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并不遥远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gy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石磨的年代,好像是很遥远的事了。
  这石磨,是用两块圆大理石组成的,上面的直径大约有1.5米,下面的要比上面的略大些,大约比上面的大20至30厘米吧,这大出来的就把它凿成石槽。石磨的厚度有40厘米,有能工巧匠用叫凿的工具凿成一棱一棱凹凸形状,正反两面合并在一起,把下面的石盘在中心部位凿成圆空并用铁棒把它用松香固定好,然后把上面的那块石磨套在下面石盘的那根固定的铁棒里,这样石盘就可滑轮转圈。在离中心部位靠边上30厘米的地方,还要把在上面的石盘再凿一个10厘米左右的圆空。边上通常用人或用牛架着架子推磨,大都是用黄牛,因黄牛的性情比较温驯。在用它们推磨的同时,还得用篾编织的眼罩罩住它们的双眼,这眼罩形状就与现在出售妇女用的胸罩差不多,目的就是防止这牛在旋转的过程中也与我们人类一样头晕目眩。如果用麦磨成面粉,推的时候,麦子就会从磨的上层圆空里慢慢地往下注入,霎时,那麦子就会掉入到那个石槽里,白白的面粉带着一股子纯香,立满就浸透了整个屋子,挥散不去。
  在把麦子磨成面粉之前,还得用80目的筛子筛一筛,如果要细腻的话再用100目筛子筛,把滤出来的再往石磨上去磨,最后的不能再磨了就成了麸皮。这样面粉就成了,想吃什么就可做成什么了。通常,我们第一顿饭都是手擀面条,用手工制的面条,吃在嘴里,口感很爽,很筋道,有嚼劲,这是现在人们感觉不到的。当然,把稻谷变成米就要到碾坊去,下面同样用的是一个大石盘,只是在这石盘上用的碾砣,只要把稻谷往石盘上一散,碾砣从上面推过,米与稻壳就立马剥离,白白的大米就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那稻壳也就变成了糠,然后再用风车扬,米与糠就分离了。
  二
  地处江南水乡,善种水稻,等水稻成熟了就是秋天了,那就意会着要农忙了,脱粒稻子就成了一桩大事。
  脱粒用的叫稻床的农具,这农具是用稍大的圆木,其实就是用一棵直径40厘米左右的树,倒下以后把它浸泡在有水的沟塘里,到一定的时间再把它捞起阴干,这样的目的就是防止虫蛀,然后请木匠用锯从中间破开成两块,再在两头用榫头铆牢,中间是用不太粗的淡竹条串起成有一定间隔距离的空隙,面积有一平方米左右,那时江南人家家户户都有这样的农具,用的时候再用乡下人家里坐人用的长凳,搁在靠人的这一头呈45°的斜坡,有的就在后面装上两个撑脚,人就在后面,一把一把地掼,稻粒也就随着前面空隙的地方往下掉。这些农活都是由我们的女眷们来完成,因在我居住的村子里,像我的父辈们大都在上海或在其他的城市里谋得差事,家里的这些活都是靠我们的母亲们,所以,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要跟着学一些简单的农活了,来帮一帮自己的妈妈或家人了。一天下来也掼不了多少稻子,又苦又累。
  后来,又有了用人工车水那样来带动机器,脱粒的人就不用自己的脚来踩了,一门心思地脱粒就行了。通常一部脱粒机有六人,左右两边各三人,一人专门拿着稻把提给第一人脱第一道,第二道的人就要掌握好是否已脱粒干净了,如果干净了就成了稻草,稻草由后面的人把它捆扎好另放它处,堆成草垛。到了80年代中期,就完全用上了收割脱粒一体化了。
  三
  水车,就是江南水乡栽种水稻用来车水的农具。
