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纪实不简单

来源 :党的生活·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m_19780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媒体大发展的影响下,简单一点,已是纪实类电教片的一条重要路径。以往,并没有简单纪实这样一个概念,但在新形势下,我们不得不通过制片实践探索简单的纪实手法。不过,纪实说简单其实不简单,所以即使简单的纪实,也肯定简单不了,其中会面临很多矛盾、很多难题。我在制作《姐弟村官创业记》这部纪实短片时,就无数次面对表达主旨和追求简单之间的矛盾。
  主题简洁一点
  如今的纪实类电教片,如果还像过去那样将主题设定得丰满而复杂,有时反而会使观众敬而远之。当代观众喜欢的是简洁而有深度的主题。我们不得不适应这种新形势,将电教片的主题也设置得简单一点。
  不妨聚焦于一点。《姐弟村官创业记》介绍的是定远县吴圩镇大学生村官王萌萌、王前龙姐弟自主创业的故事。这对姐弟毕业于重点大学,毕业后出人意料地选择了回老家当村官,在我们当地是知名人物。如果要反映这姐弟俩,其实选点很多,热爱家乡啊、投身农村啊什么的,关于理想、信念和追求等等概念的主题可以找出一大堆。可是焦点太多,反而不好办,因为当前观众喜欢的就是片子尽可能短,而短片难以承载太多主题。所以在经过艰难取舍后,我在构思过程中砍掉了所有高远的主题,而是把焦点对准了姐弟俩生命中的一个阶段——他们的创业阶段。我一开始对这个构思是不自信的,但王氏姐弟听了我的构思后却大表赞同,让我一定要这样来拍。


  紧扣大众兴奋点。当然,聚焦一点并不代表一定成功,如果焦点选择偏颇,那就适得其反了。之所以选了创业这个主题,还有着更深的考量。大学生村官创业是当前广受关注的一个话题,从上到下吸引着无数的目光,尤其是那些正在创业和准备创业的年轻人,更是渴求着可资借鉴的创业案例。所以,我才选择了创业这个主题方向。从实际效果来看也是正确的,普通观众其实对姐弟村官的思想觉悟什么的并无多少探究愿望,相对更加关心他们的创业成败。
  故事凝练一点
  把故事讲透、讲活,是纪录片创作者必然会遇到的一个考验。其实,故事讲多了未必好,太多的“各表一枝”容易让人审美疲劳,反而是那种把所有感情和精力投入到一个故事中的讲述方法更引人入胜。
  故事平实些。对于绝大部分被采访对象来说,他们的故事都是普普通通、平平淡淡的,真实的生活中少有惊险的传奇。然而,人是同气相求的,人们所追求的并不只是猎奇,还有对同类的情感共鸣和角色代入。所以,平实的故事往往更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姐弟村官的创业故事是朴实无华的,他们的年龄和身份也使他们被很多有相似追求的年轻人引为同类,所以这个故事就能引发一部分人的共鸣。而我们拍片子,能满足一部分人的观赏需求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不可能满足所有人,想满足所有人的结果只能是所有人都不满足。
  情节曲折些。故事不多,时长也有限,这反而对情节的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曲折的情节和足够的包袱才能使短小的故事显得精悍。《姐弟村官创业记》重点讲述了姐弟俩种草莓的经历,刚开始一帆风顺,其后大片枯萎面临失败;上市时信心满满,谁知一天之内价格跌去了一半。先扬后抑,或者先抑后扬,情节就是这么曲折起来的。现实生活中可能没有这么多抑扬顿挫,但有意识地截取生活片段就能抓住生活波澜起伏的轨迹。
  记录原味一点
  既然是纪实片,纪实就是主要特点,这就要求采访记录尽可能原汁原味。即使片子很短,纪实这个出发点也无论何时都不能丢掉。我所要考虑的,其实就是怎么在有限的时长内保住生活原味,同时又避免内容平淡。
  多跟拍。跟拍无疑是个好办法。摆拍固然有摆拍的用途与优点,但不可否认其画面少了一点真实感。跟拍则不同,充分尊重被采访对象,不刻意规划设计乃至干扰,最大限度地进行记录还原,这是被采访对象最为欢迎的。田间地头,忙前忙后,姐弟俩每天都要在自己的田地里、大棚里指导和劳作,这些事情最能反映他们真实的创业轨迹。采访中,我将摄像机时刻保持待机状态,一有这样的场景就按下拍摄键。我不去干涉他们,完全让他们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捕捉到的镜头原生而真实。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其实是“眼观六路”的,只有这样才不会遗漏精彩环节。有一天,突然有个外地客户向王萌萌预定西瓜,双方通电话。通电话的过程很有意思,也能反映姐弟俩创业现阶段的真实状态。


