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中西部地区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机制构建策略

来源 :财经理论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di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技创新不仅需要微观层面各个创新主体之间进行协同,而且也需要我国在宏观层面搞好东中西部地区不同省(市、区)之间的协调。按照共生理论的观点,东中西部地区各个省(市、区)可以被看作是不同的创新共生单元,在促进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应该基于地理邻近的原则构建跨省(市、区)的科技协同创新大区域,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切实建立并强化各省(市、区)微观层面创新主体之间的联动机制,并在宏观层面结合区域优势特色产业的打造,确定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发展战略规划,以构建起区域科技协同创新与经济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运行机制。
  关键词: 科技创新;协同机制构建;共生理论;地理邻近性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19)06-0129-06
  一、引 言
  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呈现出不平衡的发展现状,东部地区所占的国土面积虽小,但其国民生产总值却超过了中部和西部地区,据统计东部仅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经济总量已占到了全国的三分之一①。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整个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人们已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引擎。东部地区凭借自身所拥有的经济优势,加大对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并加大对科研方面的投入,进而更有利于其在未来的发展中抢占先机;而广大中西部地区则普遍面临着高端创新型人才等优质资源“东南飞”的窘境。东中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资源优化配置和总体创新效益的提升。
  在科技的价值创造功能和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日益凸显的今天,努力推动科技创新无疑是中西部地区实施后发赶超战略的一个关键着力点。然而在推进科技创新的过程中,东中西部每个区域不仅需要继承原有的知识,而且还需要对其它地区的优势进行借鉴吸收,立足已有成果通過区域之间的协同对原有的技能不断推陈出新。
  以往学者对科技创新的研究尽管也注意到了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问题,但是他们的研究多是着眼于地方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和创新企业等微观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1,2],所关注的重点也多是政府部门如何改善科技管理服务[3]和进行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4,5],鲜见有学者基于宏观的视角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进行科技协同创新问题进行探讨。本文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并运用地理邻近性理论的相关观点,立足宏观层面探讨东中西部地区不同省(市、区)科技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并以中西部地区湘鄂渝川藏五省(市、区)为例,具体分析不同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策略,以促进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水平实现快速提升。
  二、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必要性、共生性与地理邻近性
  (一)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必要性
  任何一项高精尖科研成果的问世一般来说都要综合运用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不同学科的交叉点往往是催生最前沿科技创新发明的着眼点;同时科技创新成果要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也往往需要政产学研等各部门的通力协作与密切配合[6]。在推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各区域、各部门和各环节相互协作不仅能提高创新资源的利用率,而且还能够有效地节约科技创新的成本。在推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我们既不能闭关锁国闭门造车,同时各个区域、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也不能各自为战,走协同创新的发展道路才是我们理性而正确的选择。在2014年召开的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提出在科技创新领域要消除“孤岛”现象,加快建立健全各主体、各方面和各环节相互协同的国家创新体系②。
  我们可以从微观与宏观两个层面来分析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构成。从微观层面来看,我国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包括创新资源、创新主体、创新机制和创新环境这四个方面。政府部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及高新技术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资金、技术和高端人才以及科技信息构成了创新的资源,创新机制是推动创新体系运行的各项规章制度与运作流程,而创新环境则是科技创新活动得以开展的氛围以及对创新创业活动进行孵化的场所。从宏观层面来看,东部、中部和西部可分别看作三个不同的创新区域,东中西部地区的各个省(市、区)则是创新区域内的各个创新单元。科技协同创新不仅要求创新体系微观层面各个创新主体之间搞好协调,而且还要求宏观层面各个不同的创新区域之间切实加强彼此之间协作。从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角度来说,宏观层面东、中和西部地区各省(市、区)之间科技创新的协同就显得更为突出与重要。