  水稻是一种长期在水中生长的农作物,它用水量大,地里是不可缺水的,如遇到地里缺水,地里就要板结,就会影响它的生长,这时就要用水车从沟塘里车水来灌溉了。一般农历的初一、初二、初三,潮是不上滩的,往后数的日子潮水就渐渐地增大,到农历的十五日,潮水就更大些,这时河沟塘里的水都是满满的,只要把到田里的水坝挖开缺口就可引水进地了,至于要放进多少水,要看秧苗的大小,如刚插下去的秧苗,水不可太大,到了要开始抽穗扬花了,水要大些,有一至二寸深亦可。
  引用潮水灌溉时也要看天气是不是有下雨的征兆,如在雨季里,就不可把潮水引进太大,如引进得太大,再加上天下大雨,就要发生内涝,那麻烦可就大了,当然,最怕的就是三兄弟一起来(指台风、台雨、涨潮)。记得1964年的9月份,由于连续地下大雨,再加上是台风季节与涨潮,这可怕的场景还真的出现了,几乎在一夜之间,在我居住的那个地区,由于地势低洼就出现了洪涝灾害,村与村之间连接的道路全都被雨水淹没,那田里更是一片汪洋,眼看着就要收割的稻子都被浸泡在水中,如不及时地排水,就要被淹掉,一季的收成就要毁掉。在这节骨眼上,大队党支部及时地召开了动员大会,成立了青年突击队,要求下属的各生产队派出水车两部,集中到大队部来,利用当时已开挖好的一条总渠,架起了二十四部水车向外排水。每部水车配备三班人马,每班六人,就是人可以换班,水车不能停下来。车水时是用线挂在水车上计时的,一匡线绕完了就可调班换人,一般都是一小时左右一换,轮流地换,不停地车水,就这样连续作战了两天两夜,水终于排出去了,大家也因此松了一口气。从这以后,兴修水利也就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1973年下半年,也就是秋收秋种时,县里在我们那个公社搞试点,大兴水利建设,提出了开挖三河五沟的宏伟蓝图,就是把原始的自然农田规划成方向一致标准化的农田。三河的走向一律是东西走向,东到新桥境内的上游支沟,西与南北贯通的九曲河相通。五沟的走向是南北走向,南与常州市武进区的孟河接壤,北向长江夹江的扬中市隔江相望……
  后来由于通上了电,公社也建起了排灌站,用上了抽水机来灌溉与排涝,因此水车也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责任编辑:曹景峰
其他文献
家乡里,有一片又一片的竹林,青翠潇洒入眼来,清新婉约细腻美!小时候,闲着无事,相约几个年纪相仿的伙伴,一起出发,去捉笋荟。  竹林出笋时,因为有食物,笋荟据实而生。为捉到笋荟,我们走过一片片竹林,不惧路远难走,翻山越岭,慢慢地过滤,靠近每一丛竹林,耳灵眼尖,仔细端详,几乎不放过每一支竹笋。竹笋亭亭玉立,富有一股俏丽美,也有一种水灵感,细嫩之中透出新鲜感,别具一格,吸引着我们去接近。总有一两只笋荟静
期刊
裂山梁名曰“梁”,实际上是南北裂山夹的一条沟。南裂山山峰高耸,远看如焰如炬,又名火焰山,如阴雨连绵数日,雨过天霁,天空瓦蓝无云之时,将会看到烈焰升腾景观。北裂山更为神奇,整个山顶如人的侧面,仰望苍天,故又名佛面山,佛的额头、眼睛、鼻子、唇线犹如雕画一般清晰分明,惟妙惟肖。  山中巨石林立,千奇百怪。主要有“奇石九景”,送子观音、松下童子、百仙赴会、状元三宝、金龟听经、金蟾护粮、石猴献瑞、恐龙世界、
期刊
正月初三,朋友邀我去兴平寻访马嵬。说来惭愧,身为西安人,我至今还未到过马嵬。朋友驾着车一路向西,一个来小时便进入了兴平县,首站是马嵬的民俗村。  佳节盛日,路上游人如潮,绵延不绝。还只是正月,可当天气温却已达二十度左右。这个春天,仿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更早一些。午后的阳光在田野上铺洒得无边无际,无法想象,一千多年前,这里曾发生过一起惊心动魄的哗变,即使你侧耳细听,也已听不到当年的半点余音。  我
