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前,文化产业潜力巨大,各类IP、文创品牌带来无限商机。反观就业形势,文化产业类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多数学生对未来没有明确方向。高校应积极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将创业和就业联系起来,开展创业教育。就高校如何开展创业教育进行分析,通过对文化产业类学生问卷调查分析高校创业环境对其创业意向的影响程度,找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 键 词] 创业环境;创业意向;文化产业类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1-0014-02
“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激发创新创业动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业。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经济形态,一直广受重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明确表示,中国将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近年来文化产业类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在此背景下,响应国家政策,高校应积极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将创业和就业联系起来,开展创业教育,为学生日后创业建立坚实基础。
一、指标体系建立和调研设计
(一)指标体系建立
大学生创业意向与高校的教育环境紧密相连,何文涛提到创业培训可以提升创业意识,是改变就业观念的重要手段。因此文章选取创业环境作为一级指标。曾珍提出大学教育需在学生大一、大二时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大二、大三时培养创新创业素质,大三、大四时进入创新创业孵化阶段。于是文章制定了三个二级指标,包括创业教育形式、创业师资和课程内容。其中创业教育形式包含创业讲座、商业技能培训、基础设施建设、创业教育课程、创业大赛五个三级指标。创业师资包含专业教师、创业家、政府管理者、风险投资权威人士四个三级指标。课程内容包含政府扶持政策、银行投行融资和相关法律法规三个三级指标。
(二)调研设计和数据收集
本次调查包含两大部分:一是基本问题,包括性别、年级和创业意向,其中创业意向包括没有创业意向、打算创业、已经创业和不确定四个选项;二是问卷主体,创业环境感知量表,采用里克特五级评分法。
调研共发放40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396份。问卷分别来自江苏、浙江、北京、上海、四川等地区,覆盖面广。调研对象包含大一到大四年级学生,占比均匀。调研发现,已经创业人数仅为13人,有创业打算的但未执行的163人,创业转化率仅为7.4%。
二、创业环境交叉表分析和因子分析
(一)交叉表分析
剔除缺失问卷,通过简单的交叉表分析,得出文化产业类大学生对高校创业教育的评分情况,将创业环境指标设为X1-X12,分别是创业教育形式、创业师资、课程内容、创业讲座、商业技能培训、基础设施建设、创业教育课程、创业大赛、专业教师、创业家、政府管理者和风险投资权威人士。将创业意愿设为Y1-Y4,分别是没有创业意向、打算创业、已经创业和不确定。交叉后的评分如表1所示。
由此得出结论:创业环境的评分相对较低,均分在2~3分之间。其中已经创业学生中,基础设施建设、创业大赛、创业家和政府管理者这四个指标评分最低。打算创业学生中,基础设施建设、创业家、政府管理者和相关法律法规这四个指标评分最低。没有创业意向学生中,创业家、政府扶持政策、银行投行融资和相关法律法规这四个指标评分最低。不确定学生中,专业教师、创业家、风险投资权威人士和银行投行融资这四个指标评分最低。总均分最低的三个指标为创业家,银行投行融资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三个指标。
针对交叉表结果,笔者提出以下猜想:
1.创业师资指标:学生满意度最低,其中对于创业家的师资需求最高。
2.课程内容指标:学生满意度较低,学生对银行投行政策以及创业相关法律的课程内容的需求较高。
3.创业教育形式指标:学生对基础设施和创业大赛的需求水平最高。
(二)因子分析
针对以上3个猜想,为进一步验证,笔者将创业意向作为因变量,各创业环境作为自变量,对创业意向作因子分析。探索创业意向与哪些创业环境变量因子关系紧密。
通过KMO和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KMO度量值为0.945,偏相关系数较大,适合作因子分析。
由公因子方差分析得出结论创业讲座因子贡献水平最高。根据解释总方差,按照公因子的贡献程度,提取两个成分因子,其贡献率达到74.865%。如下表2所示。
由于旋转成分矩阵中各因子水平贡献度接近,各因子典型代表变量不突出,因此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得出两个主成分因子:主成分1由创业家、风险投资权威人士和银行投行融资三个因子决定;主成分2由创业讲座、创业技能培训和创业教育课程三个因子决定。
(三)结论
通过因子分析,证实笔者的前两个猜想,一是学生更希望师资中具有创业家和风险投资权威人士这样背景的教师,二是学生对创业类型的讲座、培训更为重视。
结合交叉表和因子分析,笔者认为文化产业类学生的创业意愿与其在大学中受到的创业教育关系密切。其中,第一主因子占比达到65.082,对学生创业意愿贡献率最高,说明学生对创业家、风险投资權威人士的师资需求以及银行投行融资的课程需求最大。第二主因子占比为9.783,说明学生对创业讲座、培训和教育课程有一定的需求。
三、文化产业类大学生创业环境优化问题和对策
(一)文化产业类大学生创业环境问题
针对调研数据分析和相关文献综述,笔者认为文化产业类大学生的创业意向中等,但转化为真正创业的人数较少,学生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环境满意度很低,因此提出以下问题。
1.师资队伍单一,空有学术缺乏实践
当前,师资队伍品种单一是阻碍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要原因,纵观中国高校,大部分教师没有企业从业背景,空有学术但缺乏实践经验。这就导致学生不能直观明白何为企业,何为创业园,企业如何运作,创业园如何运作。 2.教育资源匮乏,统筹管理能力欠缺