  (二)基于共生理论对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可行性的分析
  区域科技创新的协同可以用共生理论的观点来剖析。“共生”本是源于生物学领域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不同物种共同生活在一起,每个物种向其它物种提供有利于其生存的条件,同时也从其它物种获得自身生存所需要的支持与帮助,这种现象被称之为物种之间的共生现象。不同的物种被称为共生体或共生单元,共生单元之间的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被称为共生关系,各个共生单元通过相互联系与相互依存就构成了一个共生系统。后来“共生”的思想与观点逐渐被社会学家所接受,并开始运用到经济学与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当中。共生理论认为:共生单元之间的合作是共生现象的本质特征之一,共生单元之间不仅存在着竞争关系,而且还应相互理解与相互支持,共生双方通过相互适应与相互激励,促进共同发展与进化;在共同发展与进化的过程中,共生单元不仅会保持相对独立性,而且还催生出新的共生形态和物质结构[7]。
  从微观的视角来看,科技创新体系中各个创新主体可被视为一个个的共生单元,这些共生单元即存在着相互竞争,同时又需要相互合作,通过相互依存与相互支持不断推动知识与技术进行发展、演化与创新。与此同时,从整个国家的宏观视角来看,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区域内的各个省(市、区)也可以被看成是一个大的区域共生单元,尽管东部地区在经济总量、发展水平和科技创新等方面要比中西部地区具有优势,但是中西部也存在着诸如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等优势,三大区域内的共生单元之间虽然存在着竞争关系,但是它们在实施科技创新的过程中更需要共享创新资源,通过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传递与交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协作。根据共生理论的观点,在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方面,东、中和西部地区应加强区域科技创新的合作,以实现创新资源共享、创新主体互动、创新机制优化和创新环境改善[8]。   (三)地理邻近性对区域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原有的技术会不断地被新的技术所替代,因此推动区域科技创新也不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实施区域科技创新的协同同样也应建立起一个长效机制。我国东中西部三个区域的各个省(市、区)在搞好各自微观层面科技协同创新的同时,还应大力加强区域之间科技创新协同机制的构建。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科技创新实现协同,作为具体推动科技创新的创新主体有必要了解与熟悉地理邻近性对区域科技创新的作用机理。
  在东中西部每一个区域内部,科技创新的各个主体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其中政府部门是科技创新的领导者、推动者与组织者,制定科技协同创新政策与措施,负责科技创新资源的调配和有效使用,并不断优化与完善科技创新的运作机制;高校与科研院所是从事基础研究与进行科技创新的发生器,运用专业知识进行科技创新;而高新技术企业则是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具体实施者。各个创新主体之间既存在着利益分配方面的博弈和竞争,同时也需要相互配合与相互支持,作为共生单元的每个创新主体在整个区域内共同打造出有利于促进科技协同创新的环境与氛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个区域就是一个科技协同创新的共生系统,这个共生系统通过各种运作机制将各个创新主体聚集成了一个创新区域网络,并通过共生单元之间的有机协作产生一种“1+1=2”的内部协同效应[9]。
  东中西部的各个省(市、区)在促进区域科技创新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使区域内部的各共生单元通过共生的方式实现协同,而且每个省(市、区)的科技创新共生系统还会呈现出一定的开放性,因为每个区域创新共生系统不可避免地要与其它不同的区域科技创新共生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通过这种交换各个省(市、区)彼此可以实现对其它区域的先进科技创新成果的借鉴与吸收,并在不同的区域之间形成一种有利于知识转移扩散与促进科技进步的机制和环境,这种机制和环境也可以被视为一个更大的协同創新网络。不同的创新主体对知识与技术进行交互学习是实现科技创新的基础,同时那些隐默性较高的知识往往是催生科技创新的源泉。尽管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推广与普及,人们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变得更加便捷,但是在对隐性知识的传播与获取方面,通过电话、邮件与微信等方式进行沟通联系其效果仍然不如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接触。从空间距离的角度来看,地理的邻近更有利于将各个不同的创新主体聚集成一个创新网络,进而为不同区域的科技协同创新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10]。空间地理位置的邻近性还能使各个创新主体以及各个创新共生单元减少机会主义行为,在进行协同创新的过程中降低信息获取的成本,同时还有利于各个创新主体与创新区域形成本行业的相关标准与通行规则,进而促进协同创新效率的提升。
  三、东中西部地区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策略
  基于共生理论和地理邻近性对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分析,应采取如下策略促进东中西部地区各省(市、区)进行科技创新协同机制的构建。
  (一)基于地理邻近性原则确定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战略伙伴