  抓同期。我始终觉得,纪实类电教片应多让人物自己去说话,通过访谈去挖掘人物内心的真情实感,这是最能感动人的东西。在采访姐弟俩卖草莓经历时,王萌萌把憋在心里的很多话说了出来,其中有辛酸、有委屈,也有成功后的欣慰和满足。有个情景我印象很深,当王萌萌回忆起贱卖草莓连夜返回的情景时,说着说着停顿了一下,眼眶就湿了。虽然她说的话并不华丽,但却是她的真情实感,是这部片子里最鲜活的元素之一。
  巧沟通。跟拍不意味着拍摄者完全旁观,其实为了拍摄质量考虑,拍摄者应多与被采访者沟通,给他们必要的提示和引导。本片正式拍摄之前,我和姐弟俩沟通过很多次,包括创作构思在内都与他俩交流过,这使他们对我所要采访的内容有了一定的预判,在实际采访中就能做到言辞恰当、不枝不蔓。我在采访前还提出了一点希望,就是想多记录他们平时在创业基地现场劳作的场景,王萌萌就说希望到田野里去做自我介绍,我当即表示同意。可以说,有效的沟通为真实的记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剪辑明快一点
  对于纪实片来说,后期剪辑并不需要多少酷炫的特技,只要将主题贯彻始终,做到简洁明快就可以了,尤其是短片更加如此。
  大胆删减素材。“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可真要做到这一境界,其实并不容易。采访回来的素材,似乎哪个都有用。可时长有限,又必须取舍,这是最让人痛苦和煎熬的时候。好的,要好中选优;一般的或可有可无的,要坚决剔除,把最精华、最有价值的东西保留下来。在《姐弟村官创业记》后期剪辑中,我充分体验了素材取舍的艰难和辛酸。比如曾经拍了不少弟弟王前龙操作农机的场景,还有姐弟俩学习开拖拉机的画面,可为了服从整体需要,这些都没有采用,或者仅仅用了一两个镜头。而有关草莓种植方面的内容,则用得比较多。半成片出来时,又进行过几番修改,最终呈现的效果就简洁明快了。
  少用解说词。本片通篇没有一句解说词。并不是不能用解说词,而是我个人觉得片子本身就只有7分多钟的片长,要是再加入解说词,就显得太臃肿了。在需要特别说明的地方,我都是用字幕去解决的。比如姐弟俩的背景介绍、创业基地的发展规模、下一步的发展计划等,这些都用字幕简单表述,不挤占片子的叙事空间。我把空间腾给了大量的访谈同期、现场同期,让人物自己说话。而为了使层次清晰,我尽可能把字幕都用在了需要过渡转折的地方。
  以上就是我在创作《姐弟村官创业记》时的一些构思。这些构思其实都源于同一个追求,就是简单。片子拍完,我的纪实够不够简单,简单得是否恰到好处,其实还是要留给观众来评价。不过,这不妨碍我提前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简单,是一种大美。
  (作者单位:安徽省定远县委组织部)
其他文献
受地域条件、经济基础等种种因素的制约,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这一新生事物在革命老区推行的过程中,还面临着不少困难与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积极探索有效途径与方法,及时予以解决,以确保远程教育工作的顺利推进。  一、加大投入,拓展远程教育辐射功能  1.远程教育的投入及经费来源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一项投入较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其投入分硬件、软件两大部分,其中硬件主要是设备设施建设,软件包
期刊
江苏省溧阳市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为原则,从供给内容、供给主体和供给制度等“三要素”着手,助推远教“供给侧改革”,努力实现党员远程教育“以供带需、供需结合”的良性发展。  拟“菜单”,“优库存”。为提升远程教育学习内容的实效性,以省“远教培训周”课程、江苏先锋网资源、本市自拍课件等资源的依托建立市级课程“菜单”,构建包括“两学一做”“换届选举”“组织生活”“农技科普”“防汛抗旱”等5项共性课程,“双
期刊
自从成为一名电教制片工作者以来,我的镜头里已经记录了上百位优秀共产党员的风采。在我看来,拍摄典型人物,似乎已进入一种“程序化创作”的状态,没有什么新鲜感了。因此,在拍摄以沧州市公安局优秀干警王红心为主人公的专题片《红心》时,我抱着“习以为常”的心态,并没有什么所谓的“创作激情”。然而,就是在拍摄的几个月里,我却逐渐改变着这种心态,直到编辑机上最后一个画面定帧时,才恍然发现:与王红心接触的日子里,我
