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铜鼓的同一性问题

来源 :学术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wh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铜鼓研究是一个长期的求知过程。F·黑格尔曾以“铜鼓的同一性”而作出其卓越的历史贡献。100年过去了,随着新的田野资料大量涌现,便不宜墨守成规,而应运用一元多支的多层次分类法,去修正黑格尔的不足,从而认识时空交叉、错综复杂中的铜鼓谱系。
  关键词:铜鼓的同一性;一元多支;多层次分类法中图分类号:K0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02)05-0110-04.
  
  铜鼓是我国南方以及中南半岛古代稻作民族的地域文化载体,乃宗教信仰、礼仪习俗、生活理想、审美要求之积淀物。云南是铜鼓的发祥地,故见诸我国史籍最早、积累的文献资料最丰、出土和传世的铜鼓最多。但除方志上的《铜鼓考》之类,直到20世纪中叶,我们还未展开铜鼓的系统研究。
  奇怪的是当铜鼓被冷落于故土时,却在域外遇到了“知音”。19世纪后半期,西方学者便揭开了铜鼓研究的序幕:迈尔(A·B·Meyer)、夫瓦(W·Foy)、夏德(F·Hirth)、狄葛乐(De Groot)等人,先后发表有关铜鼓研究的论著,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黑格尔(F·Heget)于1902年出版的《东南亚古代金属鼓》,他用类型学的方法进行分类,并涉及纹饰含义、金属成分、源流族属等方面的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人于越南河内设立“远东博古学院”,在巴门特尔(H·Parmertier)、戈露波(V·Golooubew)等人的努力下,研究工作续有进展,以东山遗址的出土物为据,探索铜鼓的铸造年代和工艺来源。接着又有海涅·革尔登(R·Heine-Geldern)、高本汉(B·Karlgren)、来维(P·Levy)、盖埃勒(U·Gueler)诸人,提出各种不同观点和补充意见,但铜鼓的源流问题仍莫衷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节节胜利,殖民主义土崩瓦解,西方的铜鼓热也就冷落下去。于是研究的中心东移,日本和越南的铜鼓研究活跃起来,不过黑格尔的观点却根深蒂固地影响着他们。与此同时,中国学者也从“述而不作”的文献引证,转到面对铜鼓进行直接的观察。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新中国考古事业的蓬勃发展,云南、广西、贵州、四川的田野工作收获甚丰,与铜鼓共存的还有大量可供断代的出土资料。“石破天惊”,引起中外学者的关切,并诱发人们对黑格尔观点的反思。兹值《东南亚古代金属鼓》出版百年之际,重新审视它可能是有益的。
  从宏观的历史背景来看,西方的铜鼓热与殖民主义的触角伸向亚洲有关;而且第一面掠夺而去的铜鼓,还是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的“战利品”。但是,不能因此而将西方的铜鼓研究,等同于殖民活动。英国水彩画的发展,源于殖民者的地形图需要;铜鼓研究的兴起,也与殖民者对殖民地风土人情的调查有关。但问题还有另一方面,即西方学者的敬业精神和科学方法,可能作出一定的历史贡献。