  由于地理邻近有利于创新主体之间更好地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有利于东中西部地区更好地促进科技创新的协同,因此东中西部的各个省(市、区)应该基于地理邻近性的原则,以一个或两个创新资源比较丰富的省份作为科技协同创新的增长极,将相邻近的省(市、区)作为增长极的辐射范围,形成一个跨越省(市、区)范围的科技创新协同大区域。一般来说在科技协同创新的大区域内,作为增长极的经济发达省份在创新能力方面往往处于优势地位,在推进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过程中,作为增长极的省(市、区)不仅应切实增强自身的责任心、使命感和帮扶意识,积极帮助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进行科技创新与高科技产业的孵化,而且还应注重开发与利用区域内的其它省(市、区)具有潜力的创新资源;欠发达的省(市、区)则更应主动地加强与作为增长极省(市、区)科技创新的协同,充分利用自身在自然资源和劳动力成本等方面的优势,为增长极和区域内的其它省(市、区)的科技创新提供便利条件。科技创新协同大区域内的各省(市、区)在基于共生的模式通过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推动本区域各省(市、区)科技的创新与产业的升级的同时,还要注重加强与其它科技创新协同大区域的沟通、交流与协调,加强与其它区域科技创新的对接,明确本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目标定位,不断优化自身的协同创新机制,逐步打造出本区域的科技创新特色[11]。
  (二)加强协同创新大区域交通设施的建设
  由于地理邻近有利于促进不同省(市、区)之间更好地进行科技协同创新,因此,为了克服空间距离给隐性知识的扩散与吸收造成的障碍,便利科技协同创新大区域内各省(市、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地理位置毗邻的省(市、区)可以通过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构建良好的跨省(市、区)科技创新协同大区域提供良好的交通条件。每个省会城市在地铁线路的规划上,应优先将高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纳入轨道交通建设的网络之中,科技创新协同大区域内的各省会城市之间也可以增长极的省会城市为核心,通过高速铁路的建设和增加省会城市之间航空的班次,以增强协同创新大区域内各省(市、区)之间空间距离的邻近性。沿江临海且经济实力较强的省(市、区)还可通过建设港口码头以及海底隧道等方式,来“压缩”协同创新大区域各省(市、区)之间的地理距离。
  (三)建立创新协同区域省际创新主体之间的联动机制
  东中西部地区在构建了跨省(市、区)的科技创新大协同区域之后,还应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切实加强本区域内创新主体之间联动机制的建设。在宏观层面,各个省(市、区)政府应制订促进区域内科技协同创新的制度与措施,不仅要加强与本区域内其它省(区)政府的沟通,还应注重与全国其它科技创新区域进行联系,一方面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对研发投入的引导作用,切实加大对本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支持力度,优化科技创新资源的配置,通过区域内各省(市、区)信息、资源共享与合理分工尽可能提高科技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政府部门还应搭建起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平台,通过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进行“联姻”等方式,进一步优化科技协同创新的微观环境;同时,科技协同创新区域内的各省级政府之间还应建立互惠共生的协同创新机制,各省(市、区)在从区域内其它省份获得科技创新所需的有利条件的同时,还要为其它省(市、区)的科技创新在资源与制度等方面提供相应的便利与优惠,以确保在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区域内各省(市、区)形成一种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互惠机制。   (四)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导向构建产学研跨省融合机制
  科技协同创新区域内的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高端专业人才聚集的创新主体,应加强彼此之间的学术交流,由在学科或专业上具有优势的单位牵头组建跨省(市、区)的区域专业协会和研究团队,在加强与高新技术企业对接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和市场的需求以及当地的产业发展现状,来确定科技创新应重点进行突破的领域与方向。同时专业协会和研究团队应进一步增强大学科技园的功能,促进高新技术企业与高校以及科研机构之间建立科技创新联盟、科研生产联合体和创新驿站,切实把大学科技园打造成产学研跨区域融合的平台,以统筹区域内的信息、技术和人才等创新资源,降低科技创新的成本和风险,缩短科技创新的研发周期。各高新技术企业也应积极主动地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根据国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发展战略目标,结合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优势以及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致力于产学研的有效融合和紧密对接,以新能源、新材料和节能环保项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为导向,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12]。
  (五)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机制
