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石磨的年代,好像是很遥远的事了。
这石磨,是用两块圆大理石组成的,上面的直径大约有1.5米,下面的要比上面的略大些,大约比上面的大20至30厘米吧,这大出来的就把它凿成石槽。石磨的厚度有40厘米,有能工巧匠用叫凿的工具凿成一棱一棱凹凸形状,正反两面合并在一起,把下面的石盘在中心部位凿成圆空并用铁棒把它用松香固定好,然后把上面的那块石磨套在下面石盘的那根固定的铁棒里,这样石盘就可滑轮转圈。在离中心部位靠边上30厘米的地方,还要把在上面的石盘再凿一个10厘米左右的圆空。边上通常用人或用牛架着架子推磨,大都是用黄牛,因黄牛的性情比较温驯。在用它们推磨的同时,还得用篾编织的眼罩罩住它们的双眼,这眼罩形状就与现在出售妇女用的胸罩差不多,目的就是防止这牛在旋转的过程中也与我们人类一样头晕目眩。如果用麦磨成面粉,推的时候,麦子就会从磨的上层圆空里慢慢地往下注入,霎时,那麦子就会掉入到那个石槽里,白白的面粉带着一股子纯香,立满就浸透了整个屋子,挥散不去。
在把麦子磨成面粉之前,还得用80目的筛子筛一筛,如果要细腻的话再用100目筛子筛,把滤出来的再往石磨上去磨,最后的不能再磨了就成了麸皮。这样面粉就成了,想吃什么就可做成什么了。通常,我们第一顿饭都是手擀面条,用手工制的面条,吃在嘴里,口感很爽,很筋道,有嚼劲,这是现在人们感觉不到的。当然,把稻谷变成米就要到碾坊去,下面同样用的是一个大石盘,只是在这石盘上用的碾砣,只要把稻谷往石盘上一散,碾砣从上面推过,米与稻壳就立马剥离,白白的大米就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那稻壳也就变成了糠,然后再用风车扬,米与糠就分离了。
二
地处江南水乡,善种水稻,等水稻成熟了就是秋天了,那就意会着要农忙了,脱粒稻子就成了一桩大事。
脱粒用的叫稻床的农具,这农具是用稍大的圆木,其实就是用一棵直径40厘米左右的树,倒下以后把它浸泡在有水的沟塘里,到一定的时间再把它捞起阴干,这样的目的就是防止虫蛀,然后请木匠用锯从中间破开成两块,再在两头用榫头铆牢,中间是用不太粗的淡竹条串起成有一定间隔距离的空隙,面积有一平方米左右,那时江南人家家户户都有这样的农具,用的时候再用乡下人家里坐人用的长凳,搁在靠人的这一头呈45°的斜坡,有的就在后面装上两个撑脚,人就在后面,一把一把地掼,稻粒也就随着前面空隙的地方往下掉。这些农活都是由我们的女眷们来完成,因在我居住的村子里,像我的父辈们大都在上海或在其他的城市里谋得差事,家里的这些活都是靠我们的母亲们,所以,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要跟着学一些简单的农活了,来帮一帮自己的妈妈或家人了。一天下来也掼不了多少稻子,又苦又累。
后来,又有了用人工车水那样来带动机器,脱粒的人就不用自己的脚来踩了,一门心思地脱粒就行了。通常一部脱粒机有六人,左右两边各三人,一人专门拿着稻把提给第一人脱第一道,第二道的人就要掌握好是否已脱粒干净了,如果干净了就成了稻草,稻草由后面的人把它捆扎好另放它处,堆成草垛。到了80年代中期,就完全用上了收割脱粒一体化了。
三
水车,就是江南水乡栽种水稻用来车水的农具。
水稻是一种长期在水中生长的农作物,它用水量大,地里是不可缺水的,如遇到地里缺水,地里就要板结,就会影响它的生长,这时就要用水车从沟塘里车水来灌溉了。一般农历的初一、初二、初三,潮是不上滩的,往后数的日子潮水就渐渐地增大,到农历的十五日,潮水就更大些,这时河沟塘里的水都是满满的,只要把到田里的水坝挖开缺口就可引水进地了,至于要放进多少水,要看秧苗的大小,如刚插下去的秧苗,水不可太大,到了要开始抽穗扬花了,水要大些,有一至二寸深亦可。
