管如何称呼,选集保留了学生最初的手稿、临时草稿、学生们喜欢的其他作品,以及教同伴和自己作出过批评的作品。经过“艺术推进”计划的所有步骤,学生参与他们自身的教育——从目标的确立到对于他们自己作品的不断评估。
还有几种教学方法,这些方法并非直接关系到音乐和那些核心上运用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艺术门类。比如“合作学习”,让学生组成小组,将他们的学习内容扩至最大;鼓励学生“在发现中学习”,当挑战出现时,学生必须为小组以及自己的需求寻找解决办法。
为什么要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有什么益处?其益处就在于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学生能成为自给自足的创新思想者,并了解和重视所学科目。作为音乐教育者,我们的目标不是教出专业乐手或学者,而是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的热爱,以及让学生受用一生的质疑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协助学生的教练或策划者,永远不直接给出答案。
人们必须在能教会他人的情况下才会学得最好。虽然学生现在能教的就是他们自己和同伴,但此情况同理,我要求学生负责本声部每个成员的学习。例如,在我的七年级乐队里,我将学生分为对打击乐器感到自信和不自信的两部分。我们开始学习打击乐技巧时,能力强的学生要跟能力较弱的学生组成小组,并作为“学员教师”来帮助他们学习曲目。这个过程中佳绩迭出。首先,在那段时间里,对打击乐不自信的学生有了私人家教来帮助他们;这也让擅长打击乐的学生不仅有机会展示他们的学识,而且与同学合作有助于他们的提高;同时这也有助于他们发展打击乐声部的团队意识,使学生们发现自己的潜力并与他人共同提高声部整体的协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