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我的画

来源 :中华书画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kel_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理存,1940年生,祖籍江苏宜兴。195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6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到四川美术家协会从事美术创作。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笔画会副会长。现为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院部委员、北京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工笔画学会顾问、中国女画家协会顾问、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一级美术师。出版有《朱理存画集》《朱理存、马振声中国画选集》等。
  父母给了我生命,使我有幸来到这个世界。他们都是医生,善良、敬业,受到人们的尊重。从医是我儿时的理想,也是父母的期望,但是艺术的魅力使我改变了方向。13岁读初中时,我画了一张画《我们劳动的果实——好吃的小萝卜》,参加北京市少年儿童美展,获了奖。初中毕业时,美术老师鼓励我报考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我没有什么绘画基础,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应试,结果被录取了,喜出望外,从此开始了学艺生涯。
  在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学习了四年,专业课主要是素描、色彩等基本功的训练,与此同时,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得到了很大提高,进而确立了真善美的艺术理想。毕业时,我以优异成绩取得了保送中央美术学院的资格。一天,附中的几位同学到美院教授李可染先生家访问,当可染先生知道我正在为选专业犯难时,当下拍板说:“我给你选个专业,保证今后你永远不会后悔,这个专业就是中国画。”“中国画在世界艺术之林中是非常有特色的,它像一颗发光的明珠,在东方影响很大,也必将大大地影响世界。只是现在明珠上布满了灰尘,现在我们要做的事就是擦掉上面的灰尘,让它重放光芒!”于是我進入了中国画系,三年级以后又选择了人物科深造,与中国画结下了一生的情缘。
  大学五年中,我学习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和中外绘画的史论知识,对国画的兴趣浓厚起来。中国的绘画传统博大精深,我们要倾全力学习和继承,然而仅仅如此是不够的,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要有更加开扩的视野,吸收更多、更丰富的艺术营养。毕竟继承和发展中国绘画传统,是为了开创现代绘画的辉煌,创作出既有传统中国风又有强烈时代感的美术作品。
  在国画系学习中,接触到很多令人尊敬的老师,例如蒋兆和、叶浅予、李可染、李苦禅教授,他们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均有卓越的贡献;还有李斛、刘凌沧、宗其香、郭味蕖等。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均有独特的建树,然而在他们身上却没有一丝高傲和浮华,教学认真,对艺术精益求精。他们高尚的人品和艺品深深地影响了我,使我受用一生。
  1964年大学毕业,我要求到基层去,到社会生活和人民群众中去,实现我的艺术理想——创作表现当代人和当代社会生活的艺术作品。我来到四川重庆,到四川省美术家协会报到,但不久就赶上了“文革”。
  十年动乱不能画画,重新拿起画笔后,我很兴奋,但也有困惑和苦恼。我和丈夫马振声从四川到北京看望李可染先生时,忍不住诉说:“我们远离北京,身边没有老师和同学,周围画国画的人很少”可染先生说:“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老师”,“你们到四川非常好。四川有大江大川,多姿多彩的自然风光,丰富的人文特色,这就是你们最好的老师,要善于学习,要知难而进”,并在相册上题字“难亦不难”。画画只有热情和愿望还不够,还需要勇气才能脱壳而出,张开翅膀才能飞翔。
  “发现生活美,创造艺术美”是我的艺术信条。我去过许多地方,我爱祖国的山川,不管是富饶的田园还是贫瘠的荒漠,都是祖辈留下来的土地。我爱纯朴善良的各族人民,不论他们的衣着、面貌怎样,或文化水平如何,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同胞。我相信心诚则灵,当你怀着善良的心和艺术家敏感的目光去看世界,身边的一切便以最美的姿态向你展现。灵感由此而来,我常常感到手边有画不完的画,心中有唱不完的歌。
  艺术美的规律需要研究和熟悉,熟才能生巧。艺术美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
  我崇拜自然美,但作品中并不以再现为目的,而是在自然的启迪下,创造自己的个性语言。按照艺术的规律在画面中认真经营,如同宇宙中的星球,各在其位又相互联系。创造一张作品如同创造一个宇宙,创造一个“牛命”,不可随意为之。
  艺术的价值在于创造,我不愿重复古人、重复别人或重复自己。每幅画有新的面貌或新的感觉,我就会高兴,随心所欲地画画就会高兴。
  材料和技法只是表现的手段。1998年以前,我曾经画过一段工笔画,在我的画里表现生活的真实感受。因为工笔画在某些方面让人感到更真切、更自由,色彩更绚丽、更直接。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侧重于艺术的表现,因为我喜欢打太极拳,阅读研究拳理,并学习有关中国文化的哲学书籍,我感悟到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融会贯通,对中国画理、画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我感到要使传统中的哲学观念、阴阳虚实的变化、轻重缓急的转换充分展现,必须提起毛笔大胆地写起来,横涂竖抹,水墨流溢才能过瘾。60岁以后我又画起了水墨写意画,起步虽艰难,但这个过程使我兴奋,我很享受。
  我的作品在艺术的大花园中,不过是一朵小花或小草,虽然微不足道,但在阳光的照耀下,它闪烁过。人们看到它露出一丝微笑,感悟到它的真实、善良和美好,我就满足了。
  绘画伴随着我的生命,一幅幅的作品就是我生命的记录。我喜欢画画,我的乐趣和我的事业是一致的,这使我一生感到幸福、快乐、踏实。我的运气真好!