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创业讲座和培训的渴求程度热切,而高校在此方面或因经费不足,或因统筹不当,没有利用好现有资源。以我院为例,学院与校外7个企业签订了实习基地,可真正能够利用上的基地屈指可数。一些教育资源的浪费和管理形式上的混乱,造成学生创业意识缺失。
3.教育内容过于主观,不能因材施教
通过交叉表和因子分析,发现学生对教育的内容很不满意,尤其是对银行投行融资这类知识缺乏,大部分学生仅仅从现有书本上获得知识,知识点老旧,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
(二)文化产业类大学生创业环境对策建议
根据目前存在问题,笔者提出下面三点建议。
1.完善师资队伍构成,培养教师实践能力
高校学术性教师占比过高,缺乏企业家和政府管理者联合教学。一方面学校应适当增加这部分教师的比重,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另一方面,培养双师型教师,将有能力的教师输送往企业,增强其实践创新能力,将自身学术和实践相结合,提升教学水平。
2.搭建高校实践教学平台,构建多元化教育形式
高校实践平台应将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整合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确保教育资源不浪费。在校内,首先让学生认识企业,理论与实验教学相结合,认识创业基地和创业园区;然后结合实践软件如ERP、人力资源等软件让学生理解企业是如何运作的;最后让学生将理论和实验联系起来,开展有奖励机制的创业大赛,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想法。在校外,一方面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真正建设好就业平台而不是形同虚设;另一方面将课程设置灵活调整,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实践,而不是仅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
3.与时俱进,完善教学内容
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是作好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学生创业意识的基石。高校在课程设置上需要摒弃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在课堂上也不能全以教师为中心,而是让学生参与进去,多增加课堂讨论环节,听取学生意见,定期修改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各高校可以根据本校特色,尽可能多地增设适合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并聘请成功企业家或政府管理者定期举行创业讲座、知识培训或者有关课程讲授,让学生真正了解企业,了解创新创业。
参考文献:
[1]Yunusov Tolkin.创业意向:模型与概念[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6,37(2):10-16.
[2]何文韜,郭晓丹.创业培训、主观情绪与创业意向:行为转化[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37(6):137-144.
[3]赵波,杜万恒.大学生人格特质、创业环境感知与创业意向的关系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6(1):147-150.
◎编辑 张 慧
[关 键 词] 创业环境;创业意向;文化产业类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1-0014-02
“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激发创新创业动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业。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经济形态,一直广受重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明确表示,中国将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近年来文化产业类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在此背景下,响应国家政策,高校应积极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将创业和就业联系起来,开展创业教育,为学生日后创业建立坚实基础。
一、指标体系建立和调研设计
(一)指标体系建立
大学生创业意向与高校的教育环境紧密相连,何文涛提到创业培训可以提升创业意识,是改变就业观念的重要手段。因此文章选取创业环境作为一级指标。曾珍提出大学教育需在学生大一、大二时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大二、大三时培养创新创业素质,大三、大四时进入创新创业孵化阶段。于是文章制定了三个二级指标,包括创业教育形式、创业师资和课程内容。其中创业教育形式包含创业讲座、商业技能培训、基础设施建设、创业教育课程、创业大赛五个三级指标。创业师资包含专业教师、创业家、政府管理者、风险投资权威人士四个三级指标。课程内容包含政府扶持政策、银行投行融资和相关法律法规三个三级指标。
(二)调研设计和数据收集
本次调查包含两大部分:一是基本问题,包括性别、年级和创业意向,其中创业意向包括没有创业意向、打算创业、已经创业和不确定四个选项;二是问卷主体,创业环境感知量表,采用里克特五级评分法。
调研共发放40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396份。问卷分别来自江苏、浙江、北京、上海、四川等地区,覆盖面广。调研对象包含大一到大四年级学生,占比均匀。调研发现,已经创业人数仅为13人,有创业打算的但未执行的163人,创业转化率仅为7.4%。
二、创业环境交叉表分析和因子分析
(一)交叉表分析
剔除缺失问卷,通过简单的交叉表分析,得出文化产业类大学生对高校创业教育的评分情况,将创业环境指标设为X1-X12,分别是创业教育形式、创业师资、课程内容、创业讲座、商业技能培训、基础设施建设、创业教育课程、创业大赛、专业教师、创业家、政府管理者和风险投资权威人士。将创业意愿设为Y1-Y4,分别是没有创业意向、打算创业、已经创业和不确定。交叉后的评分如表1所示。