  黑格尔身处西方,花了近20年的时间,去搜集铜鼓的有关资料,确非易事。除维也纳博物馆所藏的22鼓,他还得到143面鼓的照片、墨拓、线图,并在汉学家的帮助下,熟悉中国文献,然后才对165鼓进行分类,计:Ⅰ型35件,Ⅱ型12件,Ⅲ型20件,Ⅳ型62件;过渡式Ⅰ-Ⅳ10件,Ⅰ-Ⅱ和Ⅱ-Ⅳ共26件。他认为Ⅰ型是基本形式,年代最早,Ⅱ型是次生形式,Ⅲ型是地方化的克伦型(Karen type),Ⅳ型杂有很多汉族文化因素。黑格尔的历史贡献,概括起来是:构建铜鼓研究的理论框架,并通过分类去体现同一性;以类型学的方法为主,结合铸造工艺、纹样演变、以及中国文献,进行综合研究。作为一个先行者,在既无前例可循又缺田野考古依凭的情况下,艰辛探索铜鼓的奥秘,失误是很难避免的。不能以现代的标准去衡量黑格尔,而应按100年前的具体情况,去看他做了哪些前人未做的工作。《东南亚古代金属鼓》的历史贡献,集中到一点便是“铜鼓的同一性”,即所有的类型,都来源于Ⅰ型铜鼓。
  《东南亚古代金属鼓》一书,以其首创性而深刻影响上一代的学者。可是,随着时光的流逝,田野出土的铜鼓日益增加,类型学的研究方法渐趋完善,现代科技对考古学的支持更加有力,黑格尔的论点就显现不足,甚至存在较大的失误。即使如此,将Ⅰ型和Ⅱ型的关系,视为平行发展的两个系统(即二元论),也未必正确。
  事物的差别是多层次的。就铜鼓而言,就有:铜鼓与非铜鼓的差别;铜鼓结构的根本差别;铜鼓造型或纹饰的局部差别……。其间还因先后并存、时空转换、互相渗透等原因,而呈现错综复杂的情况。所以Ⅰ型与Ⅱ型的关系,便可能因两者的环距长、环缺多,而不易认清,引发出不同的认识。解决同一性与二元论的分歧,只能通过事实的检验:
  ——出土资料表明,铜鼓的形制来源于陶釜。但从非铜鼓到铜鼓要经过一定的改造,包括:强化与新功能的有关部位;逐步排除多余的原型影响。即设置鼓耳以便悬而击之,增加鼓足使“身分三截”,形制更为完整,最重要的是“平其面”,将釜的圆底变成鼓面;至于鼓胸与鼓腰的急剧转折(曲腰),是原型的遗制,属于有待排除的因素。因此说“其制正圆,而平其面、曲其腰”(周去非《岭外代答》)。在此基础上再沿着“鼓面渐大、腰曲渐减”的趋向发展下去,情况是:春秋——战国,鼓面最小而腰曲特甚;战国——西汉,鼓面渐大有褶边、腰曲稍减;东汉以后鼓面渐大、或有唇边,鼓腰略呈S型。古代铜鼓是一鼓一范的手工操作,造型本不稳定,但由于师承关系、时代风尚、功能要求的制约,其演变也就带有一定的规律性。Ⅱ型鼓的形制,初看似与Ⅰ型迥异,但细审之则并非另有所本。Ⅱ型鼓体积硕大,鼓面广于鼓身、边沿下折而成裙边(垂檐);鼓胸上部直而下端微内缩,腰曲不显;鼓足较高,有突棱与鼓腰为界。其不同之处既未超过“平面曲腰、身分三截”的界限,又没有脱离“鼓面渐大、腰曲渐减”的演变趋势。其实,两者的形式差别是时空变迁,而造成局部性、量的增减。不能说是平行发展的两个系统,反而证明Ⅱ型之造型源于Ⅰ型。