引用潮水灌溉时也要看天气是不是有下雨的征兆,如在雨季里,就不可把潮水引进太大,如引进得太大,再加上天下大雨,就要发生内涝,那麻烦可就大了,当然,最怕的就是三兄弟一起来(指台风、台雨、涨潮)。记得1964年的9月份,由于连续地下大雨,再加上是台风季节与涨潮,这可怕的场景还真的出现了,几乎在一夜之间,在我居住的那个地区,由于地势低洼就出现了洪涝灾害,村与村之间连接的道路全都被雨水淹没,那田里更是一片汪洋,眼看着就要收割的稻子都被浸泡在水中,如不及时地排水,就要被淹掉,一季的收成就要毁掉。在这节骨眼上,大队党支部及时地召开了动员大会,成立了青年突击队,要求下属的各生产队派出水车两部,集中到大队部来,利用当时已开挖好的一条总渠,架起了二十四部水车向外排水。每部水车配备三班人马,每班六人,就是人可以换班,水车不能停下来。车水时是用线挂在水车上计时的,一匡线绕完了就可调班换人,一般都是一小时左右一换,轮流地换,不停地车水,就这样连续作战了两天两夜,水终于排出去了,大家也因此松了一口气。从这以后,兴修水利也就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1973年下半年,也就是秋收秋种时,县里在我们那个公社搞试点,大兴水利建设,提出了开挖三河五沟的宏伟蓝图,就是把原始的自然农田规划成方向一致标准化的农田。三河的走向一律是东西走向,东到新桥境内的上游支沟,西与南北贯通的九曲河相通。五沟的走向是南北走向,南与常州市武进区的孟河接壤,北向长江夹江的扬中市隔江相望……
后来由于通上了电,公社也建起了排灌站,用上了抽水机来灌溉与排涝,因此水车也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责任编辑:曹景峰
石磨的年代,好像是很遥远的事了。
这石磨,是用两块圆大理石组成的,上面的直径大约有1.5米,下面的要比上面的略大些,大约比上面的大20至30厘米吧,这大出来的就把它凿成石槽。石磨的厚度有40厘米,有能工巧匠用叫凿的工具凿成一棱一棱凹凸形状,正反两面合并在一起,把下面的石盘在中心部位凿成圆空并用铁棒把它用松香固定好,然后把上面的那块石磨套在下面石盘的那根固定的铁棒里,这样石盘就可滑轮转圈。在离中心部位靠边上30厘米的地方,还要把在上面的石盘再凿一个10厘米左右的圆空。边上通常用人或用牛架着架子推磨,大都是用黄牛,因黄牛的性情比较温驯。在用它们推磨的同时,还得用篾编织的眼罩罩住它们的双眼,这眼罩形状就与现在出售妇女用的胸罩差不多,目的就是防止这牛在旋转的过程中也与我们人类一样头晕目眩。如果用麦磨成面粉,推的时候,麦子就会从磨的上层圆空里慢慢地往下注入,霎时,那麦子就会掉入到那个石槽里,白白的面粉带着一股子纯香,立满就浸透了整个屋子,挥散不去。
在把麦子磨成面粉之前,还得用80目的筛子筛一筛,如果要细腻的话再用100目筛子筛,把滤出来的再往石磨上去磨,最后的不能再磨了就成了麸皮。这样面粉就成了,想吃什么就可做成什么了。通常,我们第一顿饭都是手擀面条,用手工制的面条,吃在嘴里,口感很爽,很筋道,有嚼劲,这是现在人们感觉不到的。当然,把稻谷变成米就要到碾坊去,下面同样用的是一个大石盘,只是在这石盘上用的碾砣,只要把稻谷往石盘上一散,碾砣从上面推过,米与稻壳就立马剥离,白白的大米就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那稻壳也就变成了糠,然后再用风车扬,米与糠就分离了。
二
地处江南水乡,善种水稻,等水稻成熟了就是秋天了,那就意会着要农忙了,脱粒稻子就成了一桩大事。