由此得出结论:创业环境的评分相对较低,均分在2~3分之间。其中已经创业学生中,基础设施建设、创业大赛、创业家和政府管理者这四个指标评分最低。打算创业学生中,基础设施建设、创业家、政府管理者和相关法律法规这四个指标评分最低。没有创业意向学生中,创业家、政府扶持政策、银行投行融资和相关法律法规这四个指标评分最低。不确定学生中,专业教师、创业家、风险投资权威人士和银行投行融资这四个指标评分最低。总均分最低的三个指标为创业家,银行投行融资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三个指标。
针对交叉表结果,笔者提出以下猜想:
1.创业师资指标:学生满意度最低,其中对于创业家的师资需求最高。
2.课程内容指标:学生满意度较低,学生对银行投行政策以及创业相关法律的课程内容的需求较高。
3.创业教育形式指标:学生对基础设施和创业大赛的需求水平最高。
(二)因子分析
针对以上3个猜想,为进一步验证,笔者将创业意向作为因变量,各创业环境作为自变量,对创业意向作因子分析。探索创业意向与哪些创业环境变量因子关系紧密。
通过KMO和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KMO度量值为0.945,偏相关系数较大,适合作因子分析。
由公因子方差分析得出结论创业讲座因子贡献水平最高。根据解释总方差,按照公因子的贡献程度,提取两个成分因子,其贡献率达到74.865%。如下表2所示。
由于旋转成分矩阵中各因子水平贡献度接近,各因子典型代表变量不突出,因此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得出两个主成分因子:主成分1由创业家、风险投资权威人士和银行投行融资三个因子决定;主成分2由创业讲座、创业技能培训和创业教育课程三个因子决定。
(三)结论
通过因子分析,证实笔者的前两个猜想,一是学生更希望师资中具有创业家和风险投资权威人士这样背景的教师,二是学生对创业类型的讲座、培训更为重视。
结合交叉表和因子分析,笔者认为文化产业类学生的创业意愿与其在大学中受到的创业教育关系密切。其中,第一主因子占比达到65.082,对学生创业意愿贡献率最高,说明学生对创业家、风险投资權威人士的师资需求以及银行投行融资的课程需求最大。第二主因子占比为9.783,说明学生对创业讲座、培训和教育课程有一定的需求。
三、文化产业类大学生创业环境优化问题和对策
(一)文化产业类大学生创业环境问题
针对调研数据分析和相关文献综述,笔者认为文化产业类大学生的创业意向中等,但转化为真正创业的人数较少,学生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环境满意度很低,因此提出以下问题。
1.师资队伍单一,空有学术缺乏实践
当前,师资队伍品种单一是阻碍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要原因,纵观中国高校,大部分教师没有企业从业背景,空有学术但缺乏实践经验。这就导致学生不能直观明白何为企业,何为创业园,企业如何运作,创业园如何运作。 2.教育资源匮乏,统筹管理能力欠缺
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创业讲座和培训的渴求程度热切,而高校在此方面或因经费不足,或因统筹不当,没有利用好现有资源。以我院为例,学院与校外7个企业签订了实习基地,可真正能够利用上的基地屈指可数。一些教育资源的浪费和管理形式上的混乱,造成学生创业意识缺失。
3.教育内容过于主观,不能因材施教
通过交叉表和因子分析,发现学生对教育的内容很不满意,尤其是对银行投行融资这类知识缺乏,大部分学生仅仅从现有书本上获得知识,知识点老旧,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
(二)文化产业类大学生创业环境对策建议
根据目前存在问题,笔者提出下面三点建议。
1.完善师资队伍构成,培养教师实践能力
高校学术性教师占比过高,缺乏企业家和政府管理者联合教学。一方面学校应适当增加这部分教师的比重,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另一方面,培养双师型教师,将有能力的教师输送往企业,增强其实践创新能力,将自身学术和实践相结合,提升教学水平。
2.搭建高校实践教学平台,构建多元化教育形式
高校实践平台应将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整合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确保教育资源不浪费。在校内,首先让学生认识企业,理论与实验教学相结合,认识创业基地和创业园区;然后结合实践软件如ERP、人力资源等软件让学生理解企业是如何运作的;最后让学生将理论和实验联系起来,开展有奖励机制的创业大赛,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想法。在校外,一方面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真正建设好就业平台而不是形同虚设;另一方面将课程设置灵活调整,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实践,而不是仅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
3.与时俱进,完善教学内容
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是作好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学生创业意识的基石。高校在课程设置上需要摒弃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在课堂上也不能全以教师为中心,而是让学生参与进去,多增加课堂讨论环节,听取学生意见,定期修改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各高校可以根据本校特色,尽可能多地增设适合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并聘请成功企业家或政府管理者定期举行创业讲座、知识培训或者有关课程讲授,让学生真正了解企业,了解创新创业。
参考文献:
[1]Yunusov Tolkin.创业意向:模型与概念[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6,37(2):10-16.
[2]何文韜,郭晓丹.创业培训、主观情绪与创业意向:行为转化[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37(6):137-144.
[3]赵波,杜万恒.大学生人格特质、创业环境感知与创业意向的关系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6(1):147-150.
◎编辑 张 慧