  ——纹样的演变与造型的关系至为密切。圆形鼓面,带来了圆心定点的“同心圆”布局;“身分三截”决定了鼓腰的分格办法。云南出土的铜鼓年代明确、形式齐全,依序排列起来便可从中察知,纹样的演变是“从无到有,由少而多,自简至繁,盛极而变”的过程。如:纹饰从鼓面开始,然后才扩展到鼓腰,再及其鼓胸,鼓足的纹样最晚出;鼓面的“太阳”原是顶注法留下的,先以圆形的疤痕作为光体,之后才有光芒和芒间纹饰;芒间纹饰先是简单的斜线纹、人字纹,与同心圆纹等相结合,便派生出多种复合纹样,之后又有AB轮换等组合方法。太阳纹之外围着晕圈。用于隔离晕圈的弦纹由少而多,晕圈的排列组合简到繁。举一反三,所有的纹饰都自成系列、各有其盛衰的历史,其中隐含着时序信息,可作为研究中的参照系之一。Ⅱ型鼓缺少完整的纹样体系、也无统驭全局的中心母题;既有Ⅰ型传统纹样的讹变形式,如羽冠变鸟纹、兽形纹、骑兽纹等,又有汉晋流行于江南的货泉纹和云雷纹。但是讹变了的纹样和更新后的母题,并未掩盖装饰布局和排列组合与Ⅰ型的关系——鼓面的同心圆布局,鼓身的从直段分格到横排晕圈……无不与Ⅰ型雷同,而鼓足已有纹饰更表明它的“辈份”较晚。
  ——从ⅠⅡ两型的造型、纹饰两方面的比较中,极难找到“平行发展”的证据。于是,两个系统论便把巨大而遍体云雷纹的北流鼓,推出来当排头兵,并断言Ⅱ型鼓的年代为春秋晚期至两晋(后又改称:其上限可到西汉以前,究竟是否达到春秋晚期,目前尚难确定)。言外之意,暗示西汉以前两个系统早就并存了。下面便讨论其提出的理由:
  (一)北流鼓上的云雷纹,与商周青铜鼓、两广古代印纹陶的云雷纹相似,其年代相距不会太远。离开铜鼓的造型、装饰布局、组合排列、纹样演变的全面比较;摆脱合金分析、铸造工艺,以及特定时段的社会技术水平,单凭一种纹样怎能作出论断?如以纹样为据的话,Ⅱ型的特点是货泉纹加云雷纹。这种组合形式,是汉晋时期江南的风尚。河南、南京、武汉、江西、四川、云南等省市,出土的魏晋南北朝的墓砖类皆如此;其他花纹如云纹、水波纹,也分别与岭南地区同期的瓦当、陶瓷器相似。此一时期,据《广州记》、《陈书·欧阳?传》、《隋书·地理志》诸书的记载,正是铸造大铜鼓的极盛期。再结合Ⅱ型鼓上的五铢、四出钱纹,以及伴出物中的晋代黄釉陶瓷片来看,所谓“西汉以前”和“春秋晚期”之类说法,实无可能。因为:现知最早的铜鼓,是用中心顶注法铸造、含铜量极高、工艺粗糙而纹样甚少;北流鼓的铸造工艺复杂、系三元合金、用大捺版印花,体积大而花纹粗细,其技术水平远非早期铜鼓所能企及。而且春秋战国时期,北流鼓的分布区内,只出土过少量的小件青铜器,并不具有铸造大铜鼓的条件。
  (二)两个系统论认为“北流型早期鼓从无蛙到有蛙,中晚期有大蛙,广州南海神庙鼓原有蛙,后失,残存蛙趾”。此说不妥之处有二:①原生形态之铜鼓因含铜量高、铸造工艺粗糙、 纹饰处于草创阶段,故无蛙;Ⅱ型鼓为次生形态,一般皆有蛙。北流101号鼓虽无蛙,但其炉铸精工花纹细密,显非原生形态,其无蛙是另有原因,断其为西汉以前或春秋晚期之物,是本末倒置、以果为因。②至于“南海神庙鼓有蛙,后失”的说明,也与事实不符。鼓面边沿的蛙,体形较长,四足的距离前后长于左右,四趾距离呈长方形,而南海神庙鼓之蛙趾距离近正方形,四趾的方向均不一致,既非逆时针也非顺时针。立蛙从未见体宽与体长相等者,更无四足方向作放射状者。情况表明此鼓只有蛙趾,为鼓面环立蛙饰的遗意,即以局部代替整体。总之,Ⅱ型鼓晚出,立蛙不是“从无到有”、而是“从有变无”。
  (三)两个系统论还认为鼓面边沿的唇边下折成裙边,是北流鼓所独有的特征,与Ⅰ型的“鼓面由小而大”的演变规律无关,实则不然。Ⅰ型鼓的前身是圆底的釜,为了适应击打乐器的功能要求,先平其面,再扩大之;接着便形成了定势,将鼓面伸出于鼓胸之外,成为唇边。唇边没有功能目的,但不能因此而否定鼓面渐大与音响有关——铜鼓是靠鼓面的振动而发声,并引发鼓腹的共鸣。为什么别的铜鼓没有裙边?很简单:北流鼓“面阔丈余”,单薄的唇边既不相称,也不坚固;唇边下折造成视觉上的厚度,使其与庞大的鼓体相称,又增加了鼓面边沿的安全。裙边正是沿着“鼓面渐大”的规律而来的;换言之,凡有裙边之鼓年代都不可能“早”。