脱粒用的叫稻床的农具,这农具是用稍大的圆木,其实就是用一棵直径40厘米左右的树,倒下以后把它浸泡在有水的沟塘里,到一定的时间再把它捞起阴干,这样的目的就是防止虫蛀,然后请木匠用锯从中间破开成两块,再在两头用榫头铆牢,中间是用不太粗的淡竹条串起成有一定间隔距离的空隙,面积有一平方米左右,那时江南人家家户户都有这样的农具,用的时候再用乡下人家里坐人用的长凳,搁在靠人的这一头呈45°的斜坡,有的就在后面装上两个撑脚,人就在后面,一把一把地掼,稻粒也就随着前面空隙的地方往下掉。这些农活都是由我们的女眷们来完成,因在我居住的村子里,像我的父辈们大都在上海或在其他的城市里谋得差事,家里的这些活都是靠我们的母亲们,所以,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要跟着学一些简单的农活了,来帮一帮自己的妈妈或家人了。一天下来也掼不了多少稻子,又苦又累。
后来,又有了用人工车水那样来带动机器,脱粒的人就不用自己的脚来踩了,一门心思地脱粒就行了。通常一部脱粒机有六人,左右两边各三人,一人专门拿着稻把提给第一人脱第一道,第二道的人就要掌握好是否已脱粒干净了,如果干净了就成了稻草,稻草由后面的人把它捆扎好另放它处,堆成草垛。到了80年代中期,就完全用上了收割脱粒一体化了。
三
水车,就是江南水乡栽种水稻用来车水的农具。
水稻是一种长期在水中生长的农作物,它用水量大,地里是不可缺水的,如遇到地里缺水,地里就要板结,就会影响它的生长,这时就要用水车从沟塘里车水来灌溉了。一般农历的初一、初二、初三,潮是不上滩的,往后数的日子潮水就渐渐地增大,到农历的十五日,潮水就更大些,这时河沟塘里的水都是满满的,只要把到田里的水坝挖开缺口就可引水进地了,至于要放进多少水,要看秧苗的大小,如刚插下去的秧苗,水不可太大,到了要开始抽穗扬花了,水要大些,有一至二寸深亦可。
引用潮水灌溉时也要看天气是不是有下雨的征兆,如在雨季里,就不可把潮水引进太大,如引进得太大,再加上天下大雨,就要发生内涝,那麻烦可就大了,当然,最怕的就是三兄弟一起来(指台风、台雨、涨潮)。记得1964年的9月份,由于连续地下大雨,再加上是台风季节与涨潮,这可怕的场景还真的出现了,几乎在一夜之间,在我居住的那个地区,由于地势低洼就出现了洪涝灾害,村与村之间连接的道路全都被雨水淹没,那田里更是一片汪洋,眼看着就要收割的稻子都被浸泡在水中,如不及时地排水,就要被淹掉,一季的收成就要毁掉。在这节骨眼上,大队党支部及时地召开了动员大会,成立了青年突击队,要求下属的各生产队派出水车两部,集中到大队部来,利用当时已开挖好的一条总渠,架起了二十四部水车向外排水。每部水车配备三班人马,每班六人,就是人可以换班,水车不能停下来。车水时是用线挂在水车上计时的,一匡线绕完了就可调班换人,一般都是一小时左右一换,轮流地换,不停地车水,就这样连续作战了两天两夜,水终于排出去了,大家也因此松了一口气。从这以后,兴修水利也就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1973年下半年,也就是秋收秋种时,县里在我们那个公社搞试点,大兴水利建设,提出了开挖三河五沟的宏伟蓝图,就是把原始的自然农田规划成方向一致标准化的农田。三河的走向一律是东西走向,东到新桥境内的上游支沟,西与南北贯通的九曲河相通。五沟的走向是南北走向,南与常州市武进区的孟河接壤,北向长江夹江的扬中市隔江相望……
后来由于通上了电,公社也建起了排灌站,用上了抽水机来灌溉与排涝,因此水车也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责任编辑:曹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