  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最终目的是要提升整个区域乃至全国的综合竞争实力,促进整个区域打造自身的优势产业,最终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发展;同时,经济的发展与经济实力的增强也会促使本区域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科技创新,科技协同创新与经济发展二者之间也是一种共生关系。东中西部地区各省(市、区)在构建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机制的过程中,在宏观上应注重促进二者实现相融共生。首先,对拟重点突破的关键项目可采取联合投资的办法,确定区域内各个省(市、区)投入的份额以及风险分担和收益分享机制,切实协调好参与协同创新各方的利益;其次,要对未来的科技协同创新项目及早做好规划,根据区域内GDP的增长幅度合理确定用于研发与创新的资金投入额,以增强科技协同创新的发展后劲,使区域经济增长与科技协同创新保持一种相互促进的发展态势;最后,科技协同创新区域各省(市、区)要建立科技创新资源流通与聚集机制,促进创新资源在协同创新区域内有序顺畅流动,对区域内的高新技术产业企业进行合理布局,把科技协同创新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机地衔接起来[13]。
  四、湘鄂渝川藏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机制构建的探索
  基于共生理论与地理邻近性的观点,以湘鄂渝川藏五省(市、区)为例,对促进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进行深入具体的分析。
  (一)五省(市、区)构建科技协同创新区域的优势
  根据地理邻近原则,同时考虑到未来便于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的问题,可以将湘鄂渝川藏五省(市、区)作为一个科技协同创新的大区域,其中湖南、湖北两省属于中部地区,重庆、四川和西藏则属于西部地区。在这一协同创新大区域,湖北武汉和四川成都两个城市可谓高校云集;全国知名高校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拥有丰富的科技人才和资源,从事科技创新具有较雄厚的科研实力。从交通基础设施来看,京珠高速、京广铁路贯穿湘鄂两省,成渝高铁也已通车运行,川藏铁路已于2014年开始动工修建,其中川藏铁路成雅段已于2018年12月通车运营③;四川成都双流机场是我国大陆的第四大航空枢纽,旅客年吞吐量已超过5000万人次,开通的航线达335条,与国内外的209个城市实现了通航,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客货集散地④。重庆则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一座直辖市,东与湘鄂两省相邻,西与四川接壤,除了拥有铁路与航空等交通设施之外,重庆还是长江上游的一条水运交通要道;重庆是我国西南地区融贯东西、汇通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成都和重庆这两座城市是川渝地区连接西藏与湘鄂的中转站,是在促进区域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发挥承接中西的咽喉要塞。
  (二)搞好区域内的科技协同创新发展战略的规划
  就目前五省(市、区)科技创新资源的分布情况来看,四川与湖北两省占有明显的优势,而且从交通情况来看,这两个省的省会成都与武汉的基础设施也比较完善;而西藏自治区在科技创新实力方面则相对较弱。因此,四川和湖北两省的省级政府在科技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可以作为牵头的协同创新共生单元,组织其它省(市、区)对未来区域内协同创新的发展规划认真进行研讨,制订出推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发展的战略规划,采取对口支援的方式加大对科技创新力量较薄弱的地区尤其是西藏地区的扶持力度,确保区域内的科技创新活动有机协调。与此同时,在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在争取国家扶持的同时区域内经济发达的省(市、区)应优化安排财政资金,加快川藏铁路的建设进程,增加通航拉萨航班的班次,切实改善进出西藏的交通运输条件,尽快使西藏融入到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版图之内;同时还要进一步强化川渝两省(市)连接中西地区的纽带作用,使协同创新区域内的各个省(市、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
  (三)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共生机制的构建
  为了促进区域内科技协同创新活动的有序进行,参与协同创新的各个省(市、区)在从其它省(市、区)获得科技创新支持的同时,也应为其它共生单元区域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有利条件。如为了促进西藏自治区藏药等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在这方面具有人才优势的四川和湖南两省可选派专家进驻西藏重点进行扶持。西藏自治区可通过柔性的方式引进其它省(市)的专家学者,对柔性引进的人才在子女升学、福利分配方面给予优惠待遇。科技创新资源具有优势的湖北和四川两省,要利用高校和科研院所比较集中的优势,牵头成立相应的专业或学科科技协同创新团队,结合各省(市、区)的特色产业进行科技创新攻关。如华中科技大学和重庆大学可利用自身在电气工程方面的专业优势,加大对西藏自治区发展清洁能源项目的支持力度,在扶持西藏优势产业发展的同时,川渝鄂等地区也能通过“西电东送”项目的实施获得相应的收益。
  (四)区域科技协同创新与特色优势产业打造的衔接
  湘鄂渝川藏五省(市、区)还应结合本区域将重点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来确定科技创新应协同攻关的领域,这样才能将科技协同创新与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机地衔接起来。各省(市、区)在拟定未来要重点打造的优势特色产业时,一般都是结合了本区域的实际情况并考虑了国家未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布局,湘鄂渝川藏五省(市、区)重点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除西藏自治区外,其它四省(市)的特色产业均涉及到了电子信息产业,因此,在促进科技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可由具有学科优势的电子科技大学牵头,吸引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重庆大学和四川大学等高等院校的科研人员,共同在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等电子信息领域进行科技攻关;湘鄂渝藏四省(市、区)均把生物医药业作为拟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那么這几个省(市、区)也可以在新药的研制方面寻求重点进行协同创新的突破点。总之,进行科技协同创新的各省(市、区)应统筹各项科技创新资源,以支持本区域拟重点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明确科技创新协同的目标与方向,充分调动区域内宏观与微观层面各个创新共生单元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切实走出一条科技协同创新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五、结 语