  通过讨论,可以确认Ⅱ型鼓是Ⅰ型鼓的地方化形式,其祖型可能是广西的桂平理村鼓和越南的农贡鼓。不过Ⅱ型鼓之被称为“岭南铜鼓”,自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两广与内陆的交往较早,华夏文化的渗透较深,与祖国一体化的步伐较快;汉晋之世中原板荡,大姓豪强举族南迁,与此同时,俚人之中也涌现一些土著豪强(有的还世代为官)。“唯高大为贵”的审美观,正是移民大姓的门阀观念,与土著豪酋的夸富心理相结合的产物,也即借铜鼓的“旧瓶”,装汉晋纹样的“新酒”。
  铜鼓研究,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认识过程,其中既有知识积累和分析能力等主观局限,也受到研究对象显现程度的制约。当年黑格尔见到的Ⅰ型鼓不过35面,多系两汉以后之物;他看到的是铜鼓从壮年到晚年的阶段,所以才造成“自繁而简、从写实到抽象”的错觉,并将玉缕鼓当作了首环。时至今日,已发现的Ⅰ型鼓,数量早就超过了350面,其中还有不少出自墓葬、伴有大量共存物,为铜鼓编年提供了条件。面对这种情况,便应以黑格尔的失误作为前车之鉴,不宜沿用其旧说。“最美丽、最完善”的玉缕鼓,是“壮年”期的标记,简朴稚拙才是“童年”的特征。蒙德留斯说:“第一分环往往以其单纯而自然的形式,保全其原始性”。
  不过,发现问题并不容易。怀疑“Ⅰ型最早”是经过许多曲折:50年代初,云南省博物馆在昆明,采集到一面“显得很原始”的铜鼓,只认为它“很可能是甲式鼓中最早的一种形式”;60年代的上半期,楚雄大海波和样云大波那,先后出土形制原始的铜鼓,并有伴出物;70年代初,昌宁又出土一个通体无纹饰的铜鼓;另外,云南文物商店也在废铜仓库,先后捡得数件类似的此式铜鼓。尽管云南发现的早期铜鼓已经增加到8面,但发表于1973年的《云南铜鼓》中,仍未将其另立一式,而谨慎地将之称为“石寨山鼓的先行形式”。因此,黑格尔误认“东京盖列特Ⅱ号鼓”为异形鼓,越南学者对“淞林鼓”视若无睹也就不足为奇了。
  迄今实测过的铜鼓,无论是各型的总和、还是Ⅰ型的单项数量,都超过黑格尔时的10倍这就为深入研究铜鼓提供可靠的依据。如果不信任C14的数据,还有铸造工艺、金相分析、铅同位素测定、以及铜鼓本身所潜存的信息……。凡此一切都足以重新为玉缕鼓排定在Ⅰ型中的座次:楚雄万家坝M23∶159号鼓——邱北草皮村鼓——曲靖八塔台鼓——晋宁M14∶1号鼓——越南玉缕鼓——广西桂平理村鼓——广西藤县冷水冲鼓——昆明官渡鼓——贵州遵义鼓……。以上的序列系按出土提供的证据,结合类型学方法排定的,其时间跨距甚长,如按其文化内涵之演变,则应再分为三式:a式为原始形态,遗留“原型特征”较多,但也初步确定中心母题和布局原则;b式承先启后,风格华茂,纹样之符号系统已趋完备;c式带有过渡性质,纹样讹变而样式化,有疏离母题含义的倾向。不过三式之分仅能确定其纵向联系,而未能反映纵横错杂、时空交叉的复杂情况。实际上各式之地理分布,有中心与外延之别,外延区受空间距离和播迁原因之制约,年代晚于中心点;外延区的各式铜鼓之演进与否、或演进之速度,视当地条件而有异于中心点。具体表现情况是:
  ——Ia式中心点在云南中部偏西之礼社江流域。礼社江古称濮水,为红河之上源。外延区颇广,状如浪花四溅:北及川滇交界之永胜、盐源(笮人)而停步不前;南经中南半岛诸国,远达印度尼西亚岛区,因路途遥远多费时日;东沿滇桂边之驮娘江,进入广西田东等地。但浪头落在滇东一带,即与滇“同姓相扶”的劳浸靡莫,以及夜郎、句町交界之地。Ia式在此徐徐演进。
  ——Ib式虽孳乳于滇东,但其中心点先在滇池地区、再到红河流域。其初两地之鼓皆为布局严谨、纹饰简约,有牛纹、船纹、翔鹭之“简体”。及后滇濮铜鼓之乐器功能与礼器功能分离,铜鼓主要用于演礼,而记载“国之大事”、夸耀富贵的功能,则为鼓形器、贮贝器所取代。晋宁、江川所出者有蹲蛙、立牛、人骑、舞俑,以及人物众多、情节复杂的场面雕塑,为红河流域所未见。但雒越铜鼓纹饰高度发达,主晕增至三道,几何花纹细致、并有长卷式之“图画”,周详描绘雒越人的宗教习俗。两地铜鼓先同后异,形式虽有简繁之分,而稻作文化之实质则完全一致。滇池铜鼓西至腾冲中缅边境,北抵四川会理、贵州赫章,东顺流而下经西林、田东远至贵港;红河铜鼓波及泰国、老挝、柬埔寨,并远传马来西亚和印尼诸岛等地。两个中心点大同小异,广大的外延区因时空条件不同,情况复杂、铜鼓形制差别较大。
  ——Ic式的起点可能在越南和广西一带,但与Ib式的关系并非简单地一脉相承。云南的Ib式鼓上,早就出现了羽冠十分夸张的舞人纹和蹲蛙等小雕塑,却还未见Ic式的早期铜鼓:越、桂情况有所不同,从广昌鼓、右钟鼓到农贡鼓(与理村鼓相似),讹变的纹样,恰好和冷水冲鼓连接,这就解决了Ic式鼓的来源问题。但也不宜将铜鼓的谱系简单化,而将典型的Ib式鼓(玉缕鼓)纳入Ic式中。其实交流是双向的、多元的:Ic式的骑士、牛橇、子母马、观斗蛙等塑像,是滇池地区鼓形器、贮贝器上立体饰物的缩景式模拟;纹样的抽象化倾向,则是沿着越南东山鼓的讹变趋势而来;它与Ⅱ型有同源而并存关系,所以纹样相似者颇多……。Ic式鼓的开端虽在越境,但开花结果的中心点却在广西浔江沿岸,而外延区的后继形式,则遍布川、黔、滇、桂各省以及越南等地的边区。其退化倾向又受简体Ib式的影响。肯定黑格尔“铜鼓的同一性”,并非墨守成规,而应有所发展。即:在新的基础上以“一元论”去延伸同一性,并用“多分支”去反映铜鼓发展过程中,波浪起伏、此消彼长、时空交叉、多向联系的演变情况。一元多支的原则,避开“世代单传”的简单化倾向,据时间先后将铜鼓的发展历程分为:上升期(Ia、Ib两式),繁衍期(Ⅰc式、Ⅱa式、Ⅱb式),退潮期(ⅢA亚型、ⅢB亚型);按文化性质分为:本土文化的原生形态(Ⅰ、基础类型)、外砾文化的次生形态(Ⅱ、歧出类型)、多元文化的杂揉形态(Ⅲ、混合类型)。型,是文化性质的界定;式,是外形演化的量变;子式仅是地区的局部差异。这就是一元多支原则的多层次分类。
  —元多支的多层次分类,力图体现铜鼓类型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但它将黑格尔的第Ⅲ、第Ⅳ(以下简称“HⅢ”、“HⅣ”)两型合为综合类型,则受到责难。因此,应对“HⅢ”和“HⅣ”进行同异的比较:共同点是相对年代一致,同处于铜鼓的退潮期,均来源于Ⅰc式,都接受Ⅱa的形式影响,鼓身只分两截,纹样不能构成统一的符号系统;但,合金成分和铸造工艺明显有别,分布上南北异处,“HⅢ”羼有海洋文化因素、“HⅣ”则接受汉族文化影响。两者差别较大,所以将它们分别称为亚型A、亚型B,而统属于Ⅲ型之下。