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主要探讨富阳文村改造设计,通过对比现实文村所处的语境与改造后的文村,来阐述文村营造的一种中国本土的乡村建筑类型;文章浅析文村通过一种现代语言来表现当代建筑,用建筑追摩自然,向自然学习,尊重在地生活习惯,自发并自觉地选择自然材料;文村重新拾起被遗弃的建造手法,营造一个与自然相似的世界,表现本土精神。
关键词:文村;本土;自然材料;营造
一、现实:当代语境下的文村
炎炎夏日,清晨初醒,決定聚集好友去趟文村。想去文村已经是很早之前的决定了,一直等到现在,其一则是没准备好怎样去观看它;其二是带着什么思考去触摸它。开车从杭州北上大概六十几公里就可以到达,途中让笔者感到影响深刻的是转湖进入山中的一段路,这条路左边是远山,右边是密布的村落建筑;远山在浓郁的树木映衬下,只看到一片绿。右边是当地的村落,这里建筑表达形式丰富,有夯土的,有杭石灰石砌的,有白石灰粉饰的……俨然是自然的一部分。
文村全村四面环山,是一个非常适宜居住的自然村落(图一)。文村处于山地和平原过渡的位置,这里依溪沿山而建,村落中有三种当地的建造手法比较成熟。黄色基调的夯土墙建筑,表面质感细腻而纹理自然。白色的抹泥墙,黑灰色的瓦片屋顶典型的江南民居;白墙被风吹雨淋,整体呈现斑驳的状态,犹如一幅水墨山水。灰色的杭石灰墙,每块石头垒砌的严密自然,不同纹理的石头垒砌在一起呈现出来的墙面是那么的自然,这是一种具有差异性的自然。
笔者在进入文村探究时,误入带有天井的老建筑里,这里建筑破败,建筑上的装饰木构件部分已消失,家中只有一些老人在制作一些手工制品以营生。闲聊之余,得知房子破败不修缮,是因为年轻人都到城里买了新房子,觉得老家没什么修缮的必要了。其中让我感到诧异的是:房子上原本雕刻精细的木构件,被城里来得设计师以高价全都收购而走。
然而,现今的文村也受到城市建造的影响,建造了大量的方盒子洋楼(图一),一种与自然,与传统村落完全断裂的建造开始兴起。这是文村在改造之前所面临的问题。当下语境下的传统村落,开始走向没落,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年轻人开始向城市涌进,本土文化也随之流逝。
二、意象:一种本土的建筑类型
王澍教授将对传统村落以及自然山水的感情以建筑的形式物化。在文村建造的十四座新房子以及传统村内的自然景观的改造,都是一种情感的物化,谓之意象。在中国《周易·系辞》已有“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之说,原本是用来记录物候变化规律的,逐步被发展到历史、哲学范畴。在这里“意象”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具体可感的物象——像山一样的屋顶、使用面积更大的杭石灰石墙、现代手法建造的夯土墙体……等等(图一)。
局部是现代的,整体却和老村建筑和谐统一。这种差异性的营造,把控的非常和谐,与传统建筑,与周围山水自然连成一片。人造的自然物赫然就在眼前诞生(图一)。在村落中游走,明显能感知到王澍教授在设计文村时,保持着对土地,对自然山水的尊重。新建的房子位置排布疏密得宜,村中道路曲折而错落。
观赏之余,有幸进入到一座建筑的内部,通过楼梯爬到阳台,站在与屋顶齐高的位置,观看远山,有如站在一座山旁远望对面的远山,这时建筑的身份被设计者悄然的转译了。在离开村落时,站在河对岸,回望村落,远观水、建筑、劳作的村民与带有雾气的山,眼前的世界是那么的明朗,恍惚感觉自己是在观看一副动态的山水画。一种本土的建筑类型由此诞生。
三、结语
乡村项目又属于改造,受各种限制,在建造细节上是很难把控的。文村亦如此,王澍教授也只能把握整体效果,很多细节的不到之处实属可惜。王澍教授的理想与出发点总是超前的,他带着构想以及文人理想完成了文村的改造与新设计,运用设计的力量使文村得以复苏,传统民居得以保留。
使用者由于生活情趣的改变以及受当今城市的建造风气的影响,我发现文村在使用上处于一种混杂。建筑是传统建筑的现代表达,尊重传统文脉,保持原有生活习性,室内却被使用者装饰成及其不搭的欧式风。这种混杂依稀存在,但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主要力量的引导,以及传统价值观的复苏,使用者也会渐渐地理解与更好的对待建筑。对自然,对传统文化将不再处于割裂的状态。
参考文献:
[1]王欣,金秋野.知天知地,建筑自然——关于水岸山居的对谈,建筑师,2016.(03)
[2]王澍,与水絮语,建筑创作,2016.(04)
[3]董豫赣,空间·感知·想象,建筑学报,2015.(12)
[4]陈立超,匠作之道,宛自天开——“水岸山居”夯土营造实录,建筑学报,2014.(01)
[5]王澍,造房子,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6.
[6](美)肯尼思·弗兰姆普敦著,王俊阳译,《建构文化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10.
[7]王澍.隔岸问山——一种聚焦丰富差异性的建筑类型学[J].建筑学报,2014,(01):42-47.
