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从“低层高密度”走向“高层低密度”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层低密度”的住宅,是改革开放前我国城镇居民的居住环境写照;而“低层低密度”的别墅住宅是大家向往的居住环境。只有“高层低密度”住宅同时具备了低层住宅的宜人尺度、空间环境与自然的亲近感和高层住宅对土地资源的较高利用率,因而渐渐成为许多城市规划师及建筑师所提倡的一种居住模式。由此笔者不禁想到小学语文复习的课堂,也有着同样的向往。
  一、习惯的悲哀——“低层高密度”复习课现状
  【镜头一】刚刚宣布完本次期末免试名单后的课间:“小A好厉害啊,语文可以免考!”“是啊!是啊!语文免考最划算了!”“就是!语文的复习量最大!考试时写的字也是最多的!”“语文免考了,那真是太轻松啦!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好不热闹,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对小A的艳羡。
  【镜头二】期末复习阶段的语文办公室内:“唉!讲得我口干舌燥,可还是有人不听,根本不想复习嘛!”“这些复习卷,什么时候才能改完啊!”“真希望明天就考试,也别复习了!”“复不复习,就这样啦!”老师们嘴上虽在抱怨,可手中的红笔一刻也未懈怠,认真地批改着每一道题,因为—会儿他们还将走进教室一一讲评。
  又到期末复习时,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复习课无外乎是分析、整理、归纳、总结,加之一个又一个的专项训练……这种大容量的灌输,对学生来说,味同嚼蜡。老师教得没劲,学生学得更没劲,这样“低层高密度”的复习课该终止了。
  二、 有氧慢生活——让复习课“低层高密度”走向“高层低密度”
  1. 复习的柔软时光
  (1) 切问而近思。读书时,书越读越厚;复习时,书越读越薄。读薄的过程就是总结归纳的过程,就是形成自己复习文化的过程。“切问而近思”就是多提问题,勤于思考而独立思考。复习课上的思考不同于平常,要学会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有序整理、归类,找到知识间的联系,使原先在学生头脑里简单的知识经积累和重建,最后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网络。所以,请在背诵前停一停,给记忆加油,让学生对自己的知识仓库进行“清点”和“链接”。
  (2) 生态悠游堂。在“高层低密度”的复习课堂上,学生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这是焕发出勃勃生机的课堂,学生专注热烈地讨论,教师平等参与合作显出了生机;这是真正开放的课堂,放开时间、放开空间、放开内容、放开问题、放开方法、放开过程、放开思想,学生再也不是受控制的,而是主动参与的;这是民主的课堂,学生回归为学习的主人;这是富有创造力的课堂,课堂里孕育着创造。
  语文复习的柔软时光里,让我们一起有氧慢生活。不仅要使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巩固中得到深化、拓展,更要立足大语文观,放眼长远,教给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自我复习能力,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注重观察力、分析力等思维力的培养,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2. 复习课的微整形
  在复习课上,教师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在低密度的状态下实行开放式教学,让学生进行换位体验,掌握复习的自主权。就让我们给复习课来次微整形,以这种低密度的生态小动作,提升它的新鲜度。
  (1) 微竞争——竞争机制,夯实基础。学生们喜欢参与各种形式的比赛,更喜欢在比赛中显示自己的本领,在竞争中获得荣誉和赞美。为了让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我们采取了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的赛制。以团队促个体,让每个孩子都行动起来。记忆对学生是缺乏吸引力的。然而在复习阶段背诵、记忆是不可或缺的,那就给“记忆”来个微整形,借游戏的魔力,把它变得可爱一点。此法主要运用于古诗、成语、读读背背的复习中,小小的“微竞争”一方面调动了自主复习团队合作的热情,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更加重视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了。
  (2) 微平台——点滴智慧,资源共享。每一节课的复习,大家都或多或少有新的认知,新的感悟,也有新的问题产生。教室的墙壁是大家的交流平台,不大的墙面上,贴满了孩子们的智慧果。每天晨会都有小主持人总结平台里的信息:某一个多音字的组词、某一个课文人物的形象分析、某一个让自己得意的复习方法。通过“微平台”,每一个小小的收获、小小的思考都得到了最大化的共享。
  (3) 微循环——一句赞美,一份希望。赞美是必不可少的催化剂。除了老师的赞美外。我还将学生分成6~8人一组,并细心地將平时较少与大家互动交流的同学分配到各个组。每一次的复习活动结束后,都让他们在小组内轮流称赞别人,也接受别人的赞美。有针对性的鼓励,给予了孩子无限的原动力。
  (4) 微电影——复习光影,别样精彩。原本让孩子们自己的复习故事自编自导自演,拍成微电影,纯属自娱自乐,缓解一下复习阶段的压力。远没想到孩子们带来的是一个又一个的惊喜——
  他们以练习中出现的赞美白衣天使的成语为主线,创编了《校医赵老师》情景剧;
  他们结合《三顾茅庐》,开展了一场关于《三国人物谁最可爱》的讨论会;
  他们采访同学,搜集语文考试中的小陋习——错别字、漏题、标点错误、习作偏题、答题不规范等等,以广而告之的小品形式提醒大家;感谢手机摄像功能的强大与便捷,一部部微电影就这样呈现在了我们面前。从采风到编剧,从排练到拍摄,从观众到演员,每一个过程中孩子们都在真切地体验着、感受着、收获着,语文素养也在不断提升。
  (5) 微试卷——绿色作业,生态高效。有针对性地“绿化”作业,让学生通过“绿色养料”的吸收,掌握和巩固知识,实现“生态”学习,应成为语文教师的孜孜追求。绿色作业应彰显作业的趣味多元性。兴趣可以产生内驱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作业“低碳”,就是要以最低的成本取得最大的绩效。“微试卷”就是遵循“低碳”标准展开的,只是转换角色,让学生成为出题人,更加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创新性。学生将自己在复习中发现的重难点及易错题,设计成一张微型试卷,可以自己完成,也可以与同学交流。教师也通过这张小小的试卷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以便在下一阶段的复习中更有针对性。