“Ⅲ型”,表示文化上的混合性相同,“亚型”则是它们的地区性差异。所以,“亚型”的思路与黑格尔是一致的,不过他未曾涉及“HⅢ”的来源,把问题留给我们去解决。混合类型和亚型之说,只是一家言,另有一种八型分类法,则将两个亚型分置于两个不同系统之下,这就等于回到二元论的模糊状态,回避了“HⅢ”的来源问题。其实:广西龙州和靖西都发现“HⅢ”的先行形式,它明显是从Ic式蜕变出来,并受到Ⅱa式的一些影响;唐朝“骠图进乐”中的铜鼓,又与南诏赐给骠图的铜鼓有关。所以它是广西和云南的Ic式鼓,在缅甸加入海洋文化因素而形成的混合形式。铜鼓的使用历时绵长,分布空间广阔,演变成诸多不同的样式;型与型、型与式、式与式、子式与子式之间,存在多层次、多边际的关系,很难用语言表达,试图示之:
  上图或能表示铜鼓谱系的复杂性。但它与其他的论点各成“一家之言”,今后仍将并存一段时间,通过求同存异的过程而渐趋一致。在这个“争鸣”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下述的问题:
  ——类型是铜鼓“族谱”中的辈份排列,不是它们的年龄。由于中心区与外延区的条件差别,长辈比晚辈年轻是常有的事。承认“时空转换”的事实,便可能理解铜鼓“四代同堂”的现象,告别“世代单传”的简单化倾向。
  ——分类不是目的。它只是对实测资料的简单整理,属技术性的操作。类型不能理解为“同类相归”的分组,而是通过它明确铜鼓的时空顺序,再结合相关的出土资料,和铜鼓本身隐含的信息,进行综合思考,“由物及人”,探索不同类型铜鼓的生产过程、文化性质、社会功能、风格特征,及其使用中所附加的文化值(主要是民俗的),从而探索其时代风貌和阶级关系。


  ——铜鼓纹样是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它在视觉形式、社会风尚、师承关系等的制约下,形成一定的演变规律;但在手工劳动、一范一器的生产条件下,纹样具有不确定性。研究工作便是在规律性与不确定性的矛盾中,去认识铜鼓纹样的演变轨迹。既不主观臆断,也不无视规律的存在。以“量化分析”的统计数据为基础,积极将纹样组成“链条”。用纹样系列去检验分类的正确与否。
  ——以出土地点作为铜鼓类型的称谓,可能滋生“沙文主义”情绪,影响理性认识的正常发挥。东山铜鼓、石寨山铜鼓,各具地方特点,难以代表高层次的类型共性。它只是型和式之下的局部差别,是基础类型Ia式中的一种地方样式。冷水冲鼓、遵义鼓等也皆如此。在铜鼓研究日益国际化的趋势下,推行代号命名,殊属必要。——铜鼓研究是跨学科的边缘课题,它与相关学科的协作,应互为前提、双向受益;既以铜鼓的分类断代为依托,又用协作学科的研究成果来检验分类断代的正确与否。换言之,协作学科应保持其相对独立,不能充当某种分类断代“小心求证”的手段。
  〔参考文献〕 〔1〕
  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编:《中国古代铜鼓》,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
  (2)[越]范文通文,谢兆崇译.《越南的东山铜鼓·导言》,《中国古代铜鼓通讯》,1995年11期.
  (3)李伟卿《铜鼓及其纹饰》,云南科技出版社,2000年.
  (4)洪声《广西古代铜鼓研究》,《考古学报》,1974年第1期.
  〔5〕李伟卿《中国南方铜鼓的分类和断代》,《考古》1979年第1期.