期刊
明朝解缙在诗里描写梧州胜景道:“拍天二水通交广,耸日高城跨北山;茅屋竹筏依古濑,筒槽渔艇满江湾。”古城梧州坐落桂粤湘三省交界,北望帝陵,东接云浮,怀抱西江,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或许正源于此,当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落户梧州,也能得风气之先,上连中心,下接地气。近年来,梧州市利用远教平台开展的“走进站点、共谋职业”活动,就是围绕中心、凝聚地气的一个创新举措。  点式布局,瞄准就业需求  梧州市地接广东
期刊
时下微博、微信、微视频等众多“微”媒体正日益风起云涌。如何让这各路“微”媒体为基层党建创新出力?营口市站前区紧贴实际、敢为人先,在全市率先开创了“站前区远程教育”微信公众平台,全力打造信息化、灵活化、便捷化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模式,充分激发出了全区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活力。  “微课程”随身助学习  一说起政治学习,似乎总离不开“找准日子、召集党员、念念文件”那常规的老一套。集中学习固然是必须的,但若只拘
期刊
柳江古镇的朗风雅月映照着青羌文化的历史辙印,瓦屋老山的奇闻胜景传诵着道教发源地的优美传说。四川省洪雅县因曾为春秋时期纵横家、智者鬼谷子的潜修之地而闻名。时至今日,工作在这里的远教人承袭先贤的智慧与韬略不断书写出洪雅远教的新篇章。  “沈有准”  开拓的思路如同明亮的航灯,指引着远教之船乘风破浪;创新的点子仿佛精妙的先手,谋划出远教棋局的方寸江山——这就是洪雅远教的掌舵人、远教中心主任沈健。他最爱说
期刊
今年以来,江苏省海安县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远程教育工作新思路和新举措,创新“远程教育+”学用模式,打造功能化远教,进一步拓宽远程教育服务领域,提升干部群众致富能力。  建立“远程教育+智慧终端”便民学用模式。探索远程教育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平台的应用,开发“海陵先锋”微信公众号、“海安组工手机报”等移动客户端,每周推送一期,内容包括上级领导涉组工作言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基层组织工作动态、学用工
期刊
她聪明睿智、从容果断,她的故事犹如一条清澈的小溪,在辽西的大地上缓缓流淌,在繁华的城市中蜿蜒荡漾。她高举起远程教育惠民富民的旗帜,指引着社区群众创业致富的梦想。她就是辽宁省建平县红山街道红山社区党委书记、远教管理员张亚茹。  愿做一颗“螺丝钉”  2008年,张亚茹刚刚来到社区就担任了支部副书记兼远程教育管理员。虽然之前就懂得怎么操作电脑,但对远程教育她却一窍不通,实际接触以后更是发现这项工作并不
期刊
都说这了上年岁的人啊就应该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了,时不时跳跳广场舞的日子也称得上安逸。可在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津浦村,有一位马老太却不想过这份安逸日子,而是在远程教育的帮助下,辛辛苦苦创办了一家花木种植合作社,带领乡亲父老走上了共同致富的道路。你说这马老太厉害不!  马老太全名叫马明銮,今年都七十多岁了。自打十多年前从街道办副主任的岗位上退下来后,她就寻思着:“人退但心可不能退,还得继续为乡亲们办点实
期刊
“打竹板,笑微微,咱夸夸年轻有为的李凤雷。别看凤雷他岁数小,勤劳致富可不是吹。想当初,他名牌大学毕了业,放弃省城的高薪水。咦?为啥啊?他眼光投向了新农村,投身农业把家回。小伙子带头来致富,老百姓小康路上紧跟随。”这是一段流传在辽宁省建平县小塘镇十里八村的快板书,其中赞扬的主人公就是小塘镇凤雷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兼党支部书记——李凤雷。  这个农村长大的孩子,曾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离开了人们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