  在推进科技协同创新的过程中,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各个不同的省(市、区)既是不同的地理区域,同时按照共生理论也可以将它们看成是不同的创新共生单元,这些创新共生单元之间既存在着竞争关系,同时也存着相互依存的关系,这些区域的共生单元通过共生关系就形成了一个宏观相互协同的共生系统。由于科技创新活动要涉及到隐性知识的扩散与传播,并且还要更多地依赖于创新主体之间面对面的互动与交流,因此,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可以按照地理邻近、创新资源优势互补的原则,组成一个跨省(市、區)科技协同创新大区域,跨省(市、区)的科技协同创新大区域应加大区域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以进一步增强区域内各省(市、区)地理位置的临近性;同时还应进一步强化区域内各共生单元之间的联动机制,制订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发展战略,出台促进各个省级共生单元之间互惠共生的协同措施,明确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应重点进行突破的关键领域与重点项目,将区域科技协同创新与促进区域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以全方位着力打造区域内的科技协同创新机制。
  
  注释:
  ① 数据资料来源于新浪网,网址:http://k.sina.com.cn/article_6513093149_18435ea1d00100bk7x.html?cre=tianyi&mod=pcpager_china&loc=38&r=9&doct=0&rfunc=100&tj=none&tr=9.
  ② 资料来源于人民网,网址: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7/0717/c40531-29409262.html.
  ③ 资料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网,网址: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12-29/1286814.html.
  ④ 数据资源来源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官网,网址:http://www.cdairport.com/about.aspx?t=39.
  ⑤ 资料来源于网易新闻网,网址:http://news.163.com/16/1201/20/C77PUOLT00014AEE.html.
  ⑥ 资料来源于湖北省人民政府网,网址:http://www.hubei.gov.cn/mlhb/tshb/touzi/lxhbtz/tztzhj/tzhjtese/.
  ⑦ 资料来源于重庆市人民政府文件《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渝府发[2011]35号)。
  ⑧ 资料来源于四川在线网,网址:https://sichuan.scol.com.cn/dwzw/201808/56407992.html.
  ⑨ 资料来源于新浪网,网址: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7-03-22/doc-ifycnikk1476226.shtml.
  参考文献:
  [1] 张靖. 科技型创新人才发展的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以浙江台州市为例[J]. 改革与战略, 2015(6): 83-86.
  [2] 程刚. 大数据环境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知识服务体系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6(3): 42-46.
  [3] 乔鹏程.回归金融本质:互联网金融创新与“e租宝”案[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8 (1):19-26.
  [4] 胡萍. 关于政府科技管理机制创新的若干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14): 108-111.
  [5] 陈瑶, 滕一万, 蒋鹏举. 地方科技管理部门服务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实践与创新探讨[J]. 科技管理研究, 2012(16): 93-96.
  [6] 罗黎平.协同治理视角下产业集群韧性提升研究[J].求索,2016(6):43-50.
  [7] 冷志明,张合平.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经济合作机理[J].经济纵横,2007(7):32-33.
  [8] 朱玉林,齐晶晶.面向自主创新的区域发展战略及增长驱动效应[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7(5):104-109.
  [9] 张琼妮. 网络环境下区域协同创新平台模式与机制及政策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4.
  [10]王孝斌, 李福刚. 地理邻近在区域创新中的作用机理及其启示[J].经济地理, 2007(4): 543-546.
  [11]陈晓春, 谭娟, 胡扬名. 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行政发展研究[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6):115-118.
  [12]韩春民. 大学科技园与区域经济的技术融合机理研究[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3(10): 24-28.
  [13]邓卓娅. 湘鄂渝黔桂五省边境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06.