作者简介:
孙涛(1991.03),男,江苏省连云港市 ,大连工业大学,硕士(2015级硕士)研究方向:综合空间设计。
关键词:文村;本土;自然材料;营造
一、现实:当代语境下的文村
炎炎夏日,清晨初醒,決定聚集好友去趟文村。想去文村已经是很早之前的决定了,一直等到现在,其一则是没准备好怎样去观看它;其二是带着什么思考去触摸它。开车从杭州北上大概六十几公里就可以到达,途中让笔者感到影响深刻的是转湖进入山中的一段路,这条路左边是远山,右边是密布的村落建筑;远山在浓郁的树木映衬下,只看到一片绿。右边是当地的村落,这里建筑表达形式丰富,有夯土的,有杭石灰石砌的,有白石灰粉饰的……俨然是自然的一部分。
文村全村四面环山,是一个非常适宜居住的自然村落(图一)。文村处于山地和平原过渡的位置,这里依溪沿山而建,村落中有三种当地的建造手法比较成熟。黄色基调的夯土墙建筑,表面质感细腻而纹理自然。白色的抹泥墙,黑灰色的瓦片屋顶典型的江南民居;白墙被风吹雨淋,整体呈现斑驳的状态,犹如一幅水墨山水。灰色的杭石灰墙,每块石头垒砌的严密自然,不同纹理的石头垒砌在一起呈现出来的墙面是那么的自然,这是一种具有差异性的自然。
笔者在进入文村探究时,误入带有天井的老建筑里,这里建筑破败,建筑上的装饰木构件部分已消失,家中只有一些老人在制作一些手工制品以营生。闲聊之余,得知房子破败不修缮,是因为年轻人都到城里买了新房子,觉得老家没什么修缮的必要了。其中让我感到诧异的是:房子上原本雕刻精细的木构件,被城里来得设计师以高价全都收购而走。
然而,现今的文村也受到城市建造的影响,建造了大量的方盒子洋楼(图一),一种与自然,与传统村落完全断裂的建造开始兴起。这是文村在改造之前所面临的问题。当下语境下的传统村落,开始走向没落,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年轻人开始向城市涌进,本土文化也随之流逝。
二、意象:一种本土的建筑类型
王澍教授将对传统村落以及自然山水的感情以建筑的形式物化。在文村建造的十四座新房子以及传统村内的自然景观的改造,都是一种情感的物化,谓之意象。在中国《周易·系辞》已有“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之说,原本是用来记录物候变化规律的,逐步被发展到历史、哲学范畴。在这里“意象”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具体可感的物象——像山一样的屋顶、使用面积更大的杭石灰石墙、现代手法建造的夯土墙体……等等(图一)。
局部是现代的,整体却和老村建筑和谐统一。这种差异性的营造,把控的非常和谐,与传统建筑,与周围山水自然连成一片。人造的自然物赫然就在眼前诞生(图一)。在村落中游走,明显能感知到王澍教授在设计文村时,保持着对土地,对自然山水的尊重。新建的房子位置排布疏密得宜,村中道路曲折而错落。
观赏之余,有幸进入到一座建筑的内部,通过楼梯爬到阳台,站在与屋顶齐高的位置,观看远山,有如站在一座山旁远望对面的远山,这时建筑的身份被设计者悄然的转译了。在离开村落时,站在河对岸,回望村落,远观水、建筑、劳作的村民与带有雾气的山,眼前的世界是那么的明朗,恍惚感觉自己是在观看一副动态的山水画。一种本土的建筑类型由此诞生。
三、结语
乡村项目又属于改造,受各种限制,在建造细节上是很难把控的。文村亦如此,王澍教授也只能把握整体效果,很多细节的不到之处实属可惜。王澍教授的理想与出发点总是超前的,他带着构想以及文人理想完成了文村的改造与新设计,运用设计的力量使文村得以复苏,传统民居得以保留。
使用者由于生活情趣的改变以及受当今城市的建造风气的影响,我发现文村在使用上处于一种混杂。建筑是传统建筑的现代表达,尊重传统文脉,保持原有生活习性,室内却被使用者装饰成及其不搭的欧式风。这种混杂依稀存在,但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主要力量的引导,以及传统价值观的复苏,使用者也会渐渐地理解与更好的对待建筑。对自然,对传统文化将不再处于割裂的状态。
参考文献:
[1]王欣,金秋野.知天知地,建筑自然——关于水岸山居的对谈,建筑师,2016.(03)
[2]王澍,与水絮语,建筑创作,2016.(04)
[3]董豫赣,空间·感知·想象,建筑学报,2015.(12)
[4]陈立超,匠作之道,宛自天开——“水岸山居”夯土营造实录,建筑学报,2014.(01)
[5]王澍,造房子,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6.
[6](美)肯尼思·弗兰姆普敦著,王俊阳译,《建构文化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10.
[7]王澍.隔岸问山——一种聚焦丰富差异性的建筑类型学[J].建筑学报,2014,(01):42-47.
作者简介:
孙涛(1991.03),男,江苏省连云港市 ,大连工业大学,硕士(2015级硕士)研究方向:综合空间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