  (作者单位: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其他文献
故事一:某日,同学们完成语文作业后,我面批。赏心悦目的字迹,正确的答案,批得我心情何等舒畅。这时,过来一个男生,我接过他递来的本子一看,天哪!这是什么作业?连线题中所有的的线都扭曲得像一条条小蚯蚓。我眉头紧皱,说道:“老师没有要求画直线要用尺子吗?又偷懒,去擦掉重做。”就这样,这位同学一共来了三次,第三次终于交上了画着笔直连线的作业。  故事二:一次期末测验后,正聊着一道题的答案。有个同学立刻举手
期刊
一、 在读写结合处顺势利导  1. 句式仿写。语文课本中有的文章多处出现句式整齐、结构相似的句群,这是进行写句子训练的好素材。如《鸟语》一课里,作者用了这样的句式:“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认识到勤劳的可贵;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纪律的重要;从搏击风雨的苍鹰那里,我学到了勇敢顽强的精神……”根据这段话的句式特点,教师引导学生从中发现作者是抓住各种鸟的特点来写的,再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猜猜还从
期刊
一、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映示大海视频)看,这是哪儿?(生:大海)谁亲眼看过大海?你们想更多地了解大海吗?(生:想)今天我们要学的《识字5》就是几组和大海有关的词语。学习了这一课,你们就像到了大海边一样,对大海知道的就更多了。(板书课题,齐读)  【点评】南京的小朋友可能多数没有见过大海,但所有的小朋友都通过视频、图片等对大海有所了解。杨老师通过课前准备和导入谈话,激活了学生的知识储备,营造了
期刊
超××是一个让我头疼的孩子。教他已经几年了,几乎所有的方法都已经试遍,可他还是没有多大的转变。其实,他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课堂上难题的解答经常是他第一个举手,数学试卷经常考第一第二。他的问题大概因为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以至于他的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越来越成问题。他有着一个特殊的家庭:家里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兄长,父亲对他有些漠不关心,母亲有轻微的神经质,虽满腔是爱却不知如何爱他。  曾经有一段时间,对他可
期刊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了做好课题,我们课题组对一年级学生进行了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调查表共设计了10个题目,1~9题为选择性题目,第10题为开放性题目,由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调查指向一年级儿童的学前阅读量、最喜欢的阅读类型以及当前对阅读的兴趣程度等。  从统计中,我们发现:低年级儿童课外阅读习惯需要加强培养,专注于阅读的程度还有待提高;儿童们在课外阅读中对知识的获得、理解、迁移、运用等能力都还
期刊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让评价更有效呢?我总结出课堂评价的“四化”举措:  一、 引导互动,展示评价的多元化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评价阐释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师评价学生,优生评后进生,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容易使评价失去应有的价值和功能。其实,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只要运用有效的评价手段,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调控、诊断的功能,无疑就起到了示范性的主导作用。同
期刊
近年来,我校对大组教研活动进行改革和创新,采取了深度教研的模式。深度教研,就是团队以教材为起点,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开发、利用一切课程资源,提高教材解读的深度与高度,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形成合力,使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设定尽可能地趋于合理。  這是一个全新的模式,集结团队的智慧,充分调动了所有成员的主体意识,使所有教师在教研活动中都能行动起来,有所收获。尤其是在评课环节
期刊
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节奏有张有弛,气氛有动有静, 使学生的学习进入学生的生命,进入学生的心里呢?  一、 少一点浮光掠影,多一点潜心会文  语文课堂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潜心读书的空间,一个细细品味的空间,在这样的空间里,学生的心灵是自由的、思维是活跃的,他们的想象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是空前的。教师有责任引导他们潜心会文,让学生在文本提供的精神殿堂里徜徉,用心去贴近、融合、揣摩、感悟文本,让他们拥有独
期刊
苏教版六上练习4《口语交际》的内容是“学会解釋”。教材中呈现的是三幅情境图(上学迟到向老师解释、爸爸不准儿子看课外书、扶起了跌倒的小孩却遭人不理解)。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将这三幅情境图作为课堂教学的示范点。可在课堂中,学生的反应却让我所料不及,让我彻底地改变了原来的设想。  【案例1】  师(导入):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也会被人不理解,你们是否有过这样的情况?学生纷纷举手,讲述了自己的故
期刊
前段时间,在市优质课展示中,有两节课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两位老师不约而同地在课堂上拓展了一些资料,从教学效果来看,都延伸了学生的理解,学生反响很好。  【案例一】《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你觉得这是怎样的园子呢?  生:这个园子是无拘无束的,作者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生:这是一个充满欢乐的园子,记录着作者童年时的欢声笑语。  生:我认为这个园子是一个幸福的园子,我能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