期刊
我们是大山的子孙,大山,是我们永远的母亲。走进大山,置身于山坳草坪,再次感受母亲暖暖的体温,体验母亲粗犷的心跳,聆听母亲谆谆教诲……  大山是人类最忠诚最亲密的朋友,绿水青山自古备受青睐。水是山的命脉,山水是完整的有机体。大自然的花草树木,是母亲温暖的衣衫,华丽的时装,容不得人为破坏,容不得对母亲的不尊。万物生灵是母亲的“子孙”,母亲希望他们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相互帮助,协调发展,共同维护“家园”
期刊
统万城这个霸气的名字,曾让我一遍遍地臆想它的巍峨壮观,坚不可摧;复原它的繁华富丽,车水马龙;再现马背汉子赫连勃勃的英武和神明……  前段时间,我们有幸前往统万城。  漫漫的黄沙像长幅的卷轴徐徐展开在眼前,我撒出长长的视线去搜寻,只见萋萋的荒草在风中摇曳。同伴有点泄气了:“这不就是个荒漠吗?有什么好看的!”我告诉同伴:“《晋书》载《统万城铭》‘崇台霄峙,秀阙云亭,千榭连隅,万阁接屏,……温室嵯峨,层
期刊
娘只11岁,舅舅才7岁,外婆病逝。外婆临终前紧紧地拉住儿女的小手,不肯放开,她不知道一个才开始懂事,一个还不懂事,两个孩子今后的日子怎么过?  为了生计,外公必须去十几里乃至几十里的山里做手工裁缝,那时候,靠步行,路途就显得遥远,要过半个月才可回家看望时刻都在挂念的两个孩子。第二天清早外公又要出门,他不放心,千叮万嘱着女儿:“长女(娘的乳名),做饭的时候,你个子矮,够不着锅灶,要垫一把小櫈;长女,
期刊
那天清晨,我在位于半山密林中的茶厂喝茶。  景迈山之上的一棵棵千年古茶树,高高矮矮,错落儒雅,好像染了一层薄薄霜花。儒者如学富五车的文人,雅者如风姿绰约的少妇。有的高达四五十米,枝杈形成巨型伞状的葱郁树木之间,古茶树走过了两千多年的时光;古茶树向着山顶进发,到达峰顶,又一步一步急速而下,走过夹沟,跨过溪流,再登上山坡,直达另一个峰顶;就这样,古茶树竟然走出了2.7万亩的偌大面积。半山之下,雾气经过
期刊
我一直固执地认为秋天的树叶不是随秋风飘落,而是跟秋风一起飞翔,那么不顾一切,那么勇往直前。比此刻在田野上散步的我们更加坚定沉着。因为没有谁能为秋叶设计一幅回家的路线图,或许,这种飞翔本身就是一种回家的方式。有哪种飞翔不最终回到地面?从这种意义上讲,树叶一长出就开始了它飞翔的一生。  它能在什么地方停留?谁也不知道,也不必知道。  秋风一阵接着一阵,将路面上的尘土卷起,将旷野上的野花野草一再摇动,同
期刊
恩师毕朝凤去世的消息,是父亲告诉我的。我父亲在他的教导下,也走上三尺讲台,成为一名教师,还教过我。我既是他的学生,还是隔一辈的学孙。他是我们父子两代人的恩师!  恩师出生于1950年,是我们清水沟新中国成立后第0一批接受现代教育的人。地处高寒山区的彝族山寨清水沟,环境闭塞,十分落后,在新中国成立前,会讲汉语的人很少,除了毕摩几乎没有人能识文断字。1956年,清水沟建立了历史上第一所小学,恩师和同龄
期刊
有一天,我陪母亲去药店买药,母亲看见那里卖有专为老年病人设计的马桶,看着看着突然流出了眼泪。“这东西要是早两年有卖的,该有多好。”我知道母亲想起了外婆。两年前,95岁的外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对于外婆,我的记忆里充满了温暖。外婆一生身体健朗,只在最后的时间里开始“折腾”小辈们。外婆住院的那段日子,她生养的五个子女轮流值班在医院里照顾她。那时候,为了减少母亲的劳累,我主动要求替换母亲值班,轮到母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