  (责任编辑:王铁军)
其他文献
重庆市长黄奇帆曾给重庆市发改委主任杨庆育出过一道题:重庆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用一个字怎么概括?  杨庆育答:钱。  2010年,重庆市财政用在民生方面的支出达887亿元。这已是连续4年重庆将半数以上的财政用于民生。  钱从哪里来?  重庆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国资委主任崔坚道出玄机:从2005年重庆国企率先实现“财政断奶”以来,每年至少向市财政贡献100多亿元,相当于重庆政府的“第三财
期刊
“十二五”期间,中国将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相应调减营业税等税收,以“完善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和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获悉,这一税改思路将写入即将提交3月份全国两会审议的“十二五规划”建议稿中。  这意味着,中国政府已决心推进第一大税种——增值税的“扩围”改革,割裂16年之久的增值税链条有望被真正修复。中国政府希望以此为催动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铺平道路。  然而,增值税“扩
期刊
贝德堡是德国科隆附近的一座小城。这里有个占地375亩的产业园。在园中一座新搭建的房屋主体结构里,一只香槟杯从厂房屋顶处跌落,伴着玻璃摔碎的声音,掌声阵阵。150名嘉宾见证了这一德国庆祝主厂房封顶的传统仪式。  不过,操办这次仪式的是来自中国的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在2010年岁末、2011年年初,一系列的中德投资往来愈加热闹。  中国银行也在距离贝德堡不远的杜塞尔多夫也举行开业仪式,宣布设立在德国
期刊
干冷广袤的内蒙即将迎来温润的政策暖风。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从权威人士处获悉,内蒙古自治区“北方生态屏障”、“北疆安全屏障”两大战略定位,以及“国家开发开放实验区”的战略构想,将在中央文件中清晰呈现。  国家《促进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已完成国家发改委内部征求意见程序,正在征求35个部委意见,农历年底前向国务院报送,春节后有望公布。  在经济方面,“重要的能源
期刊
摘 要: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对北京的100强企业处于全球价值链阶段和运用全球价值链动力机制对外投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对外投资发展缓慢,呈现出以绿地投资为主、香港为主要投资地区、投资行业多元化且对外合作发展迅速的特征,大部分的北京企业对外投资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且以生产者驱动型的全球价值链为主,由此,提出全球价值链下北京企业对外投资可选择的5种模式。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投资模式;北京企业
期刊
岁初年末,寒风袭人,在位于北京宣武门外大街的新闻出版总署办公楼里,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接受了记者专访。  “这五年,我国新闻出版领域可以说发生了大改革、大发展、实现了大变化、大跨越。”柳斌杰说。一个多小时的采访中,柳斌杰如数家珍,回顾了新闻出版业取得的斐然成绩,更描绘了新闻出版作为产业所蕴含的光明前景。  四年前,柳斌杰开始掌舵新闻出版总署。很快,这位当过工人,下过矿井,办过企业的专家型官员,即
期刊
2008年6月,林毅夫作为北京大学教授、知名的中国经济学家,前往世界银行就任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这是世界银行第一位“中国面孔”。彼时,一场影响深远的全球金融危机即将步入全面蔓延期。  2011年1月,林毅夫以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的新身份,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他的办公室里,接受了《财经国家周刊》的独家专访。此时,全球经济正走在一条“基础依然薄弱”的复苏道路上,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  世界银
期刊
摘要:将利率市场化引入做市商模型,分析银行存贷款利差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选取2006-2016中国银行业年度数据对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存贷款利差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利率市场化与银行存贷款利差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当利率市场化指数达到58.07的临界值时,银行存贷款利差将达到最大值10.61%;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存贷款利差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特征,其对股份制银行、国有银行与城商行的影响力度依次递减;货币
期刊
摘要:基于会计策略的综合运用视角,探寻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在投资者情绪影响业绩快报披露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公司年报中正向盈余管理程度越大,披露业绩快报的可能性越大;对于盈利公司而言,高涨的投资者情绪对业绩快报披露的促进作用部分通过盈余管理策略中介,但对于亏损公司而言,高涨的投资者情绪会对业绩快报披露产生直接抑制作用,投资者情绪高涨经由盈余管理策略对业绩快报披露所产生的间接正向影响,会被直接
期刊
摘要:依据2004-2017年我国30个省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模型,考量区域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对房价的影响。结果表明: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均能对房价产生正向效应,但影响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东部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能力更高,产业优化较好,为房价的稳定提供了长期支撑,但这一影响在中西部地区显著性有所降低。  关键词: 区域科技创新;产业结构;房价;SYS-GMM  中图分类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