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应重视朗读教学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molj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朗读,表情达意地再现作品的内容,能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提高普通话语音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对于中学生来说是有诸多益处的。
  第一,朗读能训练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课文是感知语言的材料,学生只有经常进行朗读练习,才能感受语言,触发语感;才能将书面文字和它的含义联系起来,从而理解课文的内容,并逐渐掌握有声语言表情达意的规律,把这种规律自觉地运用于无声的默读之中,从而正确地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例如,在教学第一册《项链》中“借项链”一节时,就是让学生反复朗读,揣摩文中的感情。这样,学生便能准确把握文章的语气、语调,从而很容易地把握了玛蒂尔德兴奋、爱慕虚荣的感情。
  第二,朗读能把学生带入教学所需要的有利情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课时,引导学生推敲文章中的情调、含义后,随着作者出家门、踱小路、观荷塘、赏四周、进家门的行踪,语速以慢为主,声音有张有弛,感情时而喜悦时而忧伤。经过如此声情并茂的朗读,学生便会体味到作者不宁静、寻宁静、得宁静、失宁静的情感变化。
  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那么,怎样强化朗读教学法呢?
  第一,调动学生读的积极性。提高学生阅读效果,最重要的是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许多学生对读不感兴趣。究其原因,与程式化教学和乏味的满堂灌有关。因此,我们一方面应摒弃那些不利于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陈旧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应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时时处处考虑如何使学生参与到阅读活动中。
  第二,合理运用多样的朗读形式。形式多样的朗读可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常见的朗读形式有:齐读、分角色、个别读、配乐朗读等。要表达热烈的气氛、磅礴的气势,可以齐读;对话多情趣浓的文章,可以选择分角色读;为了了解学生个体对文本中字词及内容的掌握情况,可以让学生个别读;为了表现文章的意境,或者走近人物的内心,可以配乐读。总之,多种朗读形式在语文教学中都有自己独有的作用,这几种形式不仅可以分别使用,也可在课堂上交替或交叉使用。教师应针对课文的特点选择相应的适合学生实际且实效突出的形式,从而实现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的情绪,增加教学效果的目标。
  第三,读书要读活。诗人郭沫若说过:“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 我们不要那种不求甚解、漫无边际的朗读,那是“瞎读”、“死读”。我们提倡的是有目的“精读”、“活读”,要读出文章的韵味情致,读出作者的喜怒哀乐,读出学生的真情实感,以至于与作者水乳交融,为作者之悲而悲,为作者之乐而乐,因文中之谈天说地而晓理,为文中慷慨激昂而奋发。读过之后要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观点,要融会贯通。如果学生把书读活了,就会把文章中巧妙的构思、精妙的遣词造句、前后照应的逻辑组织吸收过来,在脑海中储存起来。这样,读书才能得到真正的收获。
  第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和谐气氛。现代中学生是在视听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对图像、音乐有一种格外的亲近感。而现代化的多媒体具有特殊的形象性与感染力,如我们在朗读教学时能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技术,配上画面播放一首与文章感情基调相吻合的乐曲,比如读《海燕》时,我就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贝多芬的《命运》,这样就营造出了亢奋激昂的气氛,唤起了学生的情感,从而使他们的朗读更具表现力,也更能使学生感受到朗读的欢愉。
  第五,布置朗读作业,开展朗读比赛。把朗读作为作业,学生会空前重视,在教学中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活动、比赛,也可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如主题朗诵会、配乐朗读、抢读、表演读、评读等多种形式,开放的、多样的朗读活动给学生带来发挥创造力、展现个性才华的空间,朗读不再枯燥、单调,而是充满情趣的赏心乐事。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如此重要,朗读教学自是功不可没。引导学生大声朗读,反复吟咏容易入情入境,从而帮助理解。因此,每位语文教师都应重视朗读教学,让“琅琅读书声”充满校园。
其他文献
摘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可以通过教学中穿插对文学作品的介绍,引领学生阅读;展开多重对话,自主构建文本意义;教学中抓住契机,让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携手;教学中开展阅读活动,拓展生活空间;开展各种活动,督促学生阅读等有效途径解决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关键词:阅读教学 培养兴趣 提高质量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逐步培养学生探
期刊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学生们在语文课堂上的快乐心情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常会给我们教师意外的惊喜和无限感动。因此,语文课堂应是充满人生百味体验的乐园。那么,如何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怎样才能激发学生课堂学习语文的兴趣,如何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广大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根据我的教学教学经验谈几点做法。    一、通过各种方法做好课前“热身”活动    好的课堂导入可以创造各种情境,激发
期刊
新课标下的英语教学,要求我们要面对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位学生都能课课有收获,日日有进步。它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的统一。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重视优等生的培养,更要去关注英语学困生。教师要让他们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由被动输入为主动吸收,由“要我学”为“我要学”,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培养他们对英语
期刊
摘要:21 世纪的人类应该怎样学习?随着教育改革的纵向深入,探究性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在化学学科中如何实施探究性学习?以“鲜花作酸碱指示剂 ”的探究过程得出:1. 形成新观念;2. 构建新模式;3. 培养新人才。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 启示 体会 主动性    当今社会己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面对“知识爆炸”,21 世纪的人类应该怎样学习?我们的教育加快了改革的步伐,向着培养新
期刊
第一部曲:爱、宽、敬、博    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心是班主任最基本素质。  班主任要关爱学生,给学生学习上的耐心指导,给学生生活上的热忱帮助,给学生心灵上的悉心呵护。爱的核心内容就是理解和尊重,理解学生的心理,尊重学生的人格,在学生的心里老师非常神圣,教师的一个细微的眼神、一声轻声的问候、一个真诚的微笑,洒给学生的是一份喜悦、一缕阳光、一点温暖。  宽: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学生都是未成年人
期刊
认知是情感的基础,并能激发情感;情感是认知的体验,在认知过程中产生的情感,又反过来影响人的认知活动,激发、推动人的认知过程向纵深发展、丰富充实人的认知内容。笔者通过学习、思考与实践,仅就数学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谈谈以情感创设数学教学情境。   俗话说:“触景生情”,以情感创设数学教学的情境,主要有表演、设问、举例、实验等手段,具体的情境可唤起人们相应的情感。心理学研究认为,处于高度紧张的精
期刊
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反映上课听老师讲课,听得很“明白”,但到自己解题时,总感到困难重重,无从入手;有时,在课堂上待我们把某一问题分析完时,常常看到学生拍脑袋:“唉,我怎么会想不到这样做呢?”事实上,有不少问题的解答,学生遇到困难,并不是因为这些问题的解答太难以致学生无法解决,而是其思维形式或结果与具体问题的解决存在着差异,也就是说,这时候学生的数学思维存在着障碍。这种思维障碍,有的是来自于
期刊
众所周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现代教学的根本目标。新的教学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的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造性,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方式,也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重要方式。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指导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
期刊
作为一名农村中学语文教师,我在报纸杂志上和现实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例子:学生的作文空洞无物、错字废话连篇、书写潦草、语言贫乏、条理不清。学生发愁写作。  身为语文教师,我对学生的写作现状深有感触:作文难写,许多学生真的怕写作文。每单元后都有作文训练,作文课上教师讲解、布置写作,我说得越多学生越感觉有难度,不知道怎样从日常生活中选择素材、组织语言。少一半学生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及时写完作文,学习成绩
期刊
如何搞好素质教育,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素质?就课堂教学而言,要优化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模式;要针对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来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独立思考,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能力。  为了探索素质教育的新途径,在多年的中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我运用“读、思、讲、练”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读    “读”即指导学生自己读书,引导学生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