  责任编辑:陈春晓
其他文献
陈姿娟  1974年生,浙江武义人。200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为浙江省国画家协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出版有《画室必备·中国画技法图典》(7册)。  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写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与画有机结合,使山水画更富有意境,而表达诗一般的意境美也正是宋代花鸟画色彩运用的审美追求。  宋诗、宋画中体现的宁静安谧,与唐诗、唐画中激昂、
期刊
周莲荣  1972年生,山东莱西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青岛工笔画学会副会长。出版有《唯美白描精品·闲花野草》《唯美白描精品·热带植物》《中国当代画坛精品集·周莲荣作品》等。  周莲荣的写生有三个特点:其一,没有一味摹写对象,而是在主观的处理与客观的写照中体味造化之神奇;其二,在写生的过程中统揽全局,从她的写生白描作品不难看出,疏密关系、结构张力已经跃然纸上,眼观对象,竹已
期刊
从2018年8月13日至10月26日,首届“中华艺术大家讲习班”(以下简称“讲习班”)在京成功举办,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这是中央文史研究馆首次面向社会举办高层次艺术教育,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文化自信,进一步发挥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在艺术创作上的引领作用,推动艺术领军人才与精品力作不断涌现。在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领导的关心支持和相关人员的辛勤努力下,讲习班成果丰硕,
期刊
尚爱松(1918-2006),江苏省铜山县人。1937年考取国立中央大学中文系。1941年毕业后,曾在重庆清华中学执教一年,而后进入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为研究生兼研究助理,1948年晋升为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成立后,曾在院部工作,一度负责国际科学联络等行政事务。1956年调入中央美术学院,1961年又调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是两院史论系创办者之一。1981年被聘为北京文物
期刊
殷宪(1943-2015),山西太原人。1968年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生前曾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山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山西省书法家协会艺术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北朝史研究基地主任、平城北朝研究会会长。书法作品曾参加第二、三、五届全国书法篆刻展,第三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览,首届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优秀作品展以及当代名家作品展等。  我与殷
期刊
朱零  1968年生,新疆石河子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出版有《当代名家精品集粹·朱零山水写生》《中国美术出版界推荐画家·朱零》等。  朱零的山水画,重神韵,有意境,画面清澈而空灵。风格属于精致审美范畴,也可以归属于逸品范畴,文脉来源极为清晰。朱零山水画的美感具有如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看朱零的画,一股明净、精致、清雅的气息会扑面而来,他的画,决无矫揉造作之态,这是他
期刊
定居青岛已经十余年了,得见孟庆泰书迹题刻的机会越来越多。陪远道而来的朋友看天后宫、提督楼、八大关、崂山,首先看到的是孟庆泰题写的文物保护名称石碑;走近几家酒店茶楼文化机构,抬头看店名牌匾为孟庆泰所书;常常到青岛39中接女儿放学,莱芜二路有孟庆泰手笔“康凤装饰服务社”;不久前作家李旭有新著见赠,书名“分享高原”又是孟庆泰令人熟悉的隶书。  隶书是孟庆泰的拿手书体,风格面目形成多年,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期刊
1995年生,安徽人。2019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与篆刻专业。  自薦语:在当代,书法被定义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但要知道在这背后所支撑它的是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有文学、历史、人文精神等等,而不仅仅只是技艺。所以一定要多读书,多去挖掘某件作品、某位书法家、甚至某个时代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这样才有可能站在更高角度去审视书法艺术,并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期刊
20世纪的中国画坛群雄竞立、流派纷呈,比之绘画史上任何一个百年都毫不逊色。讨论20世纪的四川画坛,绕不开陈子庄、冯建吴、李琼久、李道熙这四位先生。郑奇、董欣宾在《中国画对偶范畴论》一书中谈到20世纪的中国画派时也称:江苏画派以傅抱石为代表,长安画派以石鲁为代表,浙江画派以黄宾虹、潘天寿为代表,上海画派以刘海粟、程十髮为代表,北京画派以齐白石、李可染为代表。提到四川画派时,则认为“分别以石壶(陈子庄
期刊
我是1938年出生的,画画至今已有七十年了。从20岁在西安美术学院学习中国画算起,也有60年毛笔创作实践了。回望创作心路,感慨万千,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中国画发展观念变动最为剧烈的时期,但有一点值得欣慰,就是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包括我个人人生经历的曲折,而在中国画的探索中我几乎没有停过笔,几乎不曾有闲来无事偷闲日。中国画创作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种状态,如一日三餐、睡觉休息。但创作的过程是艰辛的,其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