  〔责任编辑: 阮凤平〕
其他文献
摘 要: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是人才培养最后阶段采用的一种知识、技能整合性的训练环节。为解决广告学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中常见的不足,仰恩大学广告学专业系统构建并实施了基于产学合作的综合毕业设计改革模式,该模式凸显了协同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提升了广告学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广告学综合毕业设计改革的模式、特色和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可为同行院校的相关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应用型;广告学;毕
期刊
作者简介:陈忠义,男,仰恩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学 术 问 题 研 究 (综 合 版)  Academic Research (Integrated edition)2014年第1期2014年第1期陈忠义:   摘要:喆盦为诗七十几年,诸体皆工,法度严谨,风格多样,皆原于德性,发乎才情,力图撷取新哲理为诗料,以旧风格写新意境,于讽世忧民、模山范水中表现其“杜陵心”、“坡老性”,
期刊
作者简介:胡友仁,男,仰恩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新闻法规与伦理。学 术 问 题 研 究 (综 合 版)  摘要: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阵地,尤其要加强思想引导工作。当前新闻教学领域仍存在不少错误思潮和误区,应当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统领,加强党对高校新闻事业的领导,扎实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高校新闻事业;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
期刊
摘 要:通过对闽南民俗体育舞龙舞狮进行深入研究,了解舞龙舞狮的渊源和发展。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闽南民俗体育舞龙舞狮作为体育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舞龙舞狮作为大学体育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能够丰富民办高校体育课程,降低学生自卑、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有效提高其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关键词:民俗体育活动;舞龙舞狮;心理健康;社会健康;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
期刊
摘要: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已三年多了,有些同志提出,积极财政政策应逐步淡出。但笔者认为,积极财政政策是否淡出要考虑几个条件:一是国际环境,特别是美国经济是否稳定。二是通货紧缩的压力是否已基本消失。三是市场主体的预期是否普遍好转,民间投资是否跟进。四是经济结构调整是否显见成效。以上条件均不具备,因此,必须坚持积极财政政策,不能过早改变政策方向和轻易降低力度。关键词:积极财政政策;美国经济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永恒主题。认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就是要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规律,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决定了我们党也必须与时俱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核心问题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党能否保持先进性,决定党的前途命运,决定着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执政为民是党的宗旨在执政条件下的具体体现。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就是把为人
期刊
作者简介:罗雪,女,仰恩大学教务部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学 术 问 题 研 究 (综 合 版)  摘要:在近年来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高校班主任做好学生“心灵引导者”的三个前提,即把握高校班主任与中小学班主任的不同之处、明确高校班主任与辅导员的分工协作和注重提升自身人文素养,继而探讨高校班主任工作策略,以爱为中心、以宽容和尊重为基本点,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从而引导学生正确认知自我,开
期刊
摘要:列宁的著名短文《谈谈辩证法问题》写于1915年,是列宁为适应革命斗争的需要,多年研究一系列哲学著作,特别是黑格尔的著作以后写的,可以说是列宁这个时期关于辩证法研究成果的结晶。它对辩证法作了深刻的阐述,把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一篇重要文献。今天我们学习它,对于端正思想路线,改进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辩证法;马克思
期刊
摘要:中国加入WTO,为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扫除了一个重大障碍,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带来了会计环境的改变。我国会计教育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不适应经济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要,迫使我们对传统会计教育进行反思,更新会计教育观念、改革会计教育模式已经成为我们急待解决的一项课题。  关键词:会计环境;会计教育;改革创新中图分类号:G40-03文献标识码:A章编号:1006-72
期刊
摘要: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王朝对云南的民族政策的特点主要体现为政治上的羁縻政策,经济上的轻徭薄赋和屯田政策,文化上的教化政策。但也有几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部分统治者对以绥抚、教化为特征的民族政策进行了调整,但却造成这一地区局势的动荡。这说明羁縻政策、轻徭薄赋、屯田政策、教化政策的制定、实行是符合当时云南的实际情况的,因而对当时云南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民族政策;羁